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一粒麦与普通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光合特性和叶绿体结构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魏爱丽 王志敏 +2 位作者 张俊平 赵明 翟志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对野生一粒麦 (T.boeoticum)和普通小麦品种品七 (T.aestivum.cv.Pin7)开花期不同绿色器官光合速率 (Pn)、色素含量、 PSII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野生一粒麦各器官 (旗叶叶片、叶鞘、穗下节间、穗 )的光合速率均... 对野生一粒麦 (T.boeoticum)和普通小麦品种品七 (T.aestivum.cv.Pin7)开花期不同绿色器官光合速率 (Pn)、色素含量、 PSII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野生一粒麦各器官 (旗叶叶片、叶鞘、穗下节间、穗 )的光合速率均明显高于栽培品种品七 ,这与各器官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多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数目有密切关系。各器官 PSII活性在两种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同一基因型不同器官的光合能力表现为叶片 >叶鞘 >穗下节间 >穗。叶绿素 a与 b的比值 (Chl a/ b)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 (Car/ Chl)均是栽培种大于野生种、非叶器官大于旗叶叶片 ,暗示普通小麦栽培种比野生一粒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一粒麦 栽培种 光合性能 叶绿体结构 绿色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