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的生态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维 努尔买买提 +2 位作者 焦子伟 杨允菲 李建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6,共11页
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所设的289个调查样方中,共有被子植物193种,隶属49个科,6个植株生长型,4个根系生长型,6个Raunkiaer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饲用价值类型。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17.1%,其次禾本科和蔷薇科分别占11.4%和7.3%;... 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所设的289个调查样方中,共有被子植物193种,隶属49个科,6个植株生长型,4个根系生长型,6个Raunkiaer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饲用价值类型。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17.1%,其次禾本科和蔷薇科分别占11.4%和7.3%;植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3.7%,其次丛生型和半莲座丛型分别为28.0%和14.5%;根系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种类最多,占69.9%,其次根茎型和刷状根型分别为19.7%和8.8%;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3.2%,其次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分别为23.3%和21.2%;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73.1%,中旱生型次之,占10.9%;饲用价类型结构以优、良质量的种类最多,达到67.3%,劣质和有毒或不可食的种类仅占11.4%。保护区的被子植物组成具有温带植物群落的植株和根系的特点,及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和中生土壤水分条件特征,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生长型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饲用价值类型 结构型谱 野核桃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核桃种子的生物量可塑性及其生长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维 巴雅尔塔 +1 位作者 杨晓绒 杨允菲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997,共7页
大样本采集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野核桃种子全部14个变型和迁地移栽野核桃2个变型,分析种子的生物量可塑性,建立种子构件间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野核桃大多数种子的壳重、仁重、膜重和总重在不同野核桃变型间差异显著。种子壳重以铁壳... 大样本采集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野核桃种子全部14个变型和迁地移栽野核桃2个变型,分析种子的生物量可塑性,建立种子构件间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野核桃大多数种子的壳重、仁重、膜重和总重在不同野核桃变型间差异显著。种子壳重以铁壳、尖嘴、矩圆、心形、卵圆、歪嘴、典型、三棱、纺锤、尖果、小圆、薄壳、长薄壳、小矩圆顺序减小;仁重以铁壳、矩圆、尖嘴、心形、典型、薄壳、卵圆、歪嘴、三棱、尖果、小圆、纺锤、小矩圆、长薄壳顺序减小;膜重以尖嘴最大,纺锤最小。单果重以铁壳、矩圆、尖嘴、心形、典型、卵圆、歪嘴、三棱、尖果、小圆、纺锤、薄壳、小矩圆、长薄壳顺序减小。种仁比率为43.33%—47.28%,以小矩圆、典型、(薄壳=卵圆)、长薄壳、矩圆、歪嘴、心形、尖嘴、三棱、小圆、尖果、铁壳、纺锤顺序减小。种子总重与壳重、总重与仁重的生长关系分别可用直线、乘幂、指数和对数方程定量描述,大部分为异速生长型,各构件在种子不同生长期的增长快慢可通过各方程的性质反映。新疆野核桃在迁地移栽后有更大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变型 生物量可塑性 生长模型 野核桃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