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淑云 李盼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01-2408,共8页
为提高神经网络的逼近和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各维输入为离散序列的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及算法.该模型为三层结构,隐层为量子衍生神经元,输出层为普通神经元.量子衍生神经元由量子旋转门和多位受控旋转门组成,利用多位受控旋转门中目标量... 为提高神经网络的逼近和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各维输入为离散序列的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及算法.该模型为三层结构,隐层为量子衍生神经元,输出层为普通神经元.量子衍生神经元由量子旋转门和多位受控旋转门组成,利用多位受控旋转门中目标量子位的输出向输入端的反馈,实现对输入序列的整体记忆,利用受控旋转门输出中多位量子比特的纠缠获得量子衍生神经元的输出.基于量子计算理论设计了该模型的学习算法.该模型可从宽度和深度两方面获取输入序列的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节点数和序列长度满足一定关系时,该模型明显优于普通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旋转门 受控旋转门 量子衍生经元 量子衍生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盼池 李国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提高人工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该文从研究隐层神经元的映射机制入手,提出基于量子比特在Bloch球面的绕轴旋转构造神经网络模型的新思想。首先将样本线性变换为量子比特的相位,并使量子比特在Bloch球面上分别绕着3个坐标轴旋转,旋转角... 为提高人工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该文从研究隐层神经元的映射机制入手,提出基于量子比特在Bloch球面的绕轴旋转构造神经网络模型的新思想。首先将样本线性变换为量子比特的相位,并使量子比特在Bloch球面上分别绕着3个坐标轴旋转,旋转角度即为网络参数。然后通过投影测量可以得到量子比特的球面坐标,将这些坐标值提交到隐层激励函数,可得隐层神经元的输出。输出层采用普通神经元。基于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设计了该模型的学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在逼近能力、泛化能力、鲁棒性能方面,均优于采用L-M算法的普通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比特旋转 量子衍生神经 量子衍生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文才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671,共6页
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同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就如何科学准确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理论基础进行... 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同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就如何科学准确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在量子力学和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础上提出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模型对湖南省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研究成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