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虚拟仿真飞行器轻量化建模方法研究
1
作者 虞越 张捷 +1 位作者 汪浩文 毕砚昭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利用虚拟仿真动态交互原理,分析飞行器建模方法与交互平台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飞行器造型的结构特征,探索一套虚拟仿真高效、高精度演示的飞行器几何建模方法。围绕飞行器模型的布线处理、面片代理、几何分割及法线联立计算等重要环节... 利用虚拟仿真动态交互原理,分析飞行器建模方法与交互平台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飞行器造型的结构特征,探索一套虚拟仿真高效、高精度演示的飞行器几何建模方法。围绕飞行器模型的布线处理、面片代理、几何分割及法线联立计算等重要环节,建立系统化的模型细化与优化方法,实现交互过程中真实性、稳定性及便捷性的交互优势,利用用户数据评价验证轻量化建模的实际效果,满足飞行器模型能以多机型、批量化的生成方式,在大规模场景中虚拟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虚拟仿真 飞行器 量化建模 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维打印的壳状结构汽车及部件模型轻量化建模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胜法 李宝军 +2 位作者 吕掌权 张龙飞 罗钟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8-973,共6页
针对壳状模型轻量化设计和模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扩散的壳状汽车模型轻量化方法,并利用三维打印在个性化方面的优势建立具有数值模型模拟、三维打印,以及工程验证的一整套汽车轻量化建模系统.首先对模型进行特征分析和提取;然后在给... 针对壳状模型轻量化设计和模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扩散的壳状汽车模型轻量化方法,并利用三维打印在个性化方面的优势建立具有数值模型模拟、三维打印,以及工程验证的一整套汽车轻量化建模系统.首先对模型进行特征分析和提取;然后在给定特征约束和受力工况(外力)条件下,通过热扩散对受力分布进行模拟,并将模拟数值与模型厚度进行对应,得到初步优化模型;进一步,通过三维打印得到实体实验模型,并对实验模型进行工程受力验证,进而根据工程验证情况调整热扩散程度,使得优化模型的厚度更加逼近实际受力要求;最后通过循环迭代方式得到满足受力要求的重量优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实际受力情况下减重达30%,并大大缩短了壳状汽车模型研发周期,是有效且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建模 壳状结构 热扩散 三维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感知的3D打印内部支撑结构轻量化建模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大伟 戴宁 +1 位作者 姜晓通 程筱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1-848,共8页
为实现3D打印模型符合力学特性的轻量化建模,根据结构分析生成密度可控的内部支撑结构,提出一种密度感知的内部支撑结构建模方案.首先利用基于截面结构分析的方法获得模型在给定载荷条件下的应力状态;然后提出使用泊松重建偏置点来实现... 为实现3D打印模型符合力学特性的轻量化建模,根据结构分析生成密度可控的内部支撑结构,提出一种密度感知的内部支撑结构建模方案.首先利用基于截面结构分析的方法获得模型在给定载荷条件下的应力状态;然后提出使用泊松重建偏置点来实现模型偏置的解决方案;再根据应力分布,采用隐函数表达的参数化结构作为模型的内部支撑结构,并通过优化局部区域的填充密度来实现整体设计目标;最后从参数化表达的内部结构模型中提取等势面,将其直接转化为三角网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构建密度感知的内部支撑结构来满足局部区域的力性能需求,并能够保证内部结构之间的平滑连接,同时避免因大量布尔运算操作产生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建模 内部支撑结构 参数化设计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重用机制的轻量化建模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温来祥 贾金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给出了一种在三维模型中发现所有外形相同的模型单元并重用这些单元来构造轻量化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区别相同几何顶点而拓扑不同的模型单元,并且通过对模型单元进行对称不变性变换及其它优化处理,使相同单元的对齐效果和... 给出了一种在三维模型中发现所有外形相同的模型单元并重用这些单元来构造轻量化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区别相同几何顶点而拓扑不同的模型单元,并且通过对模型单元进行对称不变性变换及其它优化处理,使相同单元的对齐效果和处理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采用的体素化匹配方法对于PCA协方差矩阵退化情况具有鲁棒性,不需专门处理,并可以精确且高效地比较两单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可以寻找出更多的可重用单元,速度上平均提升20倍左右,因此本方法在效果与效率上均好于已有的同类算法,并且很好的应用于模型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型姿态对齐 体素化 量化建模 三维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Web3D森林模型的轻量化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戴唯艺 杨阳 贾金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树木的建模仿真因其结构十分复杂数据量巨大一直以来都是WebVR领域中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尤其是目前随着网上三维虚拟场景的急剧扩张,海量WebVR虚拟森林场景在用户端的实时下载请求和有限网络带宽之间的矛盾亦变得日趋突出。提出了基于... 树木的建模仿真因其结构十分复杂数据量巨大一直以来都是WebVR领域中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尤其是目前随着网上三维虚拟场景的急剧扩张,海量WebVR虚拟森林场景在用户端的实时下载请求和有限网络带宽之间的矛盾亦变得日趋突出。提出了基于L-system的Web3D虚拟树木语森林的轻量化建模方法,基于树木L-System描述体系的自相似性和基于重用的WebVR轻量化建模思想,成功地将虚拟树木/森林场景转化为极为轻量化的Web3D文件,甚至只有十几kB大小,即便网络带宽很低的情况下,也非常适于网上的实时传输与漫游,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网页的虚拟现实 树木 基于规则的 量化建模 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的建模方法——最小量化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强雁 羌维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91-94,共4页
应用线性回归进行预测时,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回归模型。该文叙述了此方法的基本思想,以及最小量化法处理准则;在总结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基础上,论述了最小量化法建模方法;以某案例实证了本文方法。
关键词 线性回归 最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断层相关褶皱定量建模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彦君 魏东涛 +3 位作者 潘建国 刘震华 张寒 李林峡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4期99-103,128,共6页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地表、地下构造复杂,地震资料成像品质普遍较差。针对复杂前陆冲断带的断层相关褶皱,提出了一种在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地区褶皱的定量构造建模方法,即应用地震波动方程正演、平衡地质剖面数值模拟、构造物...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地表、地下构造复杂,地震资料成像品质普遍较差。针对复杂前陆冲断带的断层相关褶皱,提出了一种在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地区褶皱的定量构造建模方法,即应用地震波动方程正演、平衡地质剖面数值模拟、构造物理模拟等技术,分步骤求取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参数,建立最终的定量化构造模型,从构造变形量、变形机制、变形时间和变形过程4个方面揭示构造变形特征。应用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独山子背斜进行定量化建模,确定独山子背斜几何学与运动学构造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量化建模 地震正演 运动学数值 构造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维模型轻量化的自私羊群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惠娟 王永利 陈琳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8,共7页
针对传统三维仿真模型优化的费时、费力、占用大量内存以及渲染时的画面丢帧、报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私羊群智能优化的三维模型轻量化方法3DL-SHO,在确保三维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降低冗余类型、减少场景的数据量、加快模型的优化速... 针对传统三维仿真模型优化的费时、费力、占用大量内存以及渲染时的画面丢帧、报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私羊群智能优化的三维模型轻量化方法3DL-SHO,在确保三维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降低冗余类型、减少场景的数据量、加快模型的优化速度,同时利用3DMax脚本语言MAXScript实现了轻量化处理方法,方便烘焙。通过对BIM系统以及电厂三维仿真系统的几种智能优化算法的对比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可快速执行所有3DMax批量化操作,显著提高了建模和优化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仿真 自私羊群优化 量化建模 MAXSCRI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上装载荷的多轴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9
作者 李文浩 于会龙 +2 位作者 卢玉传 任延飞 席军强 《兵工学报》 2025年第8期140-156,共17页
多轴轮式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新型车辆快速开发及车辆设计参数优化、控制算法搭建的基础。目前普遍采用商用软件搭建,其动力学方程及模型梯度信息难以获取,无法将其应用于整车全局设计与控制参数的动态优化,且现有商业软件及理论建模研究... 多轴轮式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新型车辆快速开发及车辆设计参数优化、控制算法搭建的基础。目前普遍采用商用软件搭建,其动力学方程及模型梯度信息难以获取,无法将其应用于整车全局设计与控制参数的动态优化,且现有商业软件及理论建模研究对上装载荷动力学影响考虑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考虑簧下质量纵横向运动及上装载荷反作用力对整车动力学的影响,应用矢量化建模方法搭建8×8轮式车辆2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分别基于C++和M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在变加速、阶跃转向、双移线、正弦扫频等多种工况下与商业软件TruckSim进行全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仿真模型其轮胎力、悬架力及空气阻力、纵横垂向运动等与商业软件高度一致,最大误差小于5%,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轮式车辆 上装载荷 量化建模 动力学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能的海军演习效果评估方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奇 姜宁 +1 位作者 吕明山 饶世钧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6-1230,共5页
演习效果评估的结论将对各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准确把握海军演习作战效能和训练绩效,采用军事系统分析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思路,通过系统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演习效果评估指导模式,以效能结构要素分解为基础提出了指标体系构... 演习效果评估的结论将对各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准确把握海军演习作战效能和训练绩效,采用军事系统分析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思路,通过系统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演习效果评估指导模式,以效能结构要素分解为基础提出了指标体系构建指导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标权重确定算法、指标标准化处理模型、聚合模型等效能量化关键技术。经大范围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体系科学性高、可操作性强,具有重大军事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效能 训练绩效 评估指导 指标体系构 量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波段遥感植被指数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喆 胡蝶 +1 位作者 赵登忠 向大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植被指数是地表资源环境管理和定量评价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能有效地描述绿色植物长势和生物量信息。从绿色植被遥感光谱特性分析出发,系统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宽波段植被指数模型,将其划分为3大类型,即数值计算型、土壤调节型和大气... 植被指数是地表资源环境管理和定量评价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能有效地描述绿色植物长势和生物量信息。从绿色植被遥感光谱特性分析出发,系统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宽波段植被指数模型,将其划分为3大类型,即数值计算型、土壤调节型和大气调节型。数值计算型主要包括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等,其计算值的物理意义不清楚。土壤调节型主要包括垂直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全球环境监测指数等,通过引入土壤调节因子来突出植被信息,减少土壤背景的干扰。大气调节型主要包括抗大气植被指数、大气影响抗阻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等,通过引入大气调节因子来突出植被信息,减少大气气溶胶的影响。最后,对各类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波段 植被指数 遥感光谱波段 量化建模 土壤调节 大气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指数哥伦布编码的图像压缩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健 任国强 吴钦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73-2979,共7页
在徐勇等人提出的适用于硬件的低复杂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指数哥伦布编码的图像压缩算法来进一步提高压缩性能.首先,对图像进行4级5/3小波变换;根据小波变换后的子带数据进行建模,得到最佳量化步长.然后,采用JPEG_LS算... 在徐勇等人提出的适用于硬件的低复杂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指数哥伦布编码的图像压缩算法来进一步提高压缩性能.首先,对图像进行4级5/3小波变换;根据小波变换后的子带数据进行建模,得到最佳量化步长.然后,采用JPEG_LS算法预测量化后的IL子带,并对各个子带数据进行零游程编码.最后,对零游程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自适应指数哥伦布编码.实验表明:当比特率大于0.25 bpp时,本算法略好于徐的算法;当比特率小于0.25bpp时,本算法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较徐的算法高0.2~2 dB.结果显示,本算法不仅提升了压缩性能,而且由于指数哥伦布编码级数更新模型复杂度很低,完全可以用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小波变换 量化建模 自适应指数哥伦布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中医方药评价与药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庆波 张德政 +2 位作者 杨国平 乔桂玲 任达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1414,共4页
针对中医组方的药量推算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证候上下文分析的逆数据包络分析(IDEA)算法。该算法以证候的典型方剂为依据,以数据包络分析为评价工具,建立起反映证候演化的方药评价模型;依据代表证候状态的评价值,给相应的证型症状信息赋... 针对中医组方的药量推算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证候上下文分析的逆数据包络分析(IDEA)算法。该算法以证候的典型方剂为依据,以数据包络分析为评价工具,建立起反映证候演化的方药评价模型;依据代表证候状态的评价值,给相应的证型症状信息赋值,以完成"词计算"过程。最后,把具体的辨证过程植入到证候发展的上下文环境中,以典型证型的"词计算"为依据,给出具体案例的证候状态评价,再采用IDEA算法推算出药量数据。该模型的推算结果表明,它能够反映中医的一般用药规律,这将对辨证论治组方环节的数值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组方量化建模 逆数据包络分析 证候上下文环境 证候DEA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iamese算法进行图像对的相似度判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小硕 曾上游 +1 位作者 周悦 马铖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0-53,共4页
传统人脸图像对的相似度判定方法易受环境、像素值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方法的准确率很低。为此,文中为提高人脸图像对的相似度判定准确率,设计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非线性特点与优化边缘算子特点相结合的轻量化网络。实验结果表明... 传统人脸图像对的相似度判定方法易受环境、像素值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方法的准确率很低。为此,文中为提高人脸图像对的相似度判定准确率,设计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非线性特点与优化边缘算子特点相结合的轻量化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轻量化网络与传统网络对比在准确率上有效提升大约2%;在模型大小上从原有的40.2 MB缩小到18.9 MB。并且与已有算法做了全面对比,得出改进算法准确率高于已有算法,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图像对 相似度判定 改进Siamese网络 量化网络 量化建模 对比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流饱和条件下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分析
15
作者 李伟 莫义弘 罗钦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3,共6页
轨道交通客流的日益增长使乘客在网络上的出行可达性受到影响,当轨道交通处于客流饱和时乘客存在无法上车而被迫留乘的可能性。为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建立考虑客流饱和条件下的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的评价模型;模... 轨道交通客流的日益增长使乘客在网络上的出行可达性受到影响,当轨道交通处于客流饱和时乘客存在无法上车而被迫留乘的可能性。为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建立考虑客流饱和条件下的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的评价模型;模型以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果作为可达性的空间特性,以列车运行计划作为其时间特性。在深圳轨道交通网络上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网络客流和列车运行计划,得到乘客在网络上的期望旅行时间,继而得到OD对及车站的可达性指标。结果表明,目前的轨道交通网络中客流需求更大的车站往往配备较好的列车运输能力,以提高可达性,但是受限于列车开行间隔,客流饱和条件下的部分热门车站动态可达性较低。提出可达性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网络中的客流需求与列车运行计划的匹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饱合 网络 动态可达性 量化建模 时间特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张图片树木L-system的智能提取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翁浩 贾金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从单张树木图片中提取树木的L-system规则的算法,并将其应用于三维树木建模。用户首先在图片上勾画出树木的主要可见枝干和树冠轮廓,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识别出树木的可见枝干的二维骨架;然后依据树木枝干的分布规律对...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从单张树木图片中提取树木的L-system规则的算法,并将其应用于三维树木建模。用户首先在图片上勾画出树木的主要可见枝干和树冠轮廓,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识别出树木的可见枝干的二维骨架;然后依据树木枝干的分布规律对骨架进行三维重建,并抽取其L-system生长规则和几何参数。所得L-system规则在树冠轮廓的约束下,经过迭代生长可以重建树木的分支结构。实验证明,相比以往的规则提取方法,该方法在保持模型质量的前提下,成本更低,方法更加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基于图像的树木 L-system规则 量化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气田雷四段潮坪相薄储层预测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蔚楠 赵爽 张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3-128,共6页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潮坪相白云岩储层呈互层状、单层厚度薄、累积厚度大、纵横向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分布不连续,深层地震资料主频低、频带宽度窄,有效能量弱、反射结构不清晰,给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建立、储层量化预...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潮坪相白云岩储层呈互层状、单层厚度薄、累积厚度大、纵横向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分布不连续,深层地震资料主频低、频带宽度窄,有效能量弱、反射结构不清晰,给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建立、储层量化预测及内幕描述等造成了困难。为此,首先利用地震高精度连片处理成像及基于谐波准则恢复弱势信号的拓频处理技术得到的"三高"(高保真、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基础资料,刻画目标地质体的顶、底界面;其次以原位岩石物理分析得到的储层敏感参数和岩石物理量版为基础,采用叠后地震波形指示和基于岩石物理逆建模储层孔隙组分反演,进行储层量化预测和内幕描述。应用结果表明:该研究思路大幅度提升了储层识别能力及预测精度,实现了上、下储层垂向识别及下储层分段精细刻画,明确了优质储层空间展布特征,实钻揭示其预测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坪相 白云岩 谐波准则 原位岩石物理波形指示 量化预测 内幕描述 川西气田 中三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failure proces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brittle r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using continuous real-time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 被引量:4
18
作者 WU Zhi-jun WANG Zhi-yang +2 位作者 FAN Li-feng WENG Lei LIU Quan-s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56-571,共16页
In this study,the micro-failure proces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a typical brittle r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re investigated via continuous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wave velociti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 In this study,the micro-failure proces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a typical brittle r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re investigated via continuous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wave velociti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volutions of wave velocities became progressively anisotropic under uniaxial loading due to the directio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micro-damage.A wave velocity model considering the inner anisotropic crack evolution is proposed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variations of wave velocities during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ing.Based on which,the effective elastic parameters are inferred by a transverse isotropic constitutive model,and the evolutions of the crack density are inversed using a self-consistent damage model.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agation of axial cracks dominates the failure process of brittle rock under uniaxial loading and oblique shear cracks develop with the appearance of macrocr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wave velocity brittle rock failure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continuous real-time measurement anisotropic damage evolution theory and model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