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表面金属分散度的测定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春雁 杨卫亚 +1 位作者 凌凤香 范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8-1473,1501,共7页
简要介绍了几种催化剂表面金属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静态化学吸附法、动态化学吸附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X射线衍射宽化法(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同时,对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和... 简要介绍了几种催化剂表面金属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静态化学吸附法、动态化学吸附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X射线衍射宽化法(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同时,对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表面 活性 金属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条件对Ni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满毅 黄文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采用静态H_2化学吸附法在选定压力下测定了不同测试条件下的Ni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通过H_2-TPR实验研究了Ni催化剂中Ni的氧化态,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抽真空时间和吸附温度对Ni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H_2-TPR实验结果表明,Ni... 采用静态H_2化学吸附法在选定压力下测定了不同测试条件下的Ni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通过H_2-TPR实验研究了Ni催化剂中Ni的氧化态,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抽真空时间和吸附温度对Ni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H_2-TPR实验结果表明,Ni催化剂中含有两种氧化态Ni,分别在300,800℃下可被还原。静态H_2化学吸附法的实验结果表明,高还原温度和长还原时间会使Ni金属发生高温烧结;长时间抽真空可去除还原过程中残留在体系内和Ni金属表面物理吸附的H_2;H_2在Ni金属上的化学吸附不需经过高温活化即可发生。测试Ni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适宜条件为:还原温度650℃,还原时间1 h,抽真空时间大于16 h,吸附温度50℃。在此条件下,Ni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为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催化剂 金属分散度 化学吸附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d/C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 被引量:2
3
作者 余建强 费超 曹峻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383-386,共4页
通过分析炭载贵金属催化剂金属分散度的计算、测试方法,对较少涉足研究的高比表面和高贵金属担载量的Pt-Pd/C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测试、计算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高比表面、高金属担载量和双主份活性元素对金属分散度计算影响机... 通过分析炭载贵金属催化剂金属分散度的计算、测试方法,对较少涉足研究的高比表面和高贵金属担载量的Pt-Pd/C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测试、计算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高比表面、高金属担载量和双主份活性元素对金属分散度计算影响机制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分散度 比表面积 金属担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氯化条件对连续重整催化剂铂晶粒再分散的影响
4
作者 黄宇恺 董晨 +1 位作者 刘彤 张新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系统考察了氧氯化条件对连续重整催化剂中Pt晶粒再分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氧氯化温度和降低水氯分子比有利于促进Pt晶粒再分散,提高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同时,金属分散度的改善效果还与Pt晶粒初始粒径有关,当P... 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系统考察了氧氯化条件对连续重整催化剂中Pt晶粒再分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氧氯化温度和降低水氯分子比有利于促进Pt晶粒再分散,提高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同时,金属分散度的改善效果还与Pt晶粒初始粒径有关,当Pt晶粒粒径大于100 nm时,金属分散度很难改善。基于上述规律,对某工业装置的氧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9个月后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从0.46恢复至0.81,外观呈均匀白色,催化性能显著提高,芳烃产率提高2.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氯化 金属分散度 铂晶粒 分散 连续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在SAPO-11分子筛上的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志华 胡胜 +2 位作者 韩雪莲 许本静 阎子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6-749,共4页
采用H2-TPR、NH3-TPD、H2脉冲化学吸附和H2-O2化学滴定等方法对Pt/SAPO-11催化剂上金属分散进行了表征,并与该催化剂制备因子及其正构烷烃骨架异构化反应性能进行关联。实验表明,以与NH3配位的阳离子形式制备的催化剂,Pt的分散效果最好... 采用H2-TPR、NH3-TPD、H2脉冲化学吸附和H2-O2化学滴定等方法对Pt/SAPO-11催化剂上金属分散进行了表征,并与该催化剂制备因子及其正构烷烃骨架异构化反应性能进行关联。实验表明,以与NH3配位的阳离子形式制备的催化剂,Pt的分散效果最好;用低浓度浸渍液、多次浸渍的方式制备的催化剂,Pt的分散度高;M n2+、Sm3+、Zn2+等作助剂和Pd-Pt复合浸渍可提高Pt的分散度。调整分子筛的酸量使之与金属含量达到平衡时,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分散度 Pt/SAPO-11 催化剂 骨架异构化 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吸附法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文慧 袁蕙 +3 位作者 卢立军 邱丽美 王卅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9-1419,共11页
化学吸附法是一类重要的物化表征手段,在催化剂表征中应用广泛。通过改变探针分子和检测方式,化学吸附法能够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种类和数量、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物种信息、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及金属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相互... 化学吸附法是一类重要的物化表征手段,在催化剂表征中应用广泛。通过改变探针分子和检测方式,化学吸附法能够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种类和数量、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物种信息、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及金属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负载型催化剂金属分散度等信息。介绍了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静态化学吸附法、CO脉冲吸附、氢氧滴定法等化学吸附方法的测试原理,总结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详述了这些方法在表征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性质方面的应用案例,最后对方法的优化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先进的化学吸附方法的开发与其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性质表征方面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附 NH3-TPD H2-TPR 金属分散度 CO脉冲吸附法 氢氧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更换的分析与判断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杰广 马爱增 +1 位作者 张新宽 刘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介绍了连续重整催化剂进入寿命末期带来的问题。从比表面积减少、载体晶相破坏、Pt金属分散度下降和金属杂质污染等方面对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采用模拟计算和实验室催化剂活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工业装置运... 介绍了连续重整催化剂进入寿命末期带来的问题。从比表面积减少、载体晶相破坏、Pt金属分散度下降和金属杂质污染等方面对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采用模拟计算和实验室催化剂活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工业装置运转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之间的性能差异。通过对不同运转时间的催化剂与新鲜剂的物化性质、催化反应性能以及装置经济性的比较,提出了催化剂更换的技术指标。催化剂更换与否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催化剂比表面积下降至140~145m2/g以下,Pt金属分散度下降致使反应器平均入口温度升高4~5℃,C5+产品收率下降1.5~2.0百分点时,为降低装置运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建议更换新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 催化剂 比表面积 载体晶相 金属分散度 金属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对活性炭载体及负载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厉嘉云 马磊 +1 位作者 卢春山 李小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68-1169,共2页
研究了碱或酸预处理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负载Pd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活性炭进行碱(NaOH或NH3·H2O)或酸(HNO3)的预处理不仅可以改善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物理性质,而且能促进其表面化学基团的形成.对活性... 研究了碱或酸预处理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负载Pd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活性炭进行碱(NaOH或NH3·H2O)或酸(HNO3)的预处理不仅可以改善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物理性质,而且能促进其表面化学基团的形成.对活性炭进行碱处理可以收到与酸处理相似的效果,碱处理条件下形成的表面化学基团更有助于金属Pd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在硝基苯加氢反应中表现出的催化性能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碱、酸预处理 表面基团 金属Pd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态Pd/Rh基三元催化器的起燃及次生污染物生成特性研究
9
作者 王朝元 钱叶剑 +3 位作者 孟顺 位晓飞 谢兆辉 潘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742,752,共6页
为探究天然气发动机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长期使用后起燃特性及次生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变化规律,文章建立当量比燃烧的天然气发动机Pd/Rh基催化器的表面反应机理模型,利用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贵金属... 为探究天然气发动机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长期使用后起燃特性及次生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变化规律,文章建立当量比燃烧的天然气发动机Pd/Rh基催化器的表面反应机理模型,利用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贵金属分散度对CH_(4)、CO、NO排放物起燃特性以及次生污染物NH_(3)、N 2O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新鲜催化器,老化催化器虽然仍能实现对气体排放物的有效转化,但是随着贵金属分散度的降低,CH_(4)、CO、NO的起燃温度明显增加,起燃特性变差;贵金属分散度还会影响次生污染物的生成规律,分散度增加时,催化剂表面对污染物气体的吸附能力增强,增加了次生污染物的消耗,次生污染物的生成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老化 金属分散度 起燃性能 次生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