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7
1
作者 储亚 刘松玉 +1 位作者 蔡国军 边汉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6-871,共6页
采用改进的电阻率测试设备,对3种室内人工配制的重金属(Zn,Pb,Cd)污染黏性土进行正交试验研究.探讨了4种因素(污染物掺量N、孔隙湿密度md、体积含水量Pr和污染种类S)对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电阻率随... 采用改进的电阻率测试设备,对3种室内人工配制的重金属(Zn,Pb,Cd)污染黏性土进行正交试验研究.探讨了4种因素(污染物掺量N、孔隙湿密度md、体积含水量Pr和污染种类S)对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电阻率随孔隙湿密度和体积含水量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随污染物掺量的增大而减小,并且相同离子化合价的重金属离子对土体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方差法和极差法分析表明,4种影响因素对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m_d,P_r,S.此外,为将Archie电阻率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展,建立了适用于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电阻率预测模型.该电阻率预测模型可以用于特定区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分析 重金属污染黏性土 体电阻率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分凝成冰作用提高季冻区重金属污染黏性土淋洗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军 吴涛 +4 位作者 芮大虎 张海洋 李国玉 伊藤譲 罗明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63-1670,共8页
基于程国栋院士的“厚层地下冰的重复分凝机制”理论,提出利用重复分凝成冰作用以提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淋洗效率。以Cd、Pb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EDTA、酒石酸为淋洗液,通过室内振荡淋洗试验和冻融–淋洗土柱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 基于程国栋院士的“厚层地下冰的重复分凝机制”理论,提出利用重复分凝成冰作用以提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淋洗效率。以Cd、Pb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EDTA、酒石酸为淋洗液,通过室内振荡淋洗试验和冻融–淋洗土柱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融化速率控制为正融土中水分迁移和重复分凝成冰提供有利条件,较单一冻结–吸水模式淋洗液的摄入量约增加20%,而且冻–融界面的反复波动,有助于淋洗液与土壤中重金属充分接触,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重金属去除率,Cd、Pb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3.95%和171.74%。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普适性,对季冻区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淋洗 重复分凝成冰作用 融化速率 重金属污染黏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