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换反应中金属枝晶结构的观察——基于可视化技术的“金属树”标本制作 被引量:10
1
作者 凌一洲 施伟东 +1 位作者 王国余 程鹏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2,共4页
置换反应生成的金属单质呈树枝状,可称之为“金属树”。为取得更好的“金属树”可视化效果,采用压缩反应空间和改变观察方式的思路进行实验探究。将置换反应制成玻片标本,将反应空间压缩至薄层以防止“金属树”重叠干扰。用光学显微镜... 置换反应生成的金属单质呈树枝状,可称之为“金属树”。为取得更好的“金属树”可视化效果,采用压缩反应空间和改变观察方式的思路进行实验探究。将置换反应制成玻片标本,将反应空间压缩至薄层以防止“金属树”重叠干扰。用光学显微镜、数码体视镜、手机微距镜等设备观察金属树标本,可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树枝晶的细节结构。该实验可作为课堂实验、家庭实验或课外探究等教学活动,适合在中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置换反应 金属 显微镜 可视化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反应制备Pd-Fe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邵正锋 李闯 梁长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3,共7页
以Fe(CO)5为前体采用超声法合成纳米Fe胶体粒子,通过Fe胶体与PdCl2发生金属置换反应制备出活性炭负载Pd-Fe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TEM、EDX等表征手... 以Fe(CO)5为前体采用超声法合成纳米Fe胶体粒子,通过Fe胶体与PdCl2发生金属置换反应制备出活性炭负载Pd-Fe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TEM、EDX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苯乙炔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Fe含量对于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催化活性较差的金属组分Fe在合适的比例下可以促进Pd基催化剂的加氢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然而,过多的Fe也会降低其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置换反应 Fe胶体 Pd—Fe催化剂 苯乙炔加氢反应
原文传递
中空Pd/C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对甲酸氧化电催化性能
3
作者 马琳 肖玉凤 +1 位作者 赵杰 陈卫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3-927,共5页
为了提高Pd/C催化剂对甲酸电化学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和降低催化剂的成本,以XC-72碳为载体,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制备中空结构的Pd/C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电子散射能谱(EDX)对催化剂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 为了提高Pd/C催化剂对甲酸电化学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和降低催化剂的成本,以XC-72碳为载体,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制备中空结构的Pd/C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电子散射能谱(EDX)对催化剂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中空Pd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为27.3 nm,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为116 m2/g,远远高于用硼氢化钾还原制备的实心Pd/C催化剂的.中空的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实心Pd/C催化剂,同时中空Pd/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也优于实心Pd/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Pd/C催化剂 甲酸电化学氧化 金属置换反应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小粒径Au纳米粒子SiO_2亚微球的制备
4
作者 沈启慧 徐欣辰 +4 位作者 李妙 刘曼 于东冬 周建光 刘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0-563,共4页
Au纳米粒子(AuNPs),特别是小粒径(~1 nm)AuNPs的粒径、形貌和表面状态对其催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以小粒径Ag纳米粒子(<5 nm)为牺牲剂,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在SiO_2亚微球上生长表面裸露的小粒径AuNPs。由于Au NPs表面完全... Au纳米粒子(AuNPs),特别是小粒径(~1 nm)AuNPs的粒径、形貌和表面状态对其催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以小粒径Ag纳米粒子(<5 nm)为牺牲剂,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在SiO_2亚微球上生长表面裸露的小粒径AuNPs。由于Au NPs表面完全暴露该材料在氧化还原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裸露 金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亚微球 金属置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