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
1
作者 吴世玉 古丽君 +3 位作者 林长虹 林振华 韩诗帆 吴锐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3期11-17,共7页
目的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的方法。方法利用Py-GC/MS采集106个食醋样本的总离子流图,挑选21个... 目的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的方法。方法利用Py-GC/MS采集106个食醋样本的总离子流图,挑选21个共有峰,并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质谱数据库(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Mass Spectral Database,NIST 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21个共有峰的峰面积组成样品的基本矢量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去N法”筛选模型特征变量,并利用经典的PLS算法构建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鉴别模型。结果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食醋样品(71个)的正确识别率为94.4%,验证集食醋样品(106个样品)的正确识别率为96.2%,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鉴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热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核磁共振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建立鹿龟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冉坚 张琦 +4 位作者 刘淼 雷羽 王霞 蔺恒 黄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1H-NMR)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基于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 S-DA)。结果:鹿龟酒与不同的缺味样...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1H-NMR)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基于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 S-DA)。结果:鹿龟酒与不同的缺味样品及仿制品在所得的散点图中能得到明显区分。结论: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能够更全面体现其质量情况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龟酒 1H-NMR 最小乘法-判别分析(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猪肉挥发性盐基氮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文秀 彭彦昆 +1 位作者 王凡 马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39-345,共7页
以两个批次的猪肉为实验样品,开展局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双波段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挥发性盐基氮的研究,以改善模型预测不同批次样品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距离、信息测度和投影的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对欧式距离和光谱信息散度-光谱... 以两个批次的猪肉为实验样品,开展局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双波段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挥发性盐基氮的研究,以改善模型预测不同批次样品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距离、信息测度和投影的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对欧式距离和光谱信息散度-光谱角(spectral information divergence-spectral angle,SID-SAM)进行加权求和,构建评价不同样品相似性的相似度函数,定义相似度因子(SM),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确定建立局部模型的邻域窗口。以第1批样品为建模基础集,通过对欧式距离和SID-SAM的权重及SM进行参数寻优,针对第2批次中每个样品建立局部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显示,与利用第1批样品建立的模型直接预测第2批样品的结果相比,预测效果有明显提高,相关系数R从0.845 6上升至0.948 1,预测误差从4.581 0 mg/100 g下降至2.650 8 mg/100 g。这表明利用提出的相似度函数和相似度因子,可根据待测样品的光谱特征,实时动态选择相似的局部空间,建立的局部偏最小二乘模型能有效提高对外部验证样品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猪肉 挥发性盐基氮 局部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函数-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亚杰 姜明燕 +1 位作者 孙苓苓 吕东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利用正交函数 偏最小二乘法消除干扰并对相关性特强的混合组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提出一种由正交函数 (OF)与偏最小二乘法 (PLS)相结合的方法 ,并把它用于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的同时测定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 目的利用正交函数 偏最小二乘法消除干扰并对相关性特强的混合组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提出一种由正交函数 (OF)与偏最小二乘法 (PLS)相结合的方法 ,并把它用于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的同时测定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者所测得的水杨酸、苯甲酸和利凡诺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0 0 2 %、1 6 %、10 0 1%、0 37%、10 0 1%、0 96 %和 99 4 %、2 0 %、10 0 9%、1 2 %、99 8%、1 5 %。结论正交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函数-最小乘法 0F-PLS 复方水杨酸Ⅱ号 水杨酸 苯甲酸 利凡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在生鲜牛、鸭混合肉含量判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泉增 杨自翔 肖付刚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6,57,58,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提取和分析生鲜牛、鸭混合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提取和分析生鲜牛、鸭混合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对GC-MS数据进行建模,对不同比例生鲜牛、鸭混合肉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生鲜牛、鸭混合肉中共鉴定出39种挥发性化合物;PLS模型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比例生鲜牛、鸭混合肉,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验证模型,评估均方差为3.455 9,预测均方差为4.068 9,PLS模型对不同比例生鲜牛、鸭混合肉的预测准确率较高。本方法在判别不同比例生鲜牛、鸭混合肉方面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牛、鸭混合肉 最小乘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的偏最小二乘法在近红外光谱识别苹果表面农药残留量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 蒋霞 +2 位作者 石鲁珍 张树艳 张楠楠 《科技通报》 2019年第8期28-33,共6页
以喷洒不同体积分数毒死蜱农药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遗传算法(GA)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在近红外光谱识别苹果表面农药残留量方面的可行性。首先运用Antaris Ⅱ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原始光谱采集,利用3种预处理方法(MSC、SVN... 以喷洒不同体积分数毒死蜱农药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遗传算法(GA)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在近红外光谱识别苹果表面农药残留量方面的可行性。首先运用Antaris Ⅱ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原始光谱采集,利用3种预处理方法(MSC、SVN、SD)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建立PLS全谱模型,然后利用GA提取其原始光谱的特征波长,再用相同的3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后建立GA-PLS模型,并对两类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GA-PLS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的拟合准确度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提高;综合考虑模型的预测能力,经SNV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可被判定为最佳模型;经SD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度均优于在全谱区所建立的PLS模型。因此说明遗传算法可以简化苹果表面农药残留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精度及稳定性。可见基于遗传算法的偏最小二乘法在近红外光谱识别苹果表面农药残留量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最小乘法 近红外光谱 农药残留 红富士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GA-PLS特征选择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胜 张培林 +1 位作者 李兵 周云川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效率,将量子算法融合到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中,提出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方法;量子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partial square least,QGA-PLS)算法。该方法利用... 为进一步提高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效率,将量子算法融合到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中,提出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方法;量子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partial square least,QGA-PLS)算法。该方法利用量子态和叠加态原理对染色体进行编码,采用量子旋转门进行遗传操作,以实现参数的更新和增强种群多样性.同时,用量子计算重新构建了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来计算个体适应度,以充分发挥快速收敛和全局优化能力.将方法应用于函数极值优化和Iris数据集的特征选择,实验结果表明,QGA-PLS在特征选择、运算时间和分类准确率方面优于QGA和GA-PLS,从而验证了QGA-PLS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 量子计算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和量子化学参数预测酯类物质的闪点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维 张晓燕 +1 位作者 王珍珍 许惠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72-1276,共5页
基于化合物定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其中88个酯类化合物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了量子化学结构参数的计算。应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酯类化合物闪点温度这个理化性质与量子化学参数进行了关联。... 基于化合物定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其中88个酯类化合物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了量子化学结构参数的计算。应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酯类化合物闪点温度这个理化性质与量子化学参数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分子热力学自由能(ΔG)结合偶极距(μ)可以很好地表达酯类化合物闪点温度与量子化学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所建立的QSPR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点 最小 量子化学参数 定量结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啤酒爽口性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华磊 杨朝霞 +3 位作者 王成红 闫鹏 张宇昕 李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8-23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评价啤酒爽口性的方法。方法: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 目的:建立一种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评价啤酒爽口性的方法。方法: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检测啤酒中爽口性相关指标转化为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PLS-DA。结果:不同爽口性的啤酒在得分图中能够明显区分。根据载荷图显示爽口性较差的样品集DA(1)中敏感特征变量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及乙酸异戊酯等酯类化合物。选取50个样本为校准集,建立PLS-DA模型,4个爽口性不同的啤酒样本模型的回归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798、0.765、0.812,样品辨别率为92%。利用建立的PLS-DA模型对27个未知样品进行预测,不同爽口性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83、0.321、0.523、0.323,准确识别率为74.07%。结论:HS-SPME-GC-MS结合PLS-DA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评价啤酒爽口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爽口性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最小乘法-判别分析 特征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的防渗帷幕防渗预测模型研究
10
作者 李艳艳 张志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88,253,共4页
针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含有全部自变量引起的预测误差问题,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主元选择的GA-PLSR法,即引入逐步回归方法中挑选和剔除因子的思想来选择与因变量相关性较强的自变量主元,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建模,... 针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含有全部自变量引起的预测误差问题,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主元选择的GA-PLSR法,即引入逐步回归方法中挑选和剔除因子的思想来选择与因变量相关性较强的自变量主元,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建模,再采用遗传算法对其回归系数建立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确立最后的拟合模型用于因变量的预测,并通过实例应用,将选择主元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常规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及基于主元选择的GA-PLS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主元选择的GA-PLSR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且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 遗传算法 主元选择的GA—PLSR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和遗传算法优化花茶花青素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艳肖 黄晓玮 +3 位作者 邹小波 赵杰文 石吉勇 张小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5-583,共9页
以建立花茶花青素含量的最优近红外光谱模型为目标,对比研究了蚁群算法(Ant ColonyOptimization,ACO)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近红外光谱谱区的效果。ACO-i PLS将全光谱划分为12个子区间时,优选出第1、9、10共3个子区间,... 以建立花茶花青素含量的最优近红外光谱模型为目标,对比研究了蚁群算法(Ant ColonyOptimization,ACO)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近红外光谱谱区的效果。ACO-i PLS将全光谱划分为12个子区间时,优选出第1、9、10共3个子区间,所建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 3和0.864 2;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160 0 mg/g和0.202 0 mg/g;GA-i PLS将全光谱划分为15个子区间时,优选出第1、5共2个子区间,所建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 3和0.879 3,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156 0 mg/g和0.206 0 mg/g。研究结果表明:ACO-i PLS和GA-i PLS均可以有效选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其中GA-i PLS模型的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遗传算法 区间最小乘法 花茶 花青素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预处理结合遗传算法优化波长的面粉水分快速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晓荣 周子健 +2 位作者 刘翠玲 付新鑫 窦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56-260,共5页
基于光谱预处理及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法优化波长,再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建立面粉中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比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下相关系数R^2、校正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 基于光谱预处理及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法优化波长,再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建立面粉中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比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下相关系数R^2、校正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预测标准偏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3个指标,随机选择130份样本建立预处理+GA+PLS定量分析模型,实验结果为R^2从0.955 2提高到0.977 7、RMSEC从0.375 8降低到0.245 3、RMSEP从0.268降低到0.264。结果表明基于光谱预处理结合GA优化波长来定量分析面粉中水分含量是可行的,且准确性和误差度皆优于无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预处理 遗传算法 近红外光谱 最小乘法 面粉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近红外光谱建模样品集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旭东 章海亮 +1 位作者 欧阳爱国 刘燕德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74-77,共4页
探讨遗传算法优化方法在南丰蜜橘内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的建模集样品选择中的应用,根据优化结果建立了南丰蜜橘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数学模型。研究选择的波长范围为350~1 800nm,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建模集样品,优化后建模集样品数量... 探讨遗传算法优化方法在南丰蜜橘内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的建模集样品选择中的应用,根据优化结果建立了南丰蜜橘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数学模型。研究选择的波长范围为350~1 800nm,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建模集样品,优化后建模集样品数量由89个减少到36个,累积变异系数达到99.99%,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达到最小。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建模样品数量大大减少,且保证了南丰蜜橘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数学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 最小乘法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遗传算法提取南疆红枣总糖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云发 詹映 +2 位作者 彭海根 刘飞 罗华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307,共5页
本研究尝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量红枣的总糖含量,针对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时波长筛选问题,提出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 PLS)与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方法遗传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GA-si PLS)来提取近红外... 本研究尝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量红枣的总糖含量,针对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时波长筛选问题,提出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 PLS)与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方法遗传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GA-si PLS)来提取近红外光谱特征区域和特征波长,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将全谱等分成20个子区间,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优选出4个特征子区间,在这4个子区间的基础上再用遗传偏最小二乘法继续筛选出12个特征波长。用12个特征波长建立的偏最小二成模型精度要好于全谱建立的模型,其主因子数减少了4个,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CP)减少了25%,预测相关系数(RP)提高了5%。该方法选取的波长变量建立的校正模型,不仅使模型简洁、优化,而且增强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特征波长 联合区间最小乘法 遗传算法 红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值遗传算法改进非线性PLS法进行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梅 李通化 丛培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54-859,共6页
将数值遗传算法同非线性PLS结合,改进和完善了非线性PLS,推导了指数、对数、倒数和Sigmoid函数的公式,构造了可以处理多种非线性函数关系的算法,可用于解决复杂的结构与性能相互关系.用该法处理硫代磷酰胺酯类衍生物杀菌作用的构... 将数值遗传算法同非线性PLS结合,改进和完善了非线性PLS,推导了指数、对数、倒数和Sigmoid函数的公式,构造了可以处理多种非线性函数关系的算法,可用于解决复杂的结构与性能相互关系.用该法处理硫代磷酰胺酯类衍生物杀菌作用的构效关系,并与逐步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作比较,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和剩余标准差Sy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效关系 非线性 最小乘法 数值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水质酸度
16
作者 苏涵君 李丽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为了满足快速、准确、在线持续检测水质酸度(pH)的需求,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水质酸度的快速检测方法。采集60个不同酸度水溶液样本的Vis-NIRS原始数据,分别采用Kennard-Stone(K-S)算法和光... 为了满足快速、准确、在线持续检测水质酸度(pH)的需求,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水质酸度的快速检测方法。采集60个不同酸度水溶液样本的Vis-NIRS原始数据,分别采用Kennard-Stone(K-S)算法和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算法进行样本集划分,运用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一阶导数(1D)、二阶导数(2D)和正交信号校正(OSC)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使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建立并比较了不同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模型,以确定最佳模型效果。结果表明,利用SPXY算法划分样本集,并经过SNV预处理和CARS筛选出特征波长,建立的水质酸度PLS定量分析模型性能较优,其预测集决定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786和0.3803。参与建模的波长变量数由2860个减少至45个,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运算速率,方法能够实现对水质酸度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S) 水质酸度 预处理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最小乘法(PLS)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与GA-PLS的特征选择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胜 张培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138,共5页
针对振动信号非平稳性和特征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和GA-PLS的特征选择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采用EMD方法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IMF分量建立自回归(AR)模型,以AR模型系数和残差... 针对振动信号非平稳性和特征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和GA-PLS的特征选择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采用EMD方法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IMF分量建立自回归(AR)模型,以AR模型系数和残差作为初始特征向量,然后,遗传算法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GA-PLS)的算法对初始特征向量进行筛选得到新的特征向量,最后,以新的特征向量为输入,建立分类器,用来识别手动换向阀的工作状态和判断故障类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特征选择算法能准确地选择出特征,并能应用于手动换向阀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自回归模型 遗传算法最小乘法算法 特征选择 手动换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类T_g的量子化学-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万强 王学业 +3 位作者 李新芳 龙清平 文小红 李建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601,共6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了38种聚丙烯酸酯类的结构单元,得到了其单元的量子化学参数,探讨了这些参数与聚丙烯酸酯类玻璃化温度(Tg)的关系.计算表明,影响聚丙烯酸酯类Tg的主要因素有结构单元的侧链长度、侧链的分支数、最高...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了38种聚丙烯酸酯类的结构单元,得到了其单元的量子化学参数,探讨了这些参数与聚丙烯酸酯类玻璃化温度(Tg)的关系.计算表明,影响聚丙烯酸酯类Tg的主要因素有结构单元的侧链长度、侧链的分支数、最高占据轨道能级、极化率、偶极矩、等体积热容和热力学能等参数.用模式识别方法(偏最小二乘法)讨论了这些参数与Tg的定性关系,两类Tg大小不同的聚合物基本分布在不同区域,用逐步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这些参数与Tg的定量关系,2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3、0.9985,标准偏差分别为18.42、4.25,预报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 Tg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密度泛函方法 量子化学参数 最小乘法 模式识别方法 结构单元 玻璃化温度 轨道能级 定性关系 热力学能 聚合物基 定量关系 逐步回归 相关系数 预测结果 预报结果 实验值 计算表 分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解析房县黄酒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慧杰 王娟 +4 位作者 王忠朝 黄明泉 刘永国 吴继红 张璟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49-255,I0005-I0010,共13页
为明晰房县黄酒的风味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GC-MS)分析了... 为明晰房县黄酒的风味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GC-MS)分析了房县发酵3 d的洑汁、干型黄酒、甜型黄酒中的香气轮廓及其挥发性成分,并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挥发性物质与香气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房县黄酒的香气主要为米香、醇香、花香、果香、甜香、酸香、糟香和烤香,浓郁的米香、果香、花香是房县黄酒的特色香气。在3种黄酒中共定性出205种挥发性成分,发酵3 d的洑汁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浓度最高(20867.26μg/L),其次是干型(16020.60μg/L)和甜型黄酒(14287.75μg/L)。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β-苯乙醇、3-甲硫基-1-丙醇、丙酸乙酯、3-甲基丁醛、1-辛烯-3-醇、4-乙基苯酚、乙酸乙酯、壬醛、3-甲基-1-丁醇、1-丙醇、3-甲基丁酸、2-甲基-1-丙醇、乙酸苯乙酯与米香和甜香呈显著正相关,丁二酸二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4-辛酮、十五酸乙酯与酸香、果香、糟香、醇香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县黄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 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LS算法的河网水体化学需氧量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建楠 刘海龙 +5 位作者 姜波 何甜辉 陈文杰 冯志伟 黎倬琳 邢前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131,共6页
【目的】建立河网水体化学需氧量(COD)高光谱反演模型,验证遗传-偏最小二乘(GA-PLS)算法对建模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采集广东省中山市146个点位的水体高光谱数据和COD质量浓度实测数据,通过GA-PLS算法对高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特征波... 【目的】建立河网水体化学需氧量(COD)高光谱反演模型,验证遗传-偏最小二乘(GA-PLS)算法对建模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采集广东省中山市146个点位的水体高光谱数据和COD质量浓度实测数据,通过GA-PLS算法对高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特征波段筛选后建立COD质量浓度反演模型,并比较输入变量为不同特征波段组合时模型反演效果差异。【结果】基于GA-PLS算法的COD质量浓度高光谱模型反演效果优于全谱段PLS模型,验证集RMSEP最小为4.887 mg/L,较全谱段PLS模型降低11.4%;以筛选得到的74个波段(占全波段数的2.9%)作为输入变量时,模型仍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反演精度;GA-PLS算法筛选得出的部分特征波段与水体中藻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特征波段一致,筛选结果具有合理性和指示意义。【结论】通过GA-PLS算法可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段筛选,实现数据降维优化,进一步简化模型;在样本COD质量浓度主要分布范围内,GA-PLS算法模型有良好的反演精度和水质类别分类准确性。该方法在河流COD快速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遗传算法 最小乘法 化学需氧量 河网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