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轴压缩下金属夹层板极限承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政杰 黄路 +3 位作者 赵南 刘俊杰 胡嘉骏 祁恩荣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8,共6页
[目的]为实现船体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采用金属夹层结构代替传统的加筋板结构,在保证原有结构承载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船体结构重量。[方法]针对单轴压缩作用下V型和I型金属波纹夹层板的承载性能问题,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屈曲分析和非... [目的]为实现船体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采用金属夹层结构代替传统的加筋板结构,在保证原有结构承载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船体结构重量。[方法]针对单轴压缩作用下V型和I型金属波纹夹层板的承载性能问题,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屈曲分析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传统加筋板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到了金属夹层板的承载性能与失效模式。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型式不同使得其屈曲失效模式存在差异;相同重量下,设计的I型金属波纹夹层板承载能力最强,加筋板与V型金属波纹夹层板次之。[结论]不同结构型式的轻量化减重效率有所不同,金属夹层板的轻量化规律可为其在船体结构设计中的选型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夹层 屈曲强度 极限强度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夹层对Ge/GaAs(100)能带偏离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徐彭寿 徐世红 +4 位作者 潘海滨 陆尔东 朱警生 刘先明 麻茂生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用光电发射的方法研究了碱金属Na和碱土金属Mg对Ge/GaAs(100)异质结形成及能带偏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和Mg的薄夹层可使Ge/GaAs(100)的价带偏离分别增加0.19和0.18eV。通过Na,Mg和Al夹层的对比研究,可认为金属夹层对异... 用光电发射的方法研究了碱金属Na和碱土金属Mg对Ge/GaAs(100)异质结形成及能带偏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和Mg的薄夹层可使Ge/GaAs(100)的价带偏离分别增加0.19和0.18eV。通过Na,Mg和Al夹层的对比研究,可认为金属夹层对异质结能带偏离的影响与金属的电负性及其与衬底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夹层 半导体 异质结 能带偏离 砷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夹层结构的舰船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杨科 何书韬 +4 位作者 刘均 操戈 王虎 罗刚 徐峰 《中国舰船研究》 2013年第6期6-13,共8页
金属夹层结构作为一种未来工程应用的新型结构,在舰船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立足于水面舰船背景,从金属夹层结构的基本类型、在舰船中的应用、抗爆抗冲击性能分析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在此领域有4个方面的... 金属夹层结构作为一种未来工程应用的新型结构,在舰船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立足于水面舰船背景,从金属夹层结构的基本类型、在舰船中的应用、抗爆抗冲击性能分析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在此领域有4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应系统地开展舰用金属夹层结构的相关基础研究;需尽快系统地开展关于波纹夹芯板的相关研究;在相关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技术研究;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工作,降低设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金属夹层结构 波纹夹芯板 连接结构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夹芯金属夹层板振动特性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高处 刘文夫 +1 位作者 邱伟强 陈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4期76-80,179,共6页
随着船舶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轻型结构形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Ⅰ型夹芯金属夹层板是轻型结构的典型代表,对Ⅰ型夹芯金属夹层板架振动特性开展研究可为船舶减振防护设计提供指导。以某中型豪华邮轮的甲板板架为对象,结合豪华邮轮甲板... 随着船舶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轻型结构形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Ⅰ型夹芯金属夹层板是轻型结构的典型代表,对Ⅰ型夹芯金属夹层板架振动特性开展研究可为船舶减振防护设计提供指导。以某中型豪华邮轮的甲板板架为对象,结合豪华邮轮甲板板架特点,应用有限元法分析Ⅰ型夹芯结构金属夹层板架的模态和速度导纳特性,分析夹层板各设计参数的变化对典型位置处速度导纳的影响规律,可为Ⅰ型夹芯金属夹层板在船舶减振防护设计中的替代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金属夹层 豪华邮轮 加筋板架 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夹层对自冲铆接头强度和失效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承裕 何晓聪 +2 位作者 魏文杰 卢嘉伟 刘可欣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7,共6页
基于自冲铆技术,分别制备了铝-铝(A0)、铝-泡沫铁镍夹层-铝(A1)和铝-涂胶泡沫铁镍夹层-铝(A2)的3种自冲铆接头。为研究泡沫金属夹层以及涂胶泡沫金属夹层对自冲铆接头强度及失效形式的影响,通过力学试验测试接头静力学性能,从宏观角度... 基于自冲铆技术,分别制备了铝-铝(A0)、铝-泡沫铁镍夹层-铝(A1)和铝-涂胶泡沫铁镍夹层-铝(A2)的3种自冲铆接头。为研究泡沫金属夹层以及涂胶泡沫金属夹层对自冲铆接头强度及失效形式的影响,通过力学试验测试接头静力学性能,从宏观角度分析接头失效形式,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头失效断口进行微观分析。研究表明:泡沫铁镍金属夹层和涂胶泡沫铁镍金属夹层可有效提高接头静失效载荷,但接头能量吸收值呈下降趋势,A0组接头最大平均失效载荷为3586 N,能量吸收值为11.779 J,A1组和A2组接头静失效载荷比A0组分别提高了9.9%和30%,能量吸收值比A0组分别降低了0.9%和7.2%;3组接头均为拉脱失效,且上板搭接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曲翘,A0组接头铆钉从下板拉脱,而A1和A2组接头下板底部与铆钉一并从下板拉脱;3组接头失效模式微观特征为:铆钉腿与铆接孔一侧发生剧烈摩擦和挤压,最终铆钉在拉剪载荷下完全从下板拉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 三明治结构 泡沫金属夹层 能量吸收值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夹层对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世鹏 何晓聪 +2 位作者 张先炼 邓聪 宋承裕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2,共5页
以1420铝锂合金为面板,分别制备无夹层的AA1组接头、0.1 mm厚涤纶塑料薄膜(PET)夹层的AA2组接头和1.0 mm厚聚碳酸酯实心板(PC)夹层的AA3组接头,对三组试件进行重复拉伸试验研究接头的成形质量、失效模式、静失效载荷和能量吸收值。结果... 以1420铝锂合金为面板,分别制备无夹层的AA1组接头、0.1 mm厚涤纶塑料薄膜(PET)夹层的AA2组接头和1.0 mm厚聚碳酸酯实心板(PC)夹层的AA3组接头,对三组试件进行重复拉伸试验研究接头的成形质量、失效模式、静失效载荷和能量吸收值。结果表明,非金属夹层会阻碍钉脚的张开,且随着夹层厚度的增加,阻碍钉脚张开的能力变大;钉脚张开大的接头上板发生大的屈服,铆钉与上板连接处和下板铆扣部位发生撕裂,钉脚张开度小的接头易使下板产生裂纹;非金属夹层会提高接头力学性能的稳定性,降低接头的静载荷值,减弱接头的抗冲击能力和机器运动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 金属夹层 失效模式 失效载荷 能量吸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金属夹层结构
7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富勒烯-金属夹层结构 韩国 Rh6(Co)5(drpm)2(CNCH2C6H5)(60)2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点弯曲载荷下金属波纹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书韬 王智慧 +2 位作者 张玉龙 程远胜 刘均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7,共7页
针对激光焊接金属波纹夹层梁模型,进行四点弯曲试验,获得夹层梁结构的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四点弯曲载荷下该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分析波纹夹层梁上面板厚度、下面板厚度... 针对激光焊接金属波纹夹层梁模型,进行四点弯曲试验,获得夹层梁结构的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四点弯曲载荷下该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分析波纹夹层梁上面板厚度、下面板厚度、芯层板厚度及芯层高度对其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在增加同等质量以提高波纹夹层梁的结构极限承载能力时,增加芯层高度和上面板厚度是较为有效的方式,相比之下,增加芯层厚度或下面板厚度对提高极限承载能力的效率要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波纹夹层 四点弯曲 极限承载能力 有限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载荷下金属波纹夹层梁稳定性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晖 何书韬 +4 位作者 刘均 张玉龙 王智慧 曾广武 程远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1,132,共6页
针对一个激光焊接金属波纹夹层梁模型,设计轴向压缩载荷下稳定性试验方案,通过试验获得夹层梁结构失稳临界载荷(极限载荷)及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探讨轴向压缩载荷下夹层梁结构的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针对一个激光焊接金属波纹夹层梁模型,设计轴向压缩载荷下稳定性试验方案,通过试验获得夹层梁结构失稳临界载荷(极限载荷)及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探讨轴向压缩载荷下夹层梁结构的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对夹层梁结构在轴向压缩载荷下的临界失稳承载能力进行参数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增加相同重量的前提下,增加下面板的厚度或芯层的厚度更有利于提高夹层梁结构的轴向临界失稳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波纹夹层 轴向压缩载荷 稳定性 有限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空航天的金属多孔夹层结构钎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云 胡胜鹏 +3 位作者 李子寒 刘亚洲 宋晓国 曹健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2-70,共9页
金属多孔夹层结构具有质轻,比强度、比刚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消音、隔热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端装备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钎焊法是实现金属多孔夹层结构芯体与面板连接的首选方法。然而夹芯与面板大面积钎焊过程中易产生... 金属多孔夹层结构具有质轻,比强度、比刚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消音、隔热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端装备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钎焊法是实现金属多孔夹层结构芯体与面板连接的首选方法。然而夹芯与面板大面积钎焊过程中易产生钎料对薄壁母材溶蚀、焊合率低、焊接变形大、界面易形成连续脆性反应产物等缺陷,因此金属多孔夹层大面积钎焊仍有较大难度,迫切需要开展金属多孔夹层钎焊基础研究。国内外学者针对连接界面微区反应产物的种类和分布调控、薄壁母材的溶解预测、薄壁夹芯的焊接热变形控制等难题,研究了钎焊界面组织调控新方法、钎焊工艺–钎角形态–接头组织–接头力学性能的整体对应关系,阐明接头的组织演化规律,优化接头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从金属多孔夹层结构钎焊接头界面微区调控、基于力学性能优化的钎焊接头微观形态设计、钎焊过程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焊后强化方法和液态钎料对母材的溶解预测模型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金属多孔夹层结构 钎焊 界面微区调控 薄壁母材的溶解预测 钎焊接头微观形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夹层金属管混凝土构件侧向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岩 李宣莹 +2 位作者 张君博 刘菲菲 张纪刚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2-988,1028,共8页
为提高海洋平台结构的抗冰能力,提出一种新型中空夹层金属管混凝土导管腿构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外钢管材料(Q345钢、奥氏体304级不锈钢和T6061铝合金)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影响。通过单次冲击和连续... 为提高海洋平台结构的抗冰能力,提出一种新型中空夹层金属管混凝土导管腿构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外钢管材料(Q345钢、奥氏体304级不锈钢和T6061铝合金)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影响。通过单次冲击和连续冲击两种加载方式进行加载,并与钢质空心导管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组合构件抗冲击性能优于空管构件,铝合金组合构件整体抗冲击能力较差,不锈钢单次冲击作用下极限承载能量高达18.83kJ以上,小能量连续冲击作用下承载冲击次数最多,不锈钢组合构件抗冲击力学性能最好。结合有限元ABAQUS软件,对单次冲击构件建模并得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中空夹层金属管混凝土 导管腿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金属混合夹层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丁洁明 刘伟庆 +2 位作者 万里 王璐 方海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6,共5页
对纤维-金属混合夹层梁(FMS)进行试验,该结构自上而下主要由无碱玻璃纤维、带齿钉金属板、泡桐木、带齿钉金属板、无碱玻璃纤维组成,其中金属板与泡桐木之间采用齿钉相连,金属板与无碱玻璃纤维之间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粘结。通过四点弯... 对纤维-金属混合夹层梁(FMS)进行试验,该结构自上而下主要由无碱玻璃纤维、带齿钉金属板、泡桐木、带齿钉金属板、无碱玻璃纤维组成,其中金属板与泡桐木之间采用齿钉相连,金属板与无碱玻璃纤维之间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粘结。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到了纤维-金属混合夹层梁(FMS)在不同跨高比下的弯曲性能和破坏模式,并与纤维增强夹层梁(FSS)进行对比,同时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采用不同的理论公式对FMS试件承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跨高比为10、12、16、20、24时,FMS的极限承载力及抗弯刚度均得到了提高,理论求得的承载力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金属混合夹层 弯曲性能 破坏模式 抗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Metal/ITO叠层电极中Cu/Ag对钙钛矿太阳电池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雨童 陈东 +3 位作者 孙泽华 黄跃龙 俞健 陈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87,共5页
研究ITO/Metal/ITO(IMI)电极中金属层Cu和Ag及其厚度对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结合霍尔测试、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金属层材料和厚度对IMI电极光电性能以及形貌的影响。通过优化金属层厚度,获得方阻分别为11.2Ω/和14.5Ω/且... 研究ITO/Metal/ITO(IMI)电极中金属层Cu和Ag及其厚度对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结合霍尔测试、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金属层材料和厚度对IMI电极光电性能以及形貌的影响。通过优化金属层厚度,获得方阻分别为11.2Ω/和14.5Ω/且400~800 nm波长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分别为93.9%和86.5%的ITO/Ag/ITO和ITO/Cu/ITO电极。将IAI和ICI电极作为正面电极应用于钙钛矿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从62.5%提升至78.0%。IMI在短波段的较大反射率会导致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低1~2 mA/cm^(2)。当Cu层和Ag层的厚度分别为7.4 nm和6.4 nm时,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ITO玻璃 室温沉积 金属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