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金佛寺逆冲推覆带速度分析及掩伏构造形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潘良云 张宏伟 +4 位作者 孙学栋 赵建儒 刘文利 段新红 闫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7-472,369-370,共8页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东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发育上覆高速花岗岩推覆体和推覆体前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并有速度倒置的特征,导致下盘原地系统(由新生界和下白垩统组成)掩伏构造的形态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出现较大差异。本文利用金佛寺逆冲...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东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发育上覆高速花岗岩推覆体和推覆体前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并有速度倒置的特征,导致下盘原地系统(由新生界和下白垩统组成)掩伏构造的形态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出现较大差异。本文利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北部三维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分析了三维区速度变化规律和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北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空间分布;针对金佛寺逆冲推覆带结构和速度特征,将三维区速度变化趋势向南延拓,应用分区分块层位控制法建立了金佛寺逆冲推覆带速度场;通过层位控制法建立平均速度场,用变速成图法及构造模型层速度充填法开展了金佛寺掩伏构造形态研究,进而提出了该区下步勘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金佛寺掩伏构造 速度分析 速度场 构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东金佛寺逆掩推覆带构造特征与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宏伟 张敬东 潘良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74-77,共4页
酒东拗陷南缘山前冲断带是酒泉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金佛寺逆掩推覆带是目前在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上发现的一个大型逆掩推覆带。本文利用新采集的地震资料,结合电法、地面地质露头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进行了该区构造... 酒东拗陷南缘山前冲断带是酒泉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金佛寺逆掩推覆带是目前在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上发现的一个大型逆掩推覆带。本文利用新采集的地震资料,结合电法、地面地质露头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进行了该区构造建模,明确了该推覆带具有三层冲断结构的构造样式。与窟窿山逆掩推覆带相比,逆掩推覆带具有相似的石油地质条件,而且在逆冲推覆下盘,发育金佛寺掩伏构造。此构造具有面积大、幅度高、断层发育的特点,有可能成为该区下一步应重点评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山前冲断带 金佛寺逆掩推覆带 构造特征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金佛寺岩体接触带青大坂钨钼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康鸿杰 周超 +3 位作者 宋学兵 徐茂文 刘晓煌 宁娜 《矿产勘查》 2020年第9期1882-1893,共12页
青大坂钨钼矿位于金佛寺岩体接触带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包括硅酸盐、石英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等3个成矿阶段。本文通过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氢氧同... 青大坂钨钼矿位于金佛寺岩体接触带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包括硅酸盐、石英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等3个成矿阶段。本文通过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氢氧同位素测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从硅酸盐阶段到石英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从314~521℃,经202~291℃,降低到126~181℃;盐度从4.20%~13.29%Na Cl_(eq),经2.07%~13.51%Na Cl_(eq),降低到2.74%~7.17%NaCl_(eq)。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和群体包裹分析显示,该矿床成矿流体以H_2O为主,其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其次为CO_2和N_2以及少量的CH_4、C_2H_6、H_2S、Ar,液相成分以Na^+、K^+、Cl^-、SO_4^(2-)为主,含有少量的F^-和Ca^(2+)。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加入的岩浆水混合热液。本次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大气降水的加入和流体还原性增强,是导致大量钨钼等金属矿物不断沉淀成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钼矿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金佛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崇福寺
4
作者 赵达 《五台山研究》 1993年第1期41-42,共2页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城内东大街北隅,古名林衙寺,俗称大寺庙,是雁门关外著名的辽金佛寺之一,在雁北宗教文化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建造。当时的建筑有大雄宝殿,内供释迦佛,东西配...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城内东大街北隅,古名林衙寺,俗称大寺庙,是雁门关外著名的辽金佛寺之一,在雁北宗教文化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建造。当时的建筑有大雄宝殿,内供释迦佛,东西配房供文殊、地藏二菩萨,藏经楼伫立中央,钟鼓二楼相互对称,前金刚殿五楹,三门三间,组成一座完整的寺院。契丹时,改寺为节度使林太师府署。辽统和年间(984—1012)因寺内传有灵光异现,故辟为僧舍。金熙宗崇尚佛法,宣统三年(1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崇福寺 尉迟敬 金熙宗 麟德 开国侯 金佛寺 藏经楼 建筑史 金代 文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