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子星辐射引力红移的量子真空极化修正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家麟 季沛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真空极化效应对辐射的电磁作用.运用Gordon有效度规理论研究磁化等离子体以及QED真空极化效应对星体辐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对辐射引力红移的修正起主要作用的是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必须考虑QED真空极化效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磁星 引力红移 磁化等离子体 量子电动力学真空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吸收非对称介质光腔系统中光场量子起伏的功率谱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元顺 周淮玲 付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2-1316,共5页
借助系统格林函数和色散吸收介质中电磁场量子化过程 ,通过数值计算研究非对称色散吸收介质光腔系统中光场量子起伏的功率谱 结果表明 ,介质的折射和吸收性质分别对真空场起伏功率谱的振荡频率、振幅产生影响 ,腔两侧介质折射系数的对... 借助系统格林函数和色散吸收介质中电磁场量子化过程 ,通过数值计算研究非对称色散吸收介质光腔系统中光场量子起伏的功率谱 结果表明 ,介质的折射和吸收性质分别对真空场起伏功率谱的振荡频率、振幅产生影响 ,腔两侧介质折射系数的对称性能更有效地抑制腔外空间场起伏功率谱的振荡 ;介质折射系数愈大 ,则其中光场起伏功率谱振荡中心愈低、振荡频率愈大 ,与此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介质 色散吸收介质 光场 量子起伏 功率谱 光腔系统 真空 量子光学 量子电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25-35类氧离子能级和相干辐射波长的计算
3
作者 张同发 王金霞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47-147,共1页
1985年美国劳仑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用激光照射Sc靶形成类氖等离子体,观察到波长短于45A和增益系数为1cm^(-1)的两条相干光辐射,于87年又观察到类镍等离子体的X射线辐射,我国上海光机所89年观察到硅类锂等离子体的83A增益为1.5cm... 1985年美国劳仑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用激光照射Sc靶形成类氖等离子体,观察到波长短于45A和增益系数为1cm^(-1)的两条相干光辐射,于87年又观察到类镍等离子体的X射线辐射,我国上海光机所89年观察到硅类锂等离子体的83A增益为1.5cm^(-1)的相干x射线辐射。可见,激光等离子体作为真空紫外和x射线激光器工作物质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的前沿课题。其重要性是X射线激光在科学研究,军事工作,工业技术各领域中有着不可估计的重大价值。 从理论上揭示激光等子体的能级结构,相干辐射波长、跃迁几率,自电离和复合速率、粒子反转和增益系数等原子物理参数对激光工作物质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为此,在我们完成了类氖、类氟等电子系列的理论计算之后,我们又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Z=25—35元素的类氧等电子系列的能级和跃迁波长。计算中考虑了组态相互作用,Breit和量子电动力学修正。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级结构 相干辐射 等电子系列 Z=25-35 自电离 组态相互作用 量子电动力学 多组态 激光工作物质 真空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