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衍生物辅助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IL-101及CO_2吸附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恒 陈绍云 +1 位作者 苑兴洲 张永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08-1815,共8页
采用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2-乙基-4-甲基咪唑作为添加剂水热法一步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MIL-101,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样品物相和收率的影响,采用XRD、N2物理吸附、SEM、UV-vis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动态吸附装置上评价了样品的二... 采用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2-乙基-4-甲基咪唑作为添加剂水热法一步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MIL-101,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样品物相和收率的影响,采用XRD、N2物理吸附、SEM、UV-vis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动态吸附装置上评价了样品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这3种咪唑衍生物作为添加剂,均可合成具有规则八面体形貌且尺寸均匀的MIL-101样品,合成温度低于180℃,样品最大收率可达70%。4-甲基咪唑辅助合成的MIL-101样品在1.0 MPa压力下对二氧化碳的饱和吸附量可达31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mil-101 咪唑衍生物 合成 二氧化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和晶化模式对金属有机骨架MIL-101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恒 陈绍云 +1 位作者 赵文平 张永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115-23121,共7页
采用晶种导向法、静态水热晶化法和动态水热晶化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IL-101,通过XRD、SEM、N2物理吸附等表征方法考察了晶种和晶化模式对MIL-101产物收率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MIL-101原粉作为晶种在合成过程中可溶解成(或解离成... 采用晶种导向法、静态水热晶化法和动态水热晶化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IL-101,通过XRD、SEM、N2物理吸附等表征方法考察了晶种和晶化模式对MIL-101产物收率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MIL-101原粉作为晶种在合成过程中可溶解成(或解离成)适当的结构单元作为晶体生长核心,缩短晶化诱导期,提高产物收率。晶化模式影响MIL-101产物的收率和晶粒尺寸。动态晶化合成的MIL-101产物收率较静态晶化产物收率高,搅拌速率小于200r/min时收率随搅拌速率增加而增加。动态晶化合成的MIL-101产物晶粒尺寸较静态晶化产物晶粒尺寸小,随搅拌速率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金属有机骨架mil-101 合成 结晶 晶种 晶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醋酸盐为矿化剂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IL-101 被引量:23
3
作者 郭金涛 陈勇 +2 位作者 荆钰 王重庆 马正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8-672,共5页
以醋酸钠为矿化剂,通过水热合成法直接获得了较纯净的Material Institut Lavoisier-101(MIL-101).样品经粉末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和热重分析表征,并与以氢氟酸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醋酸钠为矿化剂合成... 以醋酸钠为矿化剂,通过水热合成法直接获得了较纯净的Material Institut Lavoisier-101(MIL-101).样品经粉末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和热重分析表征,并与以氢氟酸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醋酸钠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的性能优于以氢氟酸作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并且样品经后续纯化处理后能进一步提高比表面积和孔容;用非定域密度泛函法(NLDFT)分析计算得到了MIL-101的孔结构信息.合成的MIL-101骨架能稳定至300℃以上,其热稳定性略低于以氢氟酸作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1 醋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MIL-101对焦化蜡油中碱氮的吸附 被引量:8
4
作者 何仲文 刘涛 +2 位作者 石尧麒 周长路 辛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4-1099,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IL-101,并用于对焦化蜡油(CGO)的吸附脱氮。采用XRD、SEM、FTIR和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MIL-101试样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条件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合成...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IL-101,并用于对焦化蜡油(CGO)的吸附脱氮。采用XRD、SEM、FTIR和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MIL-101试样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条件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MIL-101具有粒径为250~300 nm的正八面体结构,比表面积为3 248 m^2/g,孔体积为1.65 cm^3/g,并由两种介孔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MIL-101经活化处理后可去除孔道内部残留的对苯二甲酸,并显著提升其吸附性能;在吸附剂用量为0.75 g、吸附温度为120℃、吸附时间为1 h时,吸附过程达到平衡,CGO的碱氮含量(w)由1.441×10^(-3)降至0.396×10^(-3),脱氮率达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1 焦化蜡油 吸附 脱氮 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谷氨酸修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对CO_(2)的吸附
5
作者 陈波 姜宁 +3 位作者 程建 唐毅 祝玉林 余晓鹏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利用L-谷氨酸(L-Glu)作为第二配体一锅合成了MIL-101-xGlu,采用XRD、N_(2)吸附-脱附、SEM及TG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用量的L-Glu对MIL-101晶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L-Glu修饰比例为6%(x)时,晶体呈正八面体分布规则,颗... 利用L-谷氨酸(L-Glu)作为第二配体一锅合成了MIL-101-xGlu,采用XRD、N_(2)吸附-脱附、SEM及TG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用量的L-Glu对MIL-101晶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L-Glu修饰比例为6%(x)时,晶体呈正八面体分布规则,颗粒均匀,呈(113)晶面择优取向生长,接近MIL-101的理论模拟值;微孔体积高达1.65 cm^(3)/g,比表面积高达3679.51 m^(2)/g,具有良好的N_(2)吸附-脱附性能和热稳定性。气体吸附测试表明,298 K及5 MPa下,MIL-101-6%Glu对CO_(2),CH_(4)的吸附量分别达22.94,7.10 mmol/g,对N_(2)的吸附量低至3.94 mmol/g,优于单一MIL-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il-101 吸附 L-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乙烯六胺改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对CO_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光 刘岱 +2 位作者 陈绍云 刘洋 张永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4-490,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用回流法将五乙烯六胺(PEHA)负载到MIL-101(Cr)孔道中的不饱和金属位点上,使用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考察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测...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用回流法将五乙烯六胺(PEHA)负载到MIL-101(Cr)孔道中的不饱和金属位点上,使用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考察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测试氨基改性前后的MIL-101(Cr)在25℃、不同压力下对CO_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负载0.24 m L五乙烯六胺后的MIL-101(Cr)对CO_2的吸附效果最好,在25℃、常压下对CO_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58.944 mg/g,相比未负载五乙烯六胺的MIL-101(Cr)吸附量(CO_2饱和吸附量为44.208 mg/g)增加了33%。随着吸附压力的增加,MIL-101(Cr)和0.24PEHAM IL-101(Cr)对CO_2的饱和吸附量逐渐增加,当吸附压力为1.1 MPa时,两者的吸附量分别为1 147.59和1 256.74 mg/g,表明该类材料在高压下对CO_2有着良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MOF) mil-101(Cr) 五乙烯六胺 二氧化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在醋酸溶液中结构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玉明 张欢欢 +1 位作者 白鹏 郭翔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2,134,共5页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Cr)作为MOFs材料的子类在众多领域皆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还不够清楚。研究了MIL^(-1)01(Cr)在不同醋酸溶液中的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XRD、FTIR、SEM/EDS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来研究...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Cr)作为MOFs材料的子类在众多领域皆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还不够清楚。研究了MIL^(-1)01(Cr)在不同醋酸溶液中的结构稳定性,主要通过XRD、FTIR、SEM/EDS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来研究不同醋酸浓度、浸泡时间和温度对MIL^(-1)01(Cr)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IL^(-1)01(Cr)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即使在100℃的条件下浸泡在醋酸溶液中5 d仍然能保持其基本结构和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金属有机骨架 醋酸 mil-101(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IL-101吸附穿心莲内酯研究
8
作者 徐伟 姜宁 +5 位作者 陈波 程建 唐毅 祝玉林 毛敏 程纯儒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4-1596,1601,共4页
用水热法合成MIL-101(Cr),通过PXRD、SEM表征其物相结构及微观形貌,制备出BET达2800 m^(2)/g的MIL-101吸附剂。静态吸附实验表明,MIL-101在60%甲醇水溶液中,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饱和质量吸附率分别达到8.36%,7.05%;将MIL-10... 用水热法合成MIL-101(Cr),通过PXRD、SEM表征其物相结构及微观形貌,制备出BET达2800 m^(2)/g的MIL-101吸附剂。静态吸附实验表明,MIL-101在60%甲醇水溶液中,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饱和质量吸附率分别达到8.36%,7.05%;将MIL-101负载于层析硅胶,制成制备色谱柱(4.6 mm×250 mm),分别测定其对两种内酯的穿透曲线及对内酯混合物的在线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制备色谱柱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分离度达1.9,分离效率>99%,可实现在线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il-101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用于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丽 黄艳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34,共4页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并利用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基于动态吸附实验,利用GC法分析检测,考察该复合材料对模型油中两种噻...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并利用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基于动态吸附实验,利用GC法分析检测,考察该复合材料对模型油中两种噻吩类硫化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COOH@MIL-101复合材料兼具MIL-101和磁性微球的双重优异性能,Fe_3O_4-COOH@MIL-101复合材料对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平衡吸附量可以达到7.99 mg/g和24.60mg/g,具有较快的吸附反应动力学且符合动力学二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脱硫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 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燃料油 Fe3O4-COOH mil-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Fe-MIL-101-NH_(2)金属有机骨架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俊英 杨金星 +2 位作者 郝建军 占志国 王雅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2-238,共7页
该研究采用石蜡为相变芯材,Fe-MIL-101-NH_(2)金属有机骨架为载体材料,旨在解决石蜡芯材在固-液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大,从而出现泄漏现象的问题。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40%~70%的石蜡/Fe-MIL-101-NH_(2)定形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 该研究采用石蜡为相变芯材,Fe-MIL-101-NH_(2)金属有机骨架为载体材料,旨在解决石蜡芯材在固-液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大,从而出现泄漏现象的问题。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40%~70%的石蜡/Fe-MIL-101-NH_(2)定形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观察;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对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仪对样品的相变温度、相变焓和热循环稳定性进行测试;SEM结果表明,石蜡的最高负载量为70%,且其均匀分布于Fe-MIL-101-NH_(2)孔道中。XRD、FTIR分析发现石蜡与Fe-MIL-101-NH_(2)之间只是物理混合,没有化学变化;DSC分析可知,质量分数为70%的石蜡/Fe-MIL-101-NH_(2)储能量最大,为51.3 J/g,且质量分数为70%的石蜡/Fe-MIL-101-NH_(2)经过50次循环后,其储能量为47.6 J/g,无明显下降,说明质量分数为70%的石蜡/Fe-MIL-101-NH_(2)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可为相变材料在建筑领域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热储能 金属有机骨架 石蜡 Fe-mil-101-NH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刚果红的高效吸附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谢建新 陈文静 +2 位作者 吴云英 伍贤学 赵庆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规则外形的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刚果红作为目标物,研究所制得的MOF材料对其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IL-53(Fe... 通过水热法制备规则外形的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刚果红作为目标物,研究所制得的MOF材料对其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IL-53(Fe)对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MIL-53(Fe)材料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量为1 482 mg/g,是可望用于去除染料废水刚果红的高效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53(Fe) 吸附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制备MIL-101(Cr)多孔材料及其储氢性能
12
作者 孙彦丽 石恒杰 +4 位作者 王瑞琪 李娴 吴建波 白红存 张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7-517,共11页
以Cr^(3+)为金属离子、对苯二甲酸(H_(2)BDC)为配体,采用微波水热技术合成MIL-101(Cr)材料,探索传统加热方式及微波法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基于微波水热法,考察晶化温度、时间、氢氟酸调节剂对MIL-101(Cr)结构、形态的调控,研究了M... 以Cr^(3+)为金属离子、对苯二甲酸(H_(2)BDC)为配体,采用微波水热技术合成MIL-101(Cr)材料,探索传统加热方式及微波法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基于微波水热法,考察晶化温度、时间、氢氟酸调节剂对MIL-101(Cr)结构、形态的调控,研究了MIL-101(Cr)材料对氢气的吸附情况,并采用XRD、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Cr^(3+)/H_(2)BDC/氢氟酸摩尔比为1/1/0.2、晶化温度483 K和时间1.0 h时,制备的MIL-101(Cr)材料结晶度最优,并呈现出规整的八面体形状,其比表面积高达3536 m^(2)/g。在温度77 K、压力0~5 MPa的条件下,MIL-101(Cr)材料的氢气吸附量达到5.79%(质量分数)。此外,对MW-5储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探究,通过LDF模型计算得到其晶内扩散系数为9.62×10^(-17)m^(2)/s,说明氢分子在MW-5材料中有较快的扩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金属有机框架 mil-101(Cr)材料 储氢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对氯代甲烷的吸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铭扬 田凤鸣 +2 位作者 周林 张兴华 陈云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7,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Fe,Cr),并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等进行了测试表征。利用固定床吸附试验装置和气相色谱测定了在298K,101kPa时,MIL-53(Al,Fe,Cr)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二氯甲...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Fe,Cr),并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等进行了测试表征。利用固定床吸附试验装置和气相色谱测定了在298K,101kPa时,MIL-53(Al,Fe,Cr)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比三氯甲烷更易被MIL-53(Al,Fe,Cr)吸附,且MIL-53(Al)对氯代甲烷的吸附能力最强,MIL-53(Cr)次之,MIL-53(Fe)最弱,MIL-53(Al)对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吸附量最高分别可达16.88和7.11mmol/g。实验结果与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GCMC)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53 吸附 氯代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谭海燕 吴金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5-722,共8页
采用溶剂法合成了热稳定性高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MIL: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用此材料为载体负载钴催化剂用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并与Al2O3负载的钴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 采用溶剂法合成了热稳定性高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MIL: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用此材料为载体负载钴催化剂用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并与Al2O3负载的钴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TG和N2物理吸附-脱附结果表明,载体MIL-53(Al)有好的稳定性和高的比表面积;XRD以及TEM结果表明Co/MIL-53(Al)上负载的Co3O4颗粒粒径(平均约为5.03 nm)明显小于Al2O3上Co3O4颗粒粒径(平均约为7.83 nm).MIL-53(Al)的三维多孔结构中分布均匀的位点能很好地分散固定Co3O4颗粒,高度分散的Co3O4颗粒有利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H2-TPR实验发现Co/MIL(Al)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于Co/Al2O3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的还原温度表现为高的催化氧化活性.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l2O3负载钴催化剂,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在160°C时使CO氧化的转化率达到98%,到180°C时CO则完全转化,催化剂的结构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溶剂热法 mil-53(AJ)i钴催化剂 CO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IL-101(Fe)对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吸附 被引量:3
15
作者 连丽丽 姜鑫浩 +1 位作者 邓艺辉 娄大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3-1078,共6页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性质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Fe),并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LR。采用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和N 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MIL-101(Fe)具有多孔结构和...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性质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Fe),并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LR。采用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和N 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MIL-101(Fe)具有多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375.2 m^2/g),尺寸约为500 nm。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吸附时间、浓度等参数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作用和配位作用是主要的作用机理。MIL-101(Fe)对微囊藻毒素-LR的吸附速度很快(2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IL-101(Fe)对微囊藻毒素-LR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为256.4 mg/g。溶液中存在的腐植酸对MIL-101(Fe)的吸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受腐殖酸、盐类的影响,相同条件下MIL-101(Fe)对江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吸附性能有所下降,但仍可达到68.1 mg/g。因此,该方法简便、高效,适用于快速除去污染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吸附 微囊藻毒素 mil-101(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53系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在Strecke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鹏程 单梁 +3 位作者 范勇 王莉 徐家宁 吴淑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5-1661,共7页
通过改变金属中心和配体官能团,合成了4个MIL-53系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H 2-MIL-53(Sc),NH 2-MIL-53(Al),MIL-53(Sc)和NO 2-MIL-53(Sc);研究了它们在合成α-氨基腈的Strecke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H 2-MIL-53(Sc)对于Strecker反... 通过改变金属中心和配体官能团,合成了4个MIL-53系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H 2-MIL-53(Sc),NH 2-MIL-53(Al),MIL-53(Sc)和NO 2-MIL-53(Sc);研究了它们在合成α-氨基腈的Strecke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H 2-MIL-53(Sc)对于Strecker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并具有可重复使用性.通过对比NH 2-MIL-53(Sc)和NH 2-MIL-53(Al)的催化性能,分析了金属离子半径和金属中心不饱和配位点对Strecker反应的影响.通过对比NH 2-MIL-53(Sc)与MIL-53(Sc)的催化性能,证明了作为路易斯碱中心的氨基可通过与路易斯酸中心的协同作用,有效促进Strecker反应的进行.通过对比NO 2-MIL-53(Sc)与MIL-53(Sc)的催化性能,认为催化剂结构上的硝基对于Strecker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最后,通过对比NH 2-MIL-53(Sc)、硝酸钪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ATA)配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总结出催化剂在纳米尺度的孔道结构是提高Strecker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53 路易斯酸/碱双功能催化 孔道结构 Strecke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MIL-96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南江普 董学良 +2 位作者 汪文进 黄康 金万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反应晶种法在片式多孔α-Al2O3支撑体表面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IL-96膜。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IL-96膜进行相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考察膜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不同的操作温度下,对MIL-96膜的单组分气体H2、CH... 采用反应晶种法在片式多孔α-Al2O3支撑体表面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IL-96膜。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IL-96膜进行相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考察膜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不同的操作温度下,对MIL-96膜的单组分气体H2、CH4、N2和CO2的渗透行为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渗透性呈现出微弱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30℃时渗透性最小,这主要源于MIL-96骨架的柔性。温度升高导致分子热运动加剧,不利于气体渗透;但当温度高于130℃时,MIL-96的柔性骨架受温度影响引起晶格震动,膜的有效孔径增加,从而气体渗透性增加。同时,H2与CH4、H2与N2、H2与CO2的理想选择性都稍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晶种法 金属有机骨架 mil-96膜 气体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96的制备及其对萘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双双 彭夫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3-168,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铝基-金属有机骨架(MOFs)MIL-96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脱除水溶液中的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考察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热力学特征研究了MIL-96材料的吸... 通过水热法合成铝基-金属有机骨架(MOFs)MIL-96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脱除水溶液中的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考察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热力学特征研究了MIL-96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98K、MIL-96材料用量为0.5g/L时,对萘的最大去除率达到约98%;MIL-96对萘的吸附特征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Temkin和D-R等温吸附模型对萘吸附过程的描述比其他模型准确;Temkin等温吸附方程中吸附热相关系数表明,MIL-96吸附水溶液中萘的过程为吸热过程,热力学参数中正的标准焓变(ΔHo)值也说明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96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MIL-100(Fe)担载CeO_2复合脱硝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
19
作者 汪鹏 赵慧敏 +1 位作者 陈硕 全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8-354,共7页
在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中,SO_2对脱硝催化剂活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IL-100(Fe)(materials of Institute Lavoisier,MIL)担载CeO_2的CeO_2/MIL... 在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中,SO_2对脱硝催化剂活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IL-100(Fe)(materials of Institute Lavoisier,MIL)担载CeO_2的CeO_2/MIL-100(Fe)催化剂在250℃含有500×10^(-6) SO_2的条件下,对NO_x转化率在10h内可以稳定在91%以上,高于MIL-100(Fe)催化剂的83%.原位红外漫反射傅里叶变换谱实验结果表明,SO2会导致MIL-100(Fe)催化剂表面B酸性位上NH_4^+物种的吸附强度降低,由此导致了含硫SCR反应中NO_x转化率下降.CeO_2/MIL-100(Fe)催化剂中由于添加了CeO_2,有效地减弱了SO2对催化剂表面B酸性位上NH_4^+物种吸附强度的影响,提高了含硫条件下NO_x的转化率,增强了复合催化剂在SCR反应中的抗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催化还原 抗硫 金属有机骨架 CeO2/mil-100(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高效催化降解废水中RhB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娟 胡照琴 +4 位作者 张果 段亚容 罗春梅 禹莉 谢建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湿法高效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通过FT-IR、XRD和TEM等对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和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MIL... 采用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湿法高效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通过FT-IR、XRD和TEM等对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和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MIL-88(Fe)-H2O2反应体系对100 mg/L罗丹明B的去除率可达99.3%。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有望成为一种高效降解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类Fenton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罗丹明B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