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精制方法对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墨黑色素的微观形态、光谱特征及金属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宋茹 李仁伟 +1 位作者 俞群娣 邓尚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9-839,共1页
采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胃蛋白酶水解法、高速离心法和酸水解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颗粒形态、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法破坏了鱿鱼墨黑色素的颗粒结构;三种不同精制方法所得... 采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胃蛋白酶水解法、高速离心法和酸水解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颗粒形态、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法破坏了鱿鱼墨黑色素的颗粒结构;三种不同精制方法所得的鱿鱼墨黑色素在220nm附近均有强吸收。胃蛋白酶水解和酸水解法有效切除黑色素的氨基基团,但酸水解法下鱿鱼墨黑色素吲哚类化合物的特征峰由1399.64cm-1移至1307.88cm-1;高速离心法精制的黑色素则在2925.02cm-1和2854.09cm-1有新吸收峰。不同精制方法对鱿鱼墨黑色素自身的不同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降低和富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墨 黑色素精制 颗粒形态 光谱特征 金属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大洋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中27种元素的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广林 蔡毅华 +3 位作者 杨朝勇 庄峙厦 王小如 黄奕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2,共6页
从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参数最佳化、内标补偿等几方面着手 ,利用两个标准物质 (GSPN - 2 ,GSPN - 3 )发展了大洋多金属结核中 2 7种元素的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测定方法 .这 2 7种元素包括Ba ,Ce ,Co ,Cu ,Dy ,Er,Eu ,Gd ,Ho ,La ,Li,Lu... 从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参数最佳化、内标补偿等几方面着手 ,利用两个标准物质 (GSPN - 2 ,GSPN - 3 )发展了大洋多金属结核中 2 7种元素的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测定方法 .这 2 7种元素包括Ba ,Ce ,Co ,Cu ,Dy ,Er,Eu ,Gd ,Ho ,La ,Li,Lu ,Mo ,Nd ,Pr,Sb ,Sc ,Sm ,Tb ,Th ,Tm ,U ,V ,W ,Y ,Yb和Zn .各元素测定值与保证值相当吻合 .对GSPN - 2和GSPN - 3 ,Ba ,Sb ,Sc,Y ,Zn等 5种元素可用外标校准法准确测定 ,其平均回收率 (n =3 )在 91 4%~ 1 0 6 9%之间 ;可用内标 (10 3Rh)校准法准确测定其他 2 2种元素 ,其平均回收率 (n =3 )在 89 4%~ 1 1 0 2 %之间 ;各元素 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 0 0 %~ 1 1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大洋多金属结核 金属元素分析 锰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来我国地质分析重要成果评介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毅民 陈幼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3-669,共17页
从地质标准物质体系的建立、X射线荧光分析成为岩矿全分析的主导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成为现代地质分析的支柱、化探配套方法的形成与发展、野外现场分析技术、贵金属元素分析、微区痕量分析及元素分布特征研究新技术、Re/O... 从地质标准物质体系的建立、X射线荧光分析成为岩矿全分析的主导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成为现代地质分析的支柱、化探配套方法的形成与发展、野外现场分析技术、贵金属元素分析、微区痕量分析及元素分布特征研究新技术、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海洋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体系及标准物质体系的形成等九个方面列举、评介了近30年来较重要的地质分析成果,说明成果产生的历史条件、意义与影响、成果的获得及给人的启示。最后就我国地质分析的当前热点及未来发展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评述 地质分析技术 金属元素分析 标准物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CO600系列气体分析仪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林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4,26,共4页
通过对美国LECO公司400和600系列气体分析仪的研究对比,探讨了600系列仪器新技术的运用和改进。而从中也反映了当代分析仪器发展的总趋势。对气体分析仪器的使用者而言也起了推动深入研究其扩大应用和提高对仪器的维护保养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 气体分析 发展趋势 维护保养 金属元素分析 技术创新 检测系统 红外检测池 可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MS/MS的全血多元素高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人群暴露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尚晓晨 刘乐怡 +6 位作者 温东森 李杰 候雯玥 吴昊 刘鹏宇 曹素珍 段小丽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第9期5264-5276,共13页
准确测量金属元素组的内暴露对于疾病的早期判定至关重要.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ICP-MS/MS),建立并优化了全血中35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分析,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8)、灵敏度(最低检出限低至2.0ng/L)、精密度(&... 准确测量金属元素组的内暴露对于疾病的早期判定至关重要.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ICP-MS/MS),建立并优化了全血中35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分析,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8)、灵敏度(最低检出限低至2.0ng/L)、精密度(<15%)和准确度(加标回收率76.2%~124%).应用该方法,分析了中国某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211名中老年居民全血中的35种元素含量,验证了方法稳健性的同时,探究了该地区人群血液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暴露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人群中Pb、Cd等与金属冶炼相关的有毒有害元素的浓度水平较高,部分人体必需元素和有毒有害元素表现出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性(P<0.05).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高通量定量全血元素组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在大样本人群样本分析中的适用性,并为冶炼区人群金属联合暴露特征的识别和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可靠工具.基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进一步扩展目标元素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ICP-MS/MS) 全血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分析 内暴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芯电极光谱法测定西藏斑岩铜矿中的铜、钼、银、铅、锌、砷、钨和铋
6
作者 彭苏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50,共6页
本文研究了柱芯电极测定西藏斑岩铜矿中8个主次要元素,并与用其他电极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本文还讨论了组分影响及消除方法。对铜矿区样品测定,其RSD(n=15)为Cu±3.3%,Mo±4.1%,Ag±3.7%,Pb±6.5%。Zn±6.5%... 本文研究了柱芯电极测定西藏斑岩铜矿中8个主次要元素,并与用其他电极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本文还讨论了组分影响及消除方法。对铜矿区样品测定,其RSD(n=15)为Cu±3.3%,Mo±4.1%,Ag±3.7%,Pb±6.5%。Zn±6.5%,As±7.3%,W±6.9%以及Bi±6.9%。用化学分析,外检和标样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铜矿 金属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