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基金属氢氧化物有机骨架纳米片固相微萃取涂层用于水中硝基芳烃的检测
1
作者 马璞 汪轶睿 +1 位作者 陶庆文 孙敬雅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采用水热反应合成了镍基金属氢氧化物有机骨架纳米片(Ni-MHOF)材料,通过聚硅氧烷胶黏附法制得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研究了该涂层对水中硝基芳烃(Nitro-PAHs)的萃取性能.通过单因素控制变量实验探究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盐浓度、pH、搅... 采用水热反应合成了镍基金属氢氧化物有机骨架纳米片(Ni-MHOF)材料,通过聚硅氧烷胶黏附法制得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研究了该涂层对水中硝基芳烃(Nitro-PAHs)的萃取性能.通过单因素控制变量实验探究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盐浓度、pH、搅拌速度、解吸温度、解吸时间和纤维长度对萃取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结合气相色谱建立了基于该涂层的水体Nitro-PAHs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Ni-MHOF的萃取效果优于普通商用涂层,特别是对有四个环的Nitro-PAHs,具有超高的富集系数(3447~5238),方法的线性范围宽(0.01~8.00μg·L^(-1),R^(2)≥0.990),检测限低(0.001~0.02μg·L^(-1)),精确度好(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5.8%~12.0%,三日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6.7%~11.8%,多根纤维间相对标准偏差为7.4%~12.3%).该方法对自来水、湖水、污水等实际水样中的Nitro-PAHs检测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加标回收率达到69.9%~1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金属氢氧化物有机骨架纳米片 硝基芳烃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金属醇盐自模板衍生三元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贾帅 李旭 李迎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5,140,共9页
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TMHs)以其丰富的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多重离子价态、可调组分和高理论容量等优势,使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受到广泛青睐。利用乙酸锌[Zn(CH_(3)COO)_(2)·2H_(2)O]水溶液诱导镍钴金属醇盐微球(NiCo-GSs... 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TMHs)以其丰富的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多重离子价态、可调组分和高理论容量等优势,使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受到广泛青睐。利用乙酸锌[Zn(CH_(3)COO)_(2)·2H_(2)O]水溶液诱导镍钴金属醇盐微球(NiCo-GSs)一步水解得到三元过渡金属离氢氧化物(NiCoZn-OH)纳米片电极材料,探究了乙酸锌用量对目标电极材料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Co-GSs水解过程中,Zn^(2+)离子进入氢氧化物主层结构,而CH_(3)COO-离子则嵌入层间,扩大了层间距。Zn(CH_(3)COO)_(2)·2H_(2)O用量为10mg时,所制NiCoZn-OH-10显示出典型的二维片层结构特点,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高达175.9m^(2)/g和0.67cm^(3)/g。在三电极体系中,NiCoZn-OH纳米片在1A/g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760C/g的比容量,且在30A/g的电流密度下,依旧显示出优异的84.8%容量保持率;在10A/g电流密度的条件下循环充放电3000次后,NiCoZn-OH-10的比容量还可以达到初始值的89.95%,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醇盐微球 过渡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干法剥离用作氧析出反应电催化剂 被引量:2
3
作者 庄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99-1500,共2页
体相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其特殊的电子结构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电催化剂 析出反应 纳米 剥离 干法 超薄 电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BDC-NH_(2)的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
4
作者 杨梅芳 郑康妮 +4 位作者 龙怡幸 李毅洁 王雪萍 章俊辉 袁黎明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2D-MOFs)具有易于衍生化、孔隙率高、活性位点充足等特点,目前,鲜有将2D-MOFs应用于色谱分离的研究报道,在气相色谱手性分离分析领域的报道更为罕见。本文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2D-MOFs纳米片,即Co-BDC...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2D-MOFs)具有易于衍生化、孔隙率高、活性位点充足等特点,目前,鲜有将2D-MOFs应用于色谱分离的研究报道,在气相色谱手性分离分析领域的报道更为罕见。本文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2D-MOFs纳米片,即Co-BDC-NH_(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后修饰法分别将手性配体甘氨酰-L-天冬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引入到Co-BDC-NH_(2)中,得到两种具有手性的2D-MOFs纳米片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圆二色谱(CD)、热重分析(TGA)对其进行表征。将两种2D-MOFs纳米片材料用作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采用动态涂覆法分别将其涂覆到石英毛细管柱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确定制备得到两根手性柱,并进行气相色谱分离测试。结果表明:两根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各为3538和3108 N/m,柱效优良;两根柱子的麦氏常数依次为181与208,说明两种手性2D-MOFs纳米片是中等极性。两根色谱柱对位置异构体、外消旋化合物(尤其是氨基酸衍生物类)表现出较好的分离能力,其中,Co-BDC-NH_(2)-甘氨酰-L-天冬氨酸与Co-BDC-NH_(2)-甘氨酰-L-谷氨酸色谱柱分别对7种与8种外消旋化合物表现出手性识别能力。此外,Co-BDC-NH_(2)-甘氨酰-L-天冬氨酸色谱柱对正构烷烃混合物、正构醇混合物及Grob试剂也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效果。本研究在2D-MOFs纳米片上引入了手性功能团,验证其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可行性,也拓展了其在手性分离分析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 手性固定相 气相色谱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Ni/Fe-D-(+)-葡萄糖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分析
5
作者 龙怡幸 蒋雪菲 +3 位作者 杨梅芳 王雪萍 李毅洁 袁黎明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本文利用溶剂热法和后修饰法合成了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Ni/Fe-D-(+)-葡萄糖,然后通过“网包法”将Ni/Fe-D-(+)-葡萄糖固载在硅胶表面,最后将Ni/Fe-D-(+)-葡萄糖用作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和反... 本文利用溶剂热法和后修饰法合成了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Ni/Fe-D-(+)-葡萄糖,然后通过“网包法”将Ni/Fe-D-(+)-葡萄糖固载在硅胶表面,最后将Ni/Fe-D-(+)-葡萄糖用作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系统地测试了Ni/Fe-D-(+)-葡萄糖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NP-HPLC对13种手性化合物具有分离效果,RP-HPLC对9种手性化合物具有分离效果,其中有8种手性化合物达到基线分离。该手性色谱柱对位置异构体也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以1,2-二氯丁烷为分析测试物,该色谱柱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具有作为手性固定相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 手性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镍双金属有机骨架复合铂纳米粒子传感器检测环丙沙星
6
作者 吕静 郭淼 赵娜娜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8-2444,共7页
制备了一种新的铜@镍双金属有机骨架@铂纳米复合材料(Copper@Nickel bimetallic organic framework@Platinum nanocomposites,Cu@Ni-MOFs@Pt)并应用于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FX)的快速定量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分析法对Cu@Ni-MO... 制备了一种新的铜@镍双金属有机骨架@铂纳米复合材料(Copper@Nickel bimetallic organic framework@Platinum nanocomposites,Cu@Ni-MOFs@Pt)并应用于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FX)的快速定量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分析法对Cu@Ni-MOFs@Pt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电解质、扫描速率等条件的优化确定了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显示:Cu@Ni-MOFs@Pt不仅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导电性而且对CFX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CFX浓度c与氧化峰电流Ip分别在0.05~1.0和1.0~12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18μmol/L,线性范围宽且检出限低,与其他传感器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对水中的CFX进行定量分析,加标检测结果与HPLC一致,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为CFX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金属有机骨架 纳米复合材料 传感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接枝氨基化碳纳米管桥接金属有机骨架储存二氧化碳研究
7
作者 郑佳佳 杭建嵘 +2 位作者 俞娟 王晓东 黄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通过化学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CNT)表面引入氨基,并利用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将其桥接到金属有机骨架(MOFs),合成一种具有吸附CO_(2)能力的新型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CO_(2)吸附-... 通过化学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CNT)表面引入氨基,并利用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将其桥接到金属有机骨架(MOFs),合成一种具有吸附CO_(2)能力的新型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CO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制备的新型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热稳定性及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通过添加超支化PEI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CO_(2)吸附性能,其表面丰富的多氨基位点促进了CO_(2)的存储。氨基化后的CNT与MOFs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CO_(2)储存能力,吸附量达到462.33cm^(3)/g,同时增强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多壁碳纳米 氧化碳储存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染料选择吸附性的衍生于沸石咪唑酯骨架-67的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设计与合成
8
作者 林泳岑 董雪 +1 位作者 马玉芹 赵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3-694,共12页
以沸石咪唑类金属有机骨架(ZIF-67)为模板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中空吸附剂NiCo-LDH@ZIF-67,该吸附剂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以及可循环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红外光谱、电子能谱... 以沸石咪唑类金属有机骨架(ZIF-67)为模板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中空吸附剂NiCo-LDH@ZIF-67,该吸附剂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以及可循环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红外光谱、电子能谱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的pH值、甲基橙的初始浓度以及染料与吸附剂作用时间对NiCo-LDH@ZIF-67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等温线符合朗缪尔方程。当pH值等于4,吸附时间15 min,吸附剂用量为2400 mg/L时,该吸附剂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766 mg/g,高于之前文献报道的类似吸附剂。此外,NiCo-LDH@ZIF-67能从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吸附甲基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吸附 染料 金属有机骨架 沸石咪唑酯骨架-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法合成多孔氧缺陷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高电容存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少波 赵勇峰 +1 位作者 李恒月 阳军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4138-4148,共11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由于具有层状结构、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和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之一。然而,低的比电容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规模化应用。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上...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由于具有层状结构、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和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之一。然而,低的比电容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规模化应用。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制备层状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LDH),并通过不同的反应物浓度控制其电荷存储能力。研究发现反应物浓度对NiAl-LDH的形貌、结晶度和负载密度有明显调节作用。优化后的NiAl-LDH(Ni1Al1-LDH)具有丰富氧缺陷的多孔纳米片结构,该结构紧密包覆在高导电性泡沫镍表面,促进了离子和电子的转移,有效提高了Ni离子的氧化还原活性,从而提高了能量储存能力。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Ni1Al1-LDH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的比电容为1958.1 F/g。在100 mV/s的扫速下,经过1000次持续充放电循环,电容保持率高达1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容 层状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多孔纳米 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作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毅洁 蒋雪菲 +3 位作者 王雪萍 杨梅芳 龙怡幸 袁黎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02-1910,共9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Co-NH_(2)-BDC,将(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到Co-NH_(2)-BDC上,制备了手性材料Co-NH_(2)-BDC-(1S)-(+)-10-樟脑磺酰氯,并对Co-NH_(2)-BDC和手性材料Co-NH_(2)-BDC-(1S)-(+)-10-樟脑磺...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Co-NH_(2)-BDC,将(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到Co-NH_(2)-BDC上,制备了手性材料Co-NH_(2)-BDC-(1S)-(+)-10-樟脑磺酰氯,并对Co-NH_(2)-BDC和手性材料Co-NH_(2)-BDC-(1S)-(+)-10-樟脑磺酰氯进行了表征。通过“网包法”制备了手性固定相,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其拆分能力进行考察。Co-NH_(2)-BDC-(1S)-(+)-10-樟脑磺酰氯色谱柱共拆分了26种外消旋体和5种苯系位置异构体,且大部分手性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较好,达到基线分离。该色谱柱在不同进样量和柱温下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和较好的重复性,说明Co-NH_(2)-BDC-(1S)-(+)-10-樟脑磺酰氯所制备的HPLC手性固定相分离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分离 手性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负载纳米Pd颗粒:一种CO氧化的活性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倩 赵震 +3 位作者 刘坚 韦岳长 姜桂元 段爱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MIL: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负载纳米Pd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剂在反应前后XRD衍...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MIL: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负载纳米Pd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剂在反应前后XRD衍射峰保持不变,说明载体MIL-53(Al)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IL-53(Al)的多孔晶体结构有助于形成高度分散的纳米Pd颗粒,样品2.7%(w)Pd/MIL-53中Pd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21 nm.该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115°C达到完全转化.同时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多次反应后催化活性和催化剂结构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一53(Al) 纳米Pd颗粒 多相催化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溶剂热聚合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碳化氮纳米片涂覆的固相微萃取纤维用于红茶中农药残留的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文敏 冯遵梅 +2 位作者 黄川辉 高佳 张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40,共9页
有机氯(OCPs)和拟除虫菊酯(PYs)是两类广泛使用的农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在本研究中,通过原位溶剂热聚合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碳化氮纳米片(UiO-66/HOCN)复合材料涂覆的固相微萃取(SPME)纤维,该纤维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有机氯(OCPs)和拟除虫菊酯(PYs)是两类广泛使用的农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在本研究中,通过原位溶剂热聚合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碳化氮纳米片(UiO-66/HOCN)复合材料涂覆的固相微萃取(SPME)纤维,该纤维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对OCPs和PYs具有高效的萃取性能。将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相结合,建立了用于OCPs和PYs检测的高灵敏分析方法。该方法对9种农药目标物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回收率和重现性,具有检出限低(0.03~0.30 ng/L)、线性范围宽(0.1~800.0 ng/L)和线性相关系数良好(≥0.997 8)等优点。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红茶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成功地在实际样品中检测出了艾试剂(6.6 ng/L)、α-硫丹(54.7 ng/L)和联苯菊酯(185.8 ng/L)。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基质中农药残留的分析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化氮纳米 金属骨架有机材料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农药 红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制备镍钴氢氧化物及其性能研究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旭 孟玉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3,187,共4页
随着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电极材料的研制越来越受到产业与科学界的关注。通过金属-有机骨架(MOFs)设计了制备超级电容器用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实验,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 随着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电极材料的研制越来越受到产业与科学界的关注。通过金属-有机骨架(MOFs)设计了制备超级电容器用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实验,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相应的电化学分析。该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MOFs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电容器的储能原理和测试方法,掌握影响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实验内容与所学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知识内容,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过渡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催化氧化硫醚成亚砜的超薄卟啉的共价有机骨架纳米片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博 党辉 +4 位作者 刘文苹 郁宗华 曹韡 王康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7-1314,共8页
单线态氧(^(1)O_(2))可将硫醚化合物选择性氧化为亚砜,而开发具有高^(1)O_(2)量子产率的高效光敏剂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报道了超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s)纳米片(NSs)COF⁃367 NSs的制备和表征。COF⁃367 NSs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良好分散... 单线态氧(^(1)O_(2))可将硫醚化合物选择性氧化为亚砜,而开发具有高^(1)O_(2)量子产率的高效光敏剂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报道了超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s)纳米片(NSs)COF⁃367 NSs的制备和表征。COF⁃367 NSs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良好分散性和高效率的光收集赋予其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1)O_(2)的显著性能,且远优于块体COF⁃367。我们还证明了COF⁃367 NSs是硫醚化合物光催化氧化成亚砜的优良非均相催化剂,具有高效率和选择性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纳米 单线态氧 光催化剂 硫醚 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庆伟 刘峥 +4 位作者 李海莹 郭征楠 魏席 唐群 张淑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59-1264,共6页
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s),通过电沉积方法将Zn-MOF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Zn-MOFs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pH 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扫描速率100mV·s^(-1)对Zn-MOFs修饰玻碳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裸玻碳... 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s),通过电沉积方法将Zn-MOF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Zn-MOFs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pH 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扫描速率100mV·s^(-1)对Zn-MOFs修饰玻碳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裸玻碳电极,Zn-MOFs修饰玻碳电极提高了抗坏血酸氧化活性。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4×10^(-5)~1×10^(-2) mol·L^(-1),方法的检出限(3s/k)为6.7×10^(-6) mol·L^(-1)。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1.0%~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8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配体有机骨架同时检测食品接触塑料中双酚A、双酚S的迁移量
16
作者 林谦 林根龄 +2 位作者 代莉莉 黄迪惠 黄小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1-259,共9页
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将硝酸铜(Cu(NO3)2)、1,3,5-苯三甲酸(H3BTC)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HHTP)合成金属双配体有机骨架,并将其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Cu-BTC-HHTP/MWCNT。通过扫描电镜、... 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将硝酸铜(Cu(NO3)2)、1,3,5-苯三甲酸(H3BTC)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HHTP)合成金属双配体有机骨架,并将其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Cu-BTC-HHTP/MWCNT。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其形貌及结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电化学传感器Cu-BTC-HHTP/MWCNT/GCE,运用循环伏安法探究具有最佳检测性能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条件,并优化了电解质的选择、检测体系pH、累积电位、累积时间等检测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作条件下,在双酚A(BPA)、双酚S(BPS)浓度为5~400μmol/L区间,传感器响应的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7、0.998,检出限分别为76.4、18.5 nmol/L。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中,BPA、BPS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3%~103.69%、98.29%~101.18%。表明新构建的Cu-BTC-HHTP/MWCNT/GCE电化学传感器可为研究食品接触材料中BPA、BPS等污染物迁移量的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 多壁碳纳米 电化学传感器 双酚A 双酚S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MOFs纳米片用于去除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孙心怡 周露露 胡静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3-1894,共12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由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连接而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因其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可修饰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然而,零维、一维和三维材料通常存在活性位点少、与污...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由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连接而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因其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可修饰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然而,零维、一维和三维材料通常存在活性位点少、与污染物接触面积不足等问题,而二维MOFs纳米片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暴露活性位点、厚度可调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等优点,可以快速有效地捕获水体中的污染物。该文综述了近5年二维MOFs纳米片在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二维MOFs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制及污染物种类;介绍了二维MOFs纳米片的改性策略,如复合或衍生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去除效率;以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角度揭示了MOFs与污染物内部相互作用的机制;最后,对MOFs的改性策略、相互作用机制和系统的理论指导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纳米 吸附 催化 污染物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ZIF-67纳米片晶种层合成和制备ZIF-67膜及其分离H_(2)/CO_(2)性能研究
18
作者 吉布兰阿里古姆罗 王泓博 +1 位作者 鲁金明 杨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193,共6页
目前,低温精馏等传统的气体分离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和具有安全隐患等问题。最近,具有独特性能的MOF膜逐步成为研究热点。ZIF-67是一种超微孔尺寸的MOF材料,由于其孔径定义明确,尤其是3.4的小尺寸,使其具有高效的气体吸附和分离能力... 目前,低温精馏等传统的气体分离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和具有安全隐患等问题。最近,具有独特性能的MOF膜逐步成为研究热点。ZIF-67是一种超微孔尺寸的MOF材料,由于其孔径定义明确,尤其是3.4的小尺寸,使其具有高效的气体吸附和分离能力,适合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因此是捕获CO_(2)的理想材料。并且,ZIF-67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这在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探讨了使用α-Al_(2)O_(3)载体管,通过传统的二次生长方法从ZIF-67纳米片晶种生长出高分离性能的ZIF-67膜。并通过优化合成条件,获得了出色的CO_(2)分离性能,理想的H_(2)/CO_(2)选择性为26.99,H 2通量为2.41×10^(-8) mol/(s·Pa·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ZIF-67 纳米 多晶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ZIF-90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鸿 孙晓君 +3 位作者 张欣 杨豆豆 王雪亮 张凤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过程杂化生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多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在催化、传感、气体储存和载药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采用一种新的实验方法(超声-搅拌法)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粒径...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过程杂化生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多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在催化、传感、气体储存和载药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采用一种新的实验方法(超声-搅拌法)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粒径在300nm以下的ZIF-90纳米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确定了材料的形貌和粒径。ZIF-90纳米药物载体装载和释放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装载药物的能力最高可达1.245g/g,药物缓释时长达15h,释放率达到95%以上。该药物载体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载体可在接近肿瘤细胞的酸性条件下通过骨架坍塌的方式快速释放药物,具有肿瘤靶向传递药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ZIF-90 5-氟尿嘧啶 载药和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前驱体制备纳米磷化镍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丹 朱良奎 +4 位作者 周丹 付煜荣 符小文 陈榕 李海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55-1462,共8页
采用镍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i-MOF)为前驱体,通过低温碳化获得Ni@C,并通过磷化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磷化镍纳米颗粒。将所得材料应用于析氢反应(HER)催化剂,在Ni@C与红磷质量比为1∶1及热解温度为500 ℃时获得的Ni1P1-500表现出优... 采用镍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i-MOF)为前驱体,通过低温碳化获得Ni@C,并通过磷化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磷化镍纳米颗粒。将所得材料应用于析氢反应(HER)催化剂,在Ni@C与红磷质量比为1∶1及热解温度为500 ℃时获得的Ni1P1-500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在酸性介质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178 mV,并展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较小的Tafel斜率(62 mV·dec^-1)揭示了析氢反应的机理为Desorption-Heyrovsky机制。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可归因于磷化镍催化剂表面存在的质子受体(P位点)和氢化物受体(Ni位点)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磷化镍 纳米颗粒 析氢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