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艳春 曾效舒 +3 位作者 敖志强 袁秋红 杨文庆 沈佐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1,共6页
利用瞬时加热还原氧化石墨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将热还原的石墨烯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Pb2+,研究接触时间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墨烯的吸附性能,pH值大于7时吸附量显著增加,并在5min内达到平衡。透射电子显... 利用瞬时加热还原氧化石墨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将热还原的石墨烯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Pb2+,研究接触时间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墨烯的吸附性能,pH值大于7时吸附量显著增加,并在5min内达到平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石墨烯的片层很薄,层数较少。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实验数据,Langmuir吸附等温式计算出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86.5mg/g,相关系数R2为0.9982,Langmuir常数KL为10.7,与实验结果更接近。表明石墨烯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 石墨烯 吸附性能 重金属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中重金属Pb的淋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志谦 程艳坤 +2 位作者 张雪梅 李丽欣 程彦海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0-141,共2页
通过盐酸-高氯酸-氢氟酸法对粉煤灰进行消解处理,并用自来水、天然雨水、模拟雨水3种淋滤介质对粉煤灰进行淋滤实验,采用导数-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法(D-AT-FAAS)对淋滤前后溶液和粉煤灰中重金属Pb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出粉煤灰的淋滤溶... 通过盐酸-高氯酸-氢氟酸法对粉煤灰进行消解处理,并用自来水、天然雨水、模拟雨水3种淋滤介质对粉煤灰进行淋滤实验,采用导数-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法(D-AT-FAAS)对淋滤前后溶液和粉煤灰中重金属Pb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出粉煤灰的淋滤溶液中重金属的变化规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消解处理 重金属pb 淋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郊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Pb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被引量:1
3
作者 苏伟 陈明辉 沈贵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303-12305,共3页
以长春市郊区农田土壤重金属Pb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长春市郊区不同农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Pb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长春市郊区农田土壤中Pb的含量范围为18.85~41.34mg/kg,9... 以长春市郊区农田土壤重金属Pb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长春市郊区不同农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Pb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长春市郊区农田土壤中Pb的含量范围为18.85~41.34mg/kg,90%的土壤Pb含量高于吉林省背景值,农田土壤中Pb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呈现西南和东北高,且高含量地区相对集中,自高分布岛状区中心向其周围含量逐渐降低;旱田、水田和菜地土壤的Ph含量与背景值差异不显著,在3种土壤中累积不明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Pb含量表现为菜地〉旱田〉水田。Pb污染均处于较低水平,所有采样点土壤Pb污染均属于轻度污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Ph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为菜地〉旱田〉水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市郊区 农田土壤 重金属pb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物吸附废水中重金属Pb2+的性能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路星 周新涛 +3 位作者 罗中秋 母维宏 马越 邵周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115-17123,共9页
人体Pb 2+超标会造成贫血、肾功能衰竭、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Pb 2+可通过含Pb 2+废水、废渣等形式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含Pb 2+废水不仅对水源造成直接污染,同时也会在流经区域土壤形成Pb 2+富积而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人体Pb 2+超标会造成贫血、肾功能衰竭、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Pb 2+可通过含Pb 2+废水、废渣等形式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含Pb 2+废水不仅对水源造成直接污染,同时也会在流经区域土壤形成Pb 2+富积而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因此对含Pb 2+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刻不容缓。废水中Pb 2+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膜过滤法和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因具有效率高、方便操作和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商业活性炭吸附废水中Pb 2+的效果很好,但是高成本限制其使用,因此寻找活性炭替代吸附剂是吸附法处理含Pb 2+废水技术发展的关键。农林废弃物(AFW)因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成本低廉、吸附效果好、吸附材料可再生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废水中Pb 2+的去除。可通过酸碱盐改性、结构改性、炭化改性、有机溶剂改性和复合改性等对AFW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吸附效率。同时,Pb 2+初始浓度、吸附剂量、pH值、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AFW吸附Pb 2+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AFW可通过离子交换、络合作用、物理吸附、化学沉淀等多重作用机制实现Pb 2+的高效吸附,其吸附动力学一般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一般符合Langmuir热力学模型或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本文综述了AFW吸附废水中Pb 2+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从AFW改性、Pb 2+吸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对AFW吸附Pb 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制备稳定可循环的AFW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吸附 废水 重金属pb 2+ 改性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重金属Pb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傲然 滕楠 +1 位作者 崔文博 黄新 《路基工程》 201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通过重金属Pb污染土固化处理室内试验,采用固化稳定技术对不同浓度的硝酸铅人工污染土进行固化,探讨了重金属浓度、固化剂种类、不同CSH/AFt比和龄期对固化重金属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由重金属淋滤试验结果评价其环保性能... 通过重金属Pb污染土固化处理室内试验,采用固化稳定技术对不同浓度的硝酸铅人工污染土进行固化,探讨了重金属浓度、固化剂种类、不同CSH/AFt比和龄期对固化重金属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由重金属淋滤试验结果评价其环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固化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重金属浓度对不同固化剂配比的影响规律不一样;CSH/AFt的生成量对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估计存在一个临界比值"1";采用试验中的任一固化剂,重金属Pb淋出浓度都能满足RCRA规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pb污染土 固化重金属 固化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淋出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素与重金属Pb^(2+)结合反应的方波极谱与循环伏安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德龙 吴彦环 +2 位作者 郭慧芳 白娟 孙大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54-2158,共5页
采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重金属Pb2+与钙调素(CaM)的结合反应,直接检测到Pb2+-CaM配合物的存在,并进一步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2+-CaM的电极反应.在pH=6.5时,用方波极谱法在Pb2+-CaM体系中检测出2个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44^-0.47 V和-0.... 采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重金属Pb2+与钙调素(CaM)的结合反应,直接检测到Pb2+-CaM配合物的存在,并进一步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2+-CaM的电极反应.在pH=6.5时,用方波极谱法在Pb2+-CaM体系中检测出2个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44^-0.47 V和-0.73^-0.77 V,说明在Pb2+-CaM体系中铅有2种存在形式,-0.44^-0.47 V的还原峰对应于游离态Pb2+,电位更负的还原峰对应于配合物[Pb2+-CaM].2个还原峰的峰电流均随着cPb2+/cCaM比值增大而增大;至cPb2+/cCaM≥10后,配合物[Pb2+-CaM]的峰电流基本不再变化,而游离态Pb2+的峰电流则继续增大.利用极谱滴定曲线的拐点可判断出Pb2+在CaM中有10个结合位点.进一步的测量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出现游离态Pb2+的氧化峰和还原峰,而络合态的[Pb2+-CaM]只有其还原峰,反向电压扫描时不出现阳极波,即没有相对应的氧化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重金属离子pb2+ 结合位点 方波极谱法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去除水中重金属Pb(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少花 雷绒娟 +1 位作者 梁斌 杨阳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11期19-21,共3页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高效的、低成本的吸附剂,在重金属污染水处理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章首先综述了在不同原料、热解温度及热解时间条件下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的差异,然后阐明了生物质炭吸附重金属Pb(Ⅱ)的主要影响因素,分...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高效的、低成本的吸附剂,在重金属污染水处理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章首先综述了在不同原料、热解温度及热解时间条件下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的差异,然后阐明了生物质炭吸附重金属Pb(Ⅱ)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生物质炭投加量、反应溶液温度、pH值和重金属Pb(Ⅱ)初始浓度,最后提出了对生物质炭进一步的研究需求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吸附剂 重金属pb(Ⅱ) 热解温度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Pb超富集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苏楞高娃 娜布其 +2 位作者 殷国梅 晔薷罕 微微 《现代农业》 2022年第6期57-60,共4页
当前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峻,生态安全和人身健康遭受严重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治理方法中比较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重金属铅(Pb)因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对环境及生物造成严... 当前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峻,生态安全和人身健康遭受严重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治理方法中比较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重金属铅(Pb)因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对环境及生物造成严重危害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目前国内重金属铅(Pb)超富集植物研究现状出发,在介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含义的基础上,围绕超富集植物对Pb污染的耐性机理及溶解、吸收、转运机理等方面对超富集植物富集Pb的机制进行了简要描述。同时,列出了国内常见Pb超富集植物种类,并在发掘重金属铅(Pb)超富集植物、增强重金属铅(Pb)超富集植物富集效能研究、加强富集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铅(pb) 超富集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生活污水中有效成分和重金属铅·汞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翠玲 张玉兰 +3 位作者 胡喜巧 杨雪芹 贾利娜 陈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933-5934,共2页
对新乡市生活污水中有效营养成分及重金属铅、汞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生活污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利弊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市生活污水中有效氮、磷养分含量极高,且重金属Pb、Hg含量较低,未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可以用于农... 对新乡市生活污水中有效营养成分及重金属铅、汞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生活污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利弊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市生活污水中有效氮、磷养分含量极高,且重金属Pb、Hg含量较低,未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可以用于农田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污水灌溉 有效氮 重金属pb、H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白酒中重金属(Pb)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小云 曾惜 +1 位作者 刘必衍 曾露 《酿酒科技》 2015年第6期49-50,共2页
利用HNO3改性活性炭,研究了经HNO3改性后活性炭吸附处理白酒中重金属(Pb)。活性炭添加量为0.3%左右,搅拌8 h后,静置过滤,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经HNO3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炭处理白酒,白酒中重金属(Pb)去除率达到96... 利用HNO3改性活性炭,研究了经HNO3改性后活性炭吸附处理白酒中重金属(Pb)。活性炭添加量为0.3%左右,搅拌8 h后,静置过滤,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经HNO3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炭处理白酒,白酒中重金属(Pb)去除率达到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白酒 重金属(pb) 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与重金属关联度模型对水体污染度的技术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莹 李想 +3 位作者 王亚玲 任思迎 于静 刘婷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第5X期157-158,共2页
为评估水体污染程度,本文以香菇为指示菌株,通过研究香菇菌丝对重金属Pb和Cd的毒性反应,以重金属浓度与香菇菌丝菌落生长直径为参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食用菌与重金属污染关联度评价模型,并以模型为评价体系,研究了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和... 为评估水体污染程度,本文以香菇为指示菌株,通过研究香菇菌丝对重金属Pb和Cd的毒性反应,以重金属浓度与香菇菌丝菌落生长直径为参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食用菌与重金属污染关联度评价模型,并以模型为评价体系,研究了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和梵玲河水质污染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香菇的菌落生长直径与重金属浓度呈负相关,供试的2个水样,蒲河水样属于Pb标准0度污染,采用Cd标准评价属于1度污染,属优良水质;而梵玲河水质属于Pb标准1度污染,Cd标准2度污染,属于一般性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丝 重金属pb 重金属CD 水体污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铅的分布与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波 于军 +1 位作者 赵晓光 何旭光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6期44-44,53,共2页
以2年生的侧柏、桧柏和云杉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添加重金属Pb模拟污染土壤,研究重金属在3树种器官中的分布与迁移。结果表明:重金属Pb在3种树的器官分布与迁移大小顺序都是桧柏>侧柏>云杉,重金属Pb积累量和富集系数都以桧柏最高,... 以2年生的侧柏、桧柏和云杉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添加重金属Pb模拟污染土壤,研究重金属在3树种器官中的分布与迁移。结果表明:重金属Pb在3种树的器官分布与迁移大小顺序都是桧柏>侧柏>云杉,重金属Pb积累量和富集系数都以桧柏最高,侧柏次之。北方城市绿化应该多以桧柏和侧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桧柏 侧柏 云杉 重金属pb 含量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侧柏吸收重金属铅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阳春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5期27-28,共2页
通过在重金属Pb污染的土壤中栽植侧柏,设置水分胁迫条件,研究水分对侧柏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能显著提高侧柏对重金属Pb的吸收量,都以15d处理含量最高。而重金属Pb的迁移系数和富集系数,除了对照处理迁移系数外,都以15d... 通过在重金属Pb污染的土壤中栽植侧柏,设置水分胁迫条件,研究水分对侧柏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能显著提高侧柏对重金属Pb的吸收量,都以15d处理含量最高。而重金属Pb的迁移系数和富集系数,除了对照处理迁移系数外,都以15d处理最高。侧柏的灌溉以15d为宜,能提高其对重金属Pb的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重金属pb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东南沿海工矿用地红壤与风沙土Pb污染修复响应实验
14
作者 刘鑫尧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期216-220,共5页
为探讨福建东南沿海工矿用地红壤与风沙土Pb污染修复响应情况,通过以磷酸钙作为钝化稳定化剂,实验研究在钝化时间、污染土壤Pb浓度、磷酸钙添加量、pH值4个因子不同水平土壤Pb污染修复响应。实验结果表明①红壤中重金属Pb的弱酸提取态... 为探讨福建东南沿海工矿用地红壤与风沙土Pb污染修复响应情况,通过以磷酸钙作为钝化稳定化剂,实验研究在钝化时间、污染土壤Pb浓度、磷酸钙添加量、pH值4个因子不同水平土壤Pb污染修复响应。实验结果表明①红壤中重金属Pb的弱酸提取态转化为可氧化态和结晶态的比率要显著低于风沙土。②单因子实验,钝化时间对重金属Pb修复效果影响不明显。pH值为5时,Pb的钝化修复效果最佳。③正交试验,红壤中Pb的钝化修复,重金属初始浓度为1500 mg/kg,添加磷酸钙0.7488 g,在pH值为5时,钝化1 d效果最好;风沙土中Pb的钝化修复,重金属初始浓度为1000 mg/kg,添加磷酸钙0.7488 g,在pH值为5时,钝化3 d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pb 污染修复 风沙土 红壤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有机质复合调理剂对Pb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如梦 石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8-2444,共7页
为了探究矿物-有机质复合调理剂对Pb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了矿物-有机质复合调理剂(钾钙硅肥+褐煤腐植酸)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效态Pb含量、小白菜生长情况及小白菜吸收Pb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复合调理剂... 为了探究矿物-有机质复合调理剂对Pb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了矿物-有机质复合调理剂(钾钙硅肥+褐煤腐植酸)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效态Pb含量、小白菜生长情况及小白菜吸收Pb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复合调理剂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Pb含量(施加量达到2 g·kg^(-1)时,比对照降低67.47%),提高土壤p H值(从5.34到6.25)和土壤有机质含量(10.98%~13.41%);施加复合调理剂后,土壤中矿物质元素(K、Ca、Mg、Si)有效态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施加量与土壤中有效Ca和Si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另外,施加复合调理剂能有效降低小白菜中Pb含量以及促进小白菜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小白菜生物量和株高分别提高22.79%~49.90%和2.91%~7.15%,且均与复合调理剂施加量呈显著正相关。矿物-有机质复合调理剂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有效态Pb含量,减少Pb在小白菜根部和地上部分的累积,而且能提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可在实际中有效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钙硅肥 褐煤腐植酸 土壤改良 重金属pb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化学改良剂对海南岛砖红壤中铅的化学形态与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岳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91-1795,共5页
采用土培试验和连续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海南岛花岗岩砖红壤中重金属Pb的6种形态(水溶态Pb、交换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有机质结合态Pb和残余态Pb)、外源Pb污染对土壤Pb形态的影响以及化学修复剂磷、... 采用土培试验和连续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海南岛花岗岩砖红壤中重金属Pb的6种形态(水溶态Pb、交换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有机质结合态Pb和残余态Pb)、外源Pb污染对土壤Pb形态的影响以及化学修复剂磷、钙、硫对土壤Pb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原土壤中,重金属Pb的化学形态以结合态和残余态为主,土壤有效态Pb含量较低,其中:残余态Pb>有机质结合态P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交换态Pb>水溶态Pb,说明土壤Pb的环境风险较低。当外源Pb以离子态污染土壤时,土壤中6种形态Pb的含量均有明显上升,且随时间推移,外源Pb污染土壤中Pb的化学形态发生了连续变化,有:水溶态Pb和交换态Pb的比例持续下降,碳酸盐结合态P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的比例持续上升,有机质结合态Pb和残余态Pb的比例则有先升后略有下降再趋于稳定的趋势;土壤中Pb主要以铁锰氧化结合态累积,并有:铁锰结合态Pb>残余态Pb>有机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交换态Pb>水溶态Pb的趋势。向污染土壤施加化学改良剂过磷酸钙、硫化钠和石灰,能显著降低水溶态Pb和交换态Pb的含量,可使有机结合态Pb、碳酸盐结合态P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含量下降,而残余态Pb有增加的趋势。化学改良剂的加入可使土壤Pb的有效态含量降低、活性下降,从而可抑制重金属Pb由土壤向植物体系的迁移,有利于植物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砖红壤 重金属pb 化学改良剂 形态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