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Li^+,Na^+,K^+,Ca^(2+),Ba^(2+)掺杂Lu_2O_3:Pr^(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庹娟 王林香 +1 位作者 叶颖 赵海琴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14,共8页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u_2O_3∶x Pr^(3+)与Lu_2O_3∶0.1%Pr^(3+),y M(M=Li^+,Na^+,K^+,Ca^(2+),Ba^(2+))荧光粉。用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曲线,分析了金属离子Li^+、Na^+、K^+、Ca^(2+)、Ba^(2+)掺杂对...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u_2O_3∶x Pr^(3+)与Lu_2O_3∶0.1%Pr^(3+),y M(M=Li^+,Na^+,K^+,Ca^(2+),Ba^(2+))荧光粉。用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曲线,分析了金属离子Li^+、Na^+、K^+、Ca^(2+)、Ba^(2+)掺杂对Lu_2O_3∶Pr^(3+)样品发光强度及荧光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掺杂金属离子后的样品仍为纯Lu_2O_3立方晶相结构;与Lu_2O_3∶0.1%Pr^3样品在632 nm处的发光强度比较,分别掺杂12%的Li^+、8%的Na^+、8%的K^+获得样品的发光强度提高了7.32,4.11,2.55倍,掺杂了Ca^(2+)和Ba^(2+)的样品发光强度均减弱;与Lu_2O_3∶0.1%Pr^(3+)样品荧光寿命比较,掺杂Li^+、Na^+、K^+、Ca^(2+)、Ba^(2+)获得的样品~1D_2能级荧光寿命均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金属离子掺杂lu2o3∶pr3%PluS% 发光强度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Zn_3(OH)_2V_2O_7·2H_2O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亚琪 贺淳晓 +1 位作者 贾艳艳 谢兆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70-2178,共9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Zn3(OH)2V2O7·2H2O的微米花结构,其分子式可表达为Zn3-3xM3x(OH)2V2O7·2H2O(其中M=Cu,Co,Ni,Mn;0.001≤x≤0.20)。应用XRD、SEM、TEM、UV-Vis DRS、EDX和BET等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Zn3(OH)2V2O7·2H2O的微米花结构,其分子式可表达为Zn3-3xM3x(OH)2V2O7·2H2O(其中M=Cu,Co,Ni,Mn;0.001≤x≤0.20)。应用XRD、SEM、TEM、UV-Vis DRS、EDX和BET等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和形貌分析结果显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产物仍保持Zn3(OH)2V2O7·2H2O的六方晶体结构,微米花由主晶面为(0001)的纳米片组装而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显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带边吸收红移,其中以Cu的掺杂产物Zn3-3xCu3x(OH)2V2O7·2H2O最为明显,带边吸收扩展到可见光区。首次对Zn3(OH)2V2O7·2H2O及其不同金属离子掺杂产物Zn3-3xM3x(OH)2V2O7·2H2O进行了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产物相比掺0.1at%Cu的Zn2.997Cu0.003(OH)2V2O7·2H2O对亚甲基蓝(M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对掺杂离子种类、掺杂离子浓度对产物可见光催化性质的影响也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离子 掺杂 Zn3(oH)2V2o2H2o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3+):Lu_2O_3放电等离子烧结及光学性能
3
作者 安丽琼 章健 +2 位作者 范润华 GOTO Takashi 王士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5-1320,共6页
Lu_2O_3是具有高热导率而成为极具潜力的高功率激光介质材料。实验以商用氧化物粉体为原料,Li F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不同Nd^(3+)掺杂浓度(C_(Nd)=0,1at%,3at%和5at%)Lu_2O_3透明陶瓷,并研究了Nd^(3+)掺杂浓度对Lu_2O_... Lu_2O_3是具有高热导率而成为极具潜力的高功率激光介质材料。实验以商用氧化物粉体为原料,Li F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不同Nd^(3+)掺杂浓度(C_(Nd)=0,1at%,3at%和5at%)Lu_2O_3透明陶瓷,并研究了Nd^(3+)掺杂浓度对Lu_2O_3陶瓷的物相、烧结性能、微观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Nd^(3+)浓度(5at%)掺杂后烧结样品仍为纯Lu_2O_3相;Nd^(3+)掺杂对Lu_2O_3陶瓷烧结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有限;所有样品最终均表现出高致密性(99.5%以上)和优异的透光性能,其中3at%Nd^(3+):Lu_2O_3的透过率最高,在1064和2000 nm处的透过率分别为82.7和83.2%。Nd^(3+):Lu_2O_3透明陶瓷的最强发射峰位于1076和1080 nm;且随着Nd^(3+)掺杂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降低,寿命变短,发生浓度淬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Nd^3%PluS%:lu2o3 Nd^3%PluS%掺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