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用于串联补偿装置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长益 魏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42,44,共3页
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在江苏三堡站串联补偿装置中的应用。结合华东系统实际情况的计算研究和串联补偿装置人工接地试验结果证明选用的 MOV是合适的。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 串联补偿装置 氧化锌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避雷器
2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避雷器 过电压保护 电压等级 绝缘强度 憎水性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27
3
作者 索南加乐 许文宣 +2 位作者 何世恩 肖敏 孙金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57-164,7,共8页
装设串补装置的输电线路,由于与串联电容并联的保护元件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metal oxide varistor,MOV)的非线性,使得一般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不能直接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测距。为此,在贝瑞隆(Bergeron)线路模型下推导了利用本端电压和... 装设串补装置的输电线路,由于与串联电容并联的保护元件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metal oxide varistor,MOV)的非线性,使得一般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不能直接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测距。为此,在贝瑞隆(Bergeron)线路模型下推导了利用本端电压和对端电流计算本端电流的公式,并将推导公式运用于故障测距,提出一种串补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双端电压电流进行测距,采用分布参数时域模型,理论上不依赖串补装置的模型,不受MOV非线性的影响。利用PSCAD和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测距精度高,且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分布参数线路模型 双端电气量 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零序保护改进方案(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闫晓卿 徐振宇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22-128,10,共7页
在中国首个1 000 kV特高压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段的实时数字仿真仪(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仿真研究中发现,晋东南侧母线出口附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后,对侧保护测量的零序电流会产生严重的畸变,对相关保护元件造成不利影响... 在中国首个1 000 kV特高压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段的实时数字仿真仪(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仿真研究中发现,晋东南侧母线出口附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后,对侧保护测量的零序电流会产生严重的畸变,对相关保护元件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此问题,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节点电压法对等效的零序网络进行了分析,发现晋东南侧的串补电容是造成此畸变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了利用突变量启动信号强制触发串补电容火花间隙的保护改进方案,消除了零序电流的畸变;同时,对相关元件的动作时序,信号传输延迟和阻尼装置整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PSCAD仿真验证了此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 KV 特高压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零序电流 串补电容 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