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骆乐 向卫东 +4 位作者 谢翠萍 钟家松 梁晓娟 邹军 吕春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21-127,共7页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光致或电致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这些材料的性能依赖于制备方法及聚合物基底的选择。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制备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几种工艺,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聚合物基底及...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光致或电致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这些材料的性能依赖于制备方法及聚合物基底的选择。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制备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几种工艺,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聚合物基底及其相应的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并给出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QD-LED、太阳能电池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聚合物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星帆 李斌 +1 位作者 李学铭 唐利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6-420,共15页
量子点因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量子点的规模化应用因受到其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等因素限制而尚待开发。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出现有效弥补了这一问题,将量子点分散到有机聚合物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集合量子点与聚... 量子点因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量子点的规模化应用因受到其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等因素限制而尚待开发。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出现有效弥补了这一问题,将量子点分散到有机聚合物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集合量子点与聚合物的各自优势于一体,是解决量子点当前应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显著的发展潜力。文中介绍了量子点的主要制备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子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量子点电视等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其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光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方鲲 路阳 +1 位作者 王凤平 邱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102-105,共4页
半导体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在分子尺度上形成的先进光电功能材料,其综合了半导体和聚合物材料的各自优点,并呈现出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光电子学等特性。根据聚合物中掺杂纳米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种类不同,对半导体量子点/聚合物... 半导体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在分子尺度上形成的先进光电功能材料,其综合了半导体和聚合物材料的各自优点,并呈现出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光电子学等特性。根据聚合物中掺杂纳米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种类不同,对半导体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分类、器件结构与特性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要评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杰 刘艳 唐小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62,共5页
分别阐述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不同纳米复合体系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共混 原位聚合 分子自组装 辐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性能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柯扬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2,共4页
将工业品蒙脱土提纯,与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在PHP(HPAM)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得到蒙脱土的固态化纳米前驱物NPP,再用某种齐聚物包裹,得到核 壳结构颗粒(最大粒径0.5~2μm),在单体聚合时颗粒剥离或分散,蒙脱土的粒径降至20~70nm,团聚颗粒占3... 将工业品蒙脱土提纯,与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在PHP(HPAM)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得到蒙脱土的固态化纳米前驱物NPP,再用某种齐聚物包裹,得到核 壳结构颗粒(最大粒径0.5~2μm),在单体聚合时颗粒剥离或分散,蒙脱土的粒径降至20~70nm,团聚颗粒占3%~5%,成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颗粒)。介绍了2种纳米化前驱物的特性。超细颗粒与聚合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纳米复合材料中聚合物的热降解性减小。用钻井液常规测定方法考察了所制备的纳米颗粒(主要是NPP PHP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流变及其他特性:增粘性远大于蒙脱土+PHP混合物浆;AV,PV,YP值对聚合物浓度很敏感;n、k值变化相对较小;在150℃热处理后粘度、滤失量、密度变化小;滤饼致密光滑;随聚合物浓度增大,pH迅速降至一恒定值(符合Kubo等的超微颗粒电中性理论);AV值随NaCl加量增大而增大,随CaCl2加量增大而减小。在NPP PHP泥饼中检出ZnS,CaS,CaCO3等物质,应为超细蒙脱土的生成物,生成反应有利于去除H2S和CO2,其不利影响有待研究。图5表2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油田开发 水基钻井液 流变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利 瞿美臻 +2 位作者 王贵欣 张伯兰 于作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49,54,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直接共混法、原位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三种制备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发展... 介绍了近年来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直接共混法、原位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三种制备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聚合物复合材料 直接共混法 原位聚合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改性 界面结合力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熊传溪 王雁冰 +1 位作者 王银珍 陈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0-62,共3页
综述了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插层复合技术、溶胶-凝胶技术、在位分散技术、共混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和反向扩散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机纳米粒子 聚合物 制备技术 研究进展 插层复合 溶胶-凝胶 共混 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新型π-共轭聚合物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其超级电容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晓 孙敏强 王庚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5-982,共8页
采用γ射线辐照还原技术获得易分散石墨烯(GNS),并以其为载体,以樟脑磺酸为掺杂剂和软模板,借助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制备出分级孔结构的石墨烯负载聚(1,5-二氨基蒽醌)(GNS@PDAA)纳米复合材料。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光谱(Ram... 采用γ射线辐照还原技术获得易分散石墨烯(GNS),并以其为载体,以樟脑磺酸为掺杂剂和软模板,借助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制备出分级孔结构的石墨烯负载聚(1,5-二氨基蒽醌)(GNS@PDAA)纳米复合材料。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光谱(Raman)、原子力显微镜(AFM)、能谱仪(EDS)、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GNS/DAA质量比对GNS@PDAA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超级电容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DAA/GNS质量比为6/1时,借助π-π堆叠和网络限域作用,PDAA以20-40 nm纳米颗粒的形式牢固沉积于石墨烯表面,材料内部存在大量10-30 nm尺寸的介孔。该GNS@PDAA复合材料在0.5 A?g^(-1)时呈现最高的比电容(398.7 F?g^(-1)),优异的倍率特性(在50 A?g^(-1)下比电容保持率为71%)和非常好的循环性能(20000次循环后比电容损失仅为8.3%)。进而证实了GNS@PDAA复合材料所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串并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π-共轭聚合物 聚(1 5-二氨基蒽醌) 纳米复合材料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插层制备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戈明亮 阚长华 徐卫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14-116,共3页
介绍了插层制备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剥离—吸附法、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模板合成法;对插层法制备聚合物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制备 剥离-吸附法 原位聚合插层法 熔融插层法 模板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材料研究进展Ⅱ.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8
10
作者 夏和生 王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聚合物纳米材料包括纳米聚合物和聚合物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聚合物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溶胶 凝胶法、包裹法、原位生成法、模板法、插层复合、沉积法、机械粉碎、分子组装。
关键词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包裹法 原位生成法 模板法 插层复合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风艳 巩强 严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10-113,共4页
利用某些层状粘土矿物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和膨胀性可以将一些聚合物引入到粘土矿物的层间域,形成性能优异的聚合物—粘土矿物纳米复合材料。论述了2:1型层状粘土矿物的结构特点,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和表征及粘土片层的表... 利用某些层状粘土矿物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和膨胀性可以将一些聚合物引入到粘土矿物的层间域,形成性能优异的聚合物—粘土矿物纳米复合材料。论述了2:1型层状粘土矿物的结构特点,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和表征及粘土片层的表面修饰。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嵌入过程的各种因素。展望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吸附性 离子交换性 膨胀性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光明 王汝敏 钱德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8-61,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和已研究的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制备 共混法 原位生成法 辐射合成法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永在 唐立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07-109,共3页
从结构与性能的观点出发,将聚合物一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划分为插层型、层离型和5真合型(插层型+层离型),探讨了影响蒙脱石纳米化的因素,提出了蒙脱石纳米化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聚合物-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显微结构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殷华茹 姜继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21-124,共4页
对氧化铁—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各种制备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在细胞分离、固定化酶、催化剂分离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聚合物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直接共混法 单体聚合 分子组装 高能球磨法 原位生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明强 王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17-120,共4页
简要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知识,综述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同时讨论了影响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流变性质 溶胶-凝胶法 插层复合 纳米粒子直接分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Ⅲ)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宁宁 王建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关键词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进展 溶胶-凝胶液 结构 直接分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杰 廖文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02-106,共5页
聚合物一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与常规颗粒填充体系具有相似的流变特性,通常表现出模量升高、频率依赖性的改变等与纯聚合物明显不同的流变行为,且储能模量在低频区会表现出似固体的平台发展,而频率依赖性会表现出非末端行为。对流变... 聚合物一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与常规颗粒填充体系具有相似的流变特性,通常表现出模量升高、频率依赖性的改变等与纯聚合物明显不同的流变行为,且储能模量在低频区会表现出似固体的平台发展,而频率依赖性会表现出非末端行为。对流变行为和粘弹特性的测定是研究该纳米复合材料体系介观结构以及聚合物基体与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强度的有力工具。综述了聚合物一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粘弹机理以及硅酸盐片层的流动取向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流变特性 粘弹机理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Fe_(2)O_(3) 量子点/Bi_(2)Te_(2.7)Se_(0.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18
作者 苏梦然 秦雷 张志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γ-Fe_(2)O_(3) 量子点,并利用室温闪烧法合成了Bi_(2)Te_(2.7)Se_(0.3)化合物。将γ-Fe_(2)O_(3) 量子点添加到Bi_(2)Te_(2.7)Se_(0.3)粉料中,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出γ-Fe_(2)O_(3) 量子点/Bi_(2)Te_(2.7)Se_(0...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γ-Fe_(2)O_(3) 量子点,并利用室温闪烧法合成了Bi_(2)Te_(2.7)Se_(0.3)化合物。将γ-Fe_(2)O_(3) 量子点添加到Bi_(2)Te_(2.7)Se_(0.3)粉料中,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出γ-Fe_(2)O_(3) 量子点/Bi_(2)Te_(2.7)Se_(0.3)纳米复合块体材料,研究了γ-Fe_(2)O_(3) 量子点添加对Bi_(2)Te_(2.7)Se_(0.3)物相、微观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5%以内γ-Fe_(2)O_(3) 量子点未对Bi_(2)Te_(2.7)Se_(0.3)的物相产生明显影响,γ-Fe_(2)O_(3) 量子点分散在Bi_(2)Te_(2.7)Se_(0.3)层状晶粒间,且降低了Bi_(2)Te_(2.7)Se_(0.3)的晶粒尺寸。随着γ-Fe_(2)O_(3) 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均下降,使得电导率和塞贝克(Seebeck)系数同时降低,导致功率因子下降,而热导率也获得了显著降低,使得ZT值略有增加,纯样和添加质量分数为5%γ-Fe_(2)O_(3) 量子点样品的最大ZT值分别为0.407和0.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_(2)O_(3)量子 Bi_(2)Te_(2.7)Se_(0.3) 纳米复合材料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修饰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细芳 肖玉玲 +1 位作者 刘如佳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1,共11页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g-C_(3)N_(4)@Fe_(2)O_(3)杂化粒子的结构和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涂层的形貌,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盐雾实验研究了WEP、g-C_(3)N_(4)@Fe_(2)O_(3)/WEP、经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涂层的耐腐性能。结果表明,Fe_(2)O_(3)粒子成功负载到了g-C_(3)N_(4)纳米片上,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后,g-C_(3)N_(4)@Fe_(2)O_(3)在WEP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乳液涂膜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浸泡1 d时阻抗高达1.5×10^(10)Ω·cm^(2),较纯WEP乳液涂膜高出2个数量级;浸泡7 d后,复合涂层阻抗值仍高达8.7×10^(9)Ω·cm^(2);盐雾168 h后复合涂层表面锈蚀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 量子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翁婷 王胜男 +2 位作者 王秀玲 董淑玲 刘勇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225,共4页
采用一步法在高压反应釜中合成了粒径均一、荧光性能优异的碳量子点(CQDs)。再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_3O_4粒子,通过聚多巴胺(PDA)修饰制备得Fe_3O_4/PDA。本实验首次以PDA为桥梁,将Fe_3O_4纳米颗粒与CQDs连接,合成了以CQDs为荧光材... 采用一步法在高压反应釜中合成了粒径均一、荧光性能优异的碳量子点(CQDs)。再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_3O_4粒子,通过聚多巴胺(PDA)修饰制备得Fe_3O_4/PDA。本实验首次以PDA为桥梁,将Fe_3O_4纳米颗粒与CQDs连接,合成了以CQDs为荧光材料的多功能复合微球Fe_3O_4/PDA@CQDs。经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振动样品磁强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该纳米复合物表征。结果表明:CQDs粒径约10nm,连接后的复合纳米粒子粒径在40nm左右,分散性良好且兼具优异的磁响应性和荧光发光性能。该复合微球无毒且生物相容性高,可以取代半导体量子点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并广泛应用于药物分离、可视化和靶向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FE3O4纳米粒子 聚多巴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