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Co离子注入对不锈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军霞 蔡珣 +2 位作者 陈秋龙 张亚梁 时建中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0-484,共5页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Co离子注入,考察了注入处理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o注入处理样品的表面硬度比未注入样品的高1.0~1.5倍,且硬度随离子束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o注入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至...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Co离子注入,考察了注入处理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o注入处理样品的表面硬度比未注入样品的高1.0~1.5倍,且硬度随离子束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o注入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至约0.20,磨损体积损失降低25%~45%;当束流密度为22μA/cm2、注入剂量为5×1017/cm2时,注入处理样品的摩擦系数为0.19,耐磨寿命最长;在所选定的试验参数范围以内,当临界束流密度处于22μA/cm2时,保留剂量最大,改性表面硬度最高,耐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 离子注入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束流Nd^(3+)注入硅基薄膜结构及光致发光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宇昕 王水凤 +3 位作者 元美玲 程国安 肖志松 徐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MEVVA)制备了掺Nd3+硅基薄膜材料。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测了表面形貌及物相结构随注入条件、退火温度的变化,样品经1000°C退火处理形成NdSi相钕硅化合物。测试了样品的光致荧光谱,在254nm(~5.0e...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MEVVA)制备了掺Nd3+硅基薄膜材料。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测了表面形貌及物相结构随注入条件、退火温度的变化,样品经1000°C退火处理形成NdSi相钕硅化合物。测试了样品的光致荧光谱,在254nm(~5.0eV)光激发下获得了紫蓝光区(410~430nm)和红光区(746nm)荧光发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荧光强度增大。746nm红光光谱显示了Nd3+特征光发射跃迁(4F7/2,4S3/2→4I9/2),讨论了注入层结构与荧光发射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 离子注入 ND^3+ 结构 光致发光 钕(Ⅲ) MEVVA 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离子注入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军霞 陈秋龙 蔡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32-1535,共4页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在奥氏体不锈钢上注入金属W离子,研究了W离子注入对奥氏体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离子注入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倍;W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降低微动磨损面积.这...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在奥氏体不锈钢上注入金属W离子,研究了W离子注入对奥氏体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离子注入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倍;W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降低微动磨损面积.这主要归因于离子注入造成的表面强化,以及离子注入在基体表面产生的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金属蒸气真空弧 奥氏体不锈钢 W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及在化学电源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问题(Ⅱ)
4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316,共4页
2.1.2.6 Ti等离子体辐射改性 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植入器中,用低能(80 keV)Ti离子辐射PTFE,注量分别为5×1015~5×1017个/cm2。辐照样品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SEM和润湿性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能流的增大,水滴的... 2.1.2.6 Ti等离子体辐射改性 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植入器中,用低能(80 keV)Ti离子辐射PTFE,注量分别为5×1015~5×1017个/cm2。辐照样品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SEM和润湿性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能流的增大,水滴的接触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 燃料电池 化学电源 金属蒸气真空弧 应用 辐射改性 等离子体 离子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离子注入不锈钢表面提高Al-Si钎料浸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伟 徐睦忠 +1 位作者 田修波 巩春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5-48,115,共4页
为了实现铝合金和不锈钢的钎焊连接,对不锈钢进行铝离子注入前处理.注入电压为40 kV,注入剂量分别为3×1017,6×1017,9×1017离子数/cm2.分析了注铝不锈钢表面化学状态,评价了BAl88Si钎料在注铝不锈钢及未注铝不锈钢表面的... 为了实现铝合金和不锈钢的钎焊连接,对不锈钢进行铝离子注入前处理.注入电压为40 kV,注入剂量分别为3×1017,6×1017,9×1017离子数/cm2.分析了注铝不锈钢表面化学状态,评价了BAl88Si钎料在注铝不锈钢及未注铝不锈钢表面的润湿铺展能力.结果表明,注铝不锈钢表面为Al和Fe元素共存;温度为600,610℃时,钎料在未注铝不锈钢表面不能润湿附着,温度为650℃时钎料在未注铝不锈钢表面润湿性提高,润湿角约为40°.不锈钢表面经过铝离子注入前处理后,钎料润湿性能提高.当注入电压为40 kV、注入剂量为9×1017离子数/cm2时,温度在600℃下BAl88Si钎料在注铝不锈钢表面即可实现有效润湿,润湿角在20°左右,可以满足钎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 离子注入 BAl88Si钎料 润湿性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