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河湾湿地木本植物种类选择及其优化对策
- 1
-
-
作者
王杨
-
机构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11期61-63,共3页
-
文摘
文章以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在分析金河湾湿地木本植物种类选择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试图给出木本植物适宜种类选择的优化对策,对于哈尔滨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建设起到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哈尔滨
金河湾湿地
木本植物
种类选择
-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金河湾城市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范小晨
代存芳
陆欣鑫
范亚文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726-5738,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0308)
-
文摘
于2015年春(5月)、夏(8月)、秋(10月)三季,在金河湾湿地4类水体共设置12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与水环境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376个种,隶属于8门10纲19目19科101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主要以硅藻门(39.62%)和绿藻门(35.64%)为主,其次裸藻门(10.11%)和蓝藻门(9.84%)的藻类所占比例较高,甲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所占比例较低。调查期间金河湾湿地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整体上呈现夏季>秋季>春季的规律。春、夏、秋三季共划分20个不同的功能类群,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和单因子交叉相似性检验(One-way ANOSIM)表明:代表性功能类群在季节间演替明显(P<0.05),群落构成差异显著(P<0.01)。SIMPER分析指出,S2/H1/B/D/Lo/X1/MP是引起金河湾湿地各季节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贡献类群。通过代表性功能类群和10个水环境变量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索环境变量与功能类群演替的关系。经分析,总氮(TN)是驱动金河湾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的主要环境变量,电导率(SpCond)、pH与功能类群演替密切相关。
-
关键词
金河湾湿地
浮游植物
功能类群
演替
驱动因子
-
Keywords
Jinhewan Wetland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succession
driving factors
-
分类号
Q948.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基于涡度相关观测的寒区滨河湿地蒸散发特征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富强
王若雁
孙美琪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7-62,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1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547209)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101
51709111)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支持计划(184100510014)
-
文摘
蒸散发是湿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湿地生态系统蒸散发的时空变化规律,对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寒区滨河湿地——哈尔滨金河湾湿地为研究区,利用彭曼公式计算湿地潜在蒸散发量,并与涡度相关观测的实际蒸散发量进行对比分析;为探明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对湿地实际蒸散发的贡献,利用双涌源模型对实际蒸散发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试验观测年份,金河湾湿地生态系统全年潜在蒸散发量为847.17 mm,潜在蒸散发量的月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实际蒸散发量为420.46 mm,实际蒸散发量的月变化呈现典型的单峰分布曲线,风速与辐射对实际蒸散发的影响最大,降水偏少、气温较高是造成潜在蒸散发量与实际蒸散发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实际蒸散发量中土壤蒸发量为182.90 mm,植被蒸腾量为237.56 mm,植被蒸腾占主导地位。
-
关键词
蒸散发
涡度相关
双涌源模型
寒区湿地
金河湾湿地
-
Keywords
evapotranspiration
eddy covariance
Shuttleworth-Wallace model
cold region wetland
Jinhe Bay wetland
-
分类号
TV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