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对CdS量子点/聚酰胺-胺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丛日敏 罗运军 于怀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47-1352,共6页
以聚酰胺-胺树形分子为模板制备了分散好、尺寸均匀的CdS量子点,并用分光光度滴定法研究了Cd2+、Zn2+、Pb2+、Cu2+、Mn2+几种金属离子对其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离子对CdS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影响不同:Cd2+和Zn2+使量子点荧光增强,P... 以聚酰胺-胺树形分子为模板制备了分散好、尺寸均匀的CdS量子点,并用分光光度滴定法研究了Cd2+、Zn2+、Pb2+、Cu2+、Mn2+几种金属离子对其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离子对CdS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影响不同:Cd2+和Zn2+使量子点荧光增强,Pb2+、Cu2+和Mn2+使其荧光有不同程度淬灭。这归因于金属离子对CdS量子点表面的修饰作用。Cd2+能减少由S2-悬键构成的非辐射复合中心,增强树形分子对量子点表面缺陷的钝化作用,并能在量子点周围形成类肖特基能垒,从而显著增大Cd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效率。由于ZnS与CdS的晶格参数非常接近,Zn2+能起到与Cd2+类似的作用,使CdS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大大增强。Pb2+和Cu2+能取代Cd2+在CdS量子点表面生成窄带隙的壳层,对其发光有很强的淬灭作用。由于块体PbS的带隙比块体CuS窄,故Pb2+的淬灭能力强于Cu2+。Mn2+能破坏Cd2+与PAMAM树形分子的配位键,降低树形分子对CdS量子点表面缺陷的钝化作用,且其本身在量子点表面构成了新的荧光淬灭中心,但Mn2+也能形成较弱的类肖特基能垒,故对量子点的发光淬灭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量子点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 光致发光 金属离子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锂-碱金属盐复合物的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卢翠红 潘春跃 +1 位作者 赖金洪 唐爱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375,403,共4页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锂为原料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锂(PAALi),将其熔于LiClO4/LiNO3/LiOAc低共熔盐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其室温电导率可达6×10-5S·cm-1。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锂为原料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锂(PAALi),将其熔于LiClO4/LiNO3/LiOAc低共熔盐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其室温电导率可达6×10-5S·cm-1。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详细讨论了PPALi,低温共熔盐以及冷却处理方式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ALi的加入增加了体系的载流子数,提高了Li+的迁移率;低温共熔盐的组成对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快速冷却样品是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蓄电池 离子导电性 聚丙烯酸锂-金属复合物 聚合法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及土壤中乙二胺二琥珀酸金属复合物的离子色谱分析与质谱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牛立元 沈振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9-834,共6页
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及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建立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对植物及土壤中乙二胺二琥珀酸([S,S′]-ethylenediaminedisuccinic acid,EDDS)金属(Fe(Ⅲ)、Pb、Cu、Zn和Mn)复合物进行了分析,并用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确认。实验选... 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及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建立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对植物及土壤中乙二胺二琥珀酸([S,S′]-ethylenediaminedisuccinic acid,EDDS)金属(Fe(Ⅲ)、Pb、Cu、Zn和Mn)复合物进行了分析,并用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确认。实验选用戴安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mm×4.2mm,5μm)及保护柱,以60mmol/L硝酸铵溶液(pH6.5)为洗脱液,在1.0mL/min流速下进行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金属-EDDS复合物的质谱鉴定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Fe(Ⅲ)-、Pb-、Cu-EDDS复合物的分离测定,三者的检出限分别是0.38,0.54和0.18μmol/L,回收率分别是99.6%,100.6%和97.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适合于植物样品及土壤样品中含有的Fe(Ⅲ)-、Cu-和Pb-EDDS复合物的单独或同时分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电喷雾质谱 金属-乙二胺二琥珀酸复合物 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抑菌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丽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0,67,共4页
首先以PBT(Mn=2000)、DMPA、TDI制得含羧基水性聚氨酯(WPU),再与Ag+、Zn2+、Al3+等金属离子复合制得一种水性聚氨酯-金属离子复合型的抗菌新材料。通过IR、TG对其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和聚氨酯进行了复合,复合物中金属离子Ag... 首先以PBT(Mn=2000)、DMPA、TDI制得含羧基水性聚氨酯(WPU),再与Ag+、Zn2+、Al3+等金属离子复合制得一种水性聚氨酯-金属离子复合型的抗菌新材料。通过IR、TG对其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和聚氨酯进行了复合,复合物中金属离子Ag+、Zn2+、Al3+的含量分别为14.64%、10.00%、4.52%。溶胀率测定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金属离子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溶胀性,其溶胀率WPU-Al>WPU-Zn>WPU-Ag。抗菌试验结果表明:3种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性能,其中WPU-Ag。抗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WPU) 水性聚氨酯-金属离子复合物 抗茸 溶胀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光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小分子和离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肖云清 王良波 +1 位作者 崔元靖 钱国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0,25,共4页
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由于其在分离、催化、储氢以及荧光探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简单介绍了MOFs近期的发展,着重评述了以稀土为中心的发光MOFs作为有机小分子、阳离子和阴离子荧光探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探针用发光... 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由于其在分离、催化、储氢以及荧光探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简单介绍了MOFs近期的发展,着重评述了以稀土为中心的发光MOFs作为有机小分子、阳离子和阴离子荧光探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探针用发光MOFs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金属-有机框架物 荧光探针 分子 离子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物Mg^+-NCSCH_3光诱导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义华 张兴初 +4 位作者 武华 王小涓 陈丽 刘海川 杨世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438,共4页
观察了复合物Mg+鄄NCSCH3在230~440nm范围的光解离光谱.在此波段内的复合物光诱导产物的质谱显示,存在着非反应猝灭产物Mg+和反应产物Mg+NC、Mg+NCS.反应产物来源于S-C化学键的断裂.复合物的光解离光谱由两个对应于原子Mg+(32P←32S)跃... 观察了复合物Mg+鄄NCSCH3在230~440nm范围的光解离光谱.在此波段内的复合物光诱导产物的质谱显示,存在着非反应猝灭产物Mg+和反应产物Mg+NC、Mg+NCS.反应产物来源于S-C化学键的断裂.复合物的光解离光谱由两个对应于原子Mg+(32P←32S)跃迁的宽峰构成.由量化计算中的CIS方法所获得的吸收谱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分子复合物 激光光解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物Mg^+-S_2(CH_3)_2的光诱导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义华 林家勇 +3 位作者 武华 陈仁 王小涓 杨世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4-746,共3页
研究了230 ̄440nm波段复合物Mg+-S2(CH3)2的单光子光诱导反应.复合物光诱导产物的质谱揭示,存在着非反应猝灭产物Mg+和反应产物Mg+SCH3.复合物的光解离光谱由三个对应于离子Mg+(32P←32S)跃迁的宽谱峰构成.用量化计算中的CIS方法所得的... 研究了230 ̄440nm波段复合物Mg+-S2(CH3)2的单光子光诱导反应.复合物光诱导产物的质谱揭示,存在着非反应猝灭产物Mg+和反应产物Mg+SCH3.复合物的光解离光谱由三个对应于离子Mg+(32P←32S)跃迁的宽谱峰构成.用量化计算中的CIS方法所得的吸收谱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分子复合物 光诱导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物Mg^+-S_2(CH_3)_2光解离光谱
8
作者 武华 胡义华 +2 位作者 林家勇 陈仁 陈丽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2-805,共4页
在230~440 nm波段,研究了复合物Mg^+-S_2(CH_3)_2的光解离光谱。此波段内的复合物光诱导产物的质谱揭示,存在着非反应猝灭产物Mg^+和反应产物Mg^+-SCH_3。反应产物来源于Mg^+离子插入S-S化学键,导致复合物解离的过程。复合物的光解离... 在230~440 nm波段,研究了复合物Mg^+-S_2(CH_3)_2的光解离光谱。此波段内的复合物光诱导产物的质谱揭示,存在着非反应猝灭产物Mg^+和反应产物Mg^+-SCH_3。反应产物来源于Mg^+离子插入S-S化学键,导致复合物解离的过程。复合物的光解离光谱由三个对应于离子Mg^+(3~2P→3~2S)跃迁的谱峰构成。由量化计算中的CIS方法所获得的吸收谱理论值与实验吻合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金属离子-分子复合物 激光光解离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型树形大分子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明专 鲁圣军 王彩红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0,共5页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体危害极大,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的处理方法有氧化还原法、膜过滤和溶剂萃取等,但是均存在成本高、污染环境、处理成本高等缺点。吸附法以其绿色无污染、处理效率高、成本...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体危害极大,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的处理方法有氧化还原法、膜过滤和溶剂萃取等,但是均存在成本高、污染环境、处理成本高等缺点。吸附法以其绿色无污染、处理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而掀起了吸附剂研究的狂潮。其中聚酰胺-胺(PAMAM)型树形大分子多孔硅胶逐渐凸显出其优势,由于它分子内部存在许多空腔、表面有高密度的氮和氧官能团等特性,使其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高吸附率。对近年硅胶负载PAMAM树形大分子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聚酰胺-胺型树形大分子 多孔硅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工程所等金属-半导体复合物核壳纳米结构研究获进展
10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11-2411,共1页
金属-半导体复合物的“等离子体协同效应”,使其在光催化,光电器件以及激光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精确地控制合成金属一半导体复合物纳米结构,已然成了研究热点。
关键词 金属-半导体 纳米结构 复合物 过程工程 核壳 协同效应 离子 光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修饰的ZnS/PAMAM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玉娟 段晓博 +1 位作者 林雨萌 王思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3-667,共5页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Zn2+,Mn2+,Cd2+,Na+,K+,Ag+,Cu2+和Pb2+等金属离子修饰的ZnS/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离子修饰效果不同。Zn2+,Mn2+和Cd2+修饰后,ZnS/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Zn2+,Mn2+,Cd2+,Na+,K+,Ag+,Cu2+和Pb2+等金属离子修饰的ZnS/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离子修饰效果不同。Zn2+,Mn2+和Cd2+修饰后,ZnS/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强度有不同程度提高;Ag+,Cu2+和Pb2+的修饰对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而Na+和K+的修饰对荧光发射无明显影响。与修饰前相比,Cd2+离子修饰的ZnS/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标记的潜指纹发射的蓝色荧光更加明亮,与背景反差更加明显。这对提高潜指纹的显现精度和准确率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量子点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 金属离子 修饰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相金属离子对两亲8-氨基喹啉配体成膜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薛萍 欧阳健明 郑文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 :为研制有机纳米材料的光电器件 方法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长链烷基的 8-氨基喹啉衍生物 ,2 -十二烷基丙二酸二 ( 8-氨基喹啉 )酰胺 (H2 A)两亲配体 ,研究了亚相不同金属离子对其成膜性能的影响 ,特别是不同浓度的亚相Cu2 +和... 目的 :为研制有机纳米材料的光电器件 方法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长链烷基的 8-氨基喹啉衍生物 ,2 -十二烷基丙二酸二 ( 8-氨基喹啉 )酰胺 (H2 A)两亲配体 ,研究了亚相不同金属离子对其成膜性能的影响 ,特别是不同浓度的亚相Cu2 +和不同铜盐对H2 A成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 :Cu2 +离子对H2 A具有特殊的配位作用 结论 :新型配体与铜离子的特殊配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氨基喹啉衍生物 分子 金属离子 成膜性能 配位作用 纳米材料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1-(2-吡啶偶氮)-2-萘酚的金属离子去除剂的制备研究
13
作者 何亚萍 陈雯婕 +2 位作者 闫俊苗 高艳 韩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5-247,共3页
利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再采用共沉淀法,加入Fe^(3+)和Fe^(2+),使其形成具有磁性的Fe_(3)O_(4)-PAN-M^(n+);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制备Fe_(3)O_(4)-PAN-M^0,再采用磁铁将其从待测体系中进行富... 利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再采用共沉淀法,加入Fe^(3+)和Fe^(2+),使其形成具有磁性的Fe_(3)O_(4)-PAN-M^(n+);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制备Fe_(3)O_(4)-PAN-M^0,再采用磁铁将其从待测体系中进行富集和分离,简化了分离的过程。该产物有望进一步用于环境体系中的有机小分子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1-(2-吡啶偶氮)-2-萘酚磁性复合物 金属离子 1-(2-吡啶偶氮)-2-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高分子聚合物-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及平均配位数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士凤 段华玲 +2 位作者 林继军 朱建颖 弓振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3-859,共7页
建立了基于化学平衡理论模型以及凝胶过滤色谱(GF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的高分子聚合物-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平均配位数测定新方法。以聚乙烯亚胺(PEI)和Cu2+为例,对形成的PEI-Cu配合物稳定常数、平均配位数... 建立了基于化学平衡理论模型以及凝胶过滤色谱(GF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的高分子聚合物-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平均配位数测定新方法。以聚乙烯亚胺(PEI)和Cu2+为例,对形成的PEI-Cu配合物稳定常数、平均配位数进行测定.以0.02mol.L-1 HAc-NaAc为流动相。凝胶色谱柱分离大分子PEI—Cu配合物以及Cu的小分子配合物、游离态离子,最后用ICPMS测定不同形态金属元素的浓度:利用建立的化学平衡理论模型.计算PEI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平均配位数。测得25℃,pH4.1~5.3时,PEI-Cu配合物稳定常数为10^9.6 -10^10.7,平均配位数为1.0-1.3。建立的在线分离、测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为高分子聚合物-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过滤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分子聚合物-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稳定常数 平均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生物相关单一手性二维金属有机鲱骨形分子网格:双-3-氨基-(S)-酪氨酸钴(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小勇 邢立新 +6 位作者 陈振锋 包燕雏 杨际虹 吴美芳 熊仁根 游效曾 范洪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02-806,共5页
The first example of homochiral two dimensional neutral cobalt? 3 amino (S) tyrosine (ATYR) coordination polymer, bis(3 amino (S) tyrosinato )cobalt? 1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Co(ClO4)2 ... The first example of homochiral two dimensional neutral cobalt? 3 amino (S) tyrosine (ATYR) coordination polymer, bis(3 amino (S) tyrosinato )cobalt? 1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Co(ClO4)2 ·6H2O with ATYR in which 1 displays modest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response. CCDC: 214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关 单一手性 二维金属有机鲱骨形分子网格 -3-氨基-(S)-酪氨酸钴(Ⅱ) 二价钴离子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SMo12O40]2-和冠醚基超分子阳离子的无机-有机杂化晶体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俊 谭茂坤 +2 位作者 吕少仿 李明 杨水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05-1812,共8页
以18-冠-6和4-碘-苯铵盐,二苯并30-冠-10和3-氟-4-氯-苯铵盐为超分子阳离子构建单元,分别引入到Keggin型[SMo12O40]^2-中,使用H管扩散法和溶剂挥发法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4-I-Anis)([18]crown-6)]2[SMo12O40]·CH3CN(1)和[(3-F... 以18-冠-6和4-碘-苯铵盐,二苯并30-冠-10和3-氟-4-氯-苯铵盐为超分子阳离子构建单元,分别引入到Keggin型[SMo12O40]^2-中,使用H管扩散法和溶剂挥发法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4-I-Anis)([18]crown-6)]2[SMo12O40]·CH3CN(1)和[(3-F-4-Cl-Anis)2(DB[30]crown-10)][SMo12O40]·2CH3CN(2)(4-I-Anis=4-碘-苯铵盐;3-F-4-Cl-Anis=3-氟-4-甲基苯铵盐;DB[30]crown-10=二苯并30-冠-10)。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固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晶体1和2通过非共价键自组装作用构建而成,冠醚基超分子阳离子是通过N-H…O氢键作用形成。晶体1中,在bc平面,每个[SMo12O40]^2-多酸阴离子被6个超分子阳离子(4-I-Anis)([18]crown-6)围绕,形成六边形的结构;晶体2中,在bc平面,每个[SMo12O40]^2-多酸阴离子被4个大的超分子阳离子(3-F-4-Cl-Anis)2(DB[30]crown-10)围绕,形成四边形的结构。热重分析表明,氢键在维持晶体1和2的稳定性上起着主要的作用。固态漫反射光谱表明,[SMo12O40]^2-和冠醚基超分子阳离子之间存在电荷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物 分子自组装 金属氧酸盐 冠醚 分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4-乙烯基吡啶与Cu(Ⅱ)离子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德轮 高保娇 李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9-1403,共5页
采用粘度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采用光谱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P4VP与Cu(Ⅱ)离子的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 采用粘度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采用光谱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P4VP与Cu(Ⅱ)离子的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配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05的P4VP,其c*为15 mmol·L-1(按P4VP中的链节量计算).在稀溶液中P4VP与Cu(Ⅱ)离子形成可溶性的分子内配合物,表观配位数为9-10;在亚浓溶液中,P4VP与Cu(Ⅱ)离子发生分子间配合作用,由于配位交联,形成不溶性的配合物P4VP-Cu(Ⅱ),配位数为3.P4VP与Cu(Ⅱ)离子形成配合物后,玻璃化温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结构 聚4-乙烯基吡啶 Cu(Ⅱ)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质谱的非共价键蛋白质复合物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献 赵文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79-484,共6页
电喷雾质谱(ESI-MS)已经成为检测和研究生物分子弱相互作用,即非共价键作用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ESI-MS除了具有快速、灵敏、专属的特点以外,还有能够直接得出复合物的分子量和化学计量比的优点。本文通过蛋白质与蛋白质、配体、金属离... 电喷雾质谱(ESI-MS)已经成为检测和研究生物分子弱相互作用,即非共价键作用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ESI-MS除了具有快速、灵敏、专属的特点以外,还有能够直接得出复合物的分子量和化学计量比的优点。本文通过蛋白质与蛋白质、配体、金属离子的非共价复合物的例子阐述了ESI-MS技术的主要特性,综述了ESI-MS在非共价键蛋白质复合物方面的早期和近期应用研究成果。引用文献3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 蛋白质非共价键复合物 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 蛋白质-配体复合物 蛋白质-金属离子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对Cu^+-13X分子筛动态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林 张强 居沈贵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13X和Ni2+/Cu+-13X分子筛吸附剂,运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在常温和常压下,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Cu+-13X和Ni2+/Cu+-13X对含有噻吩(TP)、2-乙...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13X和Ni2+/Cu+-13X分子筛吸附剂,运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在常温和常压下,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Cu+-13X和Ni2+/Cu+-13X对含有噻吩(TP)、2-乙基噻吩(2-ETP)的双组分模拟汽油的动态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Ni2+/Cu+-13X分子筛中Ni2+质量分数为1.54%时,Ni2+/Cu+-13X分子筛吸附脱硫效果最佳。动态吸附实验过程中,噻吩类硫化物与2种吸附剂之间均存在π配位作用,且噻吩与2-乙基噻吩之间存在竞争吸附,而Ni2+可以增大Cu+-13X吸附剂对2-乙基噻吩的吸附选择性;负载的Ni可以作为一种助剂,增加Cu+-13X吸附剂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量,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经Ni2+改性后的Cu+-13X对噻吩和2-乙基噻吩的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增加了66.9%、35.5%和24.4%、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元素金属离子 脱硫 动态吸附 Cu^+-13X分子 噻吩类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杰 万涛 +2 位作者 马小玲 吴为 臧天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复合表面活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镉为活性单体、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简称吸附树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复合表面活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镉为活性单体、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简称吸附树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吸附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性能进行了测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吸附树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吸附树脂的微孔尺寸变小,形成的孔结构较致密,吸附树脂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吸附树脂对镉离子的吸附和解吸速率均较快,有利于吸附树脂的循环使用;吸附树脂为丙烯酸盐与N,N′-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吸附树脂的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微孔多但孔隙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镉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 印迹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