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旭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207-208,221,共3页
本文采用重铬酸盐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并对样品称量、含水率计算、标准溶液标定、测定过程及测定结果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的规定进行合成,最终给... 本文采用重铬酸盐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并对样品称量、含水率计算、标准溶液标定、测定过程及测定结果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的规定进行合成,最终给出扩展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海洋沉积物 有机碳 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关键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孝兰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3期36-36,共1页
1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 在外加热的条件下(油浴温度为180℃,沸腾5min),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来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关键词 重铬酸钾氧化 土壤有机质 容量测定 技术 氧化容量 硫酸溶液 硫酸亚铁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对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干扰及解决对策
3
作者 方丽山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4期138-140,共3页
探讨Cl^(-)对土壤中有机质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可行性。选用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土壤有机质样品,添加0~61.0 mg不等量Cl^(-)进行Cl^(-)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l^(-)后土壤有机质测定结果与土壤中Cl^(-)含量呈正相关。当土壤样品中Cl^... 探讨Cl^(-)对土壤中有机质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可行性。选用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土壤有机质样品,添加0~61.0 mg不等量Cl^(-)进行Cl^(-)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l^(-)后土壤有机质测定结果与土壤中Cl^(-)含量呈正相关。当土壤样品中Cl^(-)≥1.5 mg时,3种土壤样品有机质测定结果均超过其不确定度范围;当土壤样品中Cl^(-)>6.1 mg时,土壤有机质测定结果增幅明显;在等量的Cl^(-)干扰作用下,土壤有机质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和土样自身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采用添加Cl^(-)质量的20倍硫酸汞可消除部分Cl^(-)对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Cl^(-)干扰 硫酸汞 重铬酸钾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烧结矿中氧化亚铁
4
作者 王宝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17期28-28,共1页
烧结矿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是烧结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其含量与原料配比与烧结过程控制有直接关系。FeO是在熔融状态下高温产生的,FeO产生的越多需要的热量越多,因此烧结矿中FeO越高燃料消耗会升高;同时它与烧结矿的转鼓强度、低温还原... 烧结矿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是烧结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其含量与原料配比与烧结过程控制有直接关系。FeO是在熔融状态下高温产生的,FeO产生的越多需要的热量越多,因此烧结矿中FeO越高燃料消耗会升高;同时它与烧结矿的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率、还原性的相关性很大。是影响高炉炉况的一个重要参数。烧结矿FeO的含量的准确测定对指导烧结生产过程控制和提高炉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用重铬酸钾滴定FEO的实验进行理论研究与验证,用重铬酸钾滴定FEO结果准确,省时,重现性好,适用于工业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钾容量 氧化亚铁 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素土中有机质含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卢双 张胜业 孙书武 《河南建材》 2008年第4期7-8,共2页
在公路工程和土建工程的原材料中.各种土和砂石集料中的有机质均为有害物质,需对其含量加以控制。在GB/T14684-2001和GB/T14684-2001中对砂石中有机质以比色法进行限量判定。在GB/T50123-1999中以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素土中有机质... 在公路工程和土建工程的原材料中.各种土和砂石集料中的有机质均为有害物质,需对其含量加以控制。在GB/T14684-2001和GB/T14684-2001中对砂石中有机质以比色法进行限量判定。在GB/T50123-1999中以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素土中有机质含量。其他测定有机质含量的方法还有质量法(烧失量法)、双氧水氧化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含量 容量测定 重铬酸钾 双氧水氧化 有害物质 土建工程 公路工程 烧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矾土中铁的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新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21-321,共1页
关键词 矾土 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 氧化二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聚合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粒子的研究
7
作者 潘霁 杨海存 +2 位作者 龚方红 薛胜 马文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2,共5页
通过酸氧化和酰胺化反应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引入伯氨基团,再采用表面氧化-还原聚合法在MWCNTs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利用红外、拉曼、热失重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 通过酸氧化和酰胺化反应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引入伯氨基团,再采用表面氧化-还原聚合法在MWCNTs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利用红外、拉曼、热失重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伯氨基团和过硫酸铵(APS)所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可以有效引发MWCNTs表面MMA接枝聚合。在反应时间16h,聚合温度为50℃,APS用量为6mmol/L,MMA为水的5%(质量分数)时,接枝率可达28.6%。改善了MWCNTs在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甲基丙烯酸甲脂 氧化-还原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细节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倪放 袁汉鸿 胡艳平 《城镇供水》 2005年第5期27-27,36,共2页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COD反映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评价水质好坏和污水治理效果的的重要指标。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入一定...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COD反映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评价水质好坏和污水治理效果的的重要指标。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中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过量的重铬酸钾,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 重铬酸钾 水样 测定 还原性物质 硫酸亚铁铵 氧化 治理效果 强酸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酸铁铵容量法测定钛精矿中二氧化钛含量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静玲 张念慈 左平 《矿业快报》 2003年第8期9-11,共3页
样品在过氧化钠熔融、水浸取及盐酸酸化后 ,在盐酸和硫酸介质中 ,隔绝空气 ,用金属铝将钛 ( )还原至钛 ( ) ,以硫氰酸盐为指示剂 ,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关键词 硫酸铁铵容量 钛精矿 氧化 测量原理 还原反应 硫氰酸盐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对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洪峰 厉蕾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7-191,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未加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1和加入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2进行热分析,确定两种不同胶粘剂的固化温度范围,并利用K issinger,Ozawa和Crane方法计算出HCB1胶粘剂和HCB2胶粘剂...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未加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1和加入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2进行热分析,确定两种不同胶粘剂的固化温度范围,并利用K issinger,Ozawa和Crane方法计算出HCB1胶粘剂和HCB2胶粘剂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研究和探讨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固化体系,可以降低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反应的固化温度和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固化体系 差示扫描量热 固化温度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aZrO3/γ-Al2O3的NO氧化-还原性能研究
11
作者 高爱梅 屠兢 +1 位作者 林培琰 李全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94-1296,共3页
对钙钛矿型Rh/BaZrO3/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NOx储存量(NSC)及NO氧化-还原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400℃无还原剂C3H6贫燃条件下,Rh/BaZrO3/γ-Al2O3的NSC比300℃时高41.2%,这表明NO在较高温度时氧化速率增加.而在含C3H6情况下,无论是在40... 对钙钛矿型Rh/BaZrO3/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NOx储存量(NSC)及NO氧化-还原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400℃无还原剂C3H6贫燃条件下,Rh/BaZrO3/γ-Al2O3的NSC比300℃时高41.2%,这表明NO在较高温度时氧化速率增加.而在含C3H6情况下,无论是在400℃或300℃,NSC值均有所下降,这表明此时C3H6与NOx之间存在竞争氧化.在贫燃-富燃循环中,Rh/BaZrO3/γ-Al2O3的NSC几乎不变,这表明该催化剂对NO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循环性能.当在循环过程中混入0.01%SO2,对该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几乎无影响,这说明Rh/BaZrO3/γ-Al2O3催化剂还具有较强的抗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锆钙钛矿相 NOx储存容量 Γ-氧化 NO氧化-还原性能 贫燃-富燃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还原碳化法制备TiC-WC-Ni超细粉末
12
作者 易忠来 邵刚勤 +5 位作者 李佳 张卫丰 王冲 段兴龙 林华幌 郭景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63-164,共2页
TiC-WC是一种重要的复式碳化物,原料粉末颗粒的大小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以TiCl4、AMT、Ni(NO3)2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纳米氧化物复合粉末,再经直接还原碳化合成了TiC-WC-Ni超细粉末。研究了碳化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TiC-WC是一种重要的复式碳化物,原料粉末颗粒的大小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以TiCl4、AMT、Ni(NO3)2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纳米氧化物复合粉末,再经直接还原碳化合成了TiC-WC-Ni超细粉末。研究了碳化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以在1580℃碳化2h制备出粒径为0.2~03μm的超细TiC-WC-Ni粉末,其制备温度比传统碳化温度低1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末 直接还原 碳化 Ni(NO3)2 溶胶-凝胶工艺 TiC-WC 碳化温度 复式碳化物 TICL4 纳米氧化 粉末颗粒 复合粉末 还原碳化 制备温度 AMT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安法在土壤氧化还原领域的应用(Ⅰ)
13
作者 姚爱军 季国亮 于天仁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5期214-216,共3页
通过对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基本原理的简要介绍 ,阐明伏安法在土壤氧化还原领域应用的理论依据及优越之处。
关键词 伏安 示差脉冲伏安 土壤 氧化还原 电化学反应性质 电流-电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含铁钢渣中氧化亚铁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香 邓慧兰 田晓照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2期89-91,共3页
建立测定含有金属铁的钢渣中氧化亚铁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考察了金属铁对氧化亚铁测定结果的影响。分别以三氯化铁、二氯化汞氧化金属铁,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数学公式换算,说明氧化亚铁与金属铁、三价铁、总铁之间的关系,换算出氧... 建立测定含有金属铁的钢渣中氧化亚铁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考察了金属铁对氧化亚铁测定结果的影响。分别以三氯化铁、二氯化汞氧化金属铁,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数学公式换算,说明氧化亚铁与金属铁、三价铁、总铁之间的关系,换算出氧化亚铁的含量。该方法测定氧化亚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4%(n=10),氧化亚铁的加标回收率在99.7%~102.1%之间。对于含金属铁的钢渣样品中氧化亚铁的测定,该方法比冶金部标准(YB/T 140–2009)有更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钢渣 氧化亚铁 容量 重铬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_(1.6)Sr_(0.4)Ni_(1-x)Cu_xO_4阴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强 赵辉 +1 位作者 江瑞 郭力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65-2070,共6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6Sr0.4Ni1-xCuxO4(x=0.2,0.4,0.6,0.8),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Ce0.9Gd0.1O1.95(CGO)在1...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6Sr0.4Ni1-xCuxO4(x=0.2,0.4,0.6,0.8),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Ce0.9Gd0.1O1.95(CGO)在1000℃烧结时不发生化学反应,且烧结4h后,二者之间可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对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Cu离子掺杂量(x)为0.6时,La1.6Sr0.4Ni0.4Cu0.6O4阴极具有最小的极化电阻,在空气中当测试温度为750℃时,极化电阻为0.35Ω·cm2.在不同氧分压条件下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电极上的两个氧还原反应主要包含氧离子从三相界面向电解质CGO转移的过程和电荷的迁移过程,其中电荷的迁移过程为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La1.6Sr0.4Ni0.4Cu0.6O4电极在空气中700℃和阴极电流密度为45mA·cm-2时,阴极过电位为45mV.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La1.6Sr0.4Ni1-xCuxO4材料是一种电化学性能较为优良的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a1.6Sr0.4Ni1-xCuxO4 阴极材料 甘氨酸-硝酸盐 电化学性能: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Sm_(0.5)Sr_(0.5)CoO_3-La_(0.8)Sr_(0.2)Ga_(0.8)Mg_(0.15)Co_(0.05)O_3复合阴极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玉满 王世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58-961,共4页
用湿化学法制备了Sm0.5Sr0.5CoO3(SSC)-La0.8Sr0.2Ga0.8Mg0.15Co0.05O3(LSGMC5)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其中SSC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LSGMC5用柠檬酸盐法合成.XRD结果表明,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的SSC在焙烧温度大于1223K即表... 用湿化学法制备了Sm0.5Sr0.5CoO3(SSC)-La0.8Sr0.2Ga0.8Mg0.15Co0.05O3(LSGMC5)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其中SSC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LSGMC5用柠檬酸盐法合成.XRD结果表明,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的SSC在焙烧温度大于1223K即表现为单一的钙钛矿结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SSC粉末颗粒增大,导致相应电极与电解质的结合变差.复合电极的性能显著依赖于SSC粉末的焙烧温度,其中含1223K焙烧SSC粉末的电极表现出最小的欧姆电阻以及电极电阻.973K、氧气中、1A·cm-2电流密度下该电极的极化过电位仅为0.077V,远小于固相法合成的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硝酸盐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m0.5Sr0.5CoO3阴极 还原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MnO_x-CeO_2-WO_3-ZrO_2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还原NO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在璐 谢鹏飞 +3 位作者 唐幸福 乐英红 华伟明 高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5-1179,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Ox-CeO2-WO3-Zr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对O2和H2O存在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的影响,并利用低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CO脉冲...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Ox-CeO2-WO3-Zr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对O2和H2O存在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的影响,并利用低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CO脉冲反应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NH3-SCR反应中,催化剂的低温活性随焙烧温度的提高而降低,这是由于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和酸性位减少引起的;催化剂的高温活性随焙烧温度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小,这与催化剂表面最易释放氧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反.700°C焙烧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和最宽的反应温度窗口,在空速为90000 h-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的起燃温度(50%NO转化率)为189°C,且反应温度在218-431°C范围内,NO转化率可达到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氧化 氧化 氧化-氧化 共沉淀 WO3-Zr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还原态Pt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NO氧化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心湄 梁艳丽 +3 位作者 张海龙 赵明 王健礼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5,共11页
Pt^(0)被认为是NO氧化的活性物种,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活性物种的含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采用非惰性气氛保护的改性醇还原-浸渍法(MARI)合成了高分散高Pt^(0)含量的1%(w,质量分数)Pt/SiO_(2)―Al_(2)O_(3)催化剂(MA-Pt/SA)。X射线粉... Pt^(0)被认为是NO氧化的活性物种,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活性物种的含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采用非惰性气氛保护的改性醇还原-浸渍法(MARI)合成了高分散高Pt^(0)含量的1%(w,质量分数)Pt/SiO_(2)―Al_(2)O_(3)催化剂(MA-Pt/SA)。X射线粉末衍射(XRD)、CO-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CO-DRIFTS)和透射电镜(TEM)表征证实在550℃焙烧3 h后催化剂的Pt颗粒仅有3.8 nm。同时,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高Pt^(0)含量(60.3%)。模拟柴油车尾气气氛进行活性测试,并与传统浸渍法制备的1%(w)Pt/SiO_(2)―Al_(2)O_(3)催化剂(C-Pt/SA)对比,结果显示MA-Pt/SA具有优异的催化氧化性能,其NO最大转化率高达74%,比C-Pt/SA的NO转化率高了23%。经670℃高温老化15 h后,老化的MA-Pt/SA的NO转化率仍然高达69%。此外NO+O_(2)共吸附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in situ DRIFTS of NO+O_(2) co-adsorption)表明高的Pt分散度和高Pt^(0)含量能够促进中间物种桥式硝酸盐的生成及分解,进而导致了优异的NO氧化活性。最后,利用同样方法将Pt的负载量降低至0.5%(w)制备催化剂,NO转化率仍达64%。这种制备方法能够获得低贵金属高性能的Pt基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 改性的醇还原-浸渍 NO氧化 高性能Pt基催化剂 低Pt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体系溶液进样对原子吸收火焰的增温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金鑫 杨牧青 班俊生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5期38-42,共5页
研究了氧化还原体系溶液进样对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空气-乙炔火焰的增温作用。应用双波长吸收法,首先采用镓(Ga)标准溶液进样,在不同乙炔流量、不同观察高度条件下对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进行测量,验证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分布情况,然后选... 研究了氧化还原体系溶液进样对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空气-乙炔火焰的增温作用。应用双波长吸收法,首先采用镓(Ga)标准溶液进样,在不同乙炔流量、不同观察高度条件下对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进行测量,验证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分布情况,然后选定高氯酸、硝酸、无水乙醇、蔗糖4种试剂,以适当浓度、不同组合配制6种氧化还原体系介质的Ga标准溶液、使用其进样,在不同Ga标准溶液、乙炔流量与观察高度条件下进样,对空气-乙炔火焰温度进行测量,验证利用氧化还原体系介质溶液进样提高空气-乙炔火焰温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选定试剂作为溶液介质进样增温空气-乙炔火焰是可行的,不同介质溶液进样对空气-乙炔火焰的增温效果有差异。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6种介质溶液进样、空气-乙炔火焰温度达到最高时的乙炔气流量和火焰观察高度,为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些难熔元素如(Mo)、(Ba)、(Al)、(Sn)、(W)、(V)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体系 空气-乙炔火焰 增温作用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20
作者 张瀚文 习小明 +3 位作者 卓晓军 沈裕军 周小舟 彭俊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5,16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了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NTs负载量为0.75%时,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较佳,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相比于单一TiO_(2...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了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NTs负载量为0.75%时,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较佳,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相比于单一TiO_(2)催化剂,CH_(4)平均产率提升了90%,CO平均产率提升了156%。反应机理认为:CNTs作为助催化剂与半导体TiO_(2)形成了紧密的电子传输结构,显著加快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降低了电子-空穴的复合效率;此外,CNTs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吸附性能可以增加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氧化 碳纳米管 TiO_(2) 溶胶-凝胶 紫外光 催化还原 活性点位 光生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