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衷中参西《金匮要略》病症钩沉
1
作者 杨帆 李云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1,共3页
辨析《金匮要略》中“狐惑病”“肺痈病”“痰饮病”的有关条文的症状表现及方义特点,结合西医学对相关条文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狐惑病的“乍赤乍黑乍白”应指发作性的结膜炎,肺痈病的“隐隐痛”应指病位较深的实性疼痛,痰饮病的... 辨析《金匮要略》中“狐惑病”“肺痈病”“痰饮病”的有关条文的症状表现及方义特点,结合西医学对相关条文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狐惑病的“乍赤乍黑乍白”应指发作性的结膜炎,肺痈病的“隐隐痛”应指病位较深的实性疼痛,痰饮病的水在“肠间”不仅在肠道内也可在肠腔外类似于腹膜腔中。上述观点的提出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拓宽了中医理论实用价值,丰富《金匮要略》在现代临床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衷中参西 狐惑病 肺痈病 痰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探讨铂类化疗后水肿的中医证治
2
作者 孙昕 程海波 张晓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9,共5页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诊疗思维体系,探讨肿瘤患者使用铂类化疗药物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的中医辨治思路。铂类用药后寒毒伤阳,阳气亏虚,水停不化导致机体水肿,可从中医肾、脾阳气受损后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的角度进行思辨。从“... 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诊疗思维体系,探讨肿瘤患者使用铂类化疗药物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的中医辨治思路。铂类用药后寒毒伤阳,阳气亏虚,水停不化导致机体水肿,可从中医肾、脾阳气受损后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的角度进行思辨。从“水气病”立论,治疗上立足“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的治疗原则,运用扶正与祛邪并重的思维方法,注重温阳化气与利小便并重的治疗大法,随证处方,据症加减,为构建肿瘤患者使用铂类药物后机体水肿的中医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病 要略 铂类药物 温阳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茯苓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璐瑶 王一帆 张琳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4,共5页
通过对《金匮要略》中30首含茯苓方剂的条文、药对配伍和用量3个方面进行浅析,总结归纳茯苓的用法用量及规律。发现含有茯苓的30首方剂按茯苓在其中发挥的主要功效分为六类:健脾除湿、温化痰饮、淡渗利水、补益心脾、淡渗利湿、健脾宁... 通过对《金匮要略》中30首含茯苓方剂的条文、药对配伍和用量3个方面进行浅析,总结归纳茯苓的用法用量及规律。发现含有茯苓的30首方剂按茯苓在其中发挥的主要功效分为六类:健脾除湿、温化痰饮、淡渗利水、补益心脾、淡渗利湿、健脾宁心、逐水化饮宁心;《金匮要略》中茯苓最常用的配伍药物是细辛、泽泻、半夏、干姜、白术、桂枝、甘草7味;茯苓用量一般为3~4两,当茯苓在方中起健脾除湿的作用且不是方剂主要功效时,用量在3分至4两,占全方剂量比在2%~11%;当茯苓在方中起温化痰饮作用且不是方剂主要功效时,茯苓用量在3~8两,占全方总剂量在11%~48%;当茯苓在方中起健脾除湿的作用时,用量在1分~8两,占全方总剂量比在7%~35%;茯苓起补益心脾、淡渗利湿功效时用量是4两,占全方总剂量33%;茯苓起健脾宁心的作用,用量为2两,占全方总剂量14%;起逐水化饮宁心作用时茯苓用量3两,占全方总剂量18%。浅析茯苓的应用规律,为今后在实践中使用茯苓提供更有效对症的用量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茯苓 剂量 运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上气证治探讨
4
作者 刘明佳 马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上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对上气诊治作了系统的论述,但后世医家对上气的词义认识不够统一。通过疏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参考医学典籍,结合临床实际,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上气有病名及症状双重含义。作... 上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对上气诊治作了系统的论述,但后世医家对上气的词义认识不够统一。通过疏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参考医学典籍,结合临床实际,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上气有病名及症状双重含义。作为疾病,其病位在肺,症状特点为气上冲,常引起咳嗽,或与咳、喘伴随发生,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金匮要略》针对上气分为寒饮郁肺、饮热郁肺、虚热犯肺、痰饮壅肺四证进行辨治,既重视病机,亦重视药证的对应。故对经方证治的认识和理解,应辨证与方证互参,方能贯通经方之理法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上气 上气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原著探析弦脉的特点及主病
5
作者 唐利 程宏发 +7 位作者 张雅文 郭肖瑶 王含誉 张影 张秋霞 杨邱月 张晓辉 解亚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53-2858,共6页
目的基于《金匮要略》原著,归纳分析弦脉的脉象、病位病性病证特点和主病,以期为弦脉的临床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方法首先按篇章顺序整理出《金匮要略》中含有“弦脉”的条文,然后总结弦脉的脉象及病机特点,最后探讨其主病及临床意义。... 目的基于《金匮要略》原著,归纳分析弦脉的脉象、病位病性病证特点和主病,以期为弦脉的临床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方法首先按篇章顺序整理出《金匮要略》中含有“弦脉”的条文,然后总结弦脉的脉象及病机特点,最后探讨其主病及临床意义。结果本研究总结出《金匮要略》弦脉之脉象特点:紧如弦,直上下行。《金匮要略》弦脉之病位特点:主要偏里,在胸腹肝胁;其病性特点主要为实寒证;其病证特点主要为痛证。归纳出7种弦脉主病:弦主痉病、弦主疟病、弦主胸痹、弦主寒疝、弦主饮病、弦主胃反和弦主转筋。结论《金匮要略》所反映的弦脉特点及主病,体现了病脉证治相结合的辨证模式,对后世辨证论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弦脉 辨证论治 平脉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温经汤妇科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泉洋 吴国泰 王瑞琼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1-1417,共7页
金匮温经汤出自东汉张机的《金匮要略》,是主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孕症、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等疾病,具有抗炎镇痛、改善氧化应... 金匮温经汤出自东汉张机的《金匮要略》,是主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孕症、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等疾病,具有抗炎镇痛、改善氧化应激、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等药理作用。当前对金匮温经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方联合其他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评价,较少对全方药理作用及具体分子作用机制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要略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经方 妇科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方药用量与功效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尚尔鑫 范欣生 +2 位作者 段金廒 唐于平 陶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与其功效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的量效关系是方剂与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以《金匮要略》收载方剂为研究对象,分析方剂中药物的功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量效关系曲线。通过对量效关系曲线的分析,发现方剂中药物常用量相对集... 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与其功效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的量效关系是方剂与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以《金匮要略》收载方剂为研究对象,分析方剂中药物的功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量效关系曲线。通过对量效关系曲线的分析,发现方剂中药物常用量相对集中,与其表现的功效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此外,药物用量还受主治病证、配伍关系、剂型等因素影响。从药物用量的角度对中药功效的多元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探索性的解释了方剂药物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药 功效 量效关系 频数统计 要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匮要略》皮水 被引量:9
8
作者 董野 鞠宝兆 郭晓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09-1112,共4页
以《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内容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中皮水原文的解读分析、简要联系现代医学以及对部分问题的个人体会,对皮水病的脉象、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及治则、治禁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皮水病由脾失健运、肺失通调... 以《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内容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中皮水原文的解读分析、简要联系现代医学以及对部分问题的个人体会,对皮水病的脉象、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及治则、治禁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皮水病由脾失健运、肺失通调而致水湿内停所成,责之脾肺二脏,与肾和三焦有关;分为皮水挟热、皮水表实、皮水阳郁、皮水湿热内壅四证型,以发汗、利小便为治则进行治疗。通过八纲辨证得出皮水其性质为阴、在表、属寒、邪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水 要略 症状 病因病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匮要略》探讨痛风“代谢-炎症-免疫”发病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党万太 周京国 谢文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90-2093,共4页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然近几年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同时与炎症和免疫相关。笔者主要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对痛风的...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然近几年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同时与炎症和免疫相关。笔者主要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对痛风的辨证治疗来探讨其对痛风"代谢-炎症-免疫"发病机制的指导作用,以此发挥中西交融的优势,最终为痛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要略 代谢-炎症-免疫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方治疗冠心病方剂运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孟魁 宋俊生 郭利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9-953,I0002,共6页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寻《金匮要略》方治疗冠心病的方剂运用规律。方法:检索文献获取《金匮要略》方治疗冠心病的优势方剂谱,并使用拟定的文献评价标准对临床研究文献及个案报道文献进行评价,进而获得冠心病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中医...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寻《金匮要略》方治疗冠心病的方剂运用规律。方法:检索文献获取《金匮要略》方治疗冠心病的优势方剂谱,并使用拟定的文献评价标准对临床研究文献及个案报道文献进行评价,进而获得冠心病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中医证型。结果:明确了《金匮要略》方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剂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及瓜蒌薤白白酒汤,临床研究文献有102篇,个案经验文献有158篇,其中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文献52篇,各方剂临床研究文献均为中低质量等级。结论:冠心病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主要中医证型,多为瓜蒌薤白半夏汤证和瓜蒌薤白白酒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冠心病 治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异病同治方药应用总结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连美 李云海 +1 位作者 刘建忠 田玉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198-1200,共3页
异病同治是后人根据《黄帝内经》中的"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仲景虽未明言此法,然在《金匮要略》的条文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现不揣浅陋,对《金匮要略》中的常用方,如防己... 异病同治是后人根据《黄帝内经》中的"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仲景虽未明言此法,然在《金匮要略》的条文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现不揣浅陋,对《金匮要略》中的常用方,如防己黄芪汤、赤小豆当归散、大承气汤、肾气丸等,进行分析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异病同治 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血痹病研究体会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仰模 田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914-915,共2页
探讨金匮血痹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血痹与痹证关系的讨论,揭示二者之间临床辨证的联系,即温阳通痹贯穿血痹与痹证治疗的始终,从而论证了金匮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思想。
关键词 要略 血痹病 痹证 辨病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以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德辉 马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7-929,共3页
主要对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之机理作一探讨。营卫与虚劳病具有密切的关系,营卫和则身体健,营卫虚则身体损。营卫可概括人体气血阴阳。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的机理主要是从营卫入手,来调和气血、阴阳、脾胃。从而达到治疗虚劳病的目的。
关键词 要略 桂枝汤 虚劳 营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中情志病证治思路探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梁佳 胡春宇 韩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08-812,共5页
情志类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升高,它不仅表现为神志、思维等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也表现为外在的躯体功能障碍。《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虚劳虚烦不得眠、奔豚气病、惊悸、妇人梅核气及脏躁等皆属于此类疾病。仲景治疗本病注重从躯体... 情志类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升高,它不仅表现为神志、思维等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也表现为外在的躯体功能障碍。《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虚劳虚烦不得眠、奔豚气病、惊悸、妇人梅核气及脏躁等皆属于此类疾病。仲景治疗本病注重从躯体症状改善入手,结合心理调治,调畅气机以疏肝,安神定志以调心,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 体征 要略 调畅气机 安神定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一词多义举要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天才 杨景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从一词两义、一词三义、一词四义3个方面,列举了外证、身疼痛、手足温、证、痞、胃中、中风等10余个词语进行分析探讨,以利准确理解仲景原著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 伤寒论 要略 一词多义 外证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金匮要略》方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宁俊 田永立 章永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4,共3页
中医经典名著《金匮要略》所载方药至今对治疗胃癌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胃癌本虚标实不同病机,分析《金匮要略》方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应用《金匮要略》方能增加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发挥中... 中医经典名著《金匮要略》所载方药至今对治疗胃癌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胃癌本虚标实不同病机,分析《金匮要略》方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应用《金匮要略》方能增加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发挥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胃癌 经方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治风湿病方剂探要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仰模 陈志勇 +3 位作者 章文平 刘浩 陈莉 田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471-472,共2页
论述了《金匮要略》治疗风湿病的方剂。以祛邪为主的方剂:以祛风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麻黄加术汤等;以祛寒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乌头汤等;以祛风痰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藜芦甘草汤;以祛热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白虎加桂枝汤等;以祛风邪为主的方剂... 论述了《金匮要略》治疗风湿病的方剂。以祛邪为主的方剂:以祛风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麻黄加术汤等;以祛寒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乌头汤等;以祛风痰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藜芦甘草汤;以祛热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白虎加桂枝汤等;以祛风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阳旦汤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以扶正祛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薯蓣丸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主要有小建中汤等。《金匮要略》针对胸痹、心痛的方剂:主要有栝蒌薤白白酒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风湿病 治疗 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对药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艾华 张曙光 刘海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595-1597,共3页
要通过《金匮要略》中"对药"的应用,研究其配伍规律与作用,总结张仲景辨证用药特点、配伍理论和组合法度,扩大药物应用范围,使之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要略 对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教学案例影像库的建立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晓玲 李季 雷旭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345-346,共2页
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金匮要略》的影像案例资料库,而国内中医院校对案例教学的探讨也多局限在传统的病案教学法。本教研室结合自身特点,整合教学及临床各种资源,初步建立了体现中医经典临床思维的《金匮要略》教学案例影像库,为新时期... 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金匮要略》的影像案例资料库,而国内中医院校对案例教学的探讨也多局限在传统的病案教学法。本教研室结合自身特点,整合教学及临床各种资源,初步建立了体现中医经典临床思维的《金匮要略》教学案例影像库,为新时期下中医经典临床教学的实践和改革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随着案例库的不断充实完善和在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建立一种有效锻炼中医学生思辨能力、符合中医经典课程特点的现代影像案例教学法将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案例教学 影像库 建立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双语教学体会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庆云 于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40-942,共3页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在高校大力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要求,为适应中医专业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的需要,结合《金匮要略》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了中医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对其教材、多媒体课件、备课、授课等双语教学实...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在高校大力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要求,为适应中医专业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的需要,结合《金匮要略》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了中医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对其教材、多媒体课件、备课、授课等双语教学实施的条件和环节进行了大胆地尝试。认为优秀的双语授课教师、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接收能力、适宜的教学模式和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整体性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略 双语教学 实践 体会 中医专业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