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点CdS修饰纳米结构TiO_2复合膜的光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伟 郝彦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2,共4页
The photon-current conversion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TiO2/Q-CdS film electrode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photocurrent action spectra and the photocurrent dependence of potential.Because of quantum size effect,th... The photon-current conversion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TiO2/Q-CdS film electrode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photocurrent action spectra and the photocurrent dependence of potential.Because of quantum size effect,the bandgap of Q-CdS particles was widened to 2.51eV which were prepared when they were immersed in Cd(NO3)2 and Na2S solution respectively for 60s and then dried at 80℃.The diagram of energy level of Q-CdS film was determined with the photocurrent-potential curves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method.The valence band of Q-CdS film was-6.168eV(vs Vaccum).The nanostructured TiO2/Q-CdS film electrode could enlarge absorption region and obviously increase the photocurrent.The photon-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could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cds TiO2/Q—cds复合膜电极 光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毒性及器官分布特征
2
作者 蒙海妹 房志家 +3 位作者 李勇斌 孙力军 邓旗 赵云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同时监测42 d的体重、脏器系数、血细胞计数、氧化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生物分布。结果表明,注射CdTe/CdS/SiO_(2)量子点后,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荧光观察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器官中的早期积累为肺>脾>肝>肾>心,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注射后在小鼠主要器官积累42 d,且早中期主要分布在脾和肺,后期主要分布在肝和肾。量子点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大部分血细胞计数和氧化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经CdTe/CdS/SiO_(2)量子点处理的小鼠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异常。简而言之,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体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些发现为量子点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SiO_(2)量子 毒性 分布 蓄积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巴马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殷鹏飞 龚会平 +2 位作者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2-1437,共6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线性范围为25~1×104ng/mL,检出限(3σ)为7.7 ng/mL.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可定量测定P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 荧光猝灭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盐酸巴马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与丝裂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萍萍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刘正清 王晓丹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10,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s与MMC相互作用,使TP-CdTe/CdS QDs的荧光发生猝灭,并且QDs的荧光强度与MMC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线性范围4.7×10-9~1.2×10-8g/mL,检出限(3σ)为1.4×10-8g/mL。此方法快速简便,用于尿样中丝裂霉素的测定,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猝灭法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农药百草枯的高灵敏传感器 被引量:24
5
作者 卞倩茜 刘应凡 于俊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8-1125,共8页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高荧光CdTe/Cd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与10种农药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当农药浓度为4.76×10-6mol/L时,农药百草枯(Paraquat)能显著猝灭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使其荧光强度下降87....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高荧光CdTe/Cd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与10种农药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当农药浓度为4.76×10-6mol/L时,农药百草枯(Paraquat)能显著猝灭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使其荧光强度下降87.3%,而分别加入乙酰甲胺磷及辛硫磷等其它9种农药,仅能使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下降0.1%~5.1%,显示了该CdTe/CdS量子点对百草枯的特异性传感作用.采用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了百草枯对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机理.计算得出荧光强度猝灭的Stern-Volmer常数K为2.03×106,而寿命猝灭的Stern-Volmer常数K为4.25×105.结果表明,百草枯对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过程,而动态过程的贡献较小.利用二者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对农药百草枯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9.90×10-9~1.50×10-6mol/L,检出限为6.35×10-9mol/L,R=0.999.用该方法对3种食品和3种水样中残留农药进行了检测,加标回收率均在82.2%~98.5%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2%~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核壳量子 百草枯 荧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红蛋白在Nafion/Fe_3O_4-CdTe/CdS量子点复合膜内的直接电化学及其应用于H_2O_2的生物传感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倩 王国涛 +2 位作者 贾丽萍 陶绪泉 王怀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3-719,共7页
利用磁性纳米Fe3O4和CdTe/CdS量子点结合Nafion的良好成膜性,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Nafion/Fe3O4-CdTe/CdS-Mb/GCE修饰电极。在pH 7.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固定在膜内的Mb表现出良好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在-... 利用磁性纳米Fe3O4和CdTe/CdS量子点结合Nafion的良好成膜性,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Nafion/Fe3O4-CdTe/CdS-Mb/GCE修饰电极。在pH 7.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固定在膜内的Mb表现出良好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在-0.351 V处有1对近乎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为Mb中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氧化还原峰,并显示了很好的稳定性。表明Nafion/Fe3O4-CdTe/CdS复合膜的微环境有利于Mb中Fe(Ⅲ)/Fe(Ⅱ)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和Mb的固定。同时,探讨了该修饰电极表面固定的Mb对H2O2的催化还原,结果显示,该修饰电极可作为H2O2生物传感器,实现对H2O2的快速(响应时间小于5 s)、准确检测,灵敏度可达30.6 mA.L/mol,检出限(S/N=3)为0.89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FE3O4 cdTE/cds量子 H2O2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量子点-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书民 樊雪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基于对乙酰氨基酚在碱性介质下对CdS量子点-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测试条件为:5.0×10-3 mol·L-1 NaOH、1.0×10-5 mol·L-1... 基于对乙酰氨基酚在碱性介质下对CdS量子点-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测试条件为:5.0×10-3 mol·L-1 NaOH、1.0×10-5 mol·L-1 KMnO4、6.0×10-4 mol·L-1CdS量子点、5.0×10-4 mol·L-1鲁米诺、样品(标准品或水)的体积比为1∶1∶4∶2∶1;方法对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4 mol·L-1,相关系数R为0.9991,检出限为6.0×10-10 mol·L-1;对1.0×10-6 mol·L-1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该方法可应用于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cds量子 高锰酸钾 鲁米诺 对乙酰氨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干凝胶中Cd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磊华 强颖怀 江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1,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SiO2的前驱物,硝酸镉为镉源,硫脲为硫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dS量子点掺杂的SiO2干凝胶,利用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谱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在SiO2干凝胶的网状结构中形成了CdS量子点,...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SiO2的前驱物,硝酸镉为镉源,硫脲为硫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dS量子点掺杂的SiO2干凝胶,利用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谱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在SiO2干凝胶的网状结构中形成了CdS量子点,平均粒径为5.1 nm。SiO2凝胶中CdS吸收峰位置明显蓝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iO2干凝胶中Cd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强度随着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强,当掺杂摩尔分数达到0.5%时,其荧光增强效应达到最大;随后,其发光强度开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凝胶 光致发光 cds量子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司帕沙星的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明 熊玲 刘桂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7-1390,共4页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pH 11的碱性溶液中,通过镉(Ⅱ)、巯基乙酸(TGA)与硒化氢钾乙醇溶液之间的反应制得TGA修饰的CdSe量子点(QD′s),再将此量子点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得TGA修饰的CdSe/CdS量子点。基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与CdSe/CdS量子...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pH 11的碱性溶液中,通过镉(Ⅱ)、巯基乙酸(TGA)与硒化氢钾乙醇溶液之间的反应制得TGA修饰的CdSe量子点(QD′s),再将此量子点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得TGA修饰的CdSe/CdS量子点。基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与CdSe/Cd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作用,用CdSe/CdS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了样品中微量司帕沙星含量。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研究了CdSe/CdS量子点与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试验发现,pH为6.4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量子点的浓度为2.5×10-4 mol.L-1时,司帕沙星的质量浓度在0.5~30mg.L-1范围内与CdSe/CdS量子点荧光猝灭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14mg.L-1。方法应用于司帕沙星片剂司帕沙星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与标示量一致;用于牛奶中司帕沙星残留量的检测,并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3%~106.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cdse/cds量子 司帕沙星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细胞色素C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炜 张爱梅 王怀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122,共5页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基于细胞色素C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细胞色素C的方法。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量子点在385 nm波长处的...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基于细胞色素C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细胞色素C的方法。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量子点在385 nm波长处的共振瑞利散射的增强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36-1.31 mg·L^-1,检出限为10.8μg·L^-1。方法已用于人体血清中细胞色素C含量的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0.4%-93.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型cdTe/cds量子 共振瑞利散射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左志鹏 肖思达 +1 位作者 魏爱香 刘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4,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以盐酸、去离子水和酞酸丁酯为反应前驱物,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FTO)上生长TiO2纳米线束阵列,以化学浴沉积技术制备CdS量子点敏化TiO2纳米线束阵列光阳极。研究了CdS量子点敏化的循环周期对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单色...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以盐酸、去离子水和酞酸丁酯为反应前驱物,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FTO)上生长TiO2纳米线束阵列,以化学浴沉积技术制备CdS量子点敏化TiO2纳米线束阵列光阳极。研究了CdS量子点敏化的循环周期对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单色光光子-电子转换效率、静态和动态光电流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dS量子点的大小和密度随着敏化循环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当敏化循环的周期为15次时,单色光光子-电子转换效率最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为0.61 mA/cm2,开路电压为0.65 V,填充因子为0.50,光电转换效率为0.20%。通过强度调制的光电流谱分析,得到光生电子在光阳极中的扩散系数为3.2×10-6cm2/s,传输时间为2.1×10-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敏化太阳能电池 cds量子 TiO2纳米线束阵列 强度调制光电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L-Cys-CdS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伟 闫云辉 于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230-16231,16239,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L-Cys-CdS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以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采用配位化学原理合成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CdS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对该量子点与BSA... [目的]初步研究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L-Cys-CdS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以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采用配位化学原理合成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CdS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对该量子点与BSA的相互作用、BSA溶液浓度及酸度对量子点-BSA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L-Cys-CdS量子点与BSA形成的复合物发光性能更强,BSA的浓度及酸度对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有影响。[结论]为进一步将优良光学性质的水溶性量子点应用于生物样品的测定打下基础,对量子点用作蛋白质探针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量子 L-半胱氨酸 牛血清白蛋白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药根碱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鹏飞 龚会平 +3 位作者 刘正清 王晓丹 李萍萍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6,共7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荧光光谱研究TGA-CdTe/CdS QDs与盐酸药根碱(JH)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值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QDs与JH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荧光光谱研究TGA-CdTe/CdS QDs与盐酸药根碱(JH)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值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QDs与JH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线性范围0.011~10 mg/L,检出限(3σ)为3.3×10-3mg/L,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定量测定盐酸药根碱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药根碱 壳核型cdTe/cds量子 紫外-可见吸收 荧光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环境废水中的痕量银(Ⅰ)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雪花 阮昌红 +3 位作者 刘芳玲 胡海婧 马久兰 高楼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1-544,共4页
制备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pH值为5.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Ag(Ⅰ)与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为荧光探针测定样品中痕量Ag(Ⅰ)含量... 制备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pH值为5.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Ag(Ⅰ)与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为荧光探针测定样品中痕量Ag(Ⅰ)含量的新方法。室温下,Ag(Ⅰ)的质量浓度在3.0~700μg/L范围内与CdTe/CdS QDs荧光猝灭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8,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L。方法应用于环境废水中痕量Ag(Ⅰ)含量检测,并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5.2%~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cds量子 荧光探针 Ag(Ⅰ) 猝灭 环境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相合成巯基化聚乙烯醇/CdS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及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Cu(2+)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晓琳 贾天明 +5 位作者 秦雨欣 张东海 张扬 范红婷 魏强兵 来守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1-299,共9页
采用水相合成法,在低温N2气保护条件下,以巯基化聚乙烯醇(PVA)为基体材料合成一种环境友好型PVA/CdS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TG)、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 采用水相合成法,在低温N2气保护条件下,以巯基化聚乙烯醇(PVA)为基体材料合成一种环境友好型PVA/CdS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TG)、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手段对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能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中CdS量子点为立方晶型结构,形状为球形,粒径小于5nm,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分散性及发光性质。此外,Cu^(2+)对PVA/CdS水溶液荧光具有良好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程度与Cu^(2+)浓度在1~1000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3,方法检出限为0.12nmol/L。该纳米复合物荧光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已应用于实际黄河水样中痕量Cu^(2+)的分析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量子 聚乙烯醇 纳米复合物 荧光检测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锑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艳 孙雪花 高楼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4-556,共3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QDs与锑混合后发生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锑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pH值为4.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中,反应时间为10min时,锑浓度在0.03...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QDs与锑混合后发生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锑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pH值为4.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中,反应时间为10min时,锑浓度在0.03~2.50μg/mL范围与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9,检出限为2.60×10^-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cds量子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温度及CdS量子点对Eu^(3+)掺杂SiO_2干凝胶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徐磊华 强颖怀 +1 位作者 江利 顾永琴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4-788,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的SiO2凝胶和Eu3+/CdS量子点共掺杂的SiO2干凝胶。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处理2 h对Eu3+掺杂SiO2凝胶发光性质的影响。在40℃干燥的样品荧光光谱中,没有出现614 nm发射峰,455 nm处的峰也很弱...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的SiO2凝胶和Eu3+/CdS量子点共掺杂的SiO2干凝胶。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处理2 h对Eu3+掺杂SiO2凝胶发光性质的影响。在40℃干燥的样品荧光光谱中,没有出现614 nm发射峰,455 nm处的峰也很弱;随着干燥处理温度的升高,455 nm和614 nm处的发射逐渐增强;当温度高于400℃后,强度又都随之下降。同时,还考察了200℃条件下处理2 h的Eu3+/CdS量子点共掺杂的SiO2干凝胶的发光性质及CdS量子点对Eu3+荧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cds量子 Eu3+ 共掺杂 SiO2干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对CdS量子点荧光的猝灭研究及分析应用
18
作者 张文龙 张俊生 +1 位作者 周丽萍 陈莉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及表面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9nm左右的CdS量子点,该量子点在512.4nm波长处有强的源于表面阱的空穴电子重组形成的表面态发射峰,加入的氯化血红素通过扩散和碰撞作用可将电子转移至CdS量子点的空穴中...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及表面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9nm左右的CdS量子点,该量子点在512.4nm波长处有强的源于表面阱的空穴电子重组形成的表面态发射峰,加入的氯化血红素通过扩散和碰撞作用可将电子转移至CdS量子点的空穴中导致量子点荧光发生动态猝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定氯化血红素的新型荧光分析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当氯化血红素的质量浓度为5.0×10-6~25.0×10-6g/mL时,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F)与氯化血红素的质量浓度(ρ)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719.09-14.01×10-6ρ,检出限为3.35×10-8g/mL。测定血清样品基底中氯化血红素的含量并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量子 氯化血红素 电子转移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量子点敏化ZnO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和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桥保 冯增芳 +3 位作者 韩楠楠 林玲玲 周剑章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27-2934,共8页
采用连续式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制备了CdS量子点敏化的ZnO纳米棒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dS量子点/ZnO纳米棒电极的形貌、晶型和颗粒尺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采用光电流-电位曲线和光电流谱... 采用连续式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制备了CdS量子点敏化的ZnO纳米棒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dS量子点/ZnO纳米棒电极的形貌、晶型和颗粒尺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采用光电流-电位曲线和光电流谱研究了不同CdS循环沉积次数及不同沉积浓度对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浓度都为0.1mol·L-1且沉积15次敏化后的ZnO纳米棒阵列电极光电性能最好.与单纯的ZnO纳米棒阵列电极和单纯的CdS量子点电极相比,其光电转换效率显著提高,单色光光子-电流转换效率(IPCE)在380nm处达到76%.这是因为CdS量子点可以拓宽光的吸收到可见光区,并且在所形成的界面上光生载流子更容易分离.荧光光谱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光电增强的原因是,两者间形成的界面中表面态大大减少,有利于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阵列 cds量子 cds量子/ZnO纳米棒 连续式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 光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H-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变化研究hsDNA与盐酸洛美沙星-Cu(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益忠 刘绍璞 +1 位作者 殷鹏飞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60-1367,共8页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GSH-CdTe/Cd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GSH-CdTe/Cd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在Tris-HCl(pH=7.6)缓冲液中,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带正电的盐酸洛美沙星(LMFH)-Cu(Ⅱ)配合...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GSH-CdTe/Cd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GSH-CdTe/Cd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在Tris-HCl(pH=7.6)缓冲液中,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带正电的盐酸洛美沙星(LMFH)-Cu(Ⅱ)配合物[LMFH-Cu(Ⅱ)]吸附到带负电的GSH-CdTe/CdSQDs表面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GSH-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随后,向GSH-CdTe/CdS QDs-LMFH-Cu(Ⅱ)配合物体系中加入鲱鱼精DNA(hsDNA),hsDNA可诱导LMFH-Cu(Ⅱ)配合物从GSH-CdTe/CdS QDs表面脱落而嵌入到hs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使GSH-CdTe/CdS QDs的荧光恢复.通过对GSH-CdTe/CdS QDs荧光的可逆调控,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了hsDNA与LMFH-Cu(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比GSH-CdTe/CdS QDs与LMFH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讨论了GSH-CdTe/CdSQDs-LMFH-Cu(Ⅱ)-hsDNA的相互作用机理,模拟了作用过程,从而建立了一种研究氟诺喹酮类药物的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H-cdTe cds量子 盐酸洛美沙星-Cu(Ⅱ) 鲱鱼精DNA 荧光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