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政污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含量及其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
1
作者 张剑 鲁伟 +1 位作者 张杉 王胤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81-91,共11页
【目的】污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是制约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素,对市政污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进行研究,以期从多种污染物视角为市政污泥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及科学依据。【方法】文章以深圳市5座污水处理厂(S1、S2、S3、S4... 【目的】污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是制约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素,对市政污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进行研究,以期从多种污染物视角为市政污泥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及科学依据。【方法】文章以深圳市5座污水处理厂(S1、S2、S3、S4、S5)污泥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常见的8种重金属和6种抗生素的含量,采用熵值法评价污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单一污染生态风险,并采用改进的权重分析法对其复合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S1厂中重金属Cd及S4厂中重金属Cu、Ni的质量分数超过部分土地利用标准限值,分别为12.49 mg/kg及1753.55、170.77 mg/kg,抗生素中磺胺甲嘧啶(SMR)和土霉素(OTC)的平均质量分数较其他地区偏高,分别为2.15μg/kg和179.17μg/kg。单一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除S1中污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为中风险(190.59)外,其余厂为低风险(17.79~29.18),Cd是S1污泥中重金属的主要污染因子。污泥中抗生素磺胺嘧啶(SDZ)和磺胺吡啶(SD)为高风险,四环素(TC)、OTC、恩诺沙星(ENR)大部分为中风险。复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厂污泥复合污染等级均为中污染及以上,S1~S5的复合污染指数(CSI)分别为4.10、6.70、2.20、2.57和2.88,其中S2厂污染水平达到超高。【结论】污泥中抗生素SDZ和SD是导致复合生态风险值偏高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处理工艺改进和有效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以降低污泥再利用过程中其对环境造成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重金属 抗生素 复合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研究
2
作者 顾赟之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2期123-125,共3页
本文探讨了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强调了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对于满足项目时间和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本文以六价铬、铅、镍和石油烃的复合污染为例,通过分析,选择了淋洗-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解决方案。同时... 本文探讨了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强调了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对于满足项目时间和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本文以六价铬、铅、镍和石油烃的复合污染为例,通过分析,选择了淋洗-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解决方案。同时还比较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的成本、周期和成熟度,并分析了重金属与有机物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单一技术的处理效果有限,联合技术能取得更好的修复效果,对治理复合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有机物 复合污染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生物联合技术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佑 阳小成 尹华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40-1942,共3页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最普遍的一种,利用传统的化学修复法或现阶段比较盛行的各种生物修复法,如超积累植物富集修复、微生物降解修复等都难以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进行彻底治理修复。主要就利用化学-生物联合...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最普遍的一种,利用传统的化学修复法或现阶段比较盛行的各种生物修复法,如超积累植物富集修复、微生物降解修复等都难以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进行彻底治理修复。主要就利用化学-生物联合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反应机理以及修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 化学-生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环境效应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婉怡 於维维 +9 位作者 余琼阳 赵玲 王月梅 宋家音 马文亭 张宁 张光华 董荷玲 滕应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3-463,共11页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已是土壤污染的一种普遍形式,其环境危害和治理难度远大于单一污染土壤,因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是我国环保领域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复合污...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已是土壤污染的一种普遍形式,其环境危害和治理难度远大于单一污染土壤,因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是我国环保领域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复合污染现状;其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然后,从物化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这3方面综述了不同技术手段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有机污染 复合污染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变化下三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理论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文豪 冯晨 李江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32,共16页
针对考虑温度变化下由土工膜(geomembrane,简称GM)+土工复合膨润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简称GCL)+压实黏土衬垫(compacted clay liner,简称CCL)组成的3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基于相关假定发展得到了热传导与... 针对考虑温度变化下由土工膜(geomembrane,简称GM)+土工复合膨润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简称GCL)+压实黏土衬垫(compacted clay liner,简称CCL)组成的3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基于相关假定发展得到了热传导与重金属污染物运移的控制方程,并建立了相应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差分,对所建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随后,开展了与试验结果、解析解计算结果以及其他数值解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以Cd^(2+)为例,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温度升高会使复合衬垫中Cd^(2+)的运移通量和底部浓度增大,但会使其上部浓度降低。热扩散效应对运移行为的影响会随Soret系数ST的增大而变显著,当ST为0.001、0.005、0.01、0.05、0.1 K^(-1)时,所定义的击穿时间tb依次为37.9、37.2、36.4、31.2、26.5 a。GCL和CCL最大吸附量的增大均会使t_(b)近似线性增加,且在一定渗沥液水头h_(b)下,t_(b)随GCL和CCL厚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此外,当h_(b)从0.5m增大到1.0m时,t_(b)平均降低了8.33 a。在工程实践中,可结合GCL和CCL的吸附性能和厚度来设计复合衬垫,同时应考虑温度变化对阻隔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热传导 重金属污染物运移 3层复合衬垫 理论模型 击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修复四川某典型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乐明 傅开彬 +2 位作者 钟秋红 刘泽铭 孔云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3,共6页
为实现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以四川某铜矿选冶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盐还原菌为固化/稳定化微生物,探讨了其生长特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变化规律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在修复铜矿选冶渣时生长迅速,适合作为... 为实现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以四川某铜矿选冶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盐还原菌为固化/稳定化微生物,探讨了其生长特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变化规律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在修复铜矿选冶渣时生长迅速,适合作为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由于铁、锌、铜、铅等重金属活性差异较大,因此其固化效果亦有显著差异;修复30 d时,重金属Cu、Pb、Zn、Fe的最佳接种量分别为5%、10%、15%和15%,生物有效性降低率分别为72.36%、98.37%、43.01%和79.31%;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先增后减,但并不影响其修复效果。因此,硫酸盐还原菌可同时修复多种重金属离子,有效解决某铜矿选冶渣中铁锌铜铅的复合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选冶渣 硫酸盐还原菌 复合重金属污染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睿 卢杰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微塑料和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两者结合构成复合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阐述了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概念,介绍了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方法,包括检测技术与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微塑... 微塑料和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两者结合构成复合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阐述了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概念,介绍了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方法,包括检测技术与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特点,即复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生物富集性与毒性,并从污染源控制与管理、修复技术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复合污染的相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重金属 复合污染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树木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韦秀文 姚斌 +2 位作者 刘慧文 白莉萍 周玲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30,共7页
综述树木修复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树木在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与传统的修复技术想比,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运作费用低、易于管理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和易为大众接受等优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不... 综述树木修复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树木在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与传统的修复技术想比,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运作费用低、易于管理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和易为大众接受等优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不足之处亦日益凸现:植物生物量小、生长缓慢、通常只对单一污染元素积累或超积累等。随着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树木修复技术被应用到污染土壤的修复,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将木本植物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环境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更多的选择。为更好地利用木本植物修复污染环境,今后的研究还应注意加强国内优良树木修复材料的筛选及国外优良树木修复材料和技术的引进;加强有机物污染土壤树木修复的研究;加强树木修复技术与其他修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以提高污染环境树木修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重金属 有机物 树木修复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修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9
作者 张小凯 何丽芝 +1 位作者 陆扣萍 王海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0-977,共8页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原料在完全或部分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后的固体产物,它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高的碳含量。该物质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特殊性质,对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都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有效地降低...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原料在完全或部分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后的固体产物,它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高的碳含量。该物质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特殊性质,对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都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有效地降低这些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在环境中的迁移,对改善土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利用生物质炭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述了生物质炭修复土壤污染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与其他修复方法相比存在的优势,阐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利用生物质炭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有机物污染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强化修复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樊广萍 仓龙 +2 位作者 徐慧 周东美 周立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8-1104,共7页
许多污染场地都呈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叠加的趋势,给修复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以红壤为供试土壤,以铜和芘为代表性污染物,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和氧化剂H2O2对电动修复该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其目的是实现重金属和... 许多污染场地都呈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叠加的趋势,给修复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以红壤为供试土壤,以铜和芘为代表性污染物,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和氧化剂H2O2对电动修复该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其目的是实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去除。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处理中,芘和铜都有向阴极迁移的趋势;当提高土柱的pH时降低了芘的氧化和降解,同时也阻碍了土壤中铜的迁移和去除;阳极加10%HPCD,阴极控制酸性条件pH3.5有助于土壤中污染物的解吸和迁移,芘和铜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1.3%和80.5%;由于H2O2的不稳定性,添加6%H2O2并未明显提高芘和铜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修复 表面活性剂 复合污染 重金属 多环芳烃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欢亮 曾祥专 +1 位作者 丁劲新 谭允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633-10636,10652,共5页
介绍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有机物土壤复合污染的相互作用及过程,对适用于复合污染农田土壤联合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碳用于土壤修复的机理与实践情况,提出了"不同种类生... 介绍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有机物土壤复合污染的相互作用及过程,对适用于复合污染农田土壤联合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碳用于土壤修复的机理与实践情况,提出了"不同种类生物炭改良+耐性植物"这一针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农用土壤有效的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 交互作用 生物碳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有机物对重金属污染黄棕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园 何欢 +1 位作者 魏洽 史蓉蓉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水溶性有机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黄棕壤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选取水稻秸秆 (S)和牛粪 (C)作为供试有机物料 ,提取水溶性有机物 ,对未受污染的黄棕壤人工添加重金属盐 (CuSO4 ·5H2 O、ZnSO4 ·7H2 O、CdCl2 ·2 .... 本实验旨在研究水溶性有机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黄棕壤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选取水稻秸秆 (S)和牛粪 (C)作为供试有机物料 ,提取水溶性有机物 ,对未受污染的黄棕壤人工添加重金属盐 (CuSO4 ·5H2 O、ZnSO4 ·7H2 O、CdCl2 ·2 .5H2 O)及水溶性有机物 ,在此土壤上进行黑麦草盆栽实验 ,并分析黑麦草的出苗率及生物量。实验结果表明 ,牛粪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其中水溶性有机物的改善效果优于有机干物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物 黄棕壤 重金属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易斯 《河南科技》 2018年第31期159-160,共2页
目前,复合污染研究是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重金属和有机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对两者复合污染进行研究,对于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现状,对相关强化措施进行分析... 目前,复合污染研究是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重金属和有机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对两者复合污染进行研究,对于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现状,对相关强化措施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植物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与前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重金属 有机物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淋洗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邵俐 付可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2期228-234,共7页
针对高粘性Cu、Zn复合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采用酒石酸、草酸、柠檬酸三种有机酸作为淋洗剂对污染土进行淋洗修复,通过振荡淋洗方法,探究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规律,采用BCR三步提取法对淋洗前后土壤重金属形态进行... 针对高粘性Cu、Zn复合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采用酒石酸、草酸、柠檬酸三种有机酸作为淋洗剂对污染土进行淋洗修复,通过振荡淋洗方法,探究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规律,采用BCR三步提取法对淋洗前后土壤重金属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机酸对Zn的去除率优于对Cu的去除率,得到最佳淋洗方案为浓度0.4 mol/L的酒石酸淋洗2.0 h,对Cu、Zn的去除率分别为29.19%、67.8%。通过BCR形态分析发现有机酸可有效降低重金属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浸提浓度,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残渣态含量,这有利于降低重金属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重金属污染 有机 振荡淋洗 形态分析 污染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PAHs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修复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建丽 高小龙 +4 位作者 张犇 赵燊炜 韩宇欣 原浩坤 王业荃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6,共12页
针对焦化厂等土壤中铬(Cr)、砷(As)重(类)金属和菲(Phe)、苯并[a]芘(BaP)等多环芳烃(PAHs)风险高、绿色低碳修复技术缺乏等突出问题,以黑麦草-玉米-食醚红球菌(Rhodococcus aetherivorans,BW2)开展植物微生物联合。结果表明,63 d后植物... 针对焦化厂等土壤中铬(Cr)、砷(As)重(类)金属和菲(Phe)、苯并[a]芘(BaP)等多环芳烃(PAHs)风险高、绿色低碳修复技术缺乏等突出问题,以黑麦草-玉米-食醚红球菌(Rhodococcus aetherivorans,BW2)开展植物微生物联合。结果表明,63 d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组土壤中Cr、As、Phe和BaP浓度分别下降9.63%、5.28%、45.14%和26.87%,其中重金属的去除主要依赖于植物作用,而PAHs去除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生物与植物的共同作用;植物主要吸收可提取态重金属,63 d后不同修复组土壤中可交换态Cr平均下降2.19%,而As则由于降解作用使修复过程中可交换态增加;可交换态Cr和碳酸盐结合态Cr与土壤中放线菌门呈强正相关,2种形态As则与拟杆菌门、装甲菌门、FBP菌门和浮霉菌门呈正相关。污染物去除效率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同时受酶活性和不同功能微生物丰度的动态影响,反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也在土壤污染物种类、浓度及理化性质等综合作用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多环芳烃 复合污染土壤 食醚红球菌 黑麦草-玉米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体有机重构剖面构型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楠 魏样 +1 位作者 李刚 闫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90-91,100,共3页
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区,根据自然土体剖面特点,结合复合污染土体重构目标,采用土地工程手段,经土体有机重构将重金属复合污染废弃地构造为无污染的可利用地。通过探讨复合污染土体重构剖面构型目标、剖面构型及特点、有效土层厚度和复合污... 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区,根据自然土体剖面特点,结合复合污染土体重构目标,采用土地工程手段,经土体有机重构将重金属复合污染废弃地构造为无污染的可利用地。通过探讨复合污染土体重构剖面构型目标、剖面构型及特点、有效土层厚度和复合污染土体物理重构特征与要求等方面得出土体有机重构的设计根据,以期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复合污染 土体有机重构 剖面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废水重金属对土壤-水稻的复合污染及生态影响评价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杨清伟 束文圣 +3 位作者 林周 林里 邹慧玲 蓝崇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390,共6页
对利用铅锌矿废水约50年的灌溉农田,其Pb、Zn、Cu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1486(325~4317),Zn1424(253~3292),Cu680(120~3026),Cd13.59(2.01~... 对利用铅锌矿废水约50年的灌溉农田,其Pb、Zn、Cu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1486(325~4317),Zn1424(253~3292),Cu680(120~3026),Cd13.59(2.01~29.68);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4倍多、5倍多、近4倍和14倍多;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重度污染、重度污染、轻微污染和重度污染。水稻各部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根部419(149~1202)、茎叶中69(25~228),Zn根部395(119~1123)、茎叶中166(63~353),Cu根部312(106~677)、茎叶中88(19~178),Cd根部8.21(1.79~23.47)、茎叶中1.69(0.50~6.24)。种植水稻的土壤Pb(528~2840mg·kg-1)、Zn(474~3292mg·kg-1)、Cu(308~3026mg·kg-1),对水稻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土壤Cd(6.11~29.68mg·kg-1)除对水稻的株高生长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外,对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废水 重金属 土壤 水稻 复合污染 生态影响 污染程度 株高 分蘖数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DNA的快速提取及其PCR-DGGE分析 被引量:57
18
作者 滕应 骆永明 +3 位作者 赵祥伟 李振高 宋静 吴龙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347,共5页
国内首次运用FastPrep○R 核酸快速提取系统提取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DNA ,并对其进行了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 DGGE)分析。结果表明 ,FastPrep○R核酸提取仪与相应的FastD NASPINKitforSoil试剂盒联用时 ,能有效... 国内首次运用FastPrep○R 核酸快速提取系统提取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DNA ,并对其进行了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 DGGE)分析。结果表明 ,FastPrep○R核酸提取仪与相应的FastD NASPINKitforSoil试剂盒联用时 ,能有效地分离到纯度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DNA。PCR DGGE电泳图谱表明 ,PCR产物经DGGE检测后得到的电泳条带清晰且分离效果好 ,可以明显反映出重金属复合污染导致了农田土壤微生物在基因上的损伤 ,影响到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细菌丰富度 ,改变了土壤环境的优势菌群 ,从而使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发生变化。可见 ,FastPrep○R核酸提取系统同样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环境中微生物基因组DNA的快速分离和纯化 ,得到的DNA可直接用于PCR DGGE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复合污染 土壤污染 提取技术 PCR-DGGE 农田土壤DNA FastPrep核酸快速提取系统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变异分析的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 被引量:97
19
作者 孙波 周生路 赵其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8-251,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表明,目前的研究热点包括定量分析重金属复合污染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建立区域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风险的敏感指标体系和快速测定方法。针对东南沿海区的重金属复... 通过对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表明,目前的研究热点包括定量分析重金属复合污染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建立区域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风险的敏感指标体系和快速测定方法。针对东南沿海区的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需要从“面”尺度对区域污染过程进行空间分析,结合“点”尺度的微观过程研究,加强时空演变过程的定量分析,利用遥感等技术的发展建立环境风险的快速分析评价方法,为区域环境质量的评价、预测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分析 土壤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环境风险 敏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与农药复合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8
20
作者 潘攀 杨俊诚 +4 位作者 邓仕槐 姜慧敏 张建峰 李玲玲 沈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5-1929,共5页
农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质量息息相关,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环境污染已不再是单一污染的理想状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较为突出,尽管总体研究还较薄弱,但也逐步成为近年来农业... 农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质量息息相关,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环境污染已不再是单一污染的理想状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较为突出,尽管总体研究还较薄弱,但也逐步成为近年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环境行为、交互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一些研究热点和需要强化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农药 复合污染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