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RS的野外高光谱对地辐射仪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媛 李新 +2 位作者 周安萌 张艳娜 郑小兵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了解决野外高光谱对地辐射仪在偏远地区长序列数据传输及实时测控问题,设计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数据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主控电路板和GPRS DTU终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采用远程中心的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接收和处理。针对野外信号不佳以... 为了解决野外高光谱对地辐射仪在偏远地区长序列数据传输及实时测控问题,设计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数据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主控电路板和GPRS DTU终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采用远程中心的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接收和处理。针对野外信号不佳以及GPRS通信丢包的情况,设计了基于NAND FLASH的数据备份和重传功能。目前,该通信系统已经成功运用于野外高光谱对地辐射仪,在合肥地区测试了系统的重复性以及稳定性,通信丢包率不超过2.7%。野外高光谱对地辐射仪在敦煌辐射校正场开展了现场测试,远程通信系统工作正常,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 野外高光谱对地辐射仪 远程通信 上位机软件 NAND FLASH 通信丢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T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野外高光谱反演模型 被引量:28
2
作者 林鹏达 佟志军 +3 位作者 张继权 赵云升 李向前 朱晓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2,57,共8页
为解决黑土有机质含量野外高光谱反演存在的困难,提高反演模型精准性,对吉林省黑土进行了采样、野外光谱测量和室内化验分析,剔除噪声波段,将测得的光谱数据(R)进行倒数的对数[lg(1/R)]及一阶微分(R′)变换,经连续小波变换(CWT)得到了R,... 为解决黑土有机质含量野外高光谱反演存在的困难,提高反演模型精准性,对吉林省黑土进行了采样、野外光谱测量和室内化验分析,剔除噪声波段,将测得的光谱数据(R)进行倒数的对数[lg(1/R)]及一阶微分(R′)变换,经连续小波变换(CWT)得到了R,lg(1/R)、R′不同分解尺度下对应的小波系数;通过分析R,lg(1/R)、R′及对应小波系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得到了显著性强相关的敏感波段;采用多元逐步回归(MSR)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建立了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种高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常用光谱分析方法中,R′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R2高于R,lg(1/R);经CWT变换后得到的小波系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R2则提高显著,提高了0.3左右;R-CWT,lg(1/R)-CWT,R′-CWT的两种模型建模集的效果均较显著(R2≥0.75,RMSE≤0.25),且均优于对应的常规变换下的效果;建模集中PLSR比MSR模型更佳;验证集中结果相似,但精度稍低;总体上,经过CWT处理后的模型均具有较高的估测精度,以R′-CWT的PLSR模型最佳,能够较为全面稳定地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有机质 野外光谱 连续小波变换 多元逐步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微分的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估算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安红 赵俊三 +2 位作者 张顺吉 付承彪 熊黑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9-607,共9页
传统电导率的反演模型采用整数阶微分(1阶或2阶)的预处理方法,忽略位于分数阶微分处的高光谱反射率信息。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微分的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估算方法,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的盐渍化土壤为研究靶区,于2017年5... 传统电导率的反演模型采用整数阶微分(1阶或2阶)的预处理方法,忽略位于分数阶微分处的高光谱反射率信息。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微分的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估算方法,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的盐渍化土壤为研究靶区,于2017年5月采集0~20 cm的表层土壤样品,利用FieldSpec?3 Hi-Res光谱仪测量盐渍土的野外高光谱,并在实验室化验土壤的电导率理化参数。在Matlab 2019a软件中编程实现0阶-2.0阶的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计算(阶数间隔为0.1)。分析土壤高光谱与电导率的相关系数曲线在21种微分处的变化规律,选择每阶微分的最大相关系数大于0.5时对应的波长为敏感波长,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电导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分数阶微分预处理方法能够把相关系数曲线位于不同分数阶时的变化细节呈现出来,在全波段范围内出现更多的波峰和波谷信息。电导率的8个敏感波长为400 nm、418 nm、567 nm、1667 nm、2132 nm、2193 nm、2257 nm和2258 nm。估算电导率的最佳模型位于分数阶1.5阶,其验证集的RPD值为1.99,R2为0.81,RMSE为1.08,该模型因RPD值大于1.8对电导率的估算能力好。本研究探索了电导率在不同分数阶微分处的差异信息,为电导率的估算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对新疆干旱区盐渍土的改良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电导率 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 敏感波长 野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NN对不同人为活动区域的盐渍土Na^+高光谱估测 被引量:6
4
作者 田安红 付承彪 +1 位作者 熊黑钢 赵俊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69,共6页
土壤盐分阳离子Na^+在盐渍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疆无人为活动(A区)和有人为活动(B区)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野外高光谱和土壤0—20 cm样本,化验Na^+含量,利用BP神经网络(BPNN)、偏最小二乘(PLSR)和逐步多元回归(SMLR)模... 土壤盐分阳离子Na^+在盐渍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疆无人为活动(A区)和有人为活动(B区)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野外高光谱和土壤0—20 cm样本,化验Na^+含量,利用BP神经网络(BPNN)、偏最小二乘(PLSR)和逐步多元回归(SMLR)模型对比分析Na^+的高光谱估测,并力图解释Na^+在不同人为活动区域的估算精度机理。结果表明:Na^+在A区和B区的4种阳离子(Ca^2+,Mg^2+,K^+,Na^+)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8.4%和62.3%,均值最大分别为1.590,2.148。对原始(R)和倒数(1/R)两种光谱变换进行一阶与二阶微分预处理,提取出相关系数通过0.05检验的波段为特征波段,3种建模方法在两个研究区域中共有24种模型,且1/R在二阶微分处的BPNN模型均是A区和B区的最佳预测模型,分别迭代19次和9次时精度满足要求。相对分析误差RPD、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在A区分别为2.4616,0.8609,0.3501,在B区分别为2.1698,0.8006,0.8035。BPNN对Na^+离子的预测能力很好,PLSR的预测能力一般,SMLR的预测能力很差。研究成果可为改良干旱区的盐渍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Na^+离子 微分处理 BP神经网络 野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正交信号校正消除水分影响的银川平原土壤盐分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睿华 王怡婧 +3 位作者 张俊华 丁启东 贾科利 许鑫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22-130,共9页
高光谱遥感是监测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野外光谱反射率易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导致盐分监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有效消除水分因素,提高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该研究以银川平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土壤光谱反射率(reflectance,Ref... 高光谱遥感是监测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野外光谱反射率易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导致盐分监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有效消除水分因素,提高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该研究以银川平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土壤光谱反射率(reflectance,Ref)和实测土壤含盐量为数据源,分析不同含水率的土壤光谱特征,将反射率经过一阶微分(first derivative of reflectance,FDR)、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和一阶微分-正交信号校正(first derivative of reflectance-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FDR-OSC)变换,分析各光谱数据与含盐量、含水率的相关性,确定最佳“除水”方法,然后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含水率与土壤光谱反射率呈反比,光谱在1430、1950、2200 nm附近存在吸收带,1950 nm附近为最主要吸收波段,且存在向长波漂移的现象。2)光谱数据与含水率相关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ef、OSC、FDR、FDR-OSC;与含盐量相关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DR-OSC、FDR、OSC、Ref。3)基于FDR-OSC“除水”的SVM含盐量模型决定系数R_(c)^(2)、R_(p)^(2)和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rediction deviation,RPD)分别达到0.952、0.960和5.04,具有极强的拟合和反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银川平原及同类地区土壤含盐量的精准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水分 野外光谱 一阶微分 正交信号校正 支持向量机 反距离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植被覆盖区遥感岩性识别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灿 王宏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66-967,共2页
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各大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目前,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光谱遥感技术已使岩性或矿物的直接识别成为可能,开辟了遥感地质应用的新局面。岩性分类是遥感地质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 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各大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目前,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光谱遥感技术已使岩性或矿物的直接识别成为可能,开辟了遥感地质应用的新局面。岩性分类是遥感地质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涌现了大量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岩性识别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植被覆盖区 光谱遥感技术 岩性分类 遥感影像 分类法 多技术集成 野外光谱 光谱特征 遥感地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