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8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垂直一体化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一丁 郭启明 +1 位作者 赖丹 陈广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体化程度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未一体化企业。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效率提高和新能源企业市场规模扩大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融资约束在一体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中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融资约束指数大于门槛值时,一体化促进企业竞争力;当融资约束指数小于门槛值时,有色金属企业后向一体化抑制竞争力,新能源企业前向一体化对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不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大规模企业一体化对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与新能源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垂直一体化 企业竞争力 融资约束 企业效率 市场规模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研究
2
作者 邹喜红 张艺巍 +5 位作者 袁冬梅 向刚 谭云龙 邱伟本 王秦锋 熊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311,共9页
应力-应变特性是聚脲金属复合层板疲劳强度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因此提出了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在复合层板有限元模型的聚脲层和金属层之间插入cohesive单元模拟两者之间的脱粘工艺;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gde... 应力-应变特性是聚脲金属复合层板疲劳强度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因此提出了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在复合层板有限元模型的聚脲层和金属层之间插入cohesive单元模拟两者之间的脱粘工艺;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gden二阶超弹性模型建立聚脲本构模型,并分别建立金属弹、塑性和损伤阶段的本构模型,将建立的本构模型及参数应用于有限元模型中完成仿真。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误差均在5%以内。两者的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建立的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金属 复合层板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曲线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改性SAPO-5分子筛催化α-蒎烯异构化制备柠檬烯
3
作者 赖芳 黄金玲 +2 位作者 黄军林 王睿 秦雪琳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2-1716,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SAPO-5分子筛,引入不同金属Me(Me为Mn、Ni、Co、Pr和Cu)对SAPO-5分子筛进行改性,利用XRD、FTIR、SEM、BET、NH_(3)-TPD对金属改性SAPO-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金属对分子筛形貌、结构和酸性酸量的影响,并用改性分子... 采用水热法制备SAPO-5分子筛,引入不同金属Me(Me为Mn、Ni、Co、Pr和Cu)对SAPO-5分子筛进行改性,利用XRD、FTIR、SEM、BET、NH_(3)-TPD对金属改性SAPO-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金属对分子筛形貌、结构和酸性酸量的影响,并用改性分子筛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探究改性分子筛与合成柠檬烯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金属改性的SAPO-5分子筛均有AFI拓扑结构,但其形貌、结构和酸性酸量会发生变化,催化性能随之变化。其中Pr改性的SAPO-5呈短六棱柱状,比表面积是364 m^(2)/g,孔体积是0.268 cm^(3)/g,酸量784μmol/g。在80℃和PrSAPO-5用量为10%的反应条件下反应8 h,α-蒎烯的转化率可达82.57%,柠檬烯的选择性为5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5 Α-蒎烯 异构化 柠檬烯 金属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周围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和富集特征研究
4
作者 刘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6,I0002,共7页
测定了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广东省贵屿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周边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7种重金属(Cu、Cr、Zn、Cd、Pb、As、Sb),探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水稻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该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周围稻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 测定了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广东省贵屿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周边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7种重金属(Cu、Cr、Zn、Cd、Pb、As、Sb),探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水稻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该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周围稻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均具有一定的积累效应,但只有Cu平均浓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而Cd和Sb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电子废弃物拆解活动,Cu和Pb还可能与附近的冶金厂有关。重金属在水稻根系中的富集能力远大于地上部分,米中富集的重金属均未超出《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 861—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拆解区 土壤-水稻系统 金属 污染特征 富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气体吸附纯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守成 徐洪波 彭楠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49,共9页
高纯度气体在诸多应用场景下都是一种必需品,其生产离不开气体纯化过程。吸附提纯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纯化方式,其基于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以实现气体分离,除去杂质气体。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在气体吸附提纯领域具... 高纯度气体在诸多应用场景下都是一种必需品,其生产离不开气体纯化过程。吸附提纯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纯化方式,其基于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以实现气体分离,除去杂质气体。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在气体吸附提纯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备受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本文对MOFs材料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其应用于气体吸附纯化领域的优点,介绍了该方面常用的研究方法,列举了一些MOFs应用于多种气体(如H_(2)、碳氢化合物和稀有气体等)吸附提纯方面的研究,并对MOFs在该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吸附 气体纯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催化线性α-烯烃聚合获取高分子量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俊杰 吴建民 +2 位作者 孙启文 王建成 孙燕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9-1322,共14页
相比传统Ziggler-Natta催化剂和Lewis酸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具备活性高、产物分子量高、分布单一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但催化剂的复杂制备过程和无水无氧的反应环境等苛刻要求严重限制其发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以往研究中催化聚合不同种... 相比传统Ziggler-Natta催化剂和Lewis酸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具备活性高、产物分子量高、分布单一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但催化剂的复杂制备过程和无水无氧的反应环境等苛刻要求严重限制其发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以往研究中催化聚合不同种类线性α-烯烃(LAO)的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反应条件和性能表现,从催化剂的空间结构、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助催化剂的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造成不同性能表现的主要原因,如空间位阻、β-H占比和整体分子刚性等,并分别提出适合于催化聚合不同种类LAO的茂金属催化剂类型和最佳操作条件。对以有机硼化物为助催化剂的催化聚合LAO的体系构建,后续LAO的催化聚合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以铪为金属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合成设计进行了展望。旨在为LAO催化聚合获取高分子量产物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线性Α-烯烃 催化聚合 聚合物 高分子量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糠醇加氢的稳定型Rh/羟基磷灰石催化剂:氧化型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在还原条件下的应用
7
作者 唐海莲 陈思远 +3 位作者 刘巧云 白国义 乔波涛 刘菲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是多相催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发生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并可能调变催化剂性能。然而,由于SMSI效应一般是可逆的,在与其构建的氧化还原条件相反的情况下会发生消退,因此其应用一般需要反应条件与构建条...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是多相催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发生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并可能调变催化剂性能。然而,由于SMSI效应一般是可逆的,在与其构建的氧化还原条件相反的情况下会发生消退,因此其应用一般需要反应条件与构建条件相同或接近,因而受到限制。本研究报道了在羟基磷灰石负载的Rh催化剂(Rh/HAP)体系上构建的氧化型SMSI(O-SMSI)在还原性环境—糠醇加氢中的应用。通过CO吸附原位漫反射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和电镜表征,发现经过500℃的高温氧化处理后在Rh/HAP催化剂上形成了O-SMSI效应,该效应伴随着载体对Rh颗粒的包裹行为。在O-SMSI作用下,Rh物种稳定存在于载体表面,其烧结和液相反应下的流失被显著抑制,因此催化剂在循环测试中表现出了稳定的糠醇转换活性和环戊酮选择性。另外,我们还观察到,Rh/HAP体系上的O-SMSI效应及其伴随的包裹行为只是部分可逆而非完全可逆。即使在高达600℃的高温还原后,部分SMSI效应仍然保留,确保了催化剂在还原反应中的稳定性。这一发现极大地拓展了SMSI催化剂的应用范围,并为稳定的加氢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羟基磷灰石 稳定性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USY催化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对CO_(2)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江涛 刘相洋 +4 位作者 黄奕晨 邱丽 秦波 李瑞丰 闫晓亮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调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提升负载型Ni基催化剂CO_(2)甲烷化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浸渍法通过调变溶液p H值制备了系列Ni/USY-X(X=1、3或5)催化剂,考察了各催化剂的CO_(2)甲烷化性能。其中Ni/USY-3催化剂在450℃、20 h反应条件下的... 调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提升负载型Ni基催化剂CO_(2)甲烷化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浸渍法通过调变溶液p H值制备了系列Ni/USY-X(X=1、3或5)催化剂,考察了各催化剂的CO_(2)甲烷化性能。其中Ni/USY-3催化剂在450℃、20 h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中表现出相对最优的CO_(2)甲烷化性能,CO_(2)转化率和CH_(4)选择性分别达到84.5%和95.7%。采用XRD、H_(2)-TPR、SEM和TEM等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性能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从微观层面系统考察了浸渍溶液p H值对催化剂结构和CO_(2)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p H值调控下,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增强,活性金属Ni晶粒的粒径减小,分散度提高。进一步借助原位FT-IR对催化剂的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Ni/USY-3催化剂遵循甲酸盐路径。高分散性、较小粒径的活性金属Ni晶粒为碳酸氢盐及时氢化为关键中间体单齿甲酸盐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从而实现了CO_(2)的高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甲烷化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及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杜欣 韩雅文 +4 位作者 郝洪昌 闫强 廖中举 汤林彬 王韵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7—2020年,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表现出非对称性特征: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程度显著上升,而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程度在近年则有所下降。(2)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撑。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关系中,除传统电力机械和器材行业提供的物质支持外,近年来愈加需要服务部门提供资本、技术和信息支撑,以满足低碳转型的多元化需求。(3)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以及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对电力部门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在清洁电力发展规模较小、发电总量较高、传统能源投入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支撑的增加对电力部门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5)战略性金属部门与风电光伏产业的互动关系主导着未来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的协调扩张是实现电力部门碳排放持续减少的重要路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金属部门与电力部门经济互动数据的精细化监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弥合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内部协作“断点”,深化外部服务部门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确立战略性金属→风电光伏产业链的重点支持地区,构建促进区域协同与资源共享的跨省合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 碳排放 战略性金属 多层复杂网络 沟通性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热处理及其光催化应用进展
10
作者 梁书豪 张贺 +3 位作者 范逸晴 钟宛真 杨启鹏 谭伟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9,共7页
光催化技术能清洁有效地转换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孔径可调、高导电性等优异性能,经简单热处理后... 光催化技术能清洁有效地转换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孔径可调、高导电性等优异性能,经简单热处理后可形成MOFs衍生的碳基复合材料等,因而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热处理MOFs衍生的光催化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热处理MOFs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热处理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高温蠕变-疲劳试验方法综述
11
作者 陈商豪 何青辉 +3 位作者 张晨伟 甄崇 罗利佳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50,共11页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应力的处理及试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而在试样尺寸和试样失效判断依据上存在差别。随着高温部件的应用愈加广泛,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已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因此对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混合控制的蠕变-疲劳试验和考虑弹性随动的蠕变-疲劳试验,虽然试验方法还需改进,但试验结果已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蠕变-疲劳 试验标准 混合控制 弹性随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夏冰 董艺帆 +3 位作者 高先晶 段晓杰 布冠好 杨趁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358,共8页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是由肽和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的性质稳定的环状化合物,具备的抗菌活性使其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方面展现出应用潜力。该文介绍了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构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靶标的作用机制...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是由肽和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的性质稳定的环状化合物,具备的抗菌活性使其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方面展现出应用潜力。该文介绍了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构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靶标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肽-金属离子螯合物在食品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具有抑菌活性的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螯合物 抑菌活性 结构 抑菌机制 防腐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钍-铁金属氧簇的合成、结构、磁性及在催化苄胺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春晖 张洋 +4 位作者 韩哲 高原 何普涌 范超越 邱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带负电的钍-铁金属氧簇[Th_(2)Fe_(10)O_(4)(C_6H_(5)PO_(3))_(12)(CH_(3)O)_(8)Cl_(4)]^(6-)(Th_(2)Fe_(10)),并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磁性质和催化性能.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Th_(2)Fe_(10)为一种...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带负电的钍-铁金属氧簇[Th_(2)Fe_(10)O_(4)(C_6H_(5)PO_(3))_(12)(CH_(3)O)_(8)Cl_(4)]^(6-)(Th_(2)Fe_(10)),并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磁性质和催化性能.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Th_(2)Fe_(10)为一种新型十二核Th-Fe金属氧簇,Th(Ⅳ)和Fe(Ⅲ)离子的协同水解、醇解和缩聚反应以及苯基膦酸根的钝化作用促进了该簇合物的形成.Th_(2)Fe_(10)不仅是第二例被报道的Th-Fe氧簇,也是为数不多的锕系-过渡金属氧簇之一.光性质和磁性质表征结果表明,Th_(2)Fe_(10)晶体具有显著的吸收可见光的特性,且Fe(Ⅲ)离子间展现出强的反铁磁交换作用.催化反应结果表明,Th_(2)Fe_(10)具有优良的催化苄胺偶联反应的性能,实现了高达94%的转化率和96%的选择性,且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活性物种清除实验表明,电子、空穴、^(1)O_(2)和·OH在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进行了验证.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推测了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簇 -铁氧簇 磁性 催化性能 苄胺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混合机械臂的改进动力学辨识方法
14
作者 洪博锴 孟婥 +1 位作者 张豪 孙以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针对三维编织的机械臂与理论设计的参数存在偏差,导致机械臂在运行时产生扰动力矩的问题,采用改进蜣螂算法(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和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改进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分步辨识非线性斯特里贝克(Stribeck)摩擦力... 针对三维编织的机械臂与理论设计的参数存在偏差,导致机械臂在运行时产生扰动力矩的问题,采用改进蜣螂算法(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和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改进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分步辨识非线性斯特里贝克(Stribeck)摩擦力矩、线性惯性力矩、科氏向心力矩和重力矩。为设计激励轨迹,引入周期性傅里叶级数和五次多项式,采用IDBO设计最优激励轨迹,获取机械臂在最优激励轨迹下的实时状态,确定其动力学参数并建立动力学模型。试验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和45钢混合的大臂机器人为对象。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摩擦力矩的改进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有效提高了动力学模型精度,与仅考虑线性摩擦力矩的常规方法相比,关节1~6的预测力矩误差均方根(RMS)减小25.6%~4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碳纤维复材-金属混合 动力学参数辨识 改进蜣螂算法 激励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在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伟馨 武玥 +6 位作者 郭文 许琳琳 李佳欣 张凌燕 彭微 李淑荣 孟佩俊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1417,共7页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子,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分析检测已成为现代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子,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分析检测已成为现代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凭借其高效分离能力与超痕量检测优势,已成为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核心技术。系统综述近年来HPLC-ICP-MS在砷(As)、汞(Hg)、铬(Cr)和铅(Pb)形态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为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技术创新、生态毒理学评估、健康风险评估与卫生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未来,HPLC-ICP-MS技术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和在线富集技术,实现多元素/形态的高通量同步精准检测,必将在重金属环境污染动态评估、食品全链条安全监测及个性化精准医疗等关键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提供创新性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 金属 元素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衍生碳基无金属催化剂孔道结构调控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16
作者 叶壮 樊嘉宁 +5 位作者 代文元 孙正印 夏梦雪 向俊英 梁浩杰 章海霞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3-839,844,共8页
氧还原反应(ORR)是影响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存在动力学缓慢、副产物多、催化剂成本昂贵等问题。以二氧化硅(SiO 2)为模板,生长ZIF-8结构作为前驱体,经历氢氟酸(HF)刻蚀及高温热解处理制备碳基无金属催化剂(NC-30)。通过调控Si... 氧还原反应(ORR)是影响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存在动力学缓慢、副产物多、催化剂成本昂贵等问题。以二氧化硅(SiO 2)为模板,生长ZIF-8结构作为前驱体,经历氢氟酸(HF)刻蚀及高温热解处理制备碳基无金属催化剂(NC-30)。通过调控SiO 2模板尺寸,丰富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提高了催化剂的介孔体积,促进含氧物种的传递。此外,高比例吡啶氮(N)的掺杂引起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以及相邻碳(C)原子的电子自旋密度的改变,提高了催化剂的本征活性。该催化剂在碱性ORR反应中的半波电位(E_(1/2))高达0.895 V,优于多数无金属ORR催化剂。将其用作锌空电池阴极材料,其功率密度可达101.6 mW/cm 2,表现出优异电池性能。为无金属ORR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金属催化剂 多孔 氧还原反应 锌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系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研究
17
作者 袁颖 张丽锋 +4 位作者 孙彦民 蔡巷 段兴宇 周立山 韩恩山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以茂金属/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异丁基铝为催化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乙烯-1-辛烯共聚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法、核磁共振碳谱法等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和1-辛烯用量对共聚物的... 以茂金属/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异丁基铝为催化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乙烯-1-辛烯共聚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法、核磁共振碳谱法等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和1-辛烯用量对共聚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为1μmol,n(Ti)∶n(Al)∶n(B)为1.0∶300.0∶1.2,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5 min,1-辛烯用量为20 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39×10^(5),1-辛烯含量达26.6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乙烯-1-辛烯共聚物 聚合条件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蒸气加工法制备和修饰金属-有机框架膜
18
作者 张耀辉 班宇杰 杨维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0-2086,共17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配位连接而成的一类高度有序的多孔材料。作为分离膜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开发高效的MOF膜制备和修饰方法对获得连续、致密、结构可调控的MOF膜至关重要。相比传统液相合成过...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配位连接而成的一类高度有序的多孔材料。作为分离膜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开发高效的MOF膜制备和修饰方法对获得连续、致密、结构可调控的MOF膜至关重要。相比传统液相合成过程,蒸气加工方法可大幅节省溶剂及前体用量,有效避免竞争性体相成核,降低后处理过程中因溶剂分子移除造成的膜层开裂风险,兼具效率高和环境友好的特点。系统总结了蒸气加工法用于MOF膜的直接合成与合成后修饰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蒸气加工方法对MOF膜分离性能的调控和强化作用,并展望了蒸气加工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在MOF膜放大制备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蒸气加工 直接合成 合成后修饰 分离 渗透率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2,5-二溴对苯二甲酸构筑的铪(Ⅳ)基金属有机框架的质子导电性能
19
作者 李建定 冯俊阳 +1 位作者 任慧敏 李纲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4-1100,共7页
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H2BDC-Br2)为桥联配体,采用快速合成法,与HfCl_(4)进行自组装,成功制备了一个与传统UiO-66结构相同的三维多孔铪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Br_(2)-Hf)(1)。首先通过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PXRD)等表征手段证实... 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H2BDC-Br2)为桥联配体,采用快速合成法,与HfCl_(4)进行自组装,成功制备了一个与传统UiO-66结构相同的三维多孔铪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Br_(2)-Hf)(1)。首先通过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PXRD)等表征手段证实了1的卓越的结构稳定性。进而系统地考察了其在水分子辅助下的质子导电能力,发现其质子电导率与温度和相对湿度(RH)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00℃和98%RH下,其质子电导率高达3.11×10^(-3) S·cm^(-1)。最后,结合结构分析、氮气和水蒸气吸附测试以及活化能计算等,对其质子导电机制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溴对苯二甲酸 铪(Ⅳ) 金属有机框架 质子传导 导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材料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20
作者 牛灿杰 叶素丹 +3 位作者 胡玉霞 楼佳怡 朱千聪 吕志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53-361,共9页
以氨基功能化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6-NH2)为核,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壳,制备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基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进行表征。系统考察样品溶剂、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解吸附溶剂及时间... 以氨基功能化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6-NH2)为核,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壳,制备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基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进行表征。系统考察样品溶剂、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解吸附溶剂及时间等关键因素,并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结合,建立高灵敏度的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样品提取液氮吹近干后用体积分数10%甲醇-氨水溶液(pH 8.0)复溶,加入30 mg新型吸附材料吸附8 min,再用10%乙酸-甲醇溶液超声解吸附4 min,氮吹近干复溶后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检测。结果表明,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0.1~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4.5%~105.9%,与国标方法相比,所建方法准确度更高,检出限、定量限更低,操作更简单、高效。所制备的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本研究有助于拓展金属有机骨架基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范围,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散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产品 氟喹诺酮类药物 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