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时代现代人生存异化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4
1
作者 贾云飞 吴宏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3,共8页
面向数智时代,以人类生活与数码物紧密相联为特征的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主要的存在方式。这种新的存在方式并没有达到能够改变现实社会整体架构的程度,因而依然无法消解人的生存异化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数智时代... 面向数智时代,以人类生活与数码物紧密相联为特征的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主要的存在方式。这种新的存在方式并没有达到能够改变现实社会整体架构的程度,因而依然无法消解人的生存异化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数智时代现代人的生存异化呈现出数智技术异化与数字资本异化复杂糅合的时代性特征。在这一时代性特征下,由数智技术衍生出的“数字洞穴”造成了现代人生存异化的主观遮蔽,即虚幻共同体表现出的抽象普遍性遮蔽了个体独特性。相应地,数字资本集团借助数智技术将现代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异化为鲍德里亚意义上的前目的性的超现实“量化世界”,致使个体自我实现和人类文明发展受到预先设定的发展模式影响。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异化问题,一方面需消解技术异化,以和谐的道器关系重新确立人在技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消解资本异化,使人的类本质重新回归人本身。而作为前导性的形而上学理论的类哲学能够帮助现代人构建起走出“数字洞穴”的自觉意识,进而摆脱超现实“量化世界”以前目的性的发展模式对人类发展的消极影响,最终通过“个体本位”向“自觉类本位”的跨越,实现解决数智时代现代人生存异化问题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生存异化 数字洞穴 量化世界 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