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金丹术中砷白铜的源流与验证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赵匡华
阮慎康
骆萌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1期24-31,共8页
-
文摘
砷白铜是我国古代金丹术化学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并且成为我国古代自成体系的一类白铜。它的源流始终和我国金丹术的发生与发展紧密结合着,成为古代黄白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
镍白铜
金丹术
我国古代
模拟试验
丹阳
源流
云南
炼制
含砷量
砷铜合金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中国金丹术中的“彩色金”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匡华
张惠珍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年第1期1-10,共10页
-
文摘
一、对中国金丹术中"彩色金"的探讨 "彩色金"的化学组成是二硫化锡(SnS<sub>2</sub>),欧洲人称它为"摩舍金"(mosaic gold),是一种具有金黄色闪耀光泽的六角形鳞片状结晶。在西欧,当人们还没有掌握制取低锌黄铜粉的方法以前,它是最重要的一种金黄色颜料。而且直到近代,它仍然是重要的人工黄色颜料之一,人们常将它用胶调和以作金漆。它的发明和利用可能与中国、希腊。
-
关键词
实验研究
金属锡
金丹术
模拟实验
中国炼丹术
色金
金黄色
化学组成
雄黄
阿拉伯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南诏大理国医药学述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朱霞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76,共5页
-
文摘
在南诏大理国的科技史上,医药学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由于南诏建立以后,对外交通空前广泛,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南诏的医药学得以博采众家之长,迅速地发展起来.南诏大理国的医学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它受到了周围各个文化圈医学的影响.既有南诏大理国本地的医学成分,也有从内地传来的中医成分,还有来自印度的佛教医学以及来自波斯的医学成分,甚至和西藏可能也有医药学交流.大体上说,南诏前期受外来影响不大,以本地的医学为主,巫医的成分已经很少了.南诏晚期至大理国时期则从内地传来了一些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例如脉学、针灸学等,这些治疗手段在南诏大理国取得了重要地位.南诏晚期以后还传来了印度密教医学和波斯医学,特别是印度的解剖学知识,使南诏大理国的医学受到了强烈影响.
-
关键词
大理国
南诏
医药学
大理地区
金丹术
云南人民出版社
解剖学知识
医学知识
云南志
桂海虞衡志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周易参同契》研究琐谈
- 4
-
-
作者
胡孚琛
-
出处
《齐鲁学刊》
1985年第2期63-67,共5页
-
文摘
(一) 《四库提要》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见《易》道引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域后起了巨大作用。首先将《易》道引入古代科学领域的,是汉代魏伯阳著的丹经《周易参同契》。《参同契》借《易》道以论内丹外丹,开一说之先河,是一本研究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之道的学术专著。它不仅被我国古代神仙家奉为经典,而且以世界现存最古的炼丹文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它比欧洲保存在威尼斯的希腊文抄本《圣·马克书稿》至少要早五百年。现代实验化学起源于炼丹术,而炼丹术则起源于中国。据考证,西方语言中的“化学”一词(法语、德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都是由中国金丹术中“金液”的读音衍生出来的。这使得《参同契》在化学史上的地位更为突出。
-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炼丹术
魏伯阳
阿拉伯语
金丹术
内丹
希腊文
外丹
道藏
陈致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张伯端籍贯考
- 5
-
-
作者
周泉浩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8年第5期66-66,共1页
-
文摘
宋代名道、周天功主要奠基人张伯端的籍贯,所有史料,包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悟真篇》序等,均称浙江天台人。然而,笔者初步结论是浙江临海人。主要依据有: 一、志书有记载。“张用诚,本名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群人,尝入成都遇真人,得金丹术诀归,以所得(禾卒)成秘诀八十一首。
-
关键词
张伯端
四库全书总目
籍贯考
《悟真篇》
浙江天台
浙江临海
金丹术
紫阳
史料
奠基人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