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岳霖问题——从逻辑的角度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新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9,166,共12页
“金岳霖问题”指的是金岳霖在1930年提出的“中国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先决问题。第一个先决问题是:先秦诸子讨论的问题是不是哲学问题,先秦诸子有没有逻辑,如果有的话这个逻辑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第二个先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逻... “金岳霖问题”指的是金岳霖在1930年提出的“中国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先决问题。第一个先决问题是:先秦诸子讨论的问题是不是哲学问题,先秦诸子有没有逻辑,如果有的话这个逻辑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第二个先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逻辑一元论。逻辑的一元论看法要求助于现代哲学家的一种基础倾向,金岳霖在自己后来出版的《逻辑》《论道》《知识论》等著述中,援引皮尔士的“样型-凭借区分”学说来说明逻辑与逻辑系统、实质与形式之间的区别,以支持逻辑一元论。如果把两个先决问题中的后者解释成前者的必要条件,那么金岳霖的这些工作以及沈有鼎、张清宇等人对墨家逻辑的研究就可以被解释为对“金岳霖问题”所做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岳霖问题 逻辑一元论 逻辑与逻辑系统 样型-凭借区分 “侔”式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岳霖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苏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41,共11页
金岳霖自述其哲学研究,"不仅在研究底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这句话对于理解他的中西哲学观很有帮助。他的理智能力很强,故能在人们习焉不察的地方发现谬误,廓清了比较哲学研究领域流行的一些... 金岳霖自述其哲学研究,"不仅在研究底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这句话对于理解他的中西哲学观很有帮助。他的理智能力很强,故能在人们习焉不察的地方发现谬误,廓清了比较哲学研究领域流行的一些错误观念。学问见识之高下,更多地系于理智的了解;至于研究结果上的情感满足则很难说,因为有些真理不仅别人不喜欢,而且自己也未必喜欢,如此又何来情感满足之可言?要真正求得理智的了解与情感的满足之和谐一致,且须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识力和襟怀。金岳霖不因理智而牺牲情感,故对中西哲学颇多独到见解;但亦有因感情投入过多而见不博、识不高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岳 金岳霖问题 论道 中国哲学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清概念是承诺立场的前提:再论“民族哲学”的含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90,共9页
我在《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民族哲学"?》一文对"民族哲学"(national philosophy)的含义进行了梳理,伍雄武先生就此撰文与我商榷。我认为,伍先生的商榷整体误解了我的文章,将我澄清"民族哲学"概念时引... 我在《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民族哲学"?》一文对"民族哲学"(national philosophy)的含义进行了梳理,伍雄武先生就此撰文与我商榷。我认为,伍先生的商榷整体误解了我的文章,将我澄清"民族哲学"概念时引述的若干观点误读成我本人的学术立场,对此我在下文择要回应。我坚持认为,对"民族哲学"的概念向来存在着政治学维度的和人类学维度的不同用法;对"哲学"概念也可以从单数形式语词和复数形式语词两个角度来加以解读。1930年代提出的"金岳霖问题"刻画了后发国家学界普遍面临的"两难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哲学 单/复数形式的哲学 金岳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