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基离子液体吸收CO_2和SO_2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宁 王志强 +2 位作者 李秉正 田晋平 吕永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7期11-14,共4页
综述了金属基离子液体吸收CO_2、SO_2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碱金属离子、锌离子、铁离子引入离子液体中的存在形式及对离子液体热稳定性、气体吸收量的影响,分析了金属基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工业应用前景及存在的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金属离子液体 CO2 SO2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锌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PET聚酯醇解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华光 梁桂英 +1 位作者 王春晓 岳群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751,共5页
合成了一种热稳定性良好、具有Brφnsted酸和Lewis酸双重酸性的金属锌功能化离子液体N-甲基丁基咪唑三溴化锌([Bmim]ZnBr3),并将其用于催化PET聚酯在乙二醇中的醇解反应。研究结果发现[Bmim]ZnBr3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溴代N-甲基丁基咪唑([B... 合成了一种热稳定性良好、具有Brφnsted酸和Lewis酸双重酸性的金属锌功能化离子液体N-甲基丁基咪唑三溴化锌([Bmim]ZnBr3),并将其用于催化PET聚酯在乙二醇中的醇解反应。研究结果发现[Bmim]ZnBr3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溴代N-甲基丁基咪唑([Bmim]Br)和ZnBr2,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均是影响PET聚酯乙二醇醇解的重要因素。本文中合成的催化剂对常见的五种PET制品均有良好的催化降解作用,经FTIR和1H-NMR分析表明,降解产物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推测的反应机理是:[Bmim]ZnBr3通过与聚酯分子形成环状过渡态完成催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聚酯 乙二醇醇解 金属锌功能化离子液体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相金属基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文轩 陈锦湘 +5 位作者 刘芬 张静淙 谷志平 熊成铭 施王军 余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7-1862,共16页
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在含硫化氢的工业过程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普遍存在脱硫剂易降解、硫磺品质差和副盐产量高等二次污染严重的难题。将无机铁盐溶于有机溶剂构建的非水相湿法氧化工艺不仅能实现氧化脱硫,而且具有消除CO_(2)酸性... 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在含硫化氢的工业过程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普遍存在脱硫剂易降解、硫磺品质差和副盐产量高等二次污染严重的难题。将无机铁盐溶于有机溶剂构建的非水相湿法氧化工艺不仅能实现氧化脱硫,而且具有消除CO_(2)酸性气干扰和避免活性氧过度氧化作用而产生大量副盐的优势。但由于铁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小而制约了铁盐非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的发展。近年来,基于金属基离子液体良好的氧化性、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稳定性,及在有机溶剂中的超溶解性而构建的非水相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工艺(Nasil)取得了快速发展。通过剖析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的问题成因,结合当前能源环境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湿法氧化脱硫的必要性和发展机遇。从金属基离子液体脱硫剂结构设计和组成优化出发,介绍非水相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反应和过程强化原理,归纳总结新工艺十多年来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探索历程。最后,针对现阶段湿法氧化脱硫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强调开拓新型脱硫思路的重要性,为脱硫净化过程中碳氢资源的整合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相 金属离子液体 硫化氢 湿法氧化脱硫 硫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生物质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浩 蔡滔 +4 位作者 黄正宇 陈利利 乔艳辉 滕俊江 纪红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0-812,共13页
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且唯一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可以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碳基化学品和燃料,被认为是传统化石资源的理想替代品。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是生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可设计性,在生物质... 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且唯一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可以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碳基化学品和燃料,被认为是传统化石资源的理想替代品。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是生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可设计性,在生物质资源利用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金属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以及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将金属活性中心引入离子液体中制备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生物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生物质催化转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金属氯化物型、多金属氧酸盐型金属基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催化转化制备平台化学品,以及油脂催化(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综述了金属螯合物型金属基离子液体以及离子液体金属盐在生物质催化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此外,对金属基离子液体在生物质资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设计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液体 生物质 催化转化 高值化利用 平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金属调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电子转移活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敏 邓之俊 +1 位作者 张丽本 李小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3-559,共7页
通过电子转移活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维生素C(VC)为还原剂.以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氢氧化盐([Bmim][OH])分别和FeCl3&#183;6H2O、CuCl2及RuCl3形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 通过电子转移活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维生素C(VC)为还原剂.以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氢氧化盐([Bmim][OH])分别和FeCl3&#183;6H2O、CuCl2及RuCl3形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本体和溶液聚合.催化量的[Bmim][OH]即可提高聚合速率,并且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可控的PMMA (Mw/Mn为1.20~1.40).研究了[Bmim][OH]的加入量对聚合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3种催化体系催化性质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表征.扩链反应证明了碱性离子液体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为“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碱性离子液体良好的溶解性使其成为活性自由基聚合的良好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转移活化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碱性离子液体-金属 循环伏安曲线 催化剂 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 扩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refining of aluminum in urea-imidazole chloride-aluminum chloride ionic liquids
6
作者 JIANG Yan-ying LIU Ai-min +4 位作者 TANG Zi-rui LU Xiao-qing LIU Feng-guo HU Xian-wei SHI Zhong-n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079-3089,共11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l(Ⅲ)in urea-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aluminum chloride(urea-BMIC-AlCl_(3))ionic liquids,and the effect of potential and temperature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ode pro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l(Ⅲ)in urea-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aluminum chloride(urea-BMIC-AlCl_(3))ionic liquids,and the effect of potential and temperature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ode products,current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aluminum electrorefining have been investigated.Cyclic voltammetry showe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Al(Ⅲ)was a one-step three-electron-transfer irreversible reaction,and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was controlled by diffusion.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Al(Ⅲ)in urea-BMIC-AlCl_(3)ionic liquids at 313 K was 1.94×10^(−7)cm^(2)/s.The 7075 aluminum alloy was used as an anode for electrorefining,and the cathode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XRD,SEM and EDS.The results from XR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phase of the cathode products was aluminum.The results from SEM and EDS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that the cathode product obtained by electrorefining−1.2 V(vs.Al)was dense and uniform,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aluminum decreased from 99.61%to 99.10%as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313 K to 333 K.In this work,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1.2 V(vs.Al)and 313 K.At this time,the cathode current efficiency was 97.80%,whil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as 3.72 k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c liquids ELECTROREFINING ALUMINUM cyclic voltam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生物质碳人工酶的制备及在比色检测杀虫剂毒死蜱残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志军 李在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4-560,共7页
金属纳米材料人工酶以其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与催化领域。本研究采用[1-甲基-3-乙基咪唑][二氰胺]离子液体([EMIM][DCA])与氯化钌反应形成[EMIM]_(3)[Ru(DCA)_(6)]离子液体,将蚕丝溶解于[EMIM]_(3)[Ru(DCA)_(6)... 金属纳米材料人工酶以其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与催化领域。本研究采用[1-甲基-3-乙基咪唑][二氰胺]离子液体([EMIM][DCA])与氯化钌反应形成[EMIM]_(3)[Ru(DCA)_(6)]离子液体,将蚕丝溶解于[EMIM]_(3)[Ru(DCA)_(6)]后经高温碳化得到钌–生物质碳纳米材料。结果显示,钌–生物质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平均直径为7.5 nm的钌纳米粒子可均匀地分散在碳片表面,表现出较强的类氧化酶活性。基于杀虫剂毒死蜱对钌–生物质碳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毒死蜱的比色方法。钌–生物质碳酶能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氧化生成蓝色产物。毒死蜱能抑制钌–生物质碳人工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蓝色产物的吸光度下降。当毒死蜱浓度在10~80 ng/mL之间,反应体系的吸光度随毒死蜱浓度增大而线性下降,检出下限为6.5 ng/mL。本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明显优于现有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桃果实中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液体 钌纳米粒子 类氧化酶 有机磷杀虫剂 比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