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堆存市政污泥深度脱水及其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曰丰
池艳峰
+3 位作者
张露
江帅
杨锡刚
赵旭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8-254,共7页
堆存污泥具有高含水率和潜在重金属污染特征,对堆存填埋场及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潜在生态风险。以秸秆(SP)、粉煤灰(FA)、磷石膏(PG)3种固体废物材料搭配2种常用脱水剂氧化钙(CaO)、聚合氯化铝(PAC)组成联合调理剂,对堆存污泥进行脱水以及...
堆存污泥具有高含水率和潜在重金属污染特征,对堆存填埋场及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潜在生态风险。以秸秆(SP)、粉煤灰(FA)、磷石膏(PG)3种固体废物材料搭配2种常用脱水剂氧化钙(CaO)、聚合氯化铝(PAC)组成联合调理剂,对堆存污泥进行脱水以及对其中重金属进行稳定化效果研究,并通过电镜-能谱探究加入调理剂后污泥的微观结构及物质构成。结果表明:添加固体废物材料的联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及重金属稳定化效果显著,其中添加PG的组合最优。当CaO、PAC、PG添加量(干基比)分别为20%、25%、23%时,毛细吸水时间为42.1 s,泥饼含水率为49.00%;PG中丰富的孔隙结构及磷酸盐物质对重金属有很好的吸附和沉淀作用;微观结构分析显示,经过调理后CaSO_(4)或Al_(2)(SO_(4))_(3)构建了污泥的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存污泥
固废材料
深度脱水
重金属稳定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VOCs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孟卓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针对上海市某地块存在重金属(铅、锑)、挥发性有机物(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超标情况,对污染土壤采用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以达到修复目标,探究了修复...
针对上海市某地块存在重金属(铅、锑)、挥发性有机物(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超标情况,对污染土壤采用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以达到修复目标,探究了修复前超标样品与修复后样品检出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中苯并(a)芘浓度范围为0~0.2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0.4 mg/kg;修复后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浓度均未检出,达到评估要求;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铅、锑的浓度分别为28.2~79.6 mg/kg和0~2.8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140 mg/kg和6.6 mg/kg;铅、锑的浸出分别为0~0.0281 mg/kg和0.0009~0.01 mg/kg,均达到评估标准1.0 mg/kg。本项目对VOCs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程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钠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
重金属
重金属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注重金属稳定剂对复合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效能与机理研究
3
作者
曾庆军
吴云鹏
+3 位作者
何雨婷
胡继业
冯春华
孙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0-1269,共10页
为探索原位灌注重金属稳定剂修复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可行性,以电子拆解区重金属污染物河道底泥为对象,考察了灌注Na_(2)S、CaSx和FeSO_(4)对底泥中Cr、Cd、Pb、As和Sb五种高毒性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d、Pb, 3种药剂在投...
为探索原位灌注重金属稳定剂修复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可行性,以电子拆解区重金属污染物河道底泥为对象,考察了灌注Na_(2)S、CaSx和FeSO_(4)对底泥中Cr、Cd、Pb、As和Sb五种高毒性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d、Pb, 3种药剂在投加30%时能完全抑制底泥中二者的浸出,而对于Cr、As和Sb, FeSO_(4)的稳定化效果最好,其次为CaSx,Na_(2)S效果最差。在FeSO_(4)投加量为3%、5%、8%和10%(质量比)时,底泥中总Cr、Cr^(6+)、As和Sb的浸出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90%、97%、100%和100%。3种药剂处理后第7 d底泥总Cr和Cr6+浸出均出现反弹,而对于As、Sb,仅Na_(2)S和CaSx出现反弹。还原剂稳定底泥重金属的机理主要通过促进重金属由弱酸可溶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变。在3%FeSO_(4)处理基础上进一步投加5%Ca(OH)_(2),7 d后底泥Cr(VI)浸出质量浓度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值,14 d后浓度进一步降低,效果持久。Ca(OH)2强化FeSO_(4)稳定底泥Cr的机理主要是通过促进Cr由弱酸可溶态向残渣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河流污染
水体修复
重金属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矿物微胶囊的镉高背景区农田土壤修复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炯烨
陈旭
+3 位作者
俞周龙
周铁鑫
张涛
陈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317-320,328,共5页
以一种由矿物改性而来的矿物微胶囊作为修复材料,以浙江省高镉背景值农田为研究对象,施加不同比例的修复材料,对土壤和水稻糙米中的Cd含量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着修复材料投放比例的上升而下降,水稻糙米中的Cd含...
以一种由矿物改性而来的矿物微胶囊作为修复材料,以浙江省高镉背景值农田为研究对象,施加不同比例的修复材料,对土壤和水稻糙米中的Cd含量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着修复材料投放比例的上升而下降,水稻糙米中的Cd含量随着修复材料投放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此外,适当的修复材料投放比例还可使水稻的产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镉污染
水稻产量
重金属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堆存市政污泥深度脱水及其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曰丰
池艳峰
张露
江帅
杨锡刚
赵旭远
机构
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8-254,共7页
文摘
堆存污泥具有高含水率和潜在重金属污染特征,对堆存填埋场及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潜在生态风险。以秸秆(SP)、粉煤灰(FA)、磷石膏(PG)3种固体废物材料搭配2种常用脱水剂氧化钙(CaO)、聚合氯化铝(PAC)组成联合调理剂,对堆存污泥进行脱水以及对其中重金属进行稳定化效果研究,并通过电镜-能谱探究加入调理剂后污泥的微观结构及物质构成。结果表明:添加固体废物材料的联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及重金属稳定化效果显著,其中添加PG的组合最优。当CaO、PAC、PG添加量(干基比)分别为20%、25%、23%时,毛细吸水时间为42.1 s,泥饼含水率为49.00%;PG中丰富的孔隙结构及磷酸盐物质对重金属有很好的吸附和沉淀作用;微观结构分析显示,经过调理后CaSO_(4)或Al_(2)(SO_(4))_(3)构建了污泥的骨架结构。
关键词
堆存污泥
固废材料
深度脱水
重金属稳定化
微观结构
Keywords
stocked sludge
solid waste materials
deep dewatering
heavy metals stabilization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VOCs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孟卓
机构
中检集团理化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文摘
针对上海市某地块存在重金属(铅、锑)、挥发性有机物(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超标情况,对污染土壤采用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以达到修复目标,探究了修复前超标样品与修复后样品检出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中苯并(a)芘浓度范围为0~0.2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0.4 mg/kg;修复后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浓度均未检出,达到评估要求;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铅、锑的浓度分别为28.2~79.6 mg/kg和0~2.8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140 mg/kg和6.6 mg/kg;铅、锑的浸出分别为0~0.0281 mg/kg和0.0009~0.01 mg/kg,均达到评估标准1.0 mg/kg。本项目对VOCs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程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过硫酸钠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
重金属
重金属稳定化
Keywords
sodium persulfate
volatile organic
soil
heavy metals
heavy metal stabilization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注重金属稳定剂对复合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效能与机理研究
3
作者
曾庆军
吴云鹏
何雨婷
胡继业
冯春华
孙健
机构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中交四航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0-126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186)
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2015TQ01Z039)。
文摘
为探索原位灌注重金属稳定剂修复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可行性,以电子拆解区重金属污染物河道底泥为对象,考察了灌注Na_(2)S、CaSx和FeSO_(4)对底泥中Cr、Cd、Pb、As和Sb五种高毒性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d、Pb, 3种药剂在投加30%时能完全抑制底泥中二者的浸出,而对于Cr、As和Sb, FeSO_(4)的稳定化效果最好,其次为CaSx,Na_(2)S效果最差。在FeSO_(4)投加量为3%、5%、8%和10%(质量比)时,底泥中总Cr、Cr^(6+)、As和Sb的浸出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90%、97%、100%和100%。3种药剂处理后第7 d底泥总Cr和Cr6+浸出均出现反弹,而对于As、Sb,仅Na_(2)S和CaSx出现反弹。还原剂稳定底泥重金属的机理主要通过促进重金属由弱酸可溶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变。在3%FeSO_(4)处理基础上进一步投加5%Ca(OH)_(2),7 d后底泥Cr(VI)浸出质量浓度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值,14 d后浓度进一步降低,效果持久。Ca(OH)2强化FeSO_(4)稳定底泥Cr的机理主要是通过促进Cr由弱酸可溶态向残渣态转变。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河流污染
水体修复
重金属稳定化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iver pollution
waterbody restoration
heavy metals stabilization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矿物微胶囊的镉高背景区农田土壤修复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炯烨
陈旭
俞周龙
周铁鑫
张涛
陈明
机构
浙江中地净土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317-320,328,共5页
文摘
以一种由矿物改性而来的矿物微胶囊作为修复材料,以浙江省高镉背景值农田为研究对象,施加不同比例的修复材料,对土壤和水稻糙米中的Cd含量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着修复材料投放比例的上升而下降,水稻糙米中的Cd含量随着修复材料投放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此外,适当的修复材料投放比例还可使水稻的产量上升。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镉污染
水稻产量
重金属稳定化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堆存市政污泥深度脱水及其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研究
吴曰丰
池艳峰
张露
江帅
杨锡刚
赵旭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VOCs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
曹孟卓
《绿色科技》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灌注重金属稳定剂对复合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效能与机理研究
曾庆军
吴云鹏
何雨婷
胡继业
冯春华
孙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矿物微胶囊的镉高背景区农田土壤修复
赵炯烨
陈旭
俞周龙
周铁鑫
张涛
陈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