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基金属有机配合物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胡宏志 林宇豪 +2 位作者 王娜 刘洋 刘尊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4,共7页
纤维素作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的柔性主体,具有可再生利用、可生物降解、储量丰富且廉价易得等优点。综述了将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与易脆无柔性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结合可构建薄膜、水凝胶、气凝胶等复合功能性材料,同时介绍这些材料在荧光防伪、... 纤维素作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的柔性主体,具有可再生利用、可生物降解、储量丰富且廉价易得等优点。综述了将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与易脆无柔性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结合可构建薄膜、水凝胶、气凝胶等复合功能性材料,同时介绍这些材料在荧光防伪、重金属离子检测、金属离子吸附、气体分离、抗菌试纸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和研究进展。最后提出纤维素基金属有机配合物功能材料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基 金属有机 薄膜 水凝胶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金属有机框架-聚吡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毅 杨亚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具有丰富多孔结构金属有机框架(MOF)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拥有巨大潜力,但其固有的低导电性严重制约了其在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通过将MOF晶粒嵌入至石墨烯(GE)的三维立体网络内部,并通过共轭聚合物聚吡咯(PPy)的长链结构,共同构筑起集3D分... 具有丰富多孔结构金属有机框架(MOF)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拥有巨大潜力,但其固有的低导电性严重制约了其在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通过将MOF晶粒嵌入至石墨烯(GE)的三维立体网络内部,并通过共轭聚合物聚吡咯(PPy)的长链结构,共同构筑起集3D分级多孔特性和高度稳定、高效导电性于一体的MOF/PPy/GE三元复合骨架。研究结果证实小比例掺杂PPy的钴(Co)基MOF能在三维网格中更加均匀地分散镶嵌,协同石墨烯纳米片层与导电性优异的PPy链段形成稳定的多级孔隙三维网络结构,有效缓解了石墨烯层间的堆砌效应。电化学性能测试数据显示,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显示了出色的电化学储能能力,比电容高达403.56 F/g,并在经过10 000圈循环测试后仍能保持高达98.25%的电容稳定性,体现了优良的超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金属有机框架 吡咯 石墨烯 三维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二硝基甲基)-1 H-1,2,4-三唑-5-基)-1 H-四唑含能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能
3
作者 王显锋 许元刚 陆明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3-821,I0002,共10页
以5-(3-(二硝基甲基)-1 H-1,2,4-三唑-5-基)-1 H-四唑为配体,与Li、Na、K金属中心配位合成了3种新型富氮含能金属配合物(4~6);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 以5-(3-(二硝基甲基)-1 H-1,2,4-三唑-5-基)-1 H-四唑为配体,与Li、Na、K金属中心配位合成了3种新型富氮含能金属配合物(4~6);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基于Kissinger和Ozawa法获得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参数,采用Kamlet-Jacobs半经验方程计算了化合物的爆速和爆压,并通过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考察了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相较于含能配体,3种含能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均有一定提升(T_(dec)>124.0℃),钾盐(6)的两个关键指标均超过238.0℃(T_(pb)=240.8℃,T_(SADT)=238.1℃)。在3种含能金属配合物中,锂盐(4)爆速为8511 m/s,爆压为29.17 GPa,撞击感度为7.2 J,摩擦感度为80 N,爆轰性能最佳且感度较低,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富氮含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富氮含能金属 EMCS 高能量密度材料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茂有机金属配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 被引量:16
4
作者 义建军 赵伟 +2 位作者 许学翔 陈伟 景振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5-460,共6页
关键词 有机金属 烯烃 均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驱动组装单组分白光发光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申婉婷 孙少轩 +3 位作者 冯宇婷 张凤琪 鲁婷婷 杨永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53,共21页
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基于其结构种类多样性及发光性能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伪、信息存储、智能传感、显示装置、白光照明等领域。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单组分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白光发光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按照Au/Ag/Cu配合物、Zn... 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基于其结构种类多样性及发光性能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伪、信息存储、智能传感、显示装置、白光照明等领域。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单组分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白光发光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按照Au/Ag/Cu配合物、Zn/Cd配合物、Eu和Tb共掺杂Ln配合物、染料掺杂配合物、其他主族元素/过渡元素/镧系元素掺杂/多元素掺杂配合物5个类别对配合物结构特点、发光机理、白光发光组成、白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归纳不同类别配合物白光发光材料的构筑策略,总结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作为白光候选材料具备的优势,并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2个方面提出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期早日实现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单组分 结构多样性 发光可调控 白光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开放骨架镧系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Tm(BTC)(DMF)(DMSO)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5
6
作者 那立艳 姜慧明 +2 位作者 杨宝灵 海华 宁桂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37-1439,共3页
A three-dimensional(3D)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open framework,Tm(BTC)(DMF)(DMSO),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lanthanide ions(Tm3+) with 1, 3,5-benzenetricarboxyli... A three-dimensional(3D)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open framework,Tm(BTC)(DMF)(DMSO),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lanthanide ions(Tm3+) with 1, 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3BTC) in a mixed solution of DMF(N,N′dimethylformamide) and DMSO(dimethyl sulphoxide).This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1.0801(2) nm,b=1.5550(3) nm,c=1.0906(2) nm,β=100.401°,V=1.8017(6) nm3 and Z=4.The compound exhibits one-dimensional channels along the direction and could uptake carbon dioxide at 1×105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镧系元素 晶体结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配合物修饰UiO-66金属有机框架制备及光动力性能
7
作者 李惠阳 焦扬 段春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1-558,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合成UiO-66金属有机框架,通过回流搅拌法将Ru(bpy)_(3)^(2+)嵌入UiO-66中形成复合材料UiO-Ru.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与zeta电位分析确定其结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采用水热法制备合成UiO-66金属有机框架,通过回流搅拌法将Ru(bpy)_(3)^(2+)嵌入UiO-66中形成复合材料UiO-Ru.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与zeta电位分析确定其结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等对UiO-Ru进行表征.在钌配合物修饰后,UiO-Ru的结构保持不变.Ru(bpy)_(3)^(2+)的加入使UiO-Ru具有一定的光活性且光稳定性显著增强.在650nm光照下,UiO-Ru能够有效产生单线态氧,其细胞暗毒性低,在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表现出明显的光毒性和良好的光动力治疗效果,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应用于光动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单线态氧 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新型含有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宏途 张宏文 +4 位作者 徐亚新 张开 金旭 周鑫 王静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1-1383,M011,共4页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d silicon gel as the substrate, a kind of nove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The result of ESR indicates that th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based on silicon gel possesses well paramagne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31原子转移自由基合(ATRP) 金属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维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薛铭 李阳雪 +1 位作者 黄麟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518,共4页
在中温混合溶剂热条件下,分别用镉离子和锰离子与混合多羧酸和多氮配体反应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6(TDC)6(hmt)2(DMF)6(H2O)3.(H2O)](JUC-85a,JUC-85b)(M=Cd,Mn;TDC=噻吩-2,5-二羧酸;hmt=六次甲基四胺;DMF=N,N-二甲基甲酰胺).... 在中温混合溶剂热条件下,分别用镉离子和锰离子与混合多羧酸和多氮配体反应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6(TDC)6(hmt)2(DMF)6(H2O)3.(H2O)](JUC-85a,JUC-85b)(M=Cd,Mn;TDC=噻吩-2,5-二羧酸;hmt=六次甲基四胺;DMF=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拓扑结构分析和荧光分析对其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JUC-85a和JUC-85b是同构的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具有(3,6)连接拓扑结构loh1.同时,JUC-85a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噻吩-2 5-二羧酸 (3 6)连接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包结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殷卫峰 欧植泽 +3 位作者 高云燕 刘丽华 金咪咪 郝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4,共5页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OCPs)具有纳米多孔的特殊结构,且结构具有可设计性,通过MOCPs活性位点与客体分子的包结作用能够选择性地包结多种客体分子,表现出特有的分子识别能力。MOCP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在择形及手性催化、吸附分离、气体...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OCPs)具有纳米多孔的特殊结构,且结构具有可设计性,通过MOCPs活性位点与客体分子的包结作用能够选择性地包结多种客体分子,表现出特有的分子识别能力。MOCP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在择形及手性催化、吸附分离、气体储存、分子识别与传感、生物模拟、微反应器等研究应用方面具有诱人的潜力。综述了MOCPs的设计、合成及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并展望了这种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纳米多孔材料 分子识别 主客体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Ⅱ),Cd(Ⅱ)与混合配体构筑三维贯穿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薛铭 陈思如 +1 位作者 郭莉佳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89-1894,共6页
在中温混合溶剂热条件下,分别用锌离子和镉离子与二羧酸和二吡啶基配体反应合成出2个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BPDC)(BPE).(DMF)2](JUC-91)和[Cd(BPDC)(BPE).(DMF)2](JUC-92)[BPDC:4,4'-联苯二羧酸,BPE:反式1,2-二(4-吡啶基)乙... 在中温混合溶剂热条件下,分别用锌离子和镉离子与二羧酸和二吡啶基配体反应合成出2个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BPDC)(BPE).(DMF)2](JUC-91)和[Cd(BPDC)(BPE).(DMF)2](JUC-92)[BPDC:4,4'-联苯二羧酸,BPE:反式1,2-二(4-吡啶基)乙烯,DMF:N,N-二甲基甲酰胺],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拓扑结构分析和荧光光谱对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JUC-91和JUC-92均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其中,JUC-91具有五重贯穿的金刚石拓扑结构,JUC-92具有双重贯穿的简单立方格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4 4'-联苯二羧酸 反式1 2-二(4-吡啶基)乙烯 贯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T型基块的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_3(BTC)_2(H_2O)_9·(H_2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铭 朱广山 +7 位作者 王力风 方千荣 孙锦玉 孙福兴 郭晓丹 赵晓君 田歌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11-2213,共3页
A new metal-organic polymer Mn3(BTC)2(H2O)9·(H2O)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metal ions Mn(Ⅱ) with 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3BTC) in a mixed solution of DMF/C2H5OH/(H2O) and crystallized.The ... A new metal-organic polymer Mn3(BTC)2(H2O)9·(H2O)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metal ions Mn(Ⅱ) with 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3BTC) in a mixed solution of DMF/C2H5OH/(H2O) and crystallized.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 with a=1.901 4(4) nm,b=0.740 23(15) nm,c=2.044 9(4) nm,β=97.18(3)°,V=2.855 5(10) nm3,Z=4,Dc=1.766(g/cm3),μ(Mo Kα)=1.401 mm-1,R[I>2σ(I)]=0.072 7,wR=0.235 1 for 2 419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ith goodness-of-fit 1.046. Its structure possesses bilayer architectures constructed from Mn ions linked infinite Mn(BTC) chains which were build up from BTC ligand as the "T-shape" module and Mn as the linear module.The hydrogen-bond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bilayers make them three-dimensional channel-like interpenetrated frame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晶体结构 T型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金属Cu-Ag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分子组装的方法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调节控制反应物铜银前驱体的反应配比 ,设计合成了1 ,8 二异氰 萜烷 (L)的异金属铜银配位聚合物 {[CuxAg1-x(L) 2 ][BF4]}n(x =1 .0 ,0 .95 ,0 .78,0 .5 2 ,0 .1 9,0 .0 5 ,0 ) ,详细研究了配... 通过分子组装的方法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调节控制反应物铜银前驱体的反应配比 ,设计合成了1 ,8 二异氰 萜烷 (L)的异金属铜银配位聚合物 {[CuxAg1-x(L) 2 ][BF4]}n(x =1 .0 ,0 .95 ,0 .78,0 .5 2 ,0 .1 9,0 .0 5 ,0 ) ,详细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发现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随着不同金属配比的配位聚合物分子链长的改变 ,最大吸收和发射位置呈现谱带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铜银 有机 理性质 功能分子材料 反应 荧光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催化性能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幸良淑 杨明莉 +1 位作者 张新涛 胡传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9-492,共4页
多孔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MOCPs)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可通过其构件分子(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分子)的组合对孔穴大小、形状和表面特性进行调控,从而赋于它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在催化性能、分子识别、... 多孔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MOCPs)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可通过其构件分子(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分子)的组合对孔穴大小、形状和表面特性进行调控,从而赋于它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在催化性能、分子识别、气体吸附、光学、磁性材料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MOCPs在催化性能上的研究进展及其合成途径,并对MOCPs酶模拟体系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合成 催化 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万 苏胜群 +2 位作者 宋术岩 宋学志 张洪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在水热条件下,分别用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o(Ⅱ)与混合手性羧酸和含氮配体反应,合成了2个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D-cam)(H2mbdpz)]n[M=Zn(1),Co(2);D-H2cam=D-(+)-樟脑酸;H2mbdpz=4,4'-亚甲基二(3,5-二甲基吡唑)].通过单晶X射... 在水热条件下,分别用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o(Ⅱ)与混合手性羧酸和含氮配体反应,合成了2个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D-cam)(H2mbdpz)]n[M=Zn(1),Co(2);D-H2cam=D-(+)-樟脑酸;H2mbdpz=4,4'-亚甲基二(3,5-二甲基吡唑)].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及荧光分析对其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是异质同晶的手性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具有单节点三连接的ThSi2型网络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D-(+)-樟脑酸 手性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膜的制备及二甲苯分离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子曦 薛铭 +3 位作者 范黎黎 黄麟 卫国英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57-2461,共5页
以常见的多孔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晶种-二次生长法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高稳定性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膜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组分气体透过率和二甲苯同分异构体分离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质等进行了表征... 以常见的多孔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晶种-二次生长法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高稳定性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膜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组分气体透过率和二甲苯同分异构体分离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质等进行了表征.二甲苯同分异构体的渗透汽化分离结果表明,这种多孔膜材料对二甲苯混合物具有选择性吸附分离的性质.进一步通过热处理、超声处理和性能的重复表征,证明了该膜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适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 分离膜 二甲苯同分异构体 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基液态金属@COFs的制备及其聚酰亚胺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17
作者 刘超 唐雨凡 +3 位作者 薛新 靳子 杨仓 鲍艳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232,共9页
采用共价有机框架聚合物(COFs)对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的镓基液态金属(GLM)进行包覆,制备了固-液复合润滑微胶囊(GLM@COFs),将GLM@COFs加入到聚酰亚胺(PI)中制备了GLM@COFs/PI复合涂层。通过TEM、XRD和EDS对GLM@COFs的结构组成进... 采用共价有机框架聚合物(COFs)对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的镓基液态金属(GLM)进行包覆,制备了固-液复合润滑微胶囊(GLM@COFs),将GLM@COFs加入到聚酰亚胺(PI)中制备了GLM@COFs/PI复合涂层。通过TEM、XRD和EDS对GLM@COFs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GLM@COFs添加量〔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均苯四甲酸酐(BTDA)和GLM@COFs总质量计,下同〕对GLM@COFs/PI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PS探究了磨损面对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GLM@COFs呈平均粒径约为2μm的球形;当GLM@COFs添加量为0.9%时,GLM@COFs/PI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最优,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分别为0.22和6.3×10^(–6) mm^(3)/(N·m),与未添加GLM@COFs的PI涂层相比,分别降低了35.3%和61.1%。COFs包覆GLM不仅可有效改善GLM与PI基体的相容性,还可有效发挥COFs与GLM协同减摩和耐磨的作用,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固-液复合自润滑转移膜,避免了基体和金属摩擦副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有效降低了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及体积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基液态金属 共价有机框架 酰亚胺涂层 摩擦学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同手性Eu(Ⅲ)配位聚合物及其氨基酸构型识别
18
作者 王睿颖 王会 +2 位作者 柴凤兰 左志楠 吴本来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7-884,共8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配合物1结晶于四方晶系I4_(1)手性空间群。在1中,配体阴离子L^(3-)为七桥联配体,联结Eu(Ⅲ)离子形成7-连接的3D螺旋结构。配体H_(3)L不仅把手性传递给金属有机框架,并诱导产生了螺旋手性。1具有优良的配体敏化发光和热稳定性。以配合物1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其对常见氨基酸分子的构型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这几种氨基酸的不同对映体对1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配合物1可以对以上氨基酸的构型进行荧光识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手性金属有机框架 Eu(Ⅲ)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对映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3,5-二羧基苯基)烟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荧光识别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玲玲 李梦雪 +1 位作者 杜意恩 陈勇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59-2366,共8页
利用混合配体设计、合成了2种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d(HDCPN)(1,4-bib)0.5(H2O)2]n(1)和{[Zn(HDCPN)(1,2-bimb)]·H2O}n(2)(H3DCPN=6-(3,5-二羧基苯基)烟酸,1,4-bib=1,4-二(1-咪唑基)苯,1,2-bimb=1,2-二(咪唑-1-基甲基)苯),... 利用混合配体设计、合成了2种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d(HDCPN)(1,4-bib)0.5(H2O)2]n(1)和{[Zn(HDCPN)(1,2-bimb)]·H2O}n(2)(H3DCPN=6-(3,5-二羧基苯基)烟酸,1,4-bib=1,4-二(1-咪唑基)苯,1,2-bimb=1,2-二(咪唑-1-基甲基)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粉末衍射对配合物1和2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和2都显示一维链结构,并通过π…π作用堆积成三维网络空间结构。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荧光性能及1在水溶液中对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识别。荧光检测显示,配合物1在水溶液中高灵敏识别Fe^3+、Cr2O7^2-和CrO4^2-离子。同时研究了配合物1对Fe^3+、Cr2O7^2-和CrO4^2-的荧光猝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3 5-二羧基苯基)烟酸 金属有机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S型配体的Pt(Ⅱ)配合物二聚体的磷光性质
20
作者 周艳 栾雪垠 +1 位作者 乔立歌 张玉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40,共9页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为基础,研究8种含S^S型配体的Pt(Ⅱ)配合物二聚体的磷光发射机制,揭示构效关系,定性探索聚集诱导发光(AIE)机制。结果表明:配合物1、2和3的二聚体的发光特性为^(3)ILCT/^(3)MLCT/^(3)L...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为基础,研究8种含S^S型配体的Pt(Ⅱ)配合物二聚体的磷光发射机制,揭示构效关系,定性探索聚集诱导发光(AIE)机制。结果表明:配合物1、2和3的二聚体的发光特性为^(3)ILCT/^(3)MLCT/^(3)LLCT,配合物4的发光特性为^(3)ILCT/^(3)MLCT,均以^(3)ILCT为主;4种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无磷光发射的原因是Stpip上苯环的旋转导致大的非辐射衰变常数,而配合物的聚集限制了苯环旋转;配合物3有最大量子产率的主要原因是其^(3)MLCT成分最大以及单重态和三重态分裂能ΔE_(ST)最小;非稠合主配体ppy适中的共轭扩展程度、稳定的π-π堆积和有效的分子内转动限制有利于产生大的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金属 磷光 集诱导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