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强 田凤鸣 +2 位作者 何九军 王永斌 刘琼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0期35-38,共4页
以陇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萌发产生实生苗,将无菌实生苗地上部分转接到培养基上建立的初代培养体系为基础,发现继代增殖最适培养条件为:MS+6-BA 2.5 mg/L+NAA 0.4 mg/L+GA30.2 mg/L,生根培养最适条件为1/2 MS+IB... 以陇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萌发产生实生苗,将无菌实生苗地上部分转接到培养基上建立的初代培养体系为基础,发现继代增殖最适培养条件为:MS+6-BA 2.5 mg/L+NAA 0.4 mg/L+GA30.2 mg/L,生根培养最适条件为1/2 MS+IBA 0.6 mg/L;用商品基质在温室移栽组培苗,成活率可达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中华猕猴桃 无菌实生苗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 被引量:4
2
作者 龙云树 杨荣萍 +3 位作者 张应华 刘自贵 张国平 吴兴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93-96,共4页
为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种苗保存、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以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水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不同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不同低温层积时间+赤霉素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赤霉素浓... 为野生中华猕猴桃的种苗保存、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以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水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不同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不同低温层积时间+赤霉素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60 min时的发芽率最高,为45.1%;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为0∶1时,发芽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滤纸),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低温层积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组合处理下,赤霉素浓度在150~900mg/L,种子发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层积14d、赤霉素浓度为0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4%。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变温培养条件下温水浸种60min,低温层积14d,萌发床使用纯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中华猕猴桃 种子 赤霉素 层积 浸种 基质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