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白菜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土壤安全临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文典 胡霓红 +3 位作者 赵凯 王富华 王旭 何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42-1948,共7页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各重金属浓度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5种重金属(Cd、Pb、As、Hg、Cr)在种植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土壤中的活性、小白菜可食部分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富集特征,并探讨...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各重金属浓度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5种重金属(Cd、Pb、As、Hg、Cr)在种植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土壤中的活性、小白菜可食部分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产地环境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安全临界值以及影响小白菜吸收重金属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小白菜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高低顺序为Cd>Pb>As>Cr>Hg,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Cd>(Cr、As、Hg)>Pb。依据食品卫生标准的限量值进行方程拟合,得出适合小白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全量限量值分别是Cd:1.74mg/kg,Pb:494.78mg/kg,As:113.58mg/kg,有效态重金属限量值分别是Cd:0.83 mg/kg,Pb:146.87 mg/kg,As:21.94 mg/kg。小白菜对Hg表现为低积累。土壤中有机质、CEC与土壤全量Hg正相关,CEC与土壤全量Cr负相关,土壤pH能增强土壤中Cr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重金属 富集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研究济宁南部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84
2
作者 赵庆令 李清彩 +4 位作者 谢江坤 李元仲 姬永红 庞成宝 万淼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但迄今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标准。本文以济宁城区南部农田为研究区域,采集77件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光谱、质谱等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土... 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但迄今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标准。本文以济宁城区南部农田为研究区域,采集77件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光谱、质谱等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中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16.7、0.270、88.4、33.0、0.050、40.4、29.3、89.1 mg/kg,与黄淮海平原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相比,Hg、Cd分别高于基准值的1.50倍、1.39倍,其他重金属高于基准值的0.26~0.52倍。Hg与As、Cr、F、p H、Cu、Ni、TFe2O3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受到了Hg的不同程度人为污染。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区内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富集)程度,均表明土壤环境中Hg、Cd为轻微污染(富集)程度,其他6种元素均为无污染。将该区域重金属含量与其生物毒性系数、生态效应、环境效应相结合,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As〉Cu〉Pb〉Ni〉Cr〉Zn,与污染(富集)程度排序差异明显;尽管Hg、Cd在研究区内仅仅为轻微(富集)程度,但都具有较高的毒性响应系数,两元素对土壤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到了81.26%。借助Map GIS绘制研究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评价图,表明区内土壤环境总体上处于"中度"潜在生态风险,约6.83%的面积呈"强"和"很强"潜在生态风险,其中复兴河、姚楼河、京杭运河3条河流交汇处的局部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0.50%)达到了"很强"潜在生态风险。通过调查可疑人为污染源发现,"强"和"很强"潜在生态风险区域的布局恰好与区内煤矿生产开采活动相关。本文提出,应当注重对煤矿开采矿井周边区域土地复垦及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加强土壤中Cd、Hg的物理化学改良及生物治理修复工作,防止Hg、Cd进一步污染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特征 富集系数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次生相富集系数评价柴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34
3
作者 贾振邦 霍文毅 +1 位作者 赵智杰 陶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08-812,共5页
目前 ,国外学者提出的几种关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和应用性 ,但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为弥补这些评价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次生相富集系数法 ,并应用此法对柴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次生相富集系数 柴河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天峨主要耕地区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旭刚 谭继勇 +5 位作者 覃兴涛 马文富 覃相 罗欢 黄志伟 李志才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4-792,共9页
重金属污染制约着农产品安全问题,本文选择广西天峨县为研究切入点,以揭示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情况。系统采集60套水稻和玉米样品以及根系土壤样品,测试Cd、Cr、Hg、As和Pb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生物富集系数及... 重金属污染制约着农产品安全问题,本文选择广西天峨县为研究切入点,以揭示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情况。系统采集60套水稻和玉米样品以及根系土壤样品,测试Cd、Cr、Hg、As和Pb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生物富集系数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Hg之外,其它重金属元素Cd、Cr、As和Pb含量均未超标,属于食品安全范围;其中Cr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094 mg/kg,而Cd含量变异系数极大,高达103%;水稻籽实中Cd、Hg和As等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玉米籽实。根系土壤处于酸性环境,有机质养分较丰富,并存在中等程度Cd污染情况;重金属形态绝大多数为残渣态,其中Cd离子活性较高。农作物对Cd和Hg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碎屑岩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高于碳酸盐岩区。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中Hg含量与根系土壤中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土壤酸碱度及有机质是影响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适当调整土壤酸性程度、合理增施有机肥料,能够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风险,这对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基础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农作物 广西天峨 生物富集系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山树种中重金属镉迁移富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焦文献 彭彬 苏鹏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土壤中重金属的过量存在不仅破环土壤理化性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通过食物链传递,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安全。本文通过外源添加镉(10 mg/kg、30 mg/kg、50 mg/kg)在盆栽土壤中,模拟自然条件下不同污染程度,采用富集系数、转运系数... 土壤中重金属的过量存在不仅破环土壤理化性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通过食物链传递,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安全。本文通过外源添加镉(10 mg/kg、30 mg/kg、50 mg/kg)在盆栽土壤中,模拟自然条件下不同污染程度,采用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等指标分析重金属镉在高山松、高山栎两个高山地区特有树种中的污染特征,探究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里的转移富集规律,为污染土壤实行生物修复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90 d以后,高山松、高山栎体内的镉含量与土壤中镉含量呈正相关,主要积累在地下部。(2)高山松地上部、地下部的富集系数随土壤镉浓度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在镉处理浓度为30 mg/kg时达到最大;转运系数随土壤镉浓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3)高山栎地上部、地下部的富集系数与土壤镉浓度呈负相关,在镉处理浓度为10 mg/kg时最大;转运系数随土壤镉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高山松 高山栎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地不同时期根际土壤及植被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尹鑫 狄彩霞 +6 位作者 李秀萍 李宝贺 栗艳芳 任超 曹彦 孙东显 吕福虎 《草学》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荒漠草原、草甸草原、人工草地等8处典型草地为监测点,测定返青期、旺盛期、枯萎期土壤、植被重金属的含量,计算不同监测点土壤与植被的富集系数。得出4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铬>铅>砷>汞。其中,汞含量... 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荒漠草原、草甸草原、人工草地等8处典型草地为监测点,测定返青期、旺盛期、枯萎期土壤、植被重金属的含量,计算不同监测点土壤与植被的富集系数。得出4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铬>铅>砷>汞。其中,汞含量远低于其他3种元素。4种元素含量在各个区域随时间变化波动不大,富集能力方面各个区域各有不同。其中,草原植物的旺盛期对铅的富集能力比枯萎期高出1倍左右,铬元素各个区域的返青期和旺盛期富集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包头、察右前旗和辉腾锡勒三处富集能力较低,砷元素呼伦贝尔、察右前旗、辉腾锡勒三处旺盛期草原植物的富集能力达到了15%以上,其他时期和地区的富集能力多在3%左右。汞的富集能力在4种重金属中最高,均达到了30%以上,且旺盛期富集能力均为返青期两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土壤 重金属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滥木厂汞铊矿区土壤污染和优势植物富集重金属特征
7
作者 苟体忠 徐玉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9-1484,1520,共7页
为筛选出适合滥木厂汞铊矿区生态修复的植物,采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D/ICP-MS)法分析了滥木厂汞铊矿区9种优势植物及根际土壤中的Mn、Ni、Cu、Zn、As、Pb、Cr、Cd、Hg和Tl含量,并采用富集因子(EF)、生物富集系数(BCF)和... 为筛选出适合滥木厂汞铊矿区生态修复的植物,采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D/ICP-MS)法分析了滥木厂汞铊矿区9种优势植物及根际土壤中的Mn、Ni、Cu、Zn、As、Pb、Cr、Cd、Hg和Tl含量,并采用富集因子(EF)、生物富集系数(BCF)和生物转运系数(BTF)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能力。EF评价结果显示,根际土壤存在Hg和Tl极强富集,As强富集,Cu轻微富集,而Pb、Zn、Cr、Cd、Mn和Ni未富集。基于BCF和BTF的分析结果得出: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是Mn、Zn和Cd的富集型植物,糙皮桦(Betula utilis)是Mn、Ni和Zn的富集型植物,桂皮紫萁(Osmundastrum cinnamomeum)是Mn、Cd和Tl的富集型植物,白茅(Imperate cylindrica)是Mn和Ni的富集型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是As的超富集型植物;糙皮桦是Cd的根部囤积型植物,芒萁是Ni的根部囤积型植物,桂皮紫萁是Ni和Zn的根部囤积型植物,白茅是Zn和Cd的根部囤积型植物,紫羊茅(Festuca rubra)是Mn、Zn和Cd的根部囤积型植物,五月艾(Aritemisia indica)是Cd和Tl的根部囤积型植物;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和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是规避型植物。研究区土壤存在Tl-Hg-As复合污染,蜈蚣草可作为研究区As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桂皮紫萁可作为Tl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五月艾可作为Tl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化;芒草和千里光可用于研究区的植被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木厂汞铊矿 优势植物 重金属 生物富集系数 生物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绿洲城市交通干道阔叶绿化树种重金属富集能力研究
8
作者 何靖 陈斌 +3 位作者 张纯曦 张婉婷 李鸿儒 郭自钰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8期72-76,共5页
研究城市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干旱绿洲城市科学配置绿化树种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梓树(Catalpa ovata)、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白榆(Ulmus pumila)4种阔叶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样品重... 研究城市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干旱绿洲城市科学配置绿化树种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梓树(Catalpa ovata)、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白榆(Ulmus pumila)4种阔叶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样品重金属含量,分析不同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Cr、Ni、Cu、Zn和Pb的富集能力与转运特征,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富集转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际土壤中Cr、Ni、Cu、Zn和Pb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05.37mg·kg^(-1)、52.65mg·kg^(-1)、37.69mg·kg^(-1)、74.00mg·kg^(-1)和25.24mg·kg^(-1),综合评价可以得出该研究区污染程度较轻。Cr、Ni、Cu、Zn和Pb含量在4种树种中呈现出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的特点。分析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结果显示白蜡和白榆对Ni和Cu的富集转运系数均大于1,则该2种树种对于重金属Ni和Cu具有超富集效应。4种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转运系数表现出Zn>Cu>Ni>Cr>Pb;各树种对重金属Cr、Ni、Cu、Zn与Pb的综合转运能力表现为白蜡>白榆>国槐>梓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绿化树种 重金属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作物富集系数的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雪 刘克 陆引罡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157,共12页
为了解地质高背景及矿业活动较多的贵州省耕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搜集了关于贵州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及富集状况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了耕地土壤及农作物中的重金属质量分数,计算其富集系数,再反演重金属阈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积累... 为了解地质高背景及矿业活动较多的贵州省耕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搜集了关于贵州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及富集状况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了耕地土壤及农作物中的重金属质量分数,计算其富集系数,再反演重金属阈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积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评估了该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矿区和农业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质量分数有所差异,矿区中Zn,Pb,Cd,农业区中Zn,Pb,Hg累积效应最明显,其质量分数分别超贵州省土壤背景值11.50,10.78,3.79,4.76,3.92,1.95倍.农作物富集系数情况表明:Cd,Hg,Zn在研究区域内属于高富集状态的重金属.土壤中重金属阈值的反演结果表明:Cd,As,Cu,Zn的阈值高于现行标准中的规定值.单因子污染指数P_( i)和地积累指数I_( geo)结果都表明:矿区中Hg,Pb,Zn,农业区中Pb,Zn污染较为突出.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 i) _(r)和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结果表明:风险指数矿区高于农业区,Hg,Cd,Pb是产生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元素.重金属单项非致癌风险商HQ结果表明:Cr,Pb,As是研究区主要的非致癌因子.重金属单项致癌风险指数CR结果表明:研究区Cd,As对两类易感人群的致癌风险均超出土壤治理基准值;Cd和As对矿区和农业区的总致癌风险指数TCR均超过了人体可接受的累计重金属致癌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系数 安全阈值 环境风险评价 重金属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及其在小白菜中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苗秀荣 来雪慧 +3 位作者 李梦茜 李玉 李娜 冯如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71,共9页
研究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和在植物中累积的影响,筛选对Cd、Pb污染农田土壤钝化效果好的钝化剂,为重金属的原位钝化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以不添加钝化剂土壤为对照,将膨润土、碳酸钙和生物质炭分别以0.5%、1.0%、2.0%、5.0%... 研究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和在植物中累积的影响,筛选对Cd、Pb污染农田土壤钝化效果好的钝化剂,为重金属的原位钝化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以不添加钝化剂土壤为对照,将膨润土、碳酸钙和生物质炭分别以0.5%、1.0%、2.0%、5.0%的添加量掺入土壤,对小白菜幼苗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当碳酸钙添加量分别为5.0%和2.0%时,对土壤有效态Cd和Pb的钝化效果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呈正相关。添加碳酸钙45 d后,小白菜茎叶部分Cd、Pb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59.3%、57.1%。添加钝化剂可以抑制小白菜对Cd、Pb的吸收转运,在小白菜生长中后期,添加碳酸钙和生物质炭抑制Cd、Pb的吸收转运效果较好。添加2.0%的碳酸钙对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钝化效果最好,同时碳酸钙、生物质炭对小白菜茎叶部分Cd和Pb的吸收转运抑制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土壤 有效态重金属 小白菜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中重金属Pb/Cr/Cu在土壤——小白菜中的迁移与形态转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白利勇 季慧慧 +4 位作者 孙文轩 黄明丽 刘可忠 李玲玉 颜冬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2-692,共11页
以两种粒径粉煤灰与莱西棕壤按不同比例混匀后连续进行了四批次小白菜生长周期试验,采用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简称BCR法)研究施灰土壤中铅(Pb)、铬(Cr)和铜(Cu)四种化学形态的转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系... 以两种粒径粉煤灰与莱西棕壤按不同比例混匀后连续进行了四批次小白菜生长周期试验,采用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简称BCR法)研究施灰土壤中铅(Pb)、铬(Cr)和铜(Cu)四种化学形态的转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析土壤重金属在小白菜中的迁移特性与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在小白菜种植的整个周期,各处理施灰土壤中Pb、Cr和Cu均以残渣态为主,含量随种植批次增加而减少;Pb、Cr的可提取态含量占15%以上,乙酸溶解态含量随种植批次增加而增加,Cu的可提取态含量占55%以上,乙酸溶解态含量随种植批次增加而减少。小白菜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u>Cr>Pb,且均小于临界值1,因此,相较Pb和Cr,Cu的生物利用性更强。小白菜由根部向地上可食部分转移系数大于1,转移能力表现为:Cr>Cu>Pb,因此Cr在小白菜中迁移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重金属形态 富集系数 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丹县油茶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12
作者 陈林强 吴国文 +3 位作者 陈梦秋 张幸 夏莹莹 谭桂菲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了解南丹县油茶产地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的分布和富集特征,以云水谷高山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油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土壤和油茶植株中的铅(Pb)、铬(Cr)、砷(As)、汞(Hg)和镉(Cd)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Cr(50.7... 为了解南丹县油茶产地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的分布和富集特征,以云水谷高山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油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土壤和油茶植株中的铅(Pb)、铬(Cr)、砷(As)、汞(Hg)和镉(Cd)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Cr(50.78 mg/kg)>Pb(14.29 mg/kg)>As(5.45 mg/kg)>Cd(0.39 mg/kg)>Hg(0.15 mg/kg);Cr、Pb、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的平均污染指数为1.30,属于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97,处于警戒级。不同重金属在油茶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含量不同;Cr在叶片中含量较高;Pb、Cd、As和Hg均在枝条中含量较高;5种重金属在果实中均未被检出或含量较低。枝条对Cd的吸收能力强;叶片对Cd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叶片和枝条对Pb、As和Hg均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对Cr的吸收能力均较低;果实对5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土壤 植株 重金属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征 被引量:35
13
作者 严莉 李龙山 +2 位作者 倪细炉 李昌晓 李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78-2085,共8页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盆栽实验,比较它们对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特性,分析重金属在各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所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为利用植物修...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盆栽实验,比较它们对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特性,分析重金属在各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所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为利用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种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中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2)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水葱根部对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芦苇根部对重金属铬、汞、铅、锌的富集系数均最大,千屈菜、扁秆藨草和长苞香蒲根部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较小;芦苇地上部分对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千屈菜地上部分对金属铬、汞、铅的富集系数均最大,水葱地上部分对金属锌的富集系数最大。(3)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转移系数差异显著,其中扁秆藨草对土壤中镉、铬、铅、锌的转移系数均为最大,对铬和锌的转移系数均大于1,长苞香蒲对铬的转移系数大于1,仅次于扁秆藨草。其他3种植物对5种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均小于1。研究表明,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Cd、Cr、Hg、Pb、Zn都有富集和转移的能力,但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重金属 富集系数 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东莞地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特性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窦磊 马瑾 +3 位作者 周永章 李勇 安燕飞 张澄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2,共5页
对东莞地区常见的7种叶菜类蔬菜及其相应的土壤样品中Cu、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稀盐酸可提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存在明显的Pb、Ni超标问题,超标率分别为20.9%、7%,Cu、Zn含量较低,均没超出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蔬... 对东莞地区常见的7种叶菜类蔬菜及其相应的土壤样品中Cu、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稀盐酸可提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存在明显的Pb、Ni超标问题,超标率分别为20.9%、7%,Cu、Zn含量较低,均没超出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基于可提取态含量的富集系数与蔬菜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的影响时,仅仅用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含量仍不足以有效反映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性。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叶菜类蔬菜对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Cr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Zn、Cu、Ni,Pb最弱。但因土壤中Cr、Zn、Cu的可提取态含量及可提取态系数均较低,故作物未出现超标,蔬菜中Pb含量超标的成因较为复杂,以大气污染为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蔬菜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晓晨 马海涛 +1 位作者 冯士龙 王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共4页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污泥中Cd、Pb和Zn的化学形态分布,并通过室内土培实验研究了其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b和Cd在污泥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相对比较稳定;Zn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存在,具有较强的潜在生物有效...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污泥中Cd、Pb和Zn的化学形态分布,并通过室内土培实验研究了其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b和Cd在污泥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相对比较稳定;Zn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存在,具有较强的潜在生物有效性。污泥中3种金属的潜在生物有效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Cd>Pb。比较污泥中的Zn、Pb、Cd在小麦根和叶中的富集系数(EC),可发现3种金属在根中的富集系数均大于其在叶中的富集系数,说明小麦根部对这3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其茎叶部分。3种金属在小麦中富集能力的强弱顺序在茎叶中为Zn>Cd>Pb,此结果与金属形态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形态 小麦幼苗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安全评价 被引量:76
16
作者 李娟娟 马金涛 +3 位作者 楚秀娟 王少博 吴珩 王兆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5-139,共5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炼铜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人为污染行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且两种方法可得到相似的评价结果。评价中采用地球化学背景值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对...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炼铜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人为污染行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且两种方法可得到相似的评价结果。评价中采用地球化学背景值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在分级上没有明显差异。土壤中Cd,Cu,Pb,Zn重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而Cr,Ni元素均处于零级别污染。厂区周围土壤受冶炼活动的影响,一些易于富集的重金属长期累积,其污染程度比远离厂区的未污染区域高出几十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富集系数 相关分析 环境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牡蛎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沈盎绿 马继臻 +1 位作者 平仙隐 沈新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3-788,共6页
应用实验生态方法研究了褶牡蛎对8种常见的重金属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得出了褶牡蛎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半衰期以及生物富集曲线。结果表明,到积累实验结束时褶牡蛎对Pb、Zn、Cd、Cr、Ni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15.60、26.53、... 应用实验生态方法研究了褶牡蛎对8种常见的重金属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得出了褶牡蛎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半衰期以及生物富集曲线。结果表明,到积累实验结束时褶牡蛎对Pb、Zn、Cd、Cr、Ni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15.60、26.53、60.06、7.61、5.82和47.88,褶牡蛎对Cu和As的富集规律不明显,生物富集曲线分别为yPb=0.4046e0.1168xR2=0.7378,yZn=0.0408x2+0.2909x+59.969R2=0.9307,yCd=2.5263e0.0867xR2=0.7089,yCr=0.6832e0.0942xR2=0.8544,yNi=0.4178e0.0714xR2=0.6856和yHg=0.0015x2+0.0444x+0.0644R2=0.8301,以积累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富集系数为基准,褶牡蛎对这几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Hg>Zn>Pb>Cr>Ni;到释放实验结束时褶牡蛎对Pb、Zn、Cd、Cr和Hg的生物半衰期分别是23.1、13031.7、67.7、32.9和36.1d,褶牡蛎是Zn、Cd和Hg的强的净积累者,以释放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半衰期为基准,褶牡蛎对这几种重金属的排毒释放顺序为Pb>Cr>Hg>Cd>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牡蛎 重金属 生物富集系数 生物半衰期 生物富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重金属富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军辉 卢瑛 +5 位作者 尹伟 聂呈荣 吴大付 张朝 陈春霞 董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0,共4页
采集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农田种植的蔬菜可食部分和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分析了蔬菜和土壤中Zn、Cu、Pb、Cd含量;根据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评价了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并研究了不同种类蔬菜中重金属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除2个蕹菜... 采集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农田种植的蔬菜可食部分和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分析了蔬菜和土壤中Zn、Cu、Pb、Cd含量;根据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评价了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并研究了不同种类蔬菜中重金属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除2个蕹菜样品中Pb和1个葱样品中Cd外,所有蔬菜样品中Zn、Cu、Pb、Cd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限量标准;不同重金属元素在蔬菜中的富集系数大小为Cd>Zn>Cu>Pb;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为叶菜类>瓜类;蔬菜Zn含量与土壤Zn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蔬菜Cu、Pb和Cd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就食品安全而言,瓜类蔬菜比叶菜类蔬菜更适宜在该工业区周边农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 富集系数 工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煤矸石山周边土壤中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兴明 刘桂建 +3 位作者 董众兵 周春财 梅静梁 姚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9-1226,共8页
为研究蚯蚓对煤矸石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从不同堆积年限煤矸石山周边土壤采集蚯蚓,分析了蚯蚓中Zn,Pb,Cd,Ni,Cr,V,Cu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浓度关系。结果表明:随煤矸石堆积时间的增加,蚯蚓体内Pb,Cd,Cu含量增加,Ni,Cr,V含量先增... 为研究蚯蚓对煤矸石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从不同堆积年限煤矸石山周边土壤采集蚯蚓,分析了蚯蚓中Zn,Pb,Cd,Ni,Cr,V,Cu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浓度关系。结果表明:随煤矸石堆积时间的增加,蚯蚓体内Pb,Cd,Cu含量增加,Ni,Cr,V含量先增加再降低,而Zn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蚯蚓体内Zn和Cd含量可较准确反映煤矸石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而蚯蚓体内Ni,Cr,V含量可在距离上显示与煤矸石山远近关系;蚯蚓只对Zn和Cd产生富集效应(富集系数大于1),且对Cd富集作用最大。蚯蚓可作为煤矸石山周边土壤Cd和Zn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土壤 蚯蚓 重金属 生物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中5种重金属的风险评价及累积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昕儒 耿继成 +4 位作者 徐杰 陈建军 陈军 邓维萍 梅馨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8,共6页
【目的】评价三七种植农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Cd、As、Pb、Cr、Hg)的污染风险及植株对5种重金属的累积差异。【方法】采集来自10个三七种植地的250株三七植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方法检测土壤和植株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一步... 【目的】评价三七种植农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Cd、As、Pb、Cr、Hg)的污染风险及植株对5种重金属的累积差异。【方法】采集来自10个三七种植地的250株三七植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方法检测土壤和植株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一步分析三七根际土壤及植株地上部、地下部5种重金属的超标率、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10个采样地三七根际土壤重金属超标率为Cd(75.56%)>As(40.23%)>Cr(8.89%)>Hg(0.00%)=Pb(0.00%),超标重金属未超过管控值,4个采样地属于轻度污染。三七植株地上部及地下部均超标的重金属为Cd、Cr和Pb,地上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d(67.90%)>Cr(22.22%)>Pb(10.84%),地下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r(49.43%)>Cd(32.05%)>Pb(3.70%)。除了Hg,三七植株地下部对Cd、Pb、As和Cr的富集能力均强于地上部,且地上部和地下部对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结论】大部分采样地属于轻污染等级,但三七植株地下部及根际土壤Cd、As和Cr有潜在的超标风险,三七对其累积情况均表现为地下部强于地上部,其中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在选择三七种植地前应加强土壤重金属的监测并阻控主要药用部位对Cd、As和Cr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重金属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