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硫化镉量子点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蓉 林溢琦 +3 位作者 孙相振 钟秋 耿辉 熊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4-529,共6页
采用96h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新型纳米材料硫化镉量子点(CdS)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量子点浓度的增大,其对斜生栅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在增大,并在浓度为1.0mg·L-1时达到了显著抑制作用。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 采用96h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新型纳米材料硫化镉量子点(CdS)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量子点浓度的增大,其对斜生栅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在增大,并在浓度为1.0mg·L-1时达到了显著抑制作用。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过量子点处理之后的斜生栅藻细胞形态出现了变化,并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藻细胞颜色变浅的程度也增大,这说明硫化镉量子点可能对藻细胞色素的合成存在阻碍作用。在处理96h后,硫化镉量子点对藻细胞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和藻密度的影响是一致的,各浓度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均出现了显著变化,而MDA(丙二醛)含量则是在浓度为0.2、0.4、0.6mg·L-1时与对照组相比变化较小,在浓度为0.8、1.0mg·L-1时出现较显著变化,并且SOD和MDA含量在浓度为1.0mg·L-1时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各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硫化镉 斜生栅藻 光合色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镉量子点对人胚肝细胞L-02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丽君 张静姝 +4 位作者 郭昌胜 刘克明 柏杉山 王春花 王玉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25-530,共6页
采用乳化液膜法自组合成硫化镉量子点(CdS quantum dots,CdS QDs),探讨CdS QDs的体外毒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选用人胚肝细胞(L-02)作为细胞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CdS QDs(0.00、1.25、2.50、5.00、10.00、20.00、40.00μg·mL-1)对... 采用乳化液膜法自组合成硫化镉量子点(CdS quantum dots,CdS QDs),探讨CdS QDs的体外毒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选用人胚肝细胞(L-02)作为细胞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CdS QDs(0.00、1.25、2.50、5.00、10.00、20.00、40.00μg·mL-1)对L-02细胞进行染毒.24h后,检测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比较加入抗氧化剂N-乙酞半胱氨酸(NAC)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同时测定了细胞内外的镉离子浓度.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dS QDs单独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加入抗氧化剂NAC后,10.00、20.00、40.00μg·mL-1染毒组细胞存活率与单独染毒组相比显著上升(p<0.01).CdS QDs浓度为5.00μg·mL-1时,细胞内Cd2+的浓度略高于细胞外Cd2+的浓度,在其他浓度下,细胞外Cd2+的浓度均显著高于细胞内Cd2+的浓度.当作用浓度上升至10.00μg·mL-1时,人胚肝细胞内LDH含量显著增加,且随着作用剂量的升高,LDH含量逐渐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0.00μg·mL-1CdS QDs染毒组SOD活力和20.00μg·mL-1CdS QDs染毒组GS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d2+易透过L-02细胞的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内,从而造成细胞损伤.氧化损伤可能是CdSQDs对L-0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量子 L-02细胞 细胞毒性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幻数团簇前驱体化合物低温制备高产率超小尺寸硫化镉量子点
3
作者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1,共3页
胶体半导体量子点(QDs)在生物、能源、环境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1–3。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半导体QD的光学性质受控于尺寸大小。因此,大量的合成研究专注于QD的尺寸控制。在较低反应温度和较短反应时间条件下,传统合成小尺寸IIVI族QD的... 胶体半导体量子点(QDs)在生物、能源、环境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1–3。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半导体QD的光学性质受控于尺寸大小。因此,大量的合成研究专注于QD的尺寸控制。在较低反应温度和较短反应时间条件下,传统合成小尺寸IIVI族QD的产率极低。例如,硒化镉(Cd Se) QD的产率小于2%4;小尺寸硫化镉(Cd S)QD的合成通常伴随多种副产物的生成,如Cd S幻数团簇(MSCs)及其前驱化合物(PCs) 5。低温制备高产率超小尺寸胶体半导体QD的研究,既是本领域的一个巨大挑战,又是本领域的一个研究空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控制 硫化镉量子 量子限域效应 高产率 低温制备 幻数 硒化镉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镉量子点-硫酸依替米星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正文 刘绍璞 +1 位作者 王录飞 何佑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4,共4页
在弱酸介质中,硫化镉量子点(CdS-QDs)与硫酸依替米星(ETM)在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下,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310nm(RRS),568nm(SO... 在弱酸介质中,硫化镉量子点(CdS-QDs)与硫酸依替米星(ETM)在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下,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310nm(RRS),568nm(SOS),320nm(FDS).在一定范围内ETM浓度与三种散射增强程度(△I)成正比,可用于ETM的测定,其中RRs的灵敏度最高,其检出限(3d)为1.6ng/mL.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发展了以CdS-QDs作探针,高灵敏、简便测定ETM的共振瑞利散射新方法,用于人血清和尿样中ETM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4.5%~113.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非线性散射 硫化镉量子 硫酸依替米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d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7
5
作者 苏中华 王亚静 +5 位作者 赵环 胡娅梅 唐春然 李霞飞 李进 曾云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2-848,共7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S量子点,基于Cu2+离子对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定量测定Cu2+离子的新方法。CdS量子点对铜离子呈现出高选择性,除Co2+和Hg2+离子外,其它常见金属离子的存在对铜的测定几乎不产生干...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S量子点,基于Cu2+离子对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定量测定Cu2+离子的新方法。CdS量子点对铜离子呈现出高选择性,除Co2+和Hg2+离子外,其它常见金属离子的存在对铜的测定几乎不产生干扰。考察了不同缓冲体系及缓冲液pH值、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Cu2+离子的最佳分析条件,即pH=5.6,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33 mol/L,量子点的浓度为2.0×10-4mol/L。在最佳条件下,量子点的相对荧光强度与Cu2+离子的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8~2.0×10-5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F0/F=1.015 0+10 0791.6c,检出限为8.0×10-9mol/L。本方法简单、快速,与文献报道的其它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Cu2+离子分析方法相比,此法对Cu2+离子呈现出更高的选择性且具有更宽的线性检测范围。将此法用于水样和人体头发等实际样品中Cu2+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量子 荧光猝灭 测定 Cu2+离子 水样 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富S^(2-)的Cd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与甲硝唑的作用
6
作者 王欢 张萍 王晓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在冰水浴条件下,用柠檬酸三钠和六偏磷酸钠为稳定剂,通过控制较低浓度的氯化镉溶液和硫化钠溶液缓慢反应,合成了荧光稳定性好、表面富硫的水溶性CdS量子点。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了CdS量子点与甲硝唑相... 在冰水浴条件下,用柠檬酸三钠和六偏磷酸钠为稳定剂,通过控制较低浓度的氯化镉溶液和硫化钠溶液缓慢反应,合成了荧光稳定性好、表面富硫的水溶性CdS量子点。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了CdS量子点与甲硝唑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发现甲硝唑与CdS富硫表面的过量S2-的结合引起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甲硝唑对CdS荧光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它们主要以静电引力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量子 表面富S2- 荧光猝灭 甲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纳米粒子增强CdS白光量子点器件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曜均 沈浩 +4 位作者 冯宗焱 潘思敏 潘俊威 杨里珍 吴立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6,共5页
在十八烯体系中合成Cd S量子点,用光诱导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并将两者复合,制备成4种复合样品,分析复合样品的荧光谱,在银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分别对应于富含缺陷的硫化镉量子点的带边荧光峰和表面态荧光峰时,发生了带边荧光淬... 在十八烯体系中合成Cd S量子点,用光诱导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并将两者复合,制备成4种复合样品,分析复合样品的荧光谱,在银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分别对应于富含缺陷的硫化镉量子点的带边荧光峰和表面态荧光峰时,发生了带边荧光淬灭而表面态荧光增强的现象.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金属和量子点之间的距离,能够控制带边荧光辐射和缺陷带荧光辐射的比例,从而控制白光量子点的色温.采用395 nm紫光LED作为激发光源,将涂有荧光样品的玻片与激发光源组装成银纳米颗粒/量子点复合结构白光照明器件原型,银纳米粒子能够改变Cd S量子点样品发光颜色,荧光效应的增强程度随着量子点样品的厚度减小而加强.该研究为认识荧光物质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探讨了该器件在变色发光材料方向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白光量子 表面态荧光 金属纳米颗粒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卫平 王鑫 +1 位作者 董学芝 焦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37-1338,1347,共3页
基于在pH 2.55的B-R缓冲溶液中,Zn2+可使硫化镉量子点(CdS)-左氧氟沙星(LVFX)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增敏,提出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方法。在波长370nm(λex)及508nm(λem)处,所测得的荧光强度与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在1~40mg.... 基于在pH 2.55的B-R缓冲溶液中,Zn2+可使硫化镉量子点(CdS)-左氧氟沙星(LVFX)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增敏,提出了荧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方法。在波长370nm(λex)及508nm(λem)处,所测得的荧光强度与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在1~4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11mg.L-1。方法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和胶囊中左氧氟沙星的测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左氧氟沙星 Zn2+ 增敏 硫化镉量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QDs/Bi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润华 任婉璐 +1 位作者 肖林锋 周英棠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探索高效利用可见光能源,合成新型光催化剂并应用于污水处理。研究选用原位油浴法将硫化镉量子点(CdSQDs)修饰于单晶相氧化铋表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催化剂(CdSQDs/Bi_(2)O_(3)),并通过XRD、XPS、SEM、TEM、BET、UV-Vis DRS、PL... 为探索高效利用可见光能源,合成新型光催化剂并应用于污水处理。研究选用原位油浴法将硫化镉量子点(CdSQDs)修饰于单晶相氧化铋表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催化剂(CdSQDs/Bi_(2)O_(3)),并通过XRD、XPS、SEM、TEM、BET、UV-Vis DRS、PL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硫化镉量子点成功负载于氧化铋表面,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由5.1199 m^(2)/g提高至51.3322 m^(2)/g,且减小了催化剂的禁带宽度,由2.50 ev缩小为2.17 ev,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性能。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量达到10%时,降解效果最佳,其降解效率达到98.8%,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探究高效复合光催化剂在污水处理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量子(CdS QDs) 污水处理 光催化 原位油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