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电动汽车和光伏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量测优化配置 被引量:24
1
作者 徐俊俊 戴桂木 +3 位作者 吴在军 窦晓波 顾伟 袁晓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4,共8页
大规模电动汽车及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并网使得配电网态势感知结果需要考虑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利用动态概率密度函数表征电动汽车充/放电随机性和光伏系统出力间歇性的基础之上,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方法,建立了含网络节点注入功率不确定... 大规模电动汽车及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并网使得配电网态势感知结果需要考虑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利用动态概率密度函数表征电动汽车充/放电随机性和光伏系统出力间歇性的基础之上,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方法,建立了含网络节点注入功率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量测(数据采集点)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一种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从而可以得到在给定系统状态量估计误差允许精度下的数据采集点最优配置方案。通过某一电网算例计算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主动配电网安全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分布式电源 态势感知 量测优化配置 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系统关键量测解耦快速辨识及鲁棒量测优化配置 被引量:3
2
作者 戚艳 梁栋 +1 位作者 董逸超 王守相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38,共7页
对配电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的准确感知离不开状态估计,状态估计的正常运行与量测系统状况紧密相关。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三相不平衡配电系统的关键量测和关键量测组解耦快速辨识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关键量测和关键量测组辨识的解耦和非迭... 对配电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的准确感知离不开状态估计,状态估计的正常运行与量测系统状况紧密相关。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三相不平衡配电系统的关键量测和关键量测组解耦快速辨识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关键量测和关键量测组辨识的解耦和非迭代:一方面,辨识过程仅需进行有功功率部分的状态估计,极大降低了计算规模;另一方面,整个计算过程无需迭代,并给出了相应的严格理论证明。此外,建立了配电系统三相m^(-1)鲁棒量测优化配置模型,以保证任一量测缺失时网络仍然可观测。将所提方法和模型应用于改进的IEEE 37节点算例进行测试,计算结果显示关键量测解耦快速辨识方法的辨识速度远快于解耦前,鲁棒量测优化配置显著降低了配电系统不可观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状态估计 关键解耦辨识 鲁棒量测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空间可观性的配电网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案
3
作者 贾东梨 靳学斌 +1 位作者 王瑶 刘文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556-4566,I0002,共12页
配电网的量测单元在布点时缺乏指导性原则,且对量测误差考虑不足,导致配置方案的可观性能欠佳。为此,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引入区间数表征量测的不确定性,并构建时间-空间可观性指标用以评估配置方案;然后... 配电网的量测单元在布点时缺乏指导性原则,且对量测误差考虑不足,导致配置方案的可观性能欠佳。为此,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引入区间数表征量测的不确定性,并构建时间-空间可观性指标用以评估配置方案;然后,建立两阶段线性优化的区间状态估计模型,得到状态变量的区间形式;最后,以配置成本为目标、以时间-空间可观性为约束,建立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引入莱维飞行因子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时间-空间可观性的优化配置方案提升了状态估计准确性,实现了兼顾经济效益和可观性能的最小化精准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区间状态估计 时间-空间可观性 量测优化配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随机性与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量测概率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经儒 潘峰 +2 位作者 杨雨瑶 纪伊琳 祁舒喆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5,共8页
大规模分布式能源以直流源荷形式接入直流配电网,其功率强随机与强相关特性深刻影响实时量测数据不足、依赖伪量测数据的直流配电网态势感知的准确性,急需研究实时量测点的优化配置保障系统状态估计精度。为此,考虑源荷功率的随机性与... 大规模分布式能源以直流源荷形式接入直流配电网,其功率强随机与强相关特性深刻影响实时量测数据不足、依赖伪量测数据的直流配电网态势感知的准确性,急需研究实时量测点的优化配置保障系统状态估计精度。为此,考虑源荷功率的随机性与相关性影响,建立节点注入功率伪量测模型,提出基于三点估计与改进Nataf变换的直流配电网概率状态估计方法,计算节点电压状态量的估计偏差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量测点配置成本最少为目标,考虑节点电压估计偏差机会约束的直流配电网量测概率优化配置模型,求解得到最优配置方案。采用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开展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兼顾量测配置的经济性与状态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量测优化配置 概率状态估计 机会约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岭 陈红坤 +1 位作者 王志成 徐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9,共7页
为了准确划分各谐波源责任以便采用技术及经济手段治理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以系统母线的谐波电压幅值及相位作为量测量,考虑一定的建模及测量误差,根据系统各节点的谐波功率与母线阻抗之间的符号... 为了准确划分各谐波源责任以便采用技术及经济手段治理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以系统母线的谐波电压幅值及相位作为量测量,考虑一定的建模及测量误差,根据系统各节点的谐波功率与母线阻抗之间的符号关系对可疑母线进行分类。提出定位指标对各节点进行排序,确定最为可能的谐波源位置,减少后期不必要的勘测工作。最后,在ETAP 12.6中建立了IEEE 14节点的算例模型并进行计算验证,计算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置优化 离散二进制粒子群 谐波功率 谐波源定位 定位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LCC-HVDC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统一谐波状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晓婉 代锋 +3 位作者 刘沈全 王钢 曾德辉 吴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4-103,共10页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的大量应用使交直流混联电网谐波与谐振问题日益突出。谐波状态估计是电网谐波治理的前提,但是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交流电网,即使考虑直流系统,也仅将其视为谐波电流源,不能实现计及交直...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的大量应用使交直流混联电网谐波与谐振问题日益突出。谐波状态估计是电网谐波治理的前提,但是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交流电网,即使考虑直流系统,也仅将其视为谐波电流源,不能实现计及交直流系统间谐波相互作用的统一谐波状态估计。为此,基于广域宽频同步监测系统,首先将含LCC-HVDC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视为一有机整体,建立其统一谐波状态估计模型,有效地反映交直流系统间的谐波相互耦合关系;其次,提出计及经济性、冗余度和鲁棒性的宽频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综合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分阶段求解方法,提高了优化配置的科学性和计算效率;再次,采用抗差最小二乘法,求解含LCC-HVDC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统一谐波状态估计值;最后,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混联电网 谐波状态估计 广域宽频同步监系统 同步相单元 量测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稀疏表示法的谐波源定位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源 林圣 +3 位作者 臧天磊 何正友 张钧 黄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9-1284,共6页
针对谐波源随机分布及非谐波源节点存在干扰电流的状况,提出基于改进稀疏表示法的谐波源定位。通过稀疏表示将最小二乘建立的谐波状态估计量测方程转化为线性优化问题,并对量测节点的选择进行调整,进而根据谐波注入电流估计结果判断谐... 针对谐波源随机分布及非谐波源节点存在干扰电流的状况,提出基于改进稀疏表示法的谐波源定位。通过稀疏表示将最小二乘建立的谐波状态估计量测方程转化为线性优化问题,并对量测节点的选择进行调整,进而根据谐波注入电流估计结果判断谐波源的位置。在IEEE 123节点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与基于最小二乘法及稀疏表示法的谐波源定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源定位 稀疏表示 最小二乘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arrangement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points in working chamber of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畅 屈福政 +1 位作者 李守巨 孟庆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883-1891,共9页
In order to exactl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ssure dynamic balance control of working chamber of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EPBS),study on optimal arrangement of pressure measurement points in working chamb... In order to exactl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ssure dynamic balance control of working chamber of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EPBS),study on optimal arrangement of pressure measurement points in working chamber was conducted. Based on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optimal arrangement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points,fuzzy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divide pressure regions of nodes on bulkhead. Finally,the selection method of optimal measurement points was proposed,and by selecting d6.28 m EPBS as study object,the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contrast,based on optimal arrangement scheme of pressure measurement points,through adopting weighted algorithm,the absolute error mean of equivalent pressure of working chamber is the smallest. In addition,pressure curve of optimal arrangement points presents parabola,and it can show the state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bulkhead tru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arrangement method of pressure measurement points in working chamber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and the method can provide basis for realizing high precision pressure control of EP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ING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working chamber optimal arrangement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