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半岛金矿成矿作用与深部资源勘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建民 赵国春 +10 位作者 徐刚 邱海成 李建锋 肖昌浩 沙德铭 刘福兴 毕广源 房兴 张家奇 郭祺 于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3-1635,共23页
辽东半岛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胶—辽台隆北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区之一。区内先后发现五龙、白云、猫岭等大中型金矿床,探明储量超过300 t。鉴于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处于相似的构造背景,辽东半岛金矿成矿及找矿潜力一直广受... 辽东半岛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胶—辽台隆北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区之一。区内先后发现五龙、白云、猫岭等大中型金矿床,探明储量超过300 t。鉴于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处于相似的构造背景,辽东半岛金矿成矿及找矿潜力一直广受关注,相关的地质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也持续进行。总体看,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金矿床本身的描述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工作,但缺乏对区域成矿背景及成矿过程的全面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部资源勘查工作的方向及部署。作者根据2016—2019年间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石显微构造变形和年代学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了辽东半岛金矿的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并就深部资源勘查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已发现金矿化分属于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两期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宏观及微观上,构造对区内金矿的形成和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两个时期的金矿都经历了早期的韧性变形和晚期的脆性变形,且金矿化都与晚期脆性构造环境下发育的超碎裂岩化及含矿热液蚀变作用有关。基于辽东半岛地壳结构、物质组成和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本文认为辽东半岛的深部资源勘查应重点集中在3个方向:营口—宽甸台拱的南、北边界断裂带及其伴随的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营口—宽甸台拱的东、西两侧北东向(新华夏系)边界断裂带及其伴随的低级别、低序次构造系统;关注在现有含矿构造带下部是否存在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化(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成矿作用 构造变形对金矿的控制 成矿年代学 深部资源勘查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尹格庄金矿成矿作用与隐伏矿体找矿标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庚寅 杨斌 +3 位作者 陈艳 董凡 王盛 叶培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67-968,共2页
1矿区地质概况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招平断裂带的中段,北东距招远市约18km。该金矿具有矿体大、储量大、埋藏深、品位低的特点。矿区内断裂主要有招平断裂、大尹格庄断裂、南周家断裂、南沟断裂等。招平断裂在矿区内总体走向20°,倾向... 1矿区地质概况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招平断裂带的中段,北东距招远市约18km。该金矿具有矿体大、储量大、埋藏深、品位低的特点。矿区内断裂主要有招平断裂、大尹格庄断裂、南周家断裂、南沟断裂等。招平断裂在矿区内总体走向20°,倾向SE,倾角21~58°,宽40~78m,由糜棱岩、碎裂岩及断层泥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尹格庄 招平断裂带 找矿标志 隐伏矿体 黄铁绢英岩化 变质岩 金矿成矿作用 胶东群 内断裂 糜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一带花岗岩类形成时代及其对金矿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刚 董连慧 +4 位作者 秦纪华 张立武 赵忠合 彭湘萍 李永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9-80,共2页
位于中国阿尔泰造山带西南缘的阿舍勒一带花岗岩发育,约占基岩出露面积的1/2,主要有哈巴河复式岩基及多拉纳萨依金矿一带的3个英云闪长岩岩株。岩体边部分布有多拉纳萨依、赛都、萨尔朔克等大、
关键词 金矿成矿作用 多克 闪长岩脉 石英 硅氧矿物 多拉纳萨依 阿舍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哈图-包古图地区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安芳 朱永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23-724,共2页
西准噶尔地区是中亚成矿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区古生代的地质演化具有多阶段性,这种地质演化的多阶段性导致壳-幔物质的活化和再活化,并最终导致区内成矿物质的多次迁移(朱永峰等,2007),在晚古生代形成了大量热液型金矿床,以哈图-包... 西准噶尔地区是中亚成矿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区古生代的地质演化具有多阶段性,这种地质演化的多阶段性导致壳-幔物质的活化和再活化,并最终导致区内成矿物质的多次迁移(朱永峰等,2007),在晚古生代形成了大量热液型金矿床,以哈图-包古图地区最为集中。哈图-包古图地区被NE走向的达拉布特断裂切割,断裂两侧分布着哈图-萨尔托海金矿集区和包古图金-铜矿集区。哈图-萨尔托海金矿集区位于达拉布特断裂以北,呈NE向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成矿作用 包古图 金矿 自然金 金矿 石英脉型 毒砂 砷黄铁矿 硫化矿物 黄铁矿化 交代作用 金矿集区 蚀变岩型 哈图金矿 酸性斑岩 矿脉 矿体 达拉布特断裂 成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黒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成矿作用探讨
5
作者 肖力 卿敏 +6 位作者 赵玉锁 孔媛媛 王艳忠 张景海 程军 冯志国 黄芳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05-1006,共2页
黒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是近几年来在吉黒东部延边-东宁成矿带上发现的特大型金矿,矿脉体特征、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两期岩浆活动相关。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结合部位紧邻绥阳深大断裂东侧老... 黒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是近几年来在吉黒东部延边-东宁成矿带上发现的特大型金矿,矿脉体特征、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两期岩浆活动相关。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结合部位紧邻绥阳深大断裂东侧老黑山断陷中。主要地层为侏罗纪火山岩;岩浆岩为印支晚期-燕山早期花岗岩类和燕山晚期闪长玢岩、花岗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砾岩型 金矿成矿作用 闪长玢岩 花岗斑岩 蚀变岩型矿体 塌陷角砾岩 燕山晚期 矿床地质特征 东宁县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杰 余大龙 +2 位作者 李明琴 张先煜 杨勇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8-52,共5页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张杰余大龙李明琴张先煜杨勇俊(贵州工业大学资源工程系,贵阳550003)关键词金矿化带金矿地球化学金矿成矿作用黔东天柱本文主要研究了黔东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内主要...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张杰余大龙李明琴张先煜杨勇俊(贵州工业大学资源工程系,贵阳550003)关键词金矿化带金矿地球化学金矿成矿作用黔东天柱本文主要研究了黔东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内主要类型岩石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化带 金矿地球化学 金矿成矿作用 黔东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尔玛金矿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层。通过对拉尔玛金矿热水成因硅质岩中分子古生物学的研究 ,指出硅质岩中与金关系密切的生物母源为海生低等菌藻生物。根据金矿床中的生物实体化石、分子化石、金与生物量及有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生物、有机质成矿模拟的实验研究 ,确认拉尔玛金矿床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拉尔玛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云开大山地区开合旋回转换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26
8
作者 邱小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278,共7页
开合构造是总结地壳或岩石圈水平扩张和压缩运动规律的一种大地构造观点,开合构造旋回代表了地壳或岩石圈的汇聚、离散和平移等宏观构造运动形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壳幔物质相互作用、沉积作用、变形与变质作用、熔融或重熔的岩浆活动、构... 开合构造是总结地壳或岩石圈水平扩张和压缩运动规律的一种大地构造观点,开合构造旋回代表了地壳或岩石圈的汇聚、离散和平移等宏观构造运动形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壳幔物质相互作用、沉积作用、变形与变质作用、熔融或重熔的岩浆活动、构造流体运移的过程。因此,开合构造运动促使地球表层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和成矿。对于多数内生金属矿床而言,特别是贵金属矿床,其主成矿期发生在开合构造由压缩向扩张快速过渡转变的时期,油气等非金属矿产则形成于扩张时期。成矿与容矿主断层多数都属于压性或压扭性向张性转换的复杂断层。云开地区自新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多旋回的开合构造运动,产生了一系列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金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合旋回转换 金矿成矿作用 韧性剪切带 玻状岩 河台金矿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CP-MS研究黔西南地区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平 李爱民 +5 位作者 刘建中 夏勇 严春杰 王泽鹏 杨刚 陈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6,共8页
构造蚀变体(SBT)是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热液蚀变的综合产物。SBT作为黔西南地区金、锑、萤石等矿产的重要就位空间,金锑矿成矿与其密切相关。近年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金资源量,关键在于SBT体系的提出及与之为核心的成矿模式的建... 构造蚀变体(SBT)是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热液蚀变的综合产物。SBT作为黔西南地区金、锑、萤石等矿产的重要就位空间,金锑矿成矿与其密切相关。近年在黔西南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金资源量,关键在于SBT体系的提出及与之为核心的成矿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本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了黔西南台地相区典型矿床的SBT样品,揭示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矿区SBT的ΣREE=49.55×10^(-6)~271.72×10^(-6),含量变化较大,LREE/HREE=5.62~13.59,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SBT对北美页岩和CI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四分组"效应明显、强烈热液作用,为同一体系的产物;大厂至戈塘一线显示高的正铕异常,推测有两个方向含矿热液在此汇聚。本文系统对比了黔西南地区SBT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区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为本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金矿 构造蚀变体(SBT) 金矿成矿作用 稀土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