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秦巴山区野生板栗的改造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余凌帆
罗成荣
龚固堂
吴万波
侯泽勇
-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广元市中区林业局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A90125)。
-
文摘
四川秦巴山区天然分布着大量的野生板栗林,为了改善野生板粟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针对野生板栗具有嫁接亲和力好、成活率高的特点,提出了野生板栗高接换种的前期准备工作、嫁接方法和时间、接后管理以及水土保持措施。
-
关键词
四川
秦巴山区
野生板栗
改造技术
-
Keywords
Qinba mountain area of Sichuan
Castanea spp.
graft
amelioration technique
conserving water and soil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野生板栗群落优势树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得荣
王冬梅
刘敏
丁海波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沃德兰特(北京)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07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0301)
-
文摘
以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板栗和伴生的优势树种组成的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测度式求取的种间竞争系数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中的K值,研究了野生板栗群落优势树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板栗群落各优势树种的竞争中,野生板栗种群对其他种群具有抑制作用,野生板栗在空间和资源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他伴生树种处于劣势地位,认为这种竞争结果会导致伴生树种逐步被淘汰,从而形成小片纯林或者野生板栗种群占主导地位的混交林群落。
-
关键词
野生板栗群落
优势树种
种间竞争
竞争系数
-
Keywords
wild chestnut community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coefficient
-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级野生板栗光合日动态差异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健
宋淑珍
杨青
孟庆杰
霍如雪
-
机构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7-239,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编号:鲁科农(2012)65号]
-
文摘
为了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野生板栗不同龄级的光合特性差异,利用英国Lcpro+光合测定仪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的3龄苗和6龄苗野生板栗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龄苗野生板栗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7.3μmol/(m^2·s)(以CO_2计)、蒸腾速率为4.26 mmol/(m^2·s)(以H_2O计)、水分利用效率1.90μmol/mmol;6龄苗野生板栗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6.61μmol/(m^2·s)(以CO_2计)、蒸腾速率为3.47 mmol/(m^2·s)(以H_2O计)、水分利用效率为2.02μmol/mmol。3龄苗由于苗种生理发育尚未完全,光合作用受外界环境影响较为敏感,尤其是光合有效辐射是3龄苗板栗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6龄苗的净光合速率则与胞间CO_2浓度密切相关,胞间CO_2浓度作为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物质来源,对挂果期来说十分重要。3龄苗的蒸腾速率与大气温度密切相关,说明野生板栗幼苗期的蒸腾速率严格受到大气温度的控制。6龄苗的蒸腾速率首先受到大气温度的严格制约,其次受到光照度的影响,比3龄苗更符合植物进化演替规律,也更加趋向植物体的成熟发展。
-
关键词
石漠化
野生板栗
净光合速率
日动态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野生板栗嫁接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沈泉
-
机构
浙江省长兴县林业局
-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6-39,共4页
-
文摘
利用野生板栗就地嫁接改建成栗园,在资源丰富的地区,确是一条多、快、好、省发展板栗生产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野生板栗
板栗
嫁接
-
分类号
S664.20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大面积野生板栗林的改造技术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范启荣
-
机构
湖北省荆门市园林果树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1998年第1期41-41,共1页
-
文摘
大面积野生板栗林的改造技术@范启荣¥湖北省荆门市园林果树研究所大面积野生板栗林的改造技术范启荣(湖北省荆门市园林果树研究所448000)地处荆门市城北山区的马河镇先锋板栗场,到1991年,有栗树6368株、235hm2(353亩),年总产1500kg。其...
-
关键词
板栗
野生板栗
栗园
改造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山区野生板栗资源改造技术
- 6
-
-
作者
王燚
-
机构
陕西省林业学校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1996年第4期44-45,共2页
-
-
关键词
板栗
野生板栗
资源
改造
-
分类号
S664.202.4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山区野生板栗改造技术
- 7
-
-
作者
王燚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1998年第3期8-10,共3页
-
-
关键词
板栗
野生板栗
改造
高接换头
树体管理
山区
-
分类号
S664.20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铜仁市野生板栗性状鉴定与评价
- 8
-
-
作者
王小丽
代松
罗勇兵
-
机构
铜仁市林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3期7-9,共3页
-
基金
铜仁市2021年度市级自筹科技项目《铜仁市板栗野生资源调查及性状鉴定与评价》(铜市科研[2021]自筹1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铜仁市特色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黔科中引地[2021]4010号。
-
文摘
调查铜仁市现有板栗野生资源并进行初步的性状鉴定与评价,为保护铜仁市板栗野生资源、乡土品种选育等奠定基础。从碧江、玉屏、江口3个群体中选择大粒型油板栗、小粒型油板栗、大粒型灰板栗、小粒型灰板栗和独板栗5个类型共1 000株,对不同品种板栗生长情况、结果情况以及种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调查,并鉴定其性状,采用平均隶属度法对不同品种野生板栗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玉屏大板栗垂支栗12号品种性状表现最好,种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产量也比较高,且植株形态良好,综合效益比较高。可将玉屏大板栗垂支栗12号品种作为野生板栗杂交亲本,培育树冠紧凑的种质资源,在铜仁区域内推广种植,积极推动铜仁市板栗资源开发利用。
-
关键词
野生板栗
性状鉴定
评价
营养成分
平均隶属度法
-
Keywords
wild chestnut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verage membership method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野生板栗嫁接换种技术
- 9
-
-
作者
刘帆
刘璞
闫东
-
机构
桐柏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2年第5期11-11,共1页
-
文摘
桐柏县是板栗主要产区,已有上千年栽培历史。1990年以来,全县又发展板栗19.5万亩,现已成为河南省主要板栗生产县。全县有野生板栗资源达28万亩(多分布在山区),开展野生板栗嫁接换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通过近两年嫁接对比试验,初步总结出了野生板粟的嫁接换种技术,嫁接成活率和产量分别提高了35%和62%。一、嫁接技术 1、砧木选择:桐柏县野生板栗为野生茅栗。用茅栗树做砧木,树龄要求在20年以下,5—10年最佳。 2、接穗:接稳必须采自品种纯正、枝条健壮、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虫害的优良母树。桐柏现有桐柏1号、尖顶油栗、泰山落壳、燕山早丰等优良品种。接穗要选择树冠外围或上部发育充实的枝条,结果枝最好,发育枝次之,徒长枝最差。
-
关键词
嫁接技术
野生板栗
桐柏县
嫁接成活率
换种
对比试验
栽培历史
砧木选择
社会效益
丰产稳产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板栗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8
- 10
-
-
作者
黄武刚
程丽莉
周志军
刘建立
-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昌平林业局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2,共6页
-
基金
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92B0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07010315)
+1 种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2009D002005000001)
北京市科委项目(ZO909050140902)
-
文摘
使用从板栗中提取的10个微卫星引物对4个中国栗野生居群的69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检测到8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13,每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8.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99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77,平均PIC值为0.739,Nei’s多样性指数(h)为0.771,以陕西汉中居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Gst仅为0.141。UPGMA树状聚类图表明4个野生群体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云南、四川、安徽3个居群距离相近位于同一组,此结果与PCA分析结果一致,2种方法均显示居群间的遗传关系与实际地理分布不完全相关。
-
关键词
野生板栗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Wild Chinese chestnut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板栗的形态学研究及保护建议
- 11
-
-
作者
张若晨
-
机构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1期11-13,共3页
-
基金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AB010)。
-
文摘
本研究系统地介绍了板栗(Castanea.mollisima Blume)的分布、形态特征与经济价值。从叶型、果苞、果实、发芽情况等方面对野生板栗与栽培板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栽培板栗在叶型4个指标上与野生板栗有明显的差异,在果实和果苞的外观上,栽培板栗也明显大于野生板栗。通过发芽试验可知,栽培板栗与野生板栗的发芽率差别不大,但发芽势差异显著。野生板栗植物资源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资源保护的建议。
-
关键词
太宽河
野生板栗
栽培板栗
形态学
保护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一种与板栗嫁接亲和性高的茅栗居群及其RAPD分析
被引量:8
- 12
-
-
作者
杨剑
涂炳坤
唐旭蔚
谢普清
-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应用工程系
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
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1期24-26,56,共4页
-
文摘
在湖北武汉的北部山区发现一种与板栗有较高嫁接亲合性的茅栗居群,3~5年生该茅栗居群做砧木与当地品种大红袍嫁接成活率在80%以上,嫁接后20年仍然能正常结果;应用RAPD技术分析该居群与栽培板栗品种、野生板栗、锥栗的遗传关系,表明该茅栗居群与板栗的亲缘关系紧密,尤其与野生板栗接近。分析认为该茅栗与板栗嫁接亲和性高的原因可能是该茅栗居群"渗入"更多的板栗基因。
-
关键词
嫁接亲和性
RAPD分析
居群
茅栗
野生板栗
嫁接亲合性
嫁接成活率
北部山区
技术分析
遗传关系
亲缘关系
大红袍
品种
砧木
锥栗
-
Keywords
graft compatibility
seguin chestnut
germplasm
RAPD
-
分类号
S667.9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62.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秦巴山区野板栗资源现状调查
- 13
-
-
作者
艾呈祥
刘庆忠
李国田
张力思
王凤才
-
机构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泰安板栗圃
-
出处
《落叶果树》
2010年第2期15-17,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编号:2008lz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8BAD92B03)
农业部物种资源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项目资助
-
文摘
对秦巴山区的野板栗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秦巴山区野板栗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泛,且分布范围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但目前野板栗资源面临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对此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和建议。
-
关键词
秦巴山区
野生板栗
资源调查
保护建议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优质早熟板栗新品种‘燕金’
- 14
-
-
作者
张树航
-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
出处
《北方果树》
2015年第4期13-13,共1页
-
文摘
早熟板栗新品种‘燕金’来源于燕山野生板栗。其母株位于河北省宽城县王厂沟村一山地栗园.树龄120年。2013年12月该品种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
关键词
早熟板栗
新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
金
野生板栗
河北省
宽城县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防止板栗“大、小年”的管理技术
- 15
-
-
作者
翟继红
李娜
-
机构
河南省西峡县林技站
河南省西峡县森防站
-
出处
《现代园艺》
2009年第8期52-52,共1页
-
文摘
板栗适应性强,耐瘠薄,寿命长,一经种植,连年受益,其经济价值很高,深受山区广大群众的喜爱。河南省西峡县野生板栗资源丰富,适宜改接的面积较大,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西峡县野生改接和人工栽植的板栗面积明显增大,板栗也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渠道之一。根据多年的生产栽培经验,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板栗丰产、稳产的技术措施,可防止板栗“大、小年”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
关键词
野生板栗
管理技术
经济价值
资源丰富
退耕还林
人工栽植
栽培经验
西峡县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F127.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嫁接板栗 增收致富
- 16
-
-
作者
刘华炜
赵东升
陈海
-
机构
鲁山县农业银行办公室
-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1994年第5期26-26,共1页
-
文摘
鲁山县二郎庙乡营盘沟村青年农民赵文玉兄弟4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靠一手过硬的果木嫁接本领,嫁接板栗8000株,年产板栗2500多公斤,这一项收入1.4万元,户均3500元,从而带动了乡邻争相效仿。1988年冬天,二郎庙乡政府从县里请来一位专家举办果木嫁接培训班。农民赵文玉带头报名,几天的刻苦学习,使他基本上掌握了嫁接知识和技术。学习班结束后,他就下决心在其房前屋后的野生板栗树上搞嫁接。次年开春,赵文玉带着工具上山选树、锯桩、嫁接,苦干两个月,接完了1200株优质大板栗树苗。
-
关键词
嫁接
野生板栗
板栗树
刻苦学习
资源优势
青年农民
鲁山县
学习班
乡政府
培训班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提高板栗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 17
-
-
作者
张玉芹
宋加录
-
机构
甘肃省林业学校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1年第12期37-39,共3页
-
文摘
嫁接繁殖能保持和稳定优良种性,使幼树提早结实,提高产量,增强抗性。但板栗枝茎内单宁较多,削伤后,单宁氧化妨碍愈伤组织的形成,嫁接后成活率低。近年来我们通过不同组合的嫁接试验证明,要提高板栗的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本砧嫁接一般用2-3年生实生板栗或野生板栗作砧木。 2。
-
关键词
嫁接成活率
野生板栗
嫁接时期
封接穗
提高产量
愈伤组织
嫁接繁殖
优良种性
不同组合
单宁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