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场中金属熔痕微观形貌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邸曼 王希庆 +3 位作者 刘振刚 赵长征 韩宝玉 高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火场中金属熔痕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火前电热作用、火烧后电热作用和火焰热作用形成熔痕的微观形貌特征和规律,以此来鉴别熔痕的熔化性质和形成原因,建立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的新方法—微观形貌法。
关键词 火场 金属熔痕 微观形貌法 金相分析 电气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不良造成金属熔痕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邸曼 王希庆 《消防科技》 1998年第2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接触不良形成的原因,以及造成金属熔化痕迹的检验分析方法,提出了由接触不良造成金属熔化痕迹的显微组织特征。
关键词 接触不良 金属熔痕 金相分析 火灾原因 电气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火灾熔痕的显微组织及物相成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蓉 刘建勇 +1 位作者 姚浩伟 梁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84-1988,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3D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研究了四种不同火灾类型金属熔痕的显微组织、平均晶粒度、物相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属火灾熔痕主要由立方晶系的Cu2O和胞、枝状的Cu组成。在四种不同的起火方式下,金属熔痕的...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3D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研究了四种不同火灾类型金属熔痕的显微组织、平均晶粒度、物相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属火灾熔痕主要由立方晶系的Cu2O和胞、枝状的Cu组成。在四种不同的起火方式下,金属熔痕的显微组织和成分有显著的差别:(1)一次短路的火灾熔痕平均晶粒度为3~5μm,其Cu2O含量最低;过载熔痕的平均晶粒度与一次短路的类似,但其Cu2O含量为30%左右;(2)二次短路熔痕中含有一定数量直径较大的微观空洞,平均晶粒度约为30μm;其Cu和Cu2O衍射峰出现展宽和辟裂,烧蚀程度最深;(3)火灾熔痕中粗大的Cu2O等轴晶衍射峰强度最大,且显微组织中几乎没有微观空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金属熔痕 XRD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金属被烧痕迹判定起火部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隽 金河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0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文根据金属的特殊性质,提出在火灾中其受热强度、受热时间不同,而发生颜色变化、强度变化和形成的熔化痕迹,作为判定起火部位的证据。
关键词 金属熔痕 起火部位 火灾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