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辜忠春 李光荣 +3 位作者 杜业云 李军章 蔡芳 王慧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以行业标准LY/T1237-1999《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为基础,应用外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测定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方案,以保障样品分析测试的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有机质 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样品-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 被引量:8
2
作者 蒋武毅 邵歆 +2 位作者 赵勇 金叶舟 吴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312-1312,1314,共2页
利用微波消解仪的温度控制功能,测出不同微波加热温度下重铬酸钾溶液对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结果。以国家标准物质(GBW07412a和GBW07415a)为样品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重铬酸钾溶液在130~135℃微波加热5 min后测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结果准确,... 利用微波消解仪的温度控制功能,测出不同微波加热温度下重铬酸钾溶液对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结果。以国家标准物质(GBW07412a和GBW07415a)为样品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重铬酸钾溶液在130~135℃微波加热5 min后测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1.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有机质 重铬酸钾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郝冠军 黄懿珍 +2 位作者 赵晓艺 奚有为 方海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对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和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5 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过程、重复滴定和乘以系数1.1等4个过程在有机质测定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度比较高,因此在有机质测... 对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和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5 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过程、重复滴定和乘以系数1.1等4个过程在有机质测定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度比较高,因此在有机质测定过程中要通过更精密的量具、减少试验温差、增加测量试验的滴定重复组来提高土壤有机质测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不确定度评定 重铬酸钾加热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旭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207-208,221,共3页
本文采用重铬酸盐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并对样品称量、含水率计算、标准溶液标定、测定过程及测定结果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的规定进行合成,最终给... 本文采用重铬酸盐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并对样品称量、含水率计算、标准溶液标定、测定过程及测定结果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的规定进行合成,最终给出扩展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海洋沉积物 有机碳 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和ASI法测土壤有机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翔 杜雷 +7 位作者 洪娟 陈钢 王素萍 练志诚 张贵友 姜利 张利红 叶莉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122-125,共4页
对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与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中性和碱性土壤ASI法与重铬酸钾外加热法的测定值呈显著正相关,且两种方法的测试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系数。
关键词 有机质 重铬酸钾加热 ASI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钙-加热法的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及嗅味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傅金祥 张凤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2,共6页
目的 研究温度、pH、反应时间和含水率对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及嗅味值的影响。方法 以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氧化钙为药剂,采用联合加热的方法处置剩余污泥,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质提取率、嗅味值与各个反应条件之间... 目的 研究温度、pH、反应时间和含水率对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及嗅味值的影响。方法 以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氧化钙为药剂,采用联合加热的方法处置剩余污泥,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质提取率、嗅味值与各个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氧化钙-加热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pH为13,反应时间为4 h,温度为100℃,含水率为90%,蛋白质提取率为63.47%,嗅味值为6;氧化钙-加热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pH、反应时间、温度、含水率;各因素对嗅味值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pH、含水率、反应时间。结论 氧化钙-加热法有利于污泥水解反应的进行,但在碱性条件下温度过高会加剧美拉德反应,释放更多的恶臭物质而提高嗅味值,不利于提取剩余污泥中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加热 剩余污泥 蛋白质 嗅味值 污泥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容量法中不同加热方式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1
7
作者 季天委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311-313,共3页
以油浴加热法[2]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为基准,比较30 min或60 min 100℃恒温水浴加热法和稀释水合热法测定有机质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获得三者的氧化校正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16,1.13和1.33。结果表明,30 min恒温水浴加热—重铬酸钾容... 以油浴加热法[2]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为基准,比较30 min或60 min 100℃恒温水浴加热法和稀释水合热法测定有机质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获得三者的氧化校正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16,1.13和1.33。结果表明,30 min恒温水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分析法,可达到经典油浴加热法的测定精度和准确度,而且操作简便,是可靠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质 重铬酸钾 恒温水浴加热 氧化校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盐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春和 张华 徐旺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9,62,共4页
以氧氯化锆为原料,通过醇水环境下的水解反应制得溶胶状锆盐,经过超声波分散和氨水沉淀等过程制得氧化锆前躯体,再经干燥和焙烧制备出纳米氧化锆。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对合成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性能进行了... 以氧氯化锆为原料,通过醇水环境下的水解反应制得溶胶状锆盐,经过超声波分散和氨水沉淀等过程制得氧化锆前躯体,再经干燥和焙烧制备出纳米氧化锆。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对合成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醇水体积比为5∶1、锆盐浓度为0.1 mol/L、聚乙二醇用量为10%(物质的量分数)、焙烧温度为650℃条件下,可制备出纳米氧化锆粉体,其分散性好且颗粒细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溶液加热 纳米氧化 前躯体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_2粉体及相关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蔚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20,共5页
分析了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2(3Y)粉体的过程及加热温度、时间对反应过程及最后所得粉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纳米ZrO2粉体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使Y2O3前趋体在ZrO2前驱体中均匀... 分析了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2(3Y)粉体的过程及加热温度、时间对反应过程及最后所得粉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纳米ZrO2粉体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使Y2O3前趋体在ZrO2前驱体中均匀分布,Y2O2在粉体煅烧期间逐渐渗透到ZrO2颗粒中使之转变为四方相.只有当加热的温度足够高使得溶液的介电常数<25时,沉淀才可能发生.加热时间必须足够长,使反应完全.过短的加热时间致使沉淀不够完全时,容易产生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粉体 -水溶液 加热 制备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_2粉体的研究
10
作者 汪永清 汪志良 杨柯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以ZrOCl_2·8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了ZrO_2纳米粉体。研究了醇-水溶液加热温度、醇的种类、醇水比、分散剂和煅烧温度等对纳米ZrO_2粉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以乙醇为醇溶剂和醇水比为5:1,并加... 以ZrOCl_2·8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了ZrO_2纳米粉体。研究了醇-水溶液加热温度、醇的种类、醇水比、分散剂和煅烧温度等对纳米ZrO_2粉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以乙醇为醇溶剂和醇水比为5:1,并加入4.0wt%PEG200作为分散剂,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5nm且分散良好的纳米ZrO_2粉体。合成粉体在900℃煅烧后为纯的四方相Zr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加热 纳米粉体 氧化 加热温度 醇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超细粉
11
作者 李燕 《陶瓷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以无机盐TiCl4为原料 ,利用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了锐钛矿相纳米级TiO2 超细粉 ,采用DTA和XRD等分析测试手段 ,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纳米粉 -水溶液加热 氧化 超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污泥胞外多糖的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雯谚 王兰 +1 位作者 王茹 邓良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112,共8页
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缓慢,颗粒化有助于其在反应器中的持留,防止污泥流失,而胞外多糖作为颗粒化的生物胶,是其颗粒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其胞外多糖的代谢途径及结构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尽管厌氧氨氧化污泥的... 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缓慢,颗粒化有助于其在反应器中的持留,防止污泥流失,而胞外多糖作为颗粒化的生物胶,是其颗粒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其胞外多糖的代谢途径及结构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尽管厌氧氨氧化污泥的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众多,但尚无针对其胞外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因此,该研究对比了3种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方法:甲酰胺-NaOH法、加热-Na_(2)CO_(3)法和甲醛-NaOH法。通过比较其污泥形态、EPS产量、TOC总量、3D-EEM图谱及污泥细胞裂解程度,发现甲醛-NaOH法所得到的EPS提取液胞外多糖含量最高、胞外蛋白含量最低、细胞裂解程度最低,是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中胞外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该研究可为厌氧氨氧化污泥胞外多糖的代谢途径和结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聚合物 多糖 甲醛-NaOH 甲酰胺-NaOH 加热-Na_(2)C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铝-镁合金粉缓慢加热氧化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成成 向俊舟 +2 位作者 孙晓乐 郭阳 郭学永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62-168,共7页
为明确不同镁(Mg)含量的雾化铝-镁(Al-Mg)合金粉氧化反应历程,开展Al-Mg合金加热实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Al-Mg质量比分别为50∶50、80∶20、90∶10的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在空气环境下的缓慢加热氧化过程,并结合扫描... 为明确不同镁(Mg)含量的雾化铝-镁(Al-Mg)合金粉氧化反应历程,开展Al-Mg合金加热实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Al-Mg质量比分别为50∶50、80∶20、90∶10的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在空气环境下的缓慢加热氧化过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了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中Mg含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中Mg含量的增加,其起始反应温度逐渐降低,且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较Al粉反应更加完全;基于各个反应阶段的反应历程,提出了不同Mg含量的“核-壳”结构雾化Al-Mg合金粉在缓慢加热氧化过程中的热物理响应模型;采用热分析动力学法计算得到雾化Al-Mg合金粉各个阶段反应的活化能远小于纯Al粉,Mg的存在提高了雾化Al-Mg合金粉的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铝-镁合金粉 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 缓慢加热氧化 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子胚芽油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存波 郑铁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146,共4页
采用DPPH法和化学发光法对比研究了莲子胚芽油和VE、VC、茶籽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及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及过氧化氢(H2O2)等诱导有机体突变的物质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莲子胚芽油具... 采用DPPH法和化学发光法对比研究了莲子胚芽油和VE、VC、茶籽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及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及过氧化氢(H2O2)等诱导有机体突变的物质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莲子胚芽油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及过氧化氢(H2O2)的作用,表现为中等强度抗氧化活性,半清除率IC50分别48.90、13.48、3.13、0.59mg/mL,明显比茶籽油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胚芽油 氧化能力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明怡 杜庆伟 +2 位作者 刘颖 韩光 王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63-163,共1页
土壤有机质在维持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含量高低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有机质的分析,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油浴加热法,这种方法对操作要求高,因而影响了测试质量和批量化分析速度。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 土壤有机质在维持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含量高低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有机质的分析,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油浴加热法,这种方法对操作要求高,因而影响了测试质量和批量化分析速度。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分别采用了恒温电加热、烘箱加热法和油浴加热法对土壤有机质进行了测定,旨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探索测定土壤有机质更为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浴加热 三种常 重铬酸钾氧化 加热 植物营养 土壤环境 批量化 有机质含量 国家技术监督局 土壤有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物药材中重金属、有机质和浸出物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敏 汤旭 +3 位作者 兰晓娣 刘燕 汪晶 梁宗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9-203,208,共6页
【目的】系统测定和分析8种矿物药材生品和煅制品中的重金属、有机质和浸出物含量,为矿物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自然铜、花蕊石、鹅管石、海浮石、银精石、金精石、金礞石和青礞石为供试矿物药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目的】系统测定和分析8种矿物药材生品和煅制品中的重金属、有机质和浸出物含量,为矿物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自然铜、花蕊石、鹅管石、海浮石、银精石、金精石、金礞石和青礞石为供试矿物药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重金属(Cu、Pb、Cd、Cr、Hg、As)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按照药典中规定的浸出物测定方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结果】矿物药材样品中重金属、有机质和浸出物的含量在不同药材间以及同种药材的生品与煅制品间差异显著,其中8种矿物药材生品中Cu、Pb、Cd、Cr、Hg、As含量分别为1.58~10 646.35,7.16~267.95,1.87~79.15,0.00~32.52,0.004~0.799,7.62~134.54 mg/kg,煅制品中的含量分别为2.21~2 357.54,6.50~135.47,2.00~16.23,0.00~28.22,0.000~0.177,4.56~192.81mg/kg;8种矿物药材生品和煅制品中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10~115.32和0.89~9.36 g/kg;8种矿物药材生品和煅制品中水提冷浸法获得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0.25%~4.99%和0.50%~3.24%,水提热浸法分别为0.37%~3.92%和0.25%~3.26%,醇提冷浸法分别为0.23%~1.45%和0.16%~1.29%,醇提热浸法分别为0.20%~1.47%和0.19%~1.53%。【结论】重金属、有机质、浸出物含量在8种矿物药材中差别很大,且各指标含量之间并不具有特定的规律性,需进一步结合相应的药理试验结果,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矿物药材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药材 重金属 有机质 浸出物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 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