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M9SF2缺失促进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李康 王新宇 +5 位作者 叶然 郭凌云 王林旭 许诺 张彤 段小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探究9次跨膜超家族蛋白2(TM9SF2)缺失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复制的影响,并探究其参与抗病毒先天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转染小干扰RNA(siRNA)方法敲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TM9SF2基因;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建立VSV... 目的探究9次跨膜超家族蛋白2(TM9SF2)缺失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复制的影响,并探究其参与抗病毒先天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转染小干扰RNA(siRNA)方法敲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TM9SF2基因;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建立VSV-绿色荧光蛋白(VSV-GFP)感染细胞模型;空斑实验检测病毒上清滴度;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VSV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病毒基因组复制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以及检测用双链RNA类似物聚胞苷酸〔poly(I∶C)〕刺激细胞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β干扰素(IFN-β)mRNA水平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M9SF2敲低效果显著;敲低TM9SF2后不影响A549细胞增殖;成功建立VSV-GFP感染A549细胞模型;在病毒刺激下,敲低TM9SF2后细胞荧光强度减弱,显著下调VSV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VSV的病毒滴度降低;在poly(I∶C)刺激下,敲低TM9SF2显著上调IFN-β的mRNA水平和IRF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TM9SF2缺失抑制VSV的复制,正向调控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增强宿主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次跨膜超家族蛋白2(TM9SF2) 水疱口炎病毒(VSV) 病毒复制 病毒先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对水疱性口炎病毒体外增殖的影响
2
作者 王梦迪 樊文杰 +5 位作者 张震 赵瑞红 李华玮 刘昆 郑鸣 王亚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3,共8页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I3K-IN-1)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体外增殖的影响,揭示PI3K-IN-1在体外细胞中对VSV的抗病毒作用,为寻求和开发防控VSV感染的药物奠定基础。采用CCK-8法检测PI3...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I3K-IN-1)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体外增殖的影响,揭示PI3K-IN-1在体外细胞中对VSV的抗病毒作用,为寻求和开发防控VSV感染的药物奠定基础。采用CCK-8法检测PI3K-IN-1在细胞水平上的安全使用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I3K-IN-1对细胞周期中各时期占比和凋亡率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分析PI3K-IN-1处理PK-15细胞感染VSV后病毒增殖的差异;利用RT-qPCR分析VSV N基因的mRNA表达量;利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VSV-GFP中GFP蛋白的表达量;利用病毒滴度测定试验检测PI3K-IN-1对VSV子代病毒滴度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分析PI3K-IN-1对VSV-GFP中GFP蛋白荧光强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0~10μmol/L PI3K-IN-1对PK-15细胞活力、细胞周期中各时期占比和细胞凋亡率无影响,但随着PI3K-IN-1浓度的增加,VSV-GFP中GFP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当PI3K-IN-1的浓度为10μmol/L时,对VSV增殖的抑制效果最好;PI3K-IN-1处理组VSV 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DMSO(CK)组且呈时间依赖趋势;VSV-GFP感染12 h和24 h时,PI3K-IN-1处理组与CK相比,GFP阳性荧光细胞比例极显著降低;PI3K-IN-1处理组子代病毒滴度与CK相比在感染12、24 h时显著降低,在感染36 h时极显著降低。综上,PI3K-IN-1可有效抑制VS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为研究和开发抗VSV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病毒 体外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移植瘤生长与肺转移的影响
3
作者 李玉迁 徐庆胜 +4 位作者 魏洪 王皞 王硕石 蒋立娜 袁心怡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61,共10页
目的:探究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VSV-IN)对小鼠三阴性乳腺癌4T1细胞移植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VSV以MOI=1、MOI=10、MOI=100感染4T1细胞12、24、48 h后,CCK-8法检测4T1细胞死亡率,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 目的:探究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VSV-IN)对小鼠三阴性乳腺癌4T1细胞移植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VSV以MOI=1、MOI=10、MOI=100感染4T1细胞12、24、48 h后,CCK-8法检测4T1细胞死亡率,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PCR检测细胞中E-cadherin、MMP-2、MMP-9 mRNA的表达。于雌性BALB/c小鼠脂肪垫接种1×10^(6)个/mL的4T1细胞0.1 mL,构建4T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待小鼠肿瘤体积达200 mm3,分别向移植瘤内注射PBS、紫杉醇(TAX)(15 mg/kg)、VSV-IN(1×10^(6)pfu/只),每周1次。给药4次后,处死小鼠、剥离完整移植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肺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肿瘤肺部转移结节,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T细胞亚群比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6及TNF-α水平,利用GEPIA在线分析乳腺肿中迁移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MMP-2、MMP-9与E-cadherin的表达,利用蛋白-蛋白对接技术预测VSV-IN的G蛋白、M蛋白与ERK2、E-cadherin的亲和力。结果:经MOI=10、100的VSV-IN处理48 h后,4T1细胞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VSV-IN组(MOI=10)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VSV-IN组移植瘤生长较对照组减缓且终点体积显著减小(P<0.05),VSV-IN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量显著减少[(12.86±1.86)vs(24±3.67)个,P<0.01],脾内CD4^(+)T、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均P<0.05),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GEPIA分析发现在乳腺癌中E-cadherin、MMP-9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VSV-IN组小鼠肿瘤细胞内MMP-9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SV-IN的G、M蛋白与ERK2的结合自由能分别为–11.7 kcal/mol、–6.4 kcal/mol。结论:野生型VSV-IN可抑制4T1细胞荷瘤小鼠的移植瘤生长及转移,这可能与其促进抗肿瘤免疫及调控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 三阴乳腺癌 4T1细胞 迁移 蛋白-蛋白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水疱性口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永茂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4期98-99,共2页
牛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of Cattle,VSC)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水泡病毒属(Vesiculovirus),主要感染牛、马、猪等家畜... 牛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of Cattle,VSC)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水泡病毒属(Vesiculovirus),主要感染牛、马、猪等家畜以及部分野生动物,人也可感染。该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直接接触传播、昆虫媒介传播以及被污染的环境传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传染病 弹状病毒 水疱口炎 水泡病毒 野生动物 直接接触传播 昆虫媒介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1调控水疱性口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陈美桦 徐含翠 +4 位作者 王林旭 罗洪 齐琦 王勃 段小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目的 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eEF1A1)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的影响,以确定一个广谱抗病毒新靶点。方法 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BJ-5ta)中转染小干扰RNA(sieEF1A1)抑制eEF1A1表达,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用实时荧... 目的 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eEF1A1)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的影响,以确定一个广谱抗病毒新靶点。方法 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BJ-5ta)中转染小干扰RNA(sieEF1A1)抑制eEF1A1表达,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制备eEF1A1基因沉默的细胞模型。用VSV感染细胞模型,检测细胞内VSV的基因拷贝数和蛋白水平;用HSV-1感染细胞模型,检测细胞内HSV-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用聚胞苷酸[poly(I:C)]或脱氧核糖核酸钠盐(HT-DNA)分别转染细胞模型,RT-qPCR检测干扰素β(IFN-β)、趋化因子10(CXCL10)和干扰素刺激基因56(ISG56)的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TANK结合激酶1(TBK1)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EF1A1基因沉默组eEF1A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eEF1A1基因沉默的细胞模型构建成功。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EF1A1基因沉默组的VSV基因拷贝数下降70%~80%,VSV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HSV-1的mRNA水平下降50%~60%,HSV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poly(I:C)或HT-DNA刺激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EF1A1基因沉默组的IFN-β、ISG56和CXCL10的mRNA水平以及IRF3与TBK1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eEF1A1调控VSV和HSV-1病毒复制,提示eEF1A1对RNA病毒和DNA病毒具有潜在的广谱调控作用,且可能不通过胞内核酸识别激活的免疫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 水疱口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同时检测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和水疱性口炎病毒 被引量:10
6
作者 钟金栋 花群义 +5 位作者 肖荣海 夏雪山 杨云庆 周晓黎 董俊 邓祖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7期55-58,93,共5页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89 bp,125 bp和300 bp。用这3对引物对病毒样品cDNA模板进行多次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特异、敏感、快速地鉴定FMDV,SVDV和V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水疱病毒 水疱 口炎病毒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的构建 被引量:13
7
作者 温志远 葛金英 +2 位作者 胡森 王永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5-911,共7页
通过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成功救获了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印地安纳株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Indiana serotype)、救获的重组病毒保持了野生型VSV高滴度... 通过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成功救获了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印地安纳株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Indiana serotype)、救获的重组病毒保持了野生型VSV高滴度生长特性,细胞连续传代10次仍保持GFP的稳定表达及生物学特性不变。本研究为VSV作为新型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和肿瘤治疗载体研制及基础病毒学相关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水疱口炎病毒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反向遗传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增忍 王海霞 +3 位作者 龚振华 张彦明 李葳 刘俊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共4页
 针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引物中分别加入EcoR 和Xho 酶切位点。RT-PCR扩增后得到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c,连接产物转化于DH5α菌株,在含Kan+的平板上37℃培养24h,然后挑取白色菌落,鉴定为阳性者,转...  针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引物中分别加入EcoR 和Xho 酶切位点。RT-PCR扩增后得到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c,连接产物转化于DH5α菌株,在含Kan+的平板上37℃培养24h,然后挑取白色菌落,鉴定为阳性者,转化于BL21菌株,再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53ku(目的蛋白大约47ku),同预期蛋白大小相近。Westernblot检测表明,其能与本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蛋白有望成为有价值的VSV诊断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N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 诊断 抗原 水疱口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RT-PCR检测猪口蹄疫病毒、猪水泡病病毒和猪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祁会彩 龚振华 +6 位作者 杨增岐 郑增忍 潘康锁 李葳 黄秀梅 郭福生 蒋正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泡病病毒(SVDV)和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三种病原体的多重RT-PCR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后,用这三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FMDV、SVDV、VS...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泡病病毒(SVDV)和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三种病原体的多重RT-PCR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后,用这三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FMDV、SVDV、VSVR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同时得到了三条特异性条带,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FMDV(208bp)、SVDV(862bp)、VSV(638bp),且对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核酸扩增结果为阴性;三种病毒RNA模板检出的最小量均为10fg。试验证明,此方法经济、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FMDV、SVDV和VSV这三种猪水泡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猪口蹄疫病毒 猪水泡病病毒 水疱口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俊兴 花群义 +6 位作者 卢体康 吕建强 曹琛福 阮周曦 张彩虹 孙洁 周晓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0,共5页
用纯化的水疱性口炎毒(VSV)免疫接种Balb/c小鼠,取免疫接种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V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B1、8H1、9B9和11E11)。4株单克隆抗体均... 用纯化的水疱性口炎毒(VSV)免疫接种Balb/c小鼠,取免疫接种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V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B1、8H1、9B9和11E11)。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VSV反应,且不与其他病毒及BHK细胞反应,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512 000、1∶256000、1∶256 000、1∶1 024 000。本试验为研究VSV生物学特性和建立VSV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臧京帅 高志强 +6 位作者 王丽萍 郭金玉 傅毅 牛建蕊 刘文晓 张乐萃 张鹤晓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6,共4页
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RT-PCR鉴别检测水疱性口炎病毒的方法。针对Gen Bank登录的水疱性口炎两血清型-新泽西型(VSV-NJ)和印第安纳型(VSV-IND)的L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和2条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 Man荧光... 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RT-PCR鉴别检测水疱性口炎病毒的方法。针对Gen Bank登录的水疱性口炎两血清型-新泽西型(VSV-NJ)和印第安纳型(VSV-IND)的L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和2条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 Man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VSV的方法。与常规RT-PCR试验比较表明,所建立的荧光RT-PCR检测技术快速、敏感,检测时限3 h以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以实现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快速检测分型。通过对34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样品中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直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荧光RT-PCR TCID50 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研究概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颜新敏 张强 +2 位作者 吴国华 李健 朱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84-2385,2388,共3页
对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病原特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毒的致病和免疫机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作为载体在重组疫苗上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病原学 临床症状 致病与免疫 活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免提取核酸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彩虹 林彦星 +6 位作者 杨俊兴 曹琛福 吕建强 黄超华 祁振强 林庆燕 花群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9,共5页
为建立可快速鉴别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型(VSV-IND)和新泽西型(VSV-NJ)免提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VSV-IND和VSV-NJ两种血清型相对保守的L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探针,探针用不同的荧光基团进行标记。经过对各反应... 为建立可快速鉴别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型(VSV-IND)和新泽西型(VSV-NJ)免提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VSV-IND和VSV-NJ两种血清型相对保守的L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探针,探针用不同的荧光基团进行标记。经过对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直接从样品中鉴别VSV-IND和VSV-NJ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直扩荧光定量PCR能准确鉴别VSV-IND和VSV-NJ,两者没有交叉反应现象,对其他几种相似病原的灭活抗原,如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蓝舌病病毒(BTV)、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等检测均呈阴性。对10倍系列稀释的水疱性口炎灭活病毒液的检测敏感性可达10-5,与传统的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敏感性相当。该方法无需提取核酸,可在2h内完成对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快速、灵敏,为印第安纳型和新泽西型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特异性鉴别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直扩荧光定量PCR 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成群 彭金美 +3 位作者 吴东来 童光志 仇华吉 孔宪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6,共7页
对一株实验室保存多年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的囊膜糖蛋白(VSV_G)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且构建了重组VSV_G真核系统表达载体。结果表明克隆的VSV_G基因全长1536个核苷酸(nt),其编码的G蛋白长为511个氨基酸(aa),氨基酸序列与20个Indian... 对一株实验室保存多年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的囊膜糖蛋白(VSV_G)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且构建了重组VSV_G真核系统表达载体。结果表明克隆的VSV_G基因全长1536个核苷酸(nt),其编码的G蛋白长为511个氨基酸(aa),氨基酸序列与20个Indiana血清型VSV毒株的同源性在95.4%左右(94.1%~98.0%)。种系发生树分析表明此病毒株属于水疱病毒属的VSV_Indiana血清型。经免疫荧光检测证明构建的重组VSV_G表达质粒pCIVG5和pCRVG6转染23T细胞后能够有效地转录和表达,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VSV_G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囊膜糖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诊断技术的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金玉 张鹤晓 +5 位作者 高志强 林祥超 臧京帅 王麒文 牛建蕊 张乐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78,共4页
本研究利用重组质粒p ET-32a-NJ-G666(针对新泽西型水疱性口炎病毒截断的G蛋白基因片段约666 bp),将其转化至Rosetta宿主菌,用0.6 mmol/L IPTG在30℃诱导4 h,经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与预期的30 k Da相符。... 本研究利用重组质粒p ET-32a-NJ-G666(针对新泽西型水疱性口炎病毒截断的G蛋白基因片段约666 bp),将其转化至Rosetta宿主菌,用0.6 mmol/L IPTG在30℃诱导4 h,经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与预期的30 k Da相符。在此基础上,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可检测新泽西型V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检测东部马脑脊髓炎和马西尼罗病毒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且板内和板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新泽西型VSV血清抗体的检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疱性口炎病毒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甘振磊 汤德元 +3 位作者 罗险峰 曾智勇 李春燕 王凤 《中国动物保健》 2012年第6期8-13,共6页
猪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猪的唇部,鼻及口腔等处发生水疱,并从口中不断向外流涎,有时常常还发生在蹄冠和趾间皮肤上,其症状主要以水疱为主。该病在全球许多地区造成广泛流行。近... 猪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猪的唇部,鼻及口腔等处发生水疱,并从口中不断向外流涎,有时常常还发生在蹄冠和趾间皮肤上,其症状主要以水疱为主。该病在全球许多地区造成广泛流行。近年来,由于产品贸易量的增加,猪水疱性口炎病毒也陆续的传入我国。由于该病与猪水疱病、猪口蹄疫和猪水疱性疹等病毒性疾病容易混淆,因此对该病做出准确地诊断与防制显得尤为重要。在VSV疫苗的研究方面,主要是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的研究,而在新型疫苗的研究方面很少。本文主要综述了猪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预防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基因组结构 疫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甲基转移酶致弱水疱性口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原性
17
作者 章晓栋 孙静 +1 位作者 李建荣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62,共8页
为了研究有效的水疱性口炎病毒疫苗,控制水疱性口炎疾病的蔓延,用甲基化能力致弱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E1764A,VSV-S1827A,VSV-Y1650A和VSV-F1691A作为疫苗,通过口腔灌服途径将1×106PFU的重组病毒接种5周龄BALB/c小鼠,研究以上... 为了研究有效的水疱性口炎病毒疫苗,控制水疱性口炎疾病的蔓延,用甲基化能力致弱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E1764A,VSV-S1827A,VSV-Y1650A和VSV-F1691A作为疫苗,通过口腔灌服途径将1×106PFU的重组病毒接种5周龄BALB/c小鼠,研究以上重组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重组病毒VSV-S1827A,VSV-Y1650A和VSV-F1691A对小鼠的致病性减弱,而VSV-E1764A仍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免疫后的小鼠用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VSV)进行攻毒,发现VSV-S1827A和VSV-Y1650A能够诱导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从而保护小鼠免于攻击.总之,甲基化酶致弱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S1827A和VSV-Y1650A不仅对动物的致病性减弱,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因此,甲基化酶致弱的水疱性口炎病毒可能成为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活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甲基转移酶 病原 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两血清型G蛋白的截短表达和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臧京帅 高志强 +1 位作者 张乐萃 张鹤晓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2,共4页
根据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那型(IND型)和新泽西型(NJ型)G蛋白抗原表位分布图,在表达抗原表位较密集的基因区域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水泡性口炎病毒IND型657 bp G蛋白基因片段和NJ型666 bp G蛋白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32... 根据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那型(IND型)和新泽西型(NJ型)G蛋白抗原表位分布图,在表达抗原表位较密集的基因区域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水泡性口炎病毒IND型657 bp G蛋白基因片段和NJ型666 bp G蛋白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Rosetta,经1.0 mmol/L 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以及ELISA试验证明截短表达的2个血清型的重组G蛋白与标准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将2个血清型的重组G蛋白等量混合作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可检测IND型和NJ型水泡性口炎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G蛋白基因 重组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水疱性口炎病毒G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晓芳 张敏敏 +4 位作者 葛金英 温志远 王喜军 陈伟业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5-259,共5页
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在我国尚无可用疫苗。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水疱性口炎疫苗,本研究以新城疫病毒(NDV)La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并拯救出表达VSV糖蛋白(GP)的重组病毒... 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在我国尚无可用疫苗。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水疱性口炎疫苗,本研究以新城疫病毒(NDV)La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并拯救出表达VSV糖蛋白(GP)的重组病毒(rLa-VSV-G)。间接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western blot等试验证明VSV-GP在重组病毒中正确表达;体外致病试验结果表明,rLa-VSV-G保持了LaSota亲本株的低致病性和高滴度的鸡胚生长特性;rLa-VSV-G接种4周龄~5周龄BALB/c雌性小鼠后,可以诱导显著的VSV中和抗体反应。本研究表明,重组病毒rLa-VSV—G具有作为防控VSV储备性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口炎病毒 糖蛋白 重组新城疫病毒 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种属Mx蛋白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志参 李照耀 +2 位作者 周静 陈婧 周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0-696,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4个种属(猪、人、小鼠、牛)Mx蛋白抗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的活性,以揭示胞质定位Mx蛋白抗VSV活性的保守性。[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4个种属Mx蛋白的全长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K-15细胞过表达重组质粒,Wester...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4个种属(猪、人、小鼠、牛)Mx蛋白抗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的活性,以揭示胞质定位Mx蛋白抗VSV活性的保守性。[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4个种属Mx蛋白的全长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K-15细胞过表达重组质粒,Western blot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4个种属Mx蛋白在PK-15细胞内的表达及分布;过表达Mx蛋白的PK-15细胞感染VSV,8或16 h后收样,分别用RT-q PCR、Western blot、IFA和噬斑减少试验来分析VSV的复制。[结果]成功克隆并表达了4个种属Mx蛋白的全长基因,且Mx蛋白大小正确;虽然猪Mx1蛋白和小鼠Mx2蛋白以棒状形式分布于细胞质中,而猪Mx2蛋白、人Mx A蛋白和牛Mx1蛋白以颗粒形式弥散分布于细胞质中,但4个种属Mx蛋白均能通过抑制VSV-G mRNA的转录、减少VSV-G蛋白的合成及降低子代病毒的滴度来显著抑制VSV的增殖。[结论]4个种属Mx蛋白都能显著抑制VS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蛋白 不同种属 水疱口炎病毒(VSV)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