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部长三角潮汐河口涌潮-地貌-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1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6期4-4,共1页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认定名单,水利部长三角潮汐河口涌潮-地貌-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三角潮汐河口野外站”)获批建设。这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的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三角潮...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认定名单,水利部长三角潮汐河口涌潮-地貌-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三角潮汐河口野外站”)获批建设。这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的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三角潮汐河口野外站以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依托单位,联合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中心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长三角 设计研究 潮汐河口 河口海岸 海洋规划 依托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 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广胜 房世波 耿金剑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第11期38-39,共2页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气象条件年际波动是导致作物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农业气象灾害是导致农业减产的重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条件变化幅度的增大及其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发...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气象条件年际波动是导致作物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农业气象灾害是导致农业减产的重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条件变化幅度的增大及其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发生范围和影响程度增加,将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从2005年至今的中央1号文件连续关注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强调要加强气象对农业生产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气象灾害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产学研协同创新 作物产量 中国农业生产 气象条件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茂鑫 吴次芳 +1 位作者 李光宇 刘泽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6,共6页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究是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发展韧性的重要举措,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明确土地利用安全的内涵、总结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评述黄河流域野外...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究是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发展韧性的重要举措,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明确土地利用安全的内涵、总结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评述黄河流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现状;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充分论述建设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必要性、明确研究方向、建站原则等,提出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设方案,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上构建了具体监测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安全 科学观测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建一批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
作者 宋先锋 《河南科技》 2021年第1期4-4,共1页
近日,河南省新批准建设17家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其中生态学领域7家、农学领域5家、环境科学领域5家。该批次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依托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发展,以长期监测河南省典型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农业绿... 近日,河南省新批准建设17家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其中生态学领域7家、农学领域5家、环境科学领域5家。该批次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依托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发展,以长期监测河南省典型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农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等为主要科学目标,系统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监测和示范服务。比如,依托河南大学建设的“河南省桃花峪黄河滩涂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建设的“河南省粮食作物营养与施肥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为促进河南省农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环境治理 桃花峪 河南农业大学 区域生态系统 河南省农业 绿色安全 环境科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5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单位为西藏农牧学院。林芝站所在藏东南山地植被垂直带完整,是青藏高原森林的典型代表区域,具有全球唯一性。自建站以来,林芝站致力于高原森林生态科学前沿研究,重点关注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高寒植物多样性、森林退化与修复、生态系统服务与安全等领域。按照国家观测研究的规范标准,开展了野外科学试验研究,通过长期的野外定位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并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林芝站 西藏农牧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联盟成立
6
《河南科技》 2021年第31期5-5,共1页
10月31日,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长沙成立。联盟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所属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自愿组成,目前包括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 10月31日,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长沙成立。联盟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所属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自愿组成,目前包括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及云南大学开远生态观测站等13个成员。联盟台站网络覆盖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南方8省(直辖市、自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 野外观测 中国地质调查局 喀斯特生态系统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网络覆盖 重庆金佛山 云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腐蚀野外站联网观测研究工作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波 吴俊升 +1 位作者 王瑞丹 李晓刚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3年第1期25-34,共10页
联网观测研究是野外站科学观测研究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材料腐蚀领域一种普遍的研究范式,为材料腐蚀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腐蚀联网观测科学数据支撑。在阐述国内外在材料腐蚀野外站联网观测领域的工作... 联网观测研究是野外站科学观测研究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材料腐蚀领域一种普遍的研究范式,为材料腐蚀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腐蚀联网观测科学数据支撑。在阐述国内外在材料腐蚀野外站联网观测领域的工作进展,以及我国材料腐蚀野外站联网观测研究与数据共享应用成效的基础上,探究发展需求与趋势,探讨材料腐蚀野外站联网观测研究模式,并对未来材料腐蚀野外站联网观测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材料腐蚀 联网观测 观测试验网络 数据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将“择优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第3期54-55,共2页
近年来,上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面向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科研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支撑美丽中国建设。近日,科技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 近年来,上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面向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科研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支撑美丽中国建设。近日,科技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上海的四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入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科技创新投入 长江经济带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研团队 择优 美丽中国建设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野外站:编织一张观测研究大网
9
作者 沈唯 刘垠 陆成宽 《中国科技财富》 2023年第9期48-51,共4页
7月29日下午2点,瓢泼大雨中,河南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封丘站)的数据观测人员李小丽,顺着熟悉的小路走进气象观测场,顶着拍在脸上的雨水,打开百叶箱,记录下温度计上的数字。随着记录完成,她也淋透了今天的... 7月29日下午2点,瓢泼大雨中,河南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封丘站)的数据观测人员李小丽,顺着熟悉的小路走进气象观测场,顶着拍在脸上的雨水,打开百叶箱,记录下温度计上的数字。随着记录完成,她也淋透了今天的第二套衣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数据观测 农田生态系统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野外 温度计 观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部推荐三个野外观测站纳入国家站布局
10
《水道港口》 2021年第1期44-44,共1页
近日,本刊从中国交通新闻网获悉,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填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布了新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名单。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的北京大杜社公路长期性能、青海青藏高原公路... 近日,本刊从中国交通新闻网获悉,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填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布了新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名单。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的北京大杜社公路长期性能、青海青藏高原公路冻土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工程安全三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纳入国家站布局建设,填补了交通运输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局的空白,实现了交通运输领域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交通运输领域 科技创新基地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长期性能 新闻网 实施方案 冻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烟洲模式”生态建设的新样板
11
作者 康美权 《国土绿化》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2023年12月7日,在千烟洲红壤丘陵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40周年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千烟洲站确定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搭建地球关键带生态系统立体化观测平台;以国家“双碳”目标为导向,研发碳汇人工林提质增效技术体系;... 2023年12月7日,在千烟洲红壤丘陵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40周年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千烟洲站确定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搭建地球关键带生态系统立体化观测平台;以国家“双碳”目标为导向,研发碳汇人工林提质增效技术体系;打造新时代“千烟洲模式”升级版。一时间,“千烟洲模式”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关键带 红壤丘陵 生态建设 生态系统 公众视野 观测平台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升级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河源头探秘--长江源科考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12
作者 方择(撰写/摄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为进一步分享江源科考成果,传承发扬江源科考精神,2023年4月19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携手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水利部长江江源区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长江之水天上来--母亲河源头探秘”... 为进一步分享江源科考成果,传承发扬江源科考精神,2023年4月19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携手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水利部长江江源区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长江之水天上来--母亲河源头探秘”第四十六期大河讲堂暨长江大家谈、长江智汇青年博士沙龙活动。活动由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徐平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科学 沙龙活动 科普活动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水生态系统 传承发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资讯
13
《现代传输》 2022年第3期4-10,共7页
四川成都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圆满召开近日,四川成都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简称“成都材料站”)站学术委员会在四川成都圆满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李... 四川成都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圆满召开近日,四川成都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简称“成都材料站”)站学术委员会在四川成都圆满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李晓刚教授、四川大学刘颖教授、西南交大朱旻昊、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楚鹰军、成都材料站站长潘吉林等15位专家学者及四川省科技厅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科技厅 西南交大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四川成都 材料腐蚀 王玉忠 北京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系统2名个人4个集体荣获第十届“母亲河奖”
14
《海河水利》 2021年第6期32-32,共1页
第十届"母亲河奖"表彰名单日前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正式揭晓,水利系统共有2名个人和4个集体入选。其中,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曹方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院副院长郭... 第十届"母亲河奖"表彰名单日前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正式揭晓,水利系统共有2名个人和4个集体入选。其中,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曹方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院副院长郭鹏程被授予"绿色卫士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长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被授予"绿色团队奖";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被授予"绿色贡献奖";中国水利博物馆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系统 科技创新团队 领导小组 管理服务中心 勘测规划设计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小清河流域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