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宋金元医学文献数据挖掘的带下病诊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潘扬 张大伟 张朱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02-3209,共8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宋金元医学文献中治疗带下病的用药规律,为中药临床应用和新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从宋金元医学著作中筛选涉及带下病的52部古籍,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宋金元医学文献中治疗带下病的用药规律,为中药临床应用和新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从宋金元医学著作中筛选涉及带下病的52部古籍,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总结其带下病的诊治规律。结果纳入方剂262首,涉及306味中药,方剂多小而精简,以丸散剂为主;赤白带下病(54.2%)较多,其次为白色带下病(26.0%),其归经侧重不同,但总归肝脾肾三经,药性以温、寒、平,药味以辛、甘、苦居多,以补虚类药物为主;支持度≥27的中药药对组合为5对,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13首新处方。结论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带下病病因多与虚、寒、热有关,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核心药物以补血扶正的四物汤组成为基础,为后世临床治疗带下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医学文献 带下病 诊治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丽亚 蔡园园 张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84-4492,共9页
目的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有关胎漏、胎动不安的处方397首,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软件中不同板块,挖掘此时期医学文献中治疗... 目的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有关胎漏、胎动不安的处方397首,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软件中不同板块,挖掘此时期医学文献中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用药规律。结果 对397首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前十味使用的药物分别是:当归、川芎、阿胶、人参、熟地黄、白芍、白术、艾叶、炙甘草、甘草;高频药物功效分析显示以“补血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四气分析显示以温、平性为主,其次为寒性;五味中以“甘、辛”为主,其次为苦;药物归经以“肝、脾经”为主,心、肾经次之;通过用药模式分析(支持度>15%,置信度为0.9),共有7味核心药物,分别是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艾叶、阿胶、人参;“规则分析”中置信度设为0.9,提取出4条药物组合规则。基于熵层次聚类分析的组方规律(相关度设为6,惩罚度设为2)得到5首新处方。结论 宋金元时期医家多认为本病病因归于“虚、瘀”,病位着重于“肝、脾”,其次为“肾、心”,核心用药以当归芍药散加减为主,养血补血的基础上,兼以活血化瘀,标本兼施,治病与安胎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漏 胎动不安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金元医学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籍刊刻与医学传承:李杲学说在元代及明初的流布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小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本文试图勾勒"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医学理论在江南医学群体中传播的途径,并以此反思金元医学传承研究中主导的"师徒传承"、"北医南传"以及"医学流派"等解释模型。相对于刘完素、朱震亨的研究... 本文试图勾勒"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医学理论在江南医学群体中传播的途径,并以此反思金元医学传承研究中主导的"师徒传承"、"北医南传"以及"医学流派"等解释模型。相对于刘完素、朱震亨的研究,李杲学说传至江南的途径隐而不彰。李杲师承集中在北方,其著作在身后屡次出版,并传至江南。元明之际版刻并不发达,书籍资源不足。然而,元末江南已经形成了一个医者的专业网络,求学者可通过拜师、交游等途径分享有限的书籍资源,进而大大促进了李杲学说在江南的流布。到了明初,这一专业网络中的成员大多师承朱震亨一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出版、传播李杲的作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界限清晰的"医学流派"在元明之际并未成型,医者专业网络中的信息共享机制也促进了金元各派医学理论的合流与折中,进而形塑了明中期以后的医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医学 金元四大家” 李杲 江南 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诊疗中的思维定势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瑞祥 孟庆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12-714,共3页
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是人的意识掌握客观事物的高级形式。它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其它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模式使得医者在诊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医者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可避... 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是人的意识掌握客观事物的高级形式。它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其它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模式使得医者在诊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医者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些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具有趋向性、常规性和程序性的特性;普遍存在于诊疗中。它一方面对诊疗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医者的思维产生了盲区。从金元医学的两则事例来看,思维定势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医者应抓住思维定势的特性来完善自己的思维。同时,还应借助群体智慧,运用综合研讨的方式和系统思维的方法来覆盖诊疗思维中的盲区;提升辨证论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医学 诊疗思维 思维定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