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沙江支流关河流域水文情势评价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力文
王秀茹
+3 位作者
宋理桥
李锐
戍国标
白雪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水文情势变化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为研究人类活动影响前后关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在研究豆沙关水文站相关数据的过程中,以1959—2018年间的数据为参考资料,结合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数据的演变趋势,水文指标变化范...
水文情势变化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为研究人类活动影响前后关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在研究豆沙关水文站相关数据的过程中,以1959—2018年间的数据为参考资料,结合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数据的演变趋势,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分析年径流输沙年际、年内变化趋势及其水沙单项水文指标改变度;在分析该地气候变化情况时,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同时,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径流水沙的变化的因素,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结果显示:1)1959—2018年,豆沙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和年降水总量呈下降趋势,趋势不显著;年平均输沙率呈下降趋势,趋势显著;2)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该流域的流量发生了一定改变,体现为月均流量值变化明显,与之前相比,变化幅度已经突破34%;月均含沙量值水文改变度达到40.58%,呈中度改变;3)人类活动、年降水量、年潜在蒸发量分别对年输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22%、29.66%和1.12%,1996—2018年总减沙量为2564.66万t,平均每年为116.57万t,分析造成输沙变化的因素可知,虽然许多因素都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但人类活动是最为核心且影响最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情势
趋势分析
IHA/RVA法
累积斜率变化率法
金沙江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江中游支流河流栖息地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彦颜
李冲
+6 位作者
梁媛
崔磊
程红光
殷国栋
谭平
高繁
张宏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构建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流域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持。遴选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重点保护修复对象,从河道物理生境参数、流域特征、污染风险参数3个层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流域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持。遴选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重点保护修复对象,从河道物理生境参数、流域特征、污染风险参数3个层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InVEST模型等工具进行指标计算,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栖息地质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实地踏查评估。结果显示,金沙江中游流域栖息地质量分层面来看,河道物理特征得分较高,而污染风险参数特征得分较低;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价得分范围为0.27~0.82,其中47.3%河流为一般等级,其余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等级处于良好以上。对金沙江流域排名前50条支流进行踏查验证,其结果与体系评价结果排名趋势较为一致,可以支撑河流栖息地评价与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识别。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所需数据资料易于获取,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状况评价,也可为其他流域栖息地评价提供借鉴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栖息地
指标体系
生境质量评价
金沙江
中游
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支流关河流域水文情势评价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力文
王秀茹
宋理桥
李锐
戍国标
白雪昕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海南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东北灌区节水灌溉生态效益评估”(201401001)。
文摘
水文情势变化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为研究人类活动影响前后关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在研究豆沙关水文站相关数据的过程中,以1959—2018年间的数据为参考资料,结合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数据的演变趋势,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分析年径流输沙年际、年内变化趋势及其水沙单项水文指标改变度;在分析该地气候变化情况时,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同时,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径流水沙的变化的因素,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结果显示:1)1959—2018年,豆沙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和年降水总量呈下降趋势,趋势不显著;年平均输沙率呈下降趋势,趋势显著;2)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该流域的流量发生了一定改变,体现为月均流量值变化明显,与之前相比,变化幅度已经突破34%;月均含沙量值水文改变度达到40.58%,呈中度改变;3)人类活动、年降水量、年潜在蒸发量分别对年输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22%、29.66%和1.12%,1996—2018年总减沙量为2564.66万t,平均每年为116.57万t,分析造成输沙变化的因素可知,虽然许多因素都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但人类活动是最为核心且影响最大的因素。
关键词
水沙情势
趋势分析
IHA/RVA法
累积斜率变化率法
金沙江支流
Keywords
water and sand regime
trend analysis
IHA/RVA method
cumulative slope change rate method
tributary of Jinsha River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中游支流河流栖息地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彦颜
李冲
梁媛
崔磊
程红光
殷国栋
谭平
高繁
张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023)。
文摘
构建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流域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持。遴选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重点保护修复对象,从河道物理生境参数、流域特征、污染风险参数3个层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InVEST模型等工具进行指标计算,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栖息地质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实地踏查评估。结果显示,金沙江中游流域栖息地质量分层面来看,河道物理特征得分较高,而污染风险参数特征得分较低;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价得分范围为0.27~0.82,其中47.3%河流为一般等级,其余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等级处于良好以上。对金沙江流域排名前50条支流进行踏查验证,其结果与体系评价结果排名趋势较为一致,可以支撑河流栖息地评价与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识别。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所需数据资料易于获取,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状况评价,也可为其他流域栖息地评价提供借鉴和支撑。
关键词
河流栖息地
指标体系
生境质量评价
金沙江
中游
支流
Keywords
river habitat
index system
habitat quality evaluation
the middle reaches tributaries of the Jinsha River
分类号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沙江支流关河流域水文情势评价
张力文
王秀茹
宋理桥
李锐
戍国标
白雪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沙江中游支流河流栖息地评价体系构建
赵彦颜
李冲
梁媛
崔磊
程红光
殷国栋
谭平
高繁
张宏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