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O对碲铌基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健 黄文旵 +2 位作者 朱小蓉 江丽 孙真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1-713,共3页
 TeO2 Nb2O5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材料,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本文研究了ZnO对碲铌基玻璃的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能和光学透过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碲铌基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源于电子云畸变效应,掺杂少...  TeO2 Nb2O5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材料,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本文研究了ZnO对碲铌基玻璃的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能和光学透过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碲铌基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源于电子云畸变效应,掺杂少量ZnO有利于玻璃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提高,增加ZnO至2.5%(质量分数)时用四波混频法测得的玻璃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可达9.2×10-13esu,然后随ZnO含量增至10%(质量分数)时χ(3)减至6.0×10-13esu。ZnO含量在10%~15%(质量分数)时χ(3)则无明显变化。同时,加入15%(质量分数)的ZnO有利于玻璃透过率的提高。Raman光谱研究表明,掺入过多的ZnO(>5%(质量分数))时,网络间隙中的Nb5+可被Zn2+取代而进入网络,同时提供更多的桥氧,从而使玻璃网络中的[TeO4]4-基团向[TeO3]2-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铌基重金属氧化物玻璃 结构 光学性能 ZNO 碲酸盐玻璃 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能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重金属氧化物高密度玻璃的制备和荧光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卢安贤 张新明 +1 位作者 谢佑卿 卢仁伟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621-624,共4页
考察了PbO-Bi_2O_3-B_2O_3系统玻璃的制备、组成与密度的关系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表明,当B_2O_3引入量的摩尔分数为5%~60%时,可获得密度值为5~8g/cm ̄3的玻璃,玻璃的密度随B_2O_3引入量... 考察了PbO-Bi_2O_3-B_2O_3系统玻璃的制备、组成与密度的关系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表明,当B_2O_3引入量的摩尔分数为5%~60%时,可获得密度值为5~8g/cm ̄3的玻璃,玻璃的密度随B_2O_3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发射光谱证实,PbO-Bi_2O_3-B_2O_3玻璃能在可见光区发射荧光,发光原因是玻璃中含有Pb ̄(2+),Bi ̄(3+)发光离子,其荧光波长与玻璃组成、结构及激发波长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密度 荧光性能 重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卢安贤 颜长舒 卢仁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4-47,共4页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是以PbO、Bi_2O_3为基础的新型玻璃,其中Pb^(2+)、Bi^(3-)离子含量大于50%,并作为网络形成体离子而参与玻璃构成。介绍了含传统网络形成体及不含传统网络形成体氧化物的重金属氢化物玻璃系统、结构研究结果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重金属氧化物 玻璃 网络形成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中双光子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飞飞 徐铁峰 +3 位作者 戴世勋 聂秋华 沈祥 王训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高重金属氧化物(Bi2O3)含量的Bi2O3-B2O3-SiO2三元系统玻璃.用棱镜耦合仪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在632.8nm波长下的线性折射率n,结果表明玻璃的n值在1.9~2.1范围内且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原因是由于Bi3... 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高重金属氧化物(Bi2O3)含量的Bi2O3-B2O3-SiO2三元系统玻璃.用棱镜耦合仪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在632.8nm波长下的线性折射率n,结果表明玻璃的n值在1.9~2.1范围内且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原因是由于Bi3+离子具有高极化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的线性吸收谱,结果表明玻璃的带隙Eopg值在2.229~2.268eV之间,且随Bi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用开孔Z扫描实验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在770、800、850nm三个波长下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由于三个测量波长的光子能量hv(1.61,1.55,1.46eV)处于各个玻璃样品的带隙(Eopg)和半带隙(Eopg/2)之间,表明实验中的非线性吸收属于双光子吸收(TPA).实验结果表明:在3个测量波长下,Bi2O3含量最小的样品由于能隙状态的作用而体现出谐振型的TPA,其β值很高((3.6~6.1)×10-12m/W),说明其能应用在光限幅器中.另一方面,Bi2O3含量较高的样品只在770nm波长下才表现出微弱的非谐振类的TPA,并且β值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表明它们在全光开光器(AOS)中有极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氧化物 玻璃 双光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形成体对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安贤 黄继武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8-401,共4页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喇曼散射光谱考察了PbO Bi2 O3 B2 O3,PbO Bi2 O3 B2 O3 SiO2 及PbO Bi2 O3 P2 O5系统中B3+,Si4+,P5+离子的配位状态 ,比较了不同玻璃形成体氧化物在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形成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各系统重金...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喇曼散射光谱考察了PbO Bi2 O3 B2 O3,PbO Bi2 O3 B2 O3 SiO2 及PbO Bi2 O3 P2 O5系统中B3+,Si4+,P5+离子的配位状态 ,比较了不同玻璃形成体氧化物在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形成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各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中 ,B3+,Si4+,P5+分别以孤立的 [BO3]三角体、[SiO4]四面体及不带PO双键的[PO4]四面体形式存在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BO3]三角体、[SiO4]和 [PO4]四面体的含量 ,这些氧多面体的作用是对Pb2 +,Bi3+,O2 -的积聚起阻隔作用 ,使之难以排列成晶格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重金属氧化物 网络形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法模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屏蔽性能
6
作者 武钊 邹树梁 徐守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2-595,共4页
论文旨在验证采用MCNP软件获得的模拟实验结果真实性。利用MCNP粒子输运模拟软件计算不同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以及铅在不同能量叮射线下的质量衰减系数,平均自由程,使用XCOM程序预测计算^,射线能量在0.001—100000MeV的质量衰减系数以... 论文旨在验证采用MCNP软件获得的模拟实验结果真实性。利用MCNP粒子输运模拟软件计算不同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以及铅在不同能量叮射线下的质量衰减系数,平均自由程,使用XCOM程序预测计算^,射线能量在0.001—100000MeV的质量衰减系数以及平均自由程,通过将两种MC法模拟软件获得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证明了采用MC法进行模拟计算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C法的MCNP程序可用于计算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屏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平均自由程 重金属氧化物 质量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Bi_2O_3-B_2O_3-SiO_2系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结构与光学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其良 唐膺 丁子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通过密度、可见光光谱、红外吸收光谱、Co-60辐照损伤试验及荧光光谱的测试,研究了PbO-Bi2O3-B2O3-SiO2玻璃系的光学性能与结构.密度最高可达8.464g/cm3其紫外吸收达截止波长随Pb2+及Bi3+... 通过密度、可见光光谱、红外吸收光谱、Co-60辐照损伤试验及荧光光谱的测试,研究了PbO-Bi2O3-B2O3-SiO2玻璃系的光学性能与结构.密度最高可达8.464g/cm3其紫外吸收达截止波长随Pb2+及Bi3+含量升高而红移.玻璃熔化温度低达850℃.在PbO-Bi2O3-B2O3系玻璃中加人SiO2可使玻璃结构更致密.室温下该系统玻璃在360nm有一个宽的激发峰,能产生418um及438um两个弱的发射峰.该系统玻璃的结构是由[SiO4]4-、[BO3]3-、[BO4]5-、[PbO4]6-及[BiO6]9-构成.其中部分Pb2+及Bi3+以网络外体进入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辐照损伤 重金属氧化物 光学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X/γ射线屏蔽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毅 李梦晗 +2 位作者 王超 韩毅 李国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01-106,126,共7页
在核能和核技术利用中,对辐射威胁进行屏蔽是控制场所剂量、保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屏蔽材料包括混凝土、铅以及其它各种合金、复合材料等;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可以兼具良好的屏蔽性能和透光性,因此在很多屏蔽应用场合受到青睐,... 在核能和核技术利用中,对辐射威胁进行屏蔽是控制场所剂量、保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屏蔽材料包括混凝土、铅以及其它各种合金、复合材料等;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可以兼具良好的屏蔽性能和透光性,因此在很多屏蔽应用场合受到青睐,而且由于玻璃成分类型的多样性,近年来开展了大量新型玻璃的开发和屏蔽性能研究工作,以进一步挖掘其应用价值。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各类重金属氧化物玻璃X/γ射线屏蔽性能的研究报道,重点围绕质量衰减系数参数的获取,总结有关学者在理论计算、蒙特卡洛模拟以及实验测量中的基本方法、主要结论、实验条件以及误差情况等,从机理和数据比对的角度概括了重金属氧化物类玻璃共性的屏蔽性能特征和规律,并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在玻璃实际设计开发中的应用价值。基于各类新型屏蔽玻璃研究文献,探讨和总结了现有研究工作中可参考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给出了较为全面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X/γ射线屏蔽性能研究思路,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屏蔽材料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 质量衰减系数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Tb^(3+)能量转移与Tb^(3+)自敏化效应对重金属锗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饶金华 杨云霞 +5 位作者 袁双龙 张俊标 陈国荣 S.Baccaro A.Cecilia M.Nikl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研究了一组Tb3+掺杂重金属锗酸盐玻璃的发光特性。玻璃样品的 X 射线激发发射光谱结果显示,玻璃基质中由 Gd3+ 离子向发光中心 Tb3+ 的能量转移机制以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Tb3+ 之间的交叉弛豫过程对玻璃的发光性能有重要影响。前者表现... 研究了一组Tb3+掺杂重金属锗酸盐玻璃的发光特性。玻璃样品的 X 射线激发发射光谱结果显示,玻璃基质中由 Gd3+ 离子向发光中心 Tb3+ 的能量转移机制以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Tb3+ 之间的交叉弛豫过程对玻璃的发光性能有重要影响。前者表现在Gd3+紫外发射光的减弱及 Tb3+ 绿发射光的增强,后者则显示Tb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所特有的自敏化效应,使其蓝发射光减弱、绿发射光增强。第 3 种稀土离子La3+的引入对发光中心 Tb3+ 离子具有分离效应,使Tb3+之间的交叉弛豫概率降低,蓝发射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氧化物 锗酸盐玻璃 闪烁体 能量转 移交叉弛豫 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掺杂氧化物玻璃的发光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姜淳 曾庆济 +2 位作者 刘华 张俊洲 干福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8-199,202,共3页
制备了掺铈硼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和锗酸盐等玻璃样品,测试了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玻璃光碱度的增大,即从磷酸盐到锗酸盐,M3+的激发峰值波长从 290nm到380nm,发射峰值波长从349nm到480nm,... 制备了掺铈硼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和锗酸盐等玻璃样品,测试了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玻璃光碱度的增大,即从磷酸盐到锗酸盐,M3+的激发峰值波长从 290nm到380nm,发射峰值波长从349nm到480nm,表现出强烈的Nephelauxetic 效应,StokeS位移从50nm到100nm。较长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有利于闪烁光在玻璃中的透过。较大的Stokes位移可以减少发射光的自吸收。作为玻璃闪烁体的基质,建议硼硅酸盐、硅酸盐和锗酸盐玻璃是比较合适的,本文为研制高密度玻璃闪烁体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特下 掺杂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_2-Nb_2O_5系统玻璃的成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健 黄文 +2 位作者 王海波 井冲 罗丽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7-830,共4页
TeO2 是一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能优良、但无法单独形成玻璃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系统 ,Nb2 O5的引入有利于获得均匀而稳定的碲酸盐系统玻璃。研究发现 ,Nb2 O5的引入会改变TeO2 Nb2 O5系统玻璃中Te4 + 、Nb5+ 的配位数 ,进而对玻璃的结... TeO2 是一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能优良、但无法单独形成玻璃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系统 ,Nb2 O5的引入有利于获得均匀而稳定的碲酸盐系统玻璃。研究发现 ,Nb2 O5的引入会改变TeO2 Nb2 O5系统玻璃中Te4 + 、Nb5+ 的配位数 ,进而对玻璃的结构和成玻能力、稳定性以及析晶性能均产生明显的影响。含有 2 0 30wt%Nb2 O5的碲酸盐系统玻璃表现出较好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NB2O5 非线性光学性能 重金属氧化物 析晶 性能研究 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酸盐系统玻璃组成和结构对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海波 林健 黄文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8期34-36,共3页
碲酸盐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是一种优秀的非线性光学玻璃材料,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超快光学响应、较宽红外透过范围、较好稳定性以及广泛应用前景。碲酸盐系统玻璃中的中间离子和网络外离子的加入会改变组成网络的配位多面... 碲酸盐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是一种优秀的非线性光学玻璃材料,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超快光学响应、较宽红外透过范围、较好稳定性以及广泛应用前景。碲酸盐系统玻璃中的中间离子和网络外离子的加入会改变组成网络的配位多面体组成、键性和能带结构,进而影响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性能。探讨了碲酸盐系统玻璃的网络结构,阐述了玻璃组成、结构以及纳米簇和非线性光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 非线性光学性能 稳定性 光学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ulfur addition/solids content ratio on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mine tailings by bioleaching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仲兵 廖婷 +3 位作者 刘云国 肖玉 李婷婷 王慧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540-3545,共6页
The effect of sulfur addition/solids content(SA/SC)ratio on heavy metals(e.g.copper,zinc and lead)obtained from mine tailings by indigenous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was studied,and th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forms o... The effect of sulfur addition/solids content(SA/SC)ratio on heavy metals(e.g.copper,zinc and lead)obtained from mine tailings by indigenous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was studied,and th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forms of heavy metals after bioleaching were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ubilization of metals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SA/SC ratio,and SA/SC ratio of 2.50 is found to be the best for 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tal solubilization among six SA/SC ratios tested(such as 1.00,1.33,1.50,1.67,2.00 and 2.50)under the chose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pH decreases fast and the maximum solubilizations of copper and zinc are respectively 81.76% and 84.35% while that of lead only reaches 40.36%.After bioleaching,the chemical forms of heavy metals have changed.The metals remained in mine tailings are mainly found in residual fractions,which is harmless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EACHING mine tailings sulfur addition solid content heavy met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on removal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treated by a novel method combining bio-acidification with Fenton oxidation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苗苗 袁兴中 +7 位作者 朱艺 黄华军 曾光明 李辉 陈明 王侯 陈畅亚 林宁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623-4629,共7页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treated by a method combining bio-acidification with Fenton oxidation. Four surfac...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treated by a method combining bio-acidification with Fenton oxidation. Four surfactants were adopted such as anionic surfactant(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SDBS), nonionic surfactants(tween-20 and tween-60) and cationic surfactant(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HTAC), respectively. The indigenous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in bio-acidification phase were enriched and cultured from fresh activated sludge obtained from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t is shown that different surfactants exhibited distinct effect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 The nonionic surfactants,especially tween-60, promotes the solu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while the anionic and cationic surfactants hinde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Copper is efficiently leach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adium is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at of Cu due to the demand for rigorous p H value. Lead is leached with a low efficiency as the formation of low soluble Pb SO4 precipi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age sludge heavy metals surfactants bio-acidification Fenton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