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叶银杏叶表型及光合特征对遮阴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意 王改萍 +2 位作者 赵群 赵慧琴 王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目的】探究金叶银杏对光照的需求,为其人工栽培技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金叶银杏为试材,分化为金叶品系和绿叶品系,测定不同遮阴条件下叶片的表型、细胞结构、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分析遮阴对金叶... 【目的】探究金叶银杏对光照的需求,为其人工栽培技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金叶银杏为试材,分化为金叶品系和绿叶品系,测定不同遮阴条件下叶片的表型、细胞结构、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分析遮阴对金叶银杏的影响。【结果】随着遮阴强度增大,金叶品系的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叶片总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逐渐增加,绿叶品系的叶片总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随遮阴强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金叶品系叶片的L*值和b*值随遮阴强度增大逐渐减小,a*值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绿叶品系叶片L*值、a*值和b*值均随着遮阴强度增大逐渐减小。各遮阴处理下,绿叶品系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金叶品系,2个品系叶片的色素含量随遮阴强度增加先提高、后下降;金叶品系和绿叶品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遮阴强度增加逐渐下降,胞间CO_(2)摩尔分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金叶品系叶片的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随遮阴强度增加逐渐增大,绿叶品系叶片F_(v)/F_(o)、F_(v)/F_(m)的变化与金叶品系一致。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绿叶品系在30%遮光率处理下综合得分排第1位,金叶品系在50%遮光率处理时综合得分排第3位。【结论】50%遮阴条件适宜金叶银杏品系的生长,30%遮阴条件更适宜绿叶银杏品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遮阴 细胞结构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穗预处理和激素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2
作者 王琳琳 祝凌云 +1 位作者 郁万文 刘玉华 《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以观赏良种金叶银杏‘万年金’为材料,研究了插穗预处理(冷藏、蔗糖、硼酸)和激素(NAA、IBA、NAA+IBA)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的不定根长、不定根数、生根率的差异,筛选出较优的预处理和激素处理,为金叶银杏硬枝... 以观赏良种金叶银杏‘万年金’为材料,研究了插穗预处理(冷藏、蔗糖、硼酸)和激素(NAA、IBA、NAA+IBA)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的不定根长、不定根数、生根率的差异,筛选出较优的预处理和激素处理,为金叶银杏硬枝扦插育苗技术体系建立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名前三的预处理依次是冷藏10 d、5.0%蔗糖、0.1%硼酸,其中冷藏10 d处理同步提高了金叶银杏插穗不定根长、不定根数和生根率,5.0%蔗糖处理仅提高了不定根长,0.1%硼酸处理仅提高了不定根数。(2)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名前四的激素处理依次是IBA800、NAA400+IBA400、IBA500、NAA200+IBA200,四个处理均同步显著提高了不定根长、不定根数和生根率;IBA对金叶银杏扦插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优于NAA和NAA+IBA。(3)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IBA500处理1 h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硬枝扦插 预处理 激素处理 生根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叶银杏半同胞子代无性系的叶色和色素含量变化及呈色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郁万文 祝遵凌 +1 位作者 曹福亮 周春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3,共11页
对4月份至11月份金叶银杏‘万年金’(Ginkgo biloba‘Wannianjin’)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与亲本的叶色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了不同色系叶片的色素含量和比值及叶色参数(L*、a*和b*)的变化,分析了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并观察了... 对4月份至11月份金叶银杏‘万年金’(Ginkgo biloba‘Wannianjin’)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与亲本的叶色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了不同色系叶片的色素含量和比值及叶色参数(L*、a*和b*)的变化,分析了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并观察了不同色系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可被分为金黄、浅黄、草绿和蓝绿4个色系。随时间推移,草绿和蓝绿色系叶片的总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呈"双峰型"变化趋势,Car/Chl和Car/Chla比值的变幅均较小;而金黄和浅黄色系叶片的上述色素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Car/Chl和Car/Chla比值总体呈"迅速下降—相对稳定—缓慢升高"的变化趋势。各色系叶片的上述色素含量在夏季均不同程度下降,Car/Chlb比值变化差异较大,且金黄和浅黄色系的各色素含量均低于草绿和蓝绿色系。随时间推移,金黄和浅黄色系叶片的L*、a*和b*值以及草绿和蓝绿色系叶片的L*和b*值均先降低后升高,后2个色系的a*值则先升高后下降;并且,前2个色系的L*和b*值总体上显著高于后2个色系,而a*值则总体上低于后2个色系。金黄色系的Chla和Chl含量与L*和a*值显著负相关,而其Car/Chl和Car/Chla比值则与L*、a*和b*值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浅黄色系的Chlb含量与a*值显著负相关,其Car/Chla比值与L*和b*值以及Car/Chlb比值与a*值均显著正相关;草绿色系的Chla含量与L*值显著负相关,其Car/Chla比值与L*和b*值以及Car/Chlb比值与a*值均显著正相关;这3个色系叶片的其余指标间以及蓝绿色系叶片的各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观察结果显示:金黄和浅黄色系的叶绿体基粒片层发育不健全,基粒片层可见但排列较疏松,且无明显垛叠,分布范围小而稀疏;蓝绿和草绿色系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垛叠层数均较多,基粒片层发达且排列紧致、整齐,分布范围大而稠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万年金’4个色系半同胞子代无性系叶片的呈色差异和叶色变化由多种因素控制,其中,Car/Chl和Car/Chla比值高且叶绿体基粒片层发育不健全是叶片呈黄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叶色 色素含量 叶色参数 超微结构 呈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陆金叶银杏”育苗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承林 陈凤苹 +3 位作者 李万德 肖创伟 潘小平 章璐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27-29,共3页
“安陆金叶银杏”是2014年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原始繁殖材料来自古银杏大树芽变枝。本文通过对其育苗地选择、砧木培育、穗条选择和处理、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关键技术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安陆金叶银杏”育苗水平... “安陆金叶银杏”是2014年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原始繁殖材料来自古银杏大树芽变枝。本文通过对其育苗地选择、砧木培育、穗条选择和处理、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关键技术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安陆金叶银杏”育苗水平,促进当地银杏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陆金叶银杏 育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繁殖生根过程及其生根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瑞敏 祝凌云 +5 位作者 陈颖 姚秀文 白景伟 陈旭 张齐齐 曹福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7,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的影响,探讨金叶银杏的生根机制,为金叶银杏苗木扦插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通过NAA和IBA处理金叶银杏硬枝插穗,检测它们对插穗的生根状...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的影响,探讨金叶银杏的生根机制,为金叶银杏苗木扦插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通过NAA和IBA处理金叶银杏硬枝插穗,检测它们对插穗的生根状态、生根指标及IBA对扦插过程中插穗皮部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激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结果】1)金叶银杏插穗愈伤组织诱导期和形成期、不定根发生期和形成期分别在插后的20~26、26~42、42~53、53~79 d。2)800 mg·L^-1 IBA和400 mg·L^-1 NAA+400 mg·L^-1IBA(混合)处理的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期及生根率与根数都较其他相应处理的效果好,其中生根率分别达64.4%和51.1%;不定根数分别达8.6条和9.3条。3)插穗生根过程中(500 mg·L^-1 IBA处理)基部韧皮部的SOD、PPO活性在插后40、60 d达到高峰,均比对照提前20 d达到峰值;插穗的POD活性出现上升-下降-升高的趋势,插穗可溶性糖也出现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但时间点不一致;而淀粉的含量出现下降-上升的趋势。4)生根期间插穗基部韧皮部的IAA含量出现了2个峰值和一个谷值;而ZR含量在第40天达到峰值后下降;G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ABA含量在插后的前期高后期低,且值都低于同期对照。IAA/ABA比值在插后的第40天(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谷底,后又上升(不定根形成期)。IAA/GA在插后的40~60 d内快速上升,80 d后又开始大幅下降;IAA/ZR值在扦插愈伤组织形成期(40 d)呈下降趋势,到60 d时(不定根发生期)又急剧上升到峰值。【结论】高活性的SOD和POD有利于插穗初期愈伤组织的形成(40 d),高活性的POD与PPO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60 d)。较高的IAA含量是保证愈伤组织形成(20~40 d)的必要条件,不定根形成期(60 d)需要较高的IAA/ZR、IAA/ABA、IAA/GA比值。本研究为金叶银杏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的研究及金叶银杏苗木的快速繁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硬枝扦插 IBA处理 植物激素 生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处理下茉莉酸甲酯对金叶银杏光合色素、抗氧化性及黄酮代谢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袁斌玲 王瑞敏 +3 位作者 陈颖 张涛 陈燕琼 沈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1,共8页
以金叶银杏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0、50(低盐)、150(高盐)mmol·L-1 NaCl以及在50、150 mmol·L-1 NaCl下分别添加500μmol·L-1茉莉酸甲酯(MJ)处理金叶银杏幼苗,研究MJ在NaCl处理下金叶银杏幼苗的生理响应及对黄酮苷元含量... 以金叶银杏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0、50(低盐)、150(高盐)mmol·L-1 NaCl以及在50、150 mmol·L-1 NaCl下分别添加500μmol·L-1茉莉酸甲酯(MJ)处理金叶银杏幼苗,研究MJ在NaCl处理下金叶银杏幼苗的生理响应及对黄酮苷元含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2个水平盐处理(50、150 mmol·L-1 NaCl)及添加MJ处理后叶绿素含量降低,但低水平盐可促进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低盐+MJ处理可提高叶绿素b的含量。高盐处理可显著地提高丙二醛(MDA)含量、超氧歧化酶(SOD)活性;高盐+MJ能够显著地降低MDA含量、提高SOD酶活性,而低盐或低盐+MJ处理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2个水平盐处理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以及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均有所提高,但MJ的添加并没有显著提高4CL和CAD的活性。低浓度盐处理在短期内(5 d)就可显著提高金叶银杏黄酮苷元和总黄酮的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33.7%)但低盐+MJ处理对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提高程度不大;高盐+MJ处理可在长时间内(10~15 d)显著提高槲皮素(154.5%)和总黄酮的含量(132.1%)。本研究为盐胁迫、茉莉酸及黄酮代谢间的作用机制及银杏黄酮的代谢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NACL处理 茉莉酸甲酯(MJ)调控 生理响应 黄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叶银杏杂交播种及其叶色分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章雷 王改萍 +1 位作者 丁延朋 马悟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2,22,共6页
为了探究金叶银杏杂交育种可行性,选育出黄化特征稳定和干形优美的金叶银杏实生苗。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内两株健康成熟的银杏雄株为父本,湖北安陆金叶银杏嫁接苗为母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得到杂交种实,并对种子表型性状、活力及其幼苗叶色... 为了探究金叶银杏杂交育种可行性,选育出黄化特征稳定和干形优美的金叶银杏实生苗。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内两株健康成熟的银杏雄株为父本,湖北安陆金叶银杏嫁接苗为母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得到杂交种实,并对种子表型性状、活力及其幼苗叶色分化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表明:金叶银杏与普通银杏的远距离杂交成功率达到90%;其后代种子属于梅核类,种粒小,杂交1号和杂交2号的单核质量分别为1.55、1.96 g;杂交种子存在生理后熟现象,其胚的速生期为9—10月份;杂交金叶银杏种子的发芽率80%以上,出苗率55%以上,黄化率达到50%以上,且前期叶片黄色特征可以维持到7月份左右;黄叶品系叶色由黄转绿的过程主要与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有关,总叶绿素比例增加是其叶色变绿的主要原因。因此,金叶银杏与普通银杏的远距离杂交完全可行,其座果率高,后代黄化率可观,叶色分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杂交授粉 种子 叶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叶银杏杂交F_(1)代苗木生长和叶色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改萍 丁延朋 +3 位作者 曹福亮 章雷 陈慧 赵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以金叶银杏(Ginkgo biloba‘Golden leaves’)为母本、银杏(G.biloba Linn.)为父本杂交产生的F_(1)代(包括黄叶型Ⅰ、绿叶型Ⅰ、黄叶型Ⅱ、绿叶型Ⅱ)实生苗为材料,当地品种‘泰兴大佛指’(‘Taixing Dafozhi’)为对照,利用Logistic方程... 以金叶银杏(Ginkgo biloba‘Golden leaves’)为母本、银杏(G.biloba Linn.)为父本杂交产生的F_(1)代(包括黄叶型Ⅰ、绿叶型Ⅰ、黄叶型Ⅱ、绿叶型Ⅱ)实生苗为材料,当地品种‘泰兴大佛指’(‘Taixing Dafozhi’)为对照,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模型,探究各材料苗木生长规律及代谢物含量和叶色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杂交F_(1)代黄叶型苗高呈“S”型增长,绿叶型苗高呈对数型增长,先快后慢;所有材料的地径均呈“S”型增长。在苗木生长150 d时,杂交F_(1)代不同苗木间的单株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同生长时间,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绿叶型Ⅰ高于黄叶型Ⅰ、绿叶型Ⅱ高于黄叶型Ⅱ;在120 d时,各材料的淀粉含量较90 d大幅升高,且黄叶型Ⅰ和绿叶型Ⅰ的淀粉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材料;在90~120 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黄叶型Ⅰ高于绿叶型Ⅰ、黄叶型Ⅱ高于绿叶型Ⅱ。在150 d时,总黄酮含量表现为‘泰兴大佛指’显著高于4个杂交F_(1)代、黄叶型Ⅰ高于绿叶型Ⅰ、黄叶型Ⅱ高于绿叶型Ⅱ。在30~90 d,黄叶型的亮度参数值(L^(*))、红/绿色相值(a^(*))、黄/蓝色相值(b^(*))整体上随时间推移显著降低,且L^(*)和b^(*)均表现为黄叶型显著高于绿叶型。在30~90 d,黄叶型的总叶绿素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而绿叶型的总叶绿素含量在60 d达到最大值。苗木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苗木质量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泰兴大佛指’、黄叶型Ⅰ、黄叶型Ⅱ、绿叶型Ⅰ、绿叶型Ⅱ。综上所述,金叶银杏杂交F_(1)代中黄叶型实生苗质量优于绿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杂交选育 LOGISTIC方程 叶色 苗木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陆金叶银杏特性初报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志勇 胡俊 +2 位作者 潘小平 黄大勇 曹铁松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31-34,69,共5页
安陆金叶银杏原始繁殖材料选自大树芽变侧枝。通过嫁接扩繁后定植观察,无性繁殖的幼树,在6年生长过程中叶片的黄色性状表现稳定,保持了母本叶片色变的特性,其观叶时间长,观赏价值高,可广泛用于景观栽培,且叶片总黄酮(白果双黄酮、异白... 安陆金叶银杏原始繁殖材料选自大树芽变侧枝。通过嫁接扩繁后定植观察,无性繁殖的幼树,在6年生长过程中叶片的黄色性状表现稳定,保持了母本叶片色变的特性,其观叶时间长,观赏价值高,可广泛用于景观栽培,且叶片总黄酮(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是理想的采叶原料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陆金叶银杏 色度 总黄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