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2+)和Mg^(2+)对野生型和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的GTPase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玉凤 于维先 +1 位作者 毕文翔 于德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Ca2+和Mg2+对野生型和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的G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EZ1(野生型PgFtsZ,Wt PgFtsZ)、pYW1(PgFtsZ的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ZΔC01)和pYW2(PgFtsZ的N末端缺失4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ZΔ... 目的:探讨Ca2+和Mg2+对野生型和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的G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EZ1(野生型PgFtsZ,Wt PgFtsZ)、pYW1(PgFtsZ的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ZΔC01)和pYW2(PgFtsZ的N末端缺失4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ZΔN0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分离和纯化这些目的蛋白。应用Malachite green检测法检测10mmol.L-1的Ca2+、Mg2+对Wt PgFtsZ、ZΔC01和ZΔN01的GTPase活性的作用。结果:在没有10mmol.L-1Ca2+或Mg2+的条件下,Wt PgFtsZ、ZΔC01和ZΔN01的GTPase值分别为8.25±0.22、7.43±0.23和8.00±0.18;在10mmol.L-1Mg2+存在的条件下,Wt PgFtsZ、ZΔC01和ZΔN01的GTPase值分别为8.30±0.15、7.51±0.22和7.85±0.17,同没有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相比GTPase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10mmol.L-1Ca2+存在的条件下,Wt PgFtsZ、ZΔC01和ZΔN01的GTPase值分别为5.84±0.20、5.25±0.18和5.73±0.13,同没有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比较GTPase活性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10mmol.L-1的Mg2+对Wt PgFtsZ、ZΔC01和ZΔN01的GTPase活性无影响,10mmol.L-1的Ca2+则对GTPase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野生型和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 GTPase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于维先 胡小春 毕文翔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方法 :将质粒 pEZ1(携带野生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pYW 7(ZA32 0H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组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和 pYW 8(ZA32 0R ,... 目的 :探讨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方法 :将质粒 pEZ1(携带野生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pYW 7(ZA32 0H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组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和 pYW 8(ZA32 0R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精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导入EscherichiacoliBL2 1(DE3)pLysS中 ,通过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质 ,6mol/L尿素变性及HiTrapSP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质 ,最后通过沉淀法检测FtsZ体外聚合的特性。结果 :仅 10mmol/LMgCl2 就能诱导野生型PgFtsZ、ZA32 0H和ZA32 0R的体外聚合 ,而与添加的GTP无关。结论 :野生型PgFtsZ体外聚合完全不同与E .coliFtsZ绝对依赖于GTP的特性 ,ZA32 0H和ZA32 0R体外聚合特性与野生型PgFtsZ相同 ,表明PgFtsZ的第 32 0位的丙氨酸与其体外聚合功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变异型 野生型 牙龈单胞菌 携带 质粒 基因 IPTG 诱导表达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C末端在FtsZ-FtsA相互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于维先 胡晓春 彭桂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与FtsA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方法 :通过缺失诱变法构建了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 (ZΔC0 1,ZΔC0 2 ,ZΔC0 3) ,并表达和纯化了这些蛋白质 ,同时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法来鉴定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与FtsA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方法 :通过缺失诱变法构建了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 (ZΔC0 1,ZΔC0 2 ,ZΔC0 3) ,并表达和纯化了这些蛋白质 ,同时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法来鉴定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然后 ,通过overlayassay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阴性对照 ,检测了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及野生型PgFtsZ和PgFtsA相互作用的特性。 结果 :野生型PgFtsZ与PgFtsA表现出极强的结合特性 ,然而去除C末端的 73个氨基酸残基的ZΔC0 1,则表现出极弱的结合特性 ,或者当进一步去除C末端的 12 8和 177个氨基酸残基的ZΔC0 2和ZΔC0 3,同ZΔC0 1一样也表现出与PgFtsA极弱的结合特性。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ftsz FtsA相互作用 功能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调控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维先 潘文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质粒 pEZ1(WtPgFt sZ ,野生型PgFtsZ)、pYW 1(ZΔC0 1,PgFtsZ的C末端缺失 7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 )和pYW 2 (ZΔC0 2 ,PgFtsZ的C末端缺失 12 8个氨基酸残基... 目的 :探讨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质粒 pEZ1(WtPgFt sZ ,野生型PgFtsZ)、pYW 1(ZΔC0 1,PgFtsZ的C末端缺失 7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 )和pYW 2 (ZΔC0 2 ,PgFtsZ的C末端缺失 12 8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 ,已去除了PgFtsZ的C末端非保守性的区域 )导入EscherichiacoliBL2 1(DE3)pLysS中表达 ,然后进行分离和纯化这些目的蛋白。使用Malachitegreenassay法 ,检测 10mM /L的各种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纯化的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活性的作用。 结果 :二价金属阳离子对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的活性作用的特性相似 ,既在 10mM /L的Mg2 + 存在下与没有Mg2 + 的情况下它们的GTPase的活性相似 ;然而 ,在 10mM /L的Ca2 + 、Mn2 + 、CO2 + 和Ni2 + 存在的情况下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弱 (36 .7%~ 70 .8% )。结论 :10mM /L的Mg2 + 对WtPgFtsZ、ZΔC0 1和ZΔC0 2的GTPase的活性无影响 ,而 10mM /L的Ca2 + 、Mn2 + 、CO2 + 和Ni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金属阳离子 牙龈单胞菌 ftsz 调控 活性 G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的缺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体外聚合的影响
5
作者 于维先 毕文翔 于德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的缺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体外聚合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EZ1(PgFtsZ,携带野生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基因)、pYWN1(ZΔN01,携带PgFtsZ的N末端去除了43个保守性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PgFtsZ的基因)和pYWN2(ZΔN02,携带P... 目的:探讨N末端的缺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体外聚合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EZ1(PgFtsZ,携带野生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基因)、pYWN1(ZΔN01,携带PgFtsZ的N末端去除了43个保守性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PgFtsZ的基因)和pYWN2(ZΔN02,携带PgFtsZ的N末端去除了205个保守性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Pg-FtsZ的基因)分别导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LysS中表达,通过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质,6 mol/L尿素变性及HiTrap SP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质,最后通过沉淀法检测10 mmol/L的MgCl2、CaCl2和MnCl2对PgFtsZ、ZΔN01和ZΔN02体外聚合的影响。结果:10 mmol/L的MgCl2、CaCl2和MnCl2均能诱导PgFtsZ和ZΔN01出现聚合反应,然而10 mmol/L的MgCl2和CaCl2没能引起ZΔN02的体外聚合,而仅有10 mmol/L的MnCl2能诱导ZΔN02出现聚合反应,但效果不如PgFtsZ和ZΔN01明显。结论:PgFtsZ的N末端的43个氨基酸残基对Mg2+、Ca2+和Mn2+诱导其体外聚合反应影响不大,而后的162个氨基酸残基在PgFtsZ的体外聚合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ftsz 体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