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壳聚糖和无掺杂金刚石纳米粒子共沉积膜上的固定及其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5
1
作者 祝敬妥 张卉 +1 位作者 徐静娟 陈洪渊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无掺杂的金刚石纳米粒子(UND)可以和壳聚糖共沉积到玻碳电极表面,形成壳聚糖-UND复合膜。此复合膜可以通过吸附的方法,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并且能够实现HRP的直接电化学,保持HRP对过氧化氢的良好催化能力。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复合膜... 无掺杂的金刚石纳米粒子(UND)可以和壳聚糖共沉积到玻碳电极表面,形成壳聚糖-UND复合膜。此复合膜可以通过吸附的方法,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并且能够实现HRP的直接电化学,保持HRP对过氧化氢的良好催化能力。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复合膜及HRP在此复合膜上的电化学活性,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全反射红外(ATR)、电化学交流阻抗、循环伏安等技术来跟踪各步修饰过程。结果表明,此复合膜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很好的保持HRP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掺杂金刚石纳米粒子 电化学沉积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科学家的纳米金刚石碾磨新方法
2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88,共1页
俄科学院约菲物理技术所和圣彼得堡国立化工制药学院的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对爆轰纳米金刚石粒子进行辐照的光学方法。在许多刊物中,爆轰纳米金刚石的纳米粒子大小特征是根据动态光散射数据来计算的。研究表明,3~6 nm粒子的吸收光谱上有... 俄科学院约菲物理技术所和圣彼得堡国立化工制药学院的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对爆轰纳米金刚石粒子进行辐照的光学方法。在许多刊物中,爆轰纳米金刚石的纳米粒子大小特征是根据动态光散射数据来计算的。研究表明,3~6 nm粒子的吸收光谱上有其显著特征。彼得堡研究者质疑该种方法是否适用于3~6 nm的粒子。因此俄研究人员开始做实验。通过实验证明能生产出更加纯的纳米金刚石悬浮细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科学家 金刚石粒子 碾磨 动态光散射 光学方法 科研人员 圣彼得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开发出新型高热传导率材料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4-774,共1页
由于电子产品的高度集成化及高速度化,产品过热易造成电子产品的误操作,因此需开发一种能使产生的热迅速扩散的材料。日本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开发出使用金刚石粒子制备的高热传导性材料基础材料,预计市场规模为400亿日元,年增长率1... 由于电子产品的高度集成化及高速度化,产品过热易造成电子产品的误操作,因此需开发一种能使产生的热迅速扩散的材料。日本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开发出使用金刚石粒子制备的高热传导性材料基础材料,预计市场规模为400亿日元,年增长率10%左右。金刚石是一种热传导率最高的材料。金刚石粉末与铝、铜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煅烧法,可生成高热传导率的放热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 基础材料 热传导率 开发 金刚石粒子 电子产品 高度集成化 金刚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