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功率半导体β-Ga2O3器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刁华彬 杨凯 +1 位作者 赵超 罗军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5-887,901,共14页
Ga2O3是一种新兴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超宽带隙4.8 eV、超高理论击穿电场8 MV/cm以及超高的Baliga品质因数等优良特性,作为下一代高功率器件材料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首先,回顾了宽禁带半导体材料β-Ga2O3的基本性质,包括β-Ga... Ga2O3是一种新兴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超宽带隙4.8 eV、超高理论击穿电场8 MV/cm以及超高的Baliga品质因数等优良特性,作为下一代高功率器件材料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首先,回顾了宽禁带半导体材料β-Ga2O3的基本性质,包括β-Ga2O3的晶体结构和电学性质,简述了基于β-Ga2O3制造的功率器件,主要包括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总结回顾了β-Ga2O3SBD和MOSFET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结构器件的特性,并分析了目前β-Ga2O3功率器件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β-Ga2O3用于高功率和高压电子器件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2O3 超宽禁带半导体 功率器件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银-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成分设计与制粉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宝珠 王胜恩 +1 位作者 白惠珍 姚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77-81,共5页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容量的不断提高给电触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电接触材料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电触头的工作状态、问题和要求的分析,给出了设计新型银-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成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成分.
关键词 触头材料 -金属氧化物 稀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溶胶-凝胶法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歆 庄志强 齐雪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2-44,共3页
具体介绍溶胶-凝胶方法应用在金属氧化物制备中的三大类:胶体溶胶-凝胶法、金属有机化合物聚合凝胶法和有机聚合玻璃凝胶法,并探讨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重点讨论铁电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粉体团聚和膜裂纹扩展等有关问题。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溶胶-凝胶方法 铁电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催化下制备快速固化苯酚-尿素-甲醛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莫弦丰 范东斌 +1 位作者 秦特夫 储富祥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2,23,共5页
采用4种二价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探讨催化剂类别、加入阶段、加入量、甲醛添加量、氢氧化钠添加量等5个因素,对合成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PUF树脂凝胶时间、试件的胶合强度均有影响;与对照PUF树脂相... 采用4种二价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探讨催化剂类别、加入阶段、加入量、甲醛添加量、氢氧化钠添加量等5个因素,对合成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PUF树脂凝胶时间、试件的胶合强度均有影响;与对照PUF树脂相比,采用优化工艺合成PUF树脂的热压时间和凝胶时间均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金属氧化物 催化 苯酚-尿素-甲醛树脂 胶合强度 凝胶时间 储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VD法大量制备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3 位作者 陶新永 王幼文 刘芙 许国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33-123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的直径较均匀,在10~20nm之间.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增加,反应1h后,粗产品中纳米碳管的含量就超过了97%.简单放大后,单炉每克催化剂可以在0.5h内制得40g以上多壁纳米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坤梅 王青花 李振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63,共6页
为探索金属氧化物对于5-羟甲基糠醛(5-HMF)氧化的催化性能及5-HMF的氧化路径,制备了纳米级ZnO、SnO_2、CuO、Fe_2O_3、Co_3O_4、Fe_3O_4催化剂,并在碱性环境中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5-HMF.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氧化产物进行了定... 为探索金属氧化物对于5-羟甲基糠醛(5-HMF)氧化的催化性能及5-HMF的氧化路径,制备了纳米级ZnO、SnO_2、CuO、Fe_2O_3、Co_3O_4、Fe_3O_4催化剂,并在碱性环境中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5-HMF.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氧化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碱性环境下,5-HMF首先发生坎尼扎罗反应;与其他金属氧化相比CuO的催化效果最好,当催化剂的用量为5-HMF质量的1/10、双氧水用量为2.5 m L时,2,5-呋喃二甲酸(FDCA)产率为4.2%,5-羟甲基-2-呋喃甲酸(HMFCA)产率为26.2%.同时,随着双氧水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大,FDCA的产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氧化物 5-羟曱基糠醛 催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热法制备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艳艳 黄宏斌 +2 位作者 杨文 夏义郎 黄文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以六水合氯化钴、六水合氯化镍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通过引入乙醇溶剂,利用醇-水热法合成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所制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利用醇-水热法合... 以六水合氯化钴、六水合氯化镍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通过引入乙醇溶剂,利用醇-水热法合成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所制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利用醇-水热法合成的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较薄的片状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较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时,其比电容达到586.7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金属氧化物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超级电容器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瑞珠 熊先文 何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3,共4页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兼有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准电容,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可有效地提高比容量且制备的材料纯度高、工艺简单等,使超级电容器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的特征、应...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兼有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准电容,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可有效地提高比容量且制备的材料纯度高、工艺简单等,使超级电容器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的特征、应用范围,并详细地介绍了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情况,为促进新型储能电极材料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溶胶-凝胶技术 金属氧化物 法拉第准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萘啶氮氧化物与碱土金属硝酸盐的荧光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9
作者 甘新民 安永林 谭民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4期398-400,共3页
以1,8-萘啶氮氧化物为配体的金属寓子配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继1,8-萘啶氮氧化物与镧系金属离子的配合物[1]合成之后,我们又合成了1,8-萘啶氮氧化物与碱土金属硝酸盐的荧光固态配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亍研究。
关键词 1 8-萘啶氮氧化物 碱土金属硝酸盐 荧光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氧化物Ce_xZr_(1-x)O_(2-δ)的氧非化学计量值的测定
10
作者 田久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71-1073,共3页
在含有硝酸铈和硝酸锆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并用聚丙烯酰胺作分散剂制得金属离子的沉淀,抽滤所得沉淀经110℃烘干后,在600℃(空气中)焙烧2 h,制得复合金属氧化物Ce_xZr_(1-x)O_(2-δ)粉状固体。以此为样品,溶于3 mol·L^(-1)硫酸溶液中... 在含有硝酸铈和硝酸锆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并用聚丙烯酰胺作分散剂制得金属离子的沉淀,抽滤所得沉淀经110℃烘干后,在600℃(空气中)焙烧2 h,制得复合金属氧化物Ce_xZr_(1-x)O_(2-δ)粉状固体。以此为样品,溶于3 mol·L^(-1)硫酸溶液中,加入已知且过量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将试样中的铈(Ⅳ)还原为3价;用K_2Cr_2O_7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过量的亚铁。根据给出的公式计算氧非化学计量值δ。根据样品的测定结果,算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经与热重法对照,两方法所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CexZr1-xO2-δ 氧非化学计量值 氧化还原滴定法 返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金属氧化物多相复合储锂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雨轩 张涵茵 +2 位作者 鲁忠臣 胡仁宗 朱敏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8-368,共11页
金属锡(Sn)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比石墨负极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可靠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首先简述了Sn基负极的储锂特性及要实现大规模应用仍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其次指出了将锡与其他相材料进行多相复合、合理调控电极... 金属锡(Sn)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比石墨负极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可靠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首先简述了Sn基负极的储锂特性及要实现大规模应用仍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其次指出了将锡与其他相材料进行多相复合、合理调控电极材料的物相组成与尺度和分布是一种提高锡基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重要措施。主要综述了Sn与金属氧化物(包括嵌锂活性相、非活性相等)多相复合体系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微纳金属氧化物与Sn的协同作用对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作用。最后强调如何进一步提高Sn-金属氧化物多相复合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多相复合 -金属氧化物 循环稳定性能 首次库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金属-空气电池和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用的钴基电催化剂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嵬 王习习 +3 位作者 朱印龙 戴洁 朱艳萍 邵宗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56,共20页
在21世纪的今天,由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所引发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开发经济、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装置已成为新时代的研究主题。金属-空气电池和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装置,可以... 在21世纪的今天,由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所引发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开发经济、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装置已成为新时代的研究主题。金属-空气电池和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高效转换,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成本低的显著优点,在过去十几年内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人们在研究中发现阴极(正极)缓慢的氧还原和氧析出反应速率极大地降低了电池转换效率,增加了应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属-空气电池和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发展和应用。钴基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阴极材料,相比贵金属成本较低,且具有混合离子-电子导电性,可以有效降低极化电阻,对阴极氧还原和氧析出反应显示出高催化活性,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对于金属-空气电池,虽然钴基催化剂如钴氧化物、尖晶石型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等材料能够显著地提高金属-空气电池的电容量和循环性能,并且降低充电电压,有效降低极化,但是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催化机理和活性位点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探究;对于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催化剂包括La_(1-x)Sr_xCoO_3-δ、La_(1-x)Sr_xCo_(1-y)FeyO_3-δ、Ba_(1-x)Sr_xCo_yFe_(1-y)O_3-δ和钴基双钙钛矿等材料可以大大降低阴极极化电阻和面积比电阻,提高功率密度,但是相对其他催化剂,热膨胀系数普遍较高,稳定性也较差。为了进一步提高钴基催化剂应用在金属-空气电池和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催化活性,研究者采用了掺杂其他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组成复合阴极材料以及贵金属修饰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两种电池的性能。本文简要介绍了金属-空气电池和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评述了近年来面向这两种能源转换与存储器件的,包括钴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尖晶石型氧化物和双钙钛矿氧化物等在内的各种钴基电催化剂的制取、改性和性能研究探索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空气电池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钴基催化剂 氧化物 尖晶石型氧化物 钙钛矿型氧化物 钴基双钙钛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及催化剂金属氧化物负载量对1-甲基萘加氢裂化制BTX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佳楠 张燕挺 +2 位作者 吴韬 陈江锋 陈胜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929,共11页
以Beta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W、Ni金属氧化物负载量的加氢裂化催化剂。首先,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NH3-TPD、Py-IR、UV-Vis DRS和H2-TPR等手段对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Ni金属氧化物配比... 以Beta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W、Ni金属氧化物负载量的加氢裂化催化剂。首先,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NH3-TPD、Py-IR、UV-Vis DRS和H2-TPR等手段对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Ni金属氧化物配比和负载量的变化会影响催化剂加氢中心和酸中心的匹配。其次,以10%W-5%Ni/Beta(质量分数)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对1-甲基萘加氢裂化制备苯/甲苯/二甲苯(BTX)选择性的影响,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420~500℃),BTX的选择性增加,证明高温有利于提高BTX的选择性。最后,考察了500℃条件下不同W、Ni金属氧化物负载量对加氢裂化生成BTX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500℃、氢/油体积比1300、反应压力6 MPa、25%W/Beta分子筛为催化剂时,BTX选择性和收率最高,其BTX摩尔收率高达8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萘 加氢裂化 苯/甲苯/二甲苯(BTX) 高温体系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和甲烷氧化菌素-铜过氧化物模拟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祁利 路雪纯 +2 位作者 李慧敏 辛嘉英 夏春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97-2504,共8页
过去,天然过氧化物酶已被成功应用于食品中过氧化氢、葡萄糖、胆固醇等物质的检测。然而,其稳定性差、纯化成本高的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如今,大量过氧化物模拟酶被开发,金属卟啉复合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强、... 过去,天然过氧化物酶已被成功应用于食品中过氧化氢、葡萄糖、胆固醇等物质的检测。然而,其稳定性差、纯化成本高的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如今,大量过氧化物模拟酶被开发,金属卟啉复合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强、成本低等优点。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 Mb)是甲烷氧化菌在限铜条件下分泌的一种铜结合小肽,能够特异性结合铜离子。据报道,甲烷氧化菌素-铜(methanobactin-Cu,Mb-Cu)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本文主要介绍金属卟啉过氧化物模拟酶和Mb-Cu过氧化物模拟酶在食品中葡萄糖、胆固醇、多巴胺等生物小分子,以及CaO;、马拉硫磷、铜离子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中的应用,并重点阐述其中的反应机制,以期为研究人员完善模拟酶设计与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甲烷氧化菌素- 氧化物 模拟酶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结点三次谐波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15
作者 胡丽红 张仁李 +2 位作者 盛卫星 马晓峰 韩玉兵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5,共5页
基于金属与金属氧化物接触的势垒模型和整流理论,从金属-氧化物结点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出发,分析了金属-氧化物结点在微波照射下的谐波再辐射特性及结点上产生的三次谐波电流分量的表达式。此外,从金属-氧化物自身的角度出发,经过详细的... 基于金属与金属氧化物接触的势垒模型和整流理论,从金属-氧化物结点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出发,分析了金属-氧化物结点在微波照射下的谐波再辐射特性及结点上产生的三次谐波电流分量的表达式。此外,从金属-氧化物自身的角度出发,经过详细的理论推导,讨论了金属-氧化物结点再辐射特性中影响三次谐波电流分量强弱的因素。理论结果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当金属与氧化物的接触面积较小,或者金属与氧化物接触面的势垒高度较大时,金属-氧化物结点上再辐射的三次谐波电流分量较弱。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证,当金属与氧化物的接触面积减小或者金属与氧化物接触面的势垒高度增大时,金属-氧化物结点上的三次谐波分量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非线性特性 三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氧电池用石墨烯/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李芳 王倩 +2 位作者 李恬恬 陈子昂 王伟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为有效提升锂氧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以钴铝复合金属氢氧化物(Co Al-LDH)作为催化剂,研究其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共沉淀法将其与石墨烯复合后,制备出r GO/Co Al-LDH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锂氧电池.采用X射... 为有效提升锂氧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以钴铝复合金属氢氧化物(Co Al-LDH)作为催化剂,研究其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共沉淀法将其与石墨烯复合后,制备出r GO/Co Al-LDH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锂氧电池.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同步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恒流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EIS)和线性伏安扫描(LSV)对电池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可明显提升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活性,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 662 m A·h·g^(-1),与单纯石墨烯相比提高了51.5%,同时充电电位降低了430 m V.循环过程中电池库伦效率较高,电池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电池 石墨烯/层状双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共沉淀法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_(2)O-NiTi-LDH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氧化乙硫醇性能研究
17
作者 崔洪珊 何杰 +2 位作者 徐从波 赵玲玲 王丽平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文将氧化银(Ag_(2)O)负载到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Ti-LDH)上以构建Ag_(2)O-NiTi-LDH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XPS、UV-vis、电化学工作站和FT-IR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光催化的方法对乙硫醇进行吸附氧化降解... 本文将氧化银(Ag_(2)O)负载到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Ti-LDH)上以构建Ag_(2)O-NiTi-LDH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XPS、UV-vis、电化学工作站和FT-IR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光催化的方法对乙硫醇进行吸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Ag_(2)O和NiTi-LDH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Ag_(2)O-NiTi-LDH复合材料比单一基体材料的带隙能小,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迁移效率高;在光催化实验中,单一的基体材料NiTi-LDH对乙硫醇的光催化效果不明显,Ag_(2)O和Ag_(2)O-NiTi-LDH虽然都能将乙硫醇光催化氧化成硫酸盐,但Ag_(2)O-NiTi-LDH复合材料光催化氧化降解效率高于Ag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镍钛-层状双金属氧化物 复合材料 光催化 乙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金属/氧化物-水界面能带排列
18
作者 庄永斌 程俊 《电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9,共9页
金属/氧化物的界面能带排列对于理解电化学界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如何基于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金属/氧化物-水界面的能带排列。计算能带排列可与实验能带排列直接进行比较,以获得该电位下分子层面上的理解。金属界面的... 金属/氧化物的界面能带排列对于理解电化学界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如何基于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金属/氧化物-水界面的能带排列。计算能带排列可与实验能带排列直接进行比较,以获得该电位下分子层面上的理解。金属界面的能带排列可与实验测定的零电荷电位对比,半导体氧化物界面的能带排列可与实验上零电荷点下测定的平带电势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带排列 金属-水界面 氧化物-水界面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元金属氧化物
19
作者 刘长龙 刘青 周法元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PEG为分散剂,用Ce(NO3)3.6H2O和Zr(NO3)4.5H2O为原料制备出CexZr1-xO2。以Mg(NO3)2.6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同样方法制得了MgO-Al2O3。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测试。Scherrer方程计算出MgAl2O4的主要晶...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PEG为分散剂,用Ce(NO3)3.6H2O和Zr(NO3)4.5H2O为原料制备出CexZr1-xO2。以Mg(NO3)2.6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同样方法制得了MgO-Al2O3。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测试。Scherrer方程计算出MgAl2O4的主要晶面尺寸,表明MgO-Al2O3为纳米粒子。讨论了制备MgO-Al2O3过程中PEG种类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元金属氧化物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钒水滑石电极用于可放大电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耦合产氢
20
作者 李美然 宋英杰 +6 位作者 万鑫 李洋 罗毅奇 贺业亨 夏博文 周华 邵明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58,共3页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催化水裂解是获取绿氢的重要途径,但受到缓慢的阳极析氧反应(OER)限制。使用热力学有利的5-羟甲基糠醛氧化反应(HMFOR)代替OER的电解水制氢耦合氧化策略提供了一种降低能耗的有效策略,同时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有机含...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催化水裂解是获取绿氢的重要途径,但受到缓慢的阳极析氧反应(OER)限制。使用热力学有利的5-羟甲基糠醛氧化反应(HMFOR)代替OER的电解水制氢耦合氧化策略提供了一种降低能耗的有效策略,同时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有机含氧化合物,如2,5-呋喃二甲酸(FDCA)。在该领域,大量工作集中于催化剂工程以获得更好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到5-羟甲基糠醛(HMF)的规模化氧化制备FDCA。为此,我们合成了一种镍钒水滑石(NiV-LDH)催化剂用于高效HMFOR,在1.52 V vs.RHE(可逆氢电极)下,电流密度达到100 mA·cm^(-2) FDCA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4.6%。与OER相比,HMFOR将对应的氢气生产率提高了两倍。作为概念验证,我们使用流动反应器展示了连续且可规模化的HMFOR,在10 A条件下,实现了94.8%的高HMF单程转化率和98.5%的高FDCA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水分解耦合制氢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 5-羟甲基糠醛 2 5-呋喃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